齊魯網濰坊4月1日訊(壽光臺 邱珊珊 張亞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蔬菜的價格普遍有些回落,但是西紅柿的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這也讓種西紅柿的菜農心裡樂開了花。但是壽光聖城街道韓家仕莊村有幾戶種植西紅柿的菜農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小標題:西紅柿棚裡長出畸形果
「你看不長籽,窟空著,西紅柿應該是長滿,你看它是只長皮,不長籽,應該長的圓圓的」。韓茂德夫婦種植西紅柿已經6年了,今年他們大棚裡好多西紅柿都是空心果,而去年種的同一個西紅柿品種,果型卻很好。「去年春季也是種的正品A8,去年底穗果稍微有點不好,往上都很好,果形正,商品率很高,今年種的全是次品,也是正品A8,沒有正形果,全是次品果。」
跟韓茂德遇到同樣問題的,還有菜農韓奎成,他種西紅柿20年了,去年看到韓茂德種的西紅柿品種果形好,今年就跟著種了,沒想到,今年不僅空心果多,而且裂果也多,商品性非常差。「種上以後,從點開始就發現苗不對勁,它的枝把長,現在西紅柿開始上色,結果全是畸形。」
往年他們這個60米的大棚,一季西紅柿能賣3-4萬塊錢,今年西紅柿價格居高不下,而他們種的西紅柿卻因果實畸形乏人問津,這讓他們十分著急。他們表示,自己種植西紅柿多年,有一定種植經驗,即使管理上出了問題,也不會差距這麼大,因此懷疑種苗出了問題。「正常的柿子就是掉在地上,也不會跌上窩,我種了二十年柿子,沒碰上這樣的品種過,這個品種太次了,就純假的。」 韓奎成說。
小標題:菜農經銷商各執一詞 究竟問題出在哪?
究竟是不是種苗的問題,隨後這幾位菜農來到購買種苗的公司,剛見面雙方就爭論了起來。「同一個品種在同一個棚裡,在後牆上商品性明顯的高,再一個裡面棵子長的粗,柿子長的也大,用水用肥過大造成的原因,我感覺是管理不當造成的。另一戶他棚裡的柿子,出現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裂皮,手感特別軟,商品性低,個人覺得是用藥不當造成的。」種苗公司銷售經理李義徵說。
對於銷售經理李義徵的說法,幾戶菜農也發表的不同的看法。
韓茂德說:「北牆邊有好的有壞的,往裡走越來越厲害,好的因為見陽光多,生長就好,種什麼菜北牆邊也是好。」而韓奎成說:「局部壞死,打上藥,都是從外面生根。」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又該如何解決呢?「可以做個基因鑑定,這是最有說服力的。」種苗公司業務經理朱新江說。
做基因鑑定,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機構,這樣做究竟能不能得出結果,另外還有沒其他解決方法,面對這一系列問題,記者諮詢了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鑑定就是雙方申請,由農業局組織或者聘請有資質機構或者專家,來進行鑑定,但需要申請人承擔由鑑定產生的費用」
[責任編輯:楊凡、xingxiaowen]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