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我國城市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不合理的變化,油脂和豬肉的消費量大幅度增加,而糧穀類食物的消費量明顯下降。不健康的膳食習慣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慢性病死亡已佔總死亡人數的86.6%。
近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發起全面營養與均衡膳食公眾教育項目,聯合多個學術機構發布《全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聯合提示》,並邀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科技處處長何麗教授進行了解讀。
何麗教授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50-150克全穀物和雜豆,但我國成年人全穀物每日平均攝入量僅為16.8克,以最低推薦量50克為參考值,超過80%的中國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所謂全穀物,是指未經精加工或加工後仍保留了胚芽、胚乳、麩皮的穀物,它們含有穀物全部的天然營養成分,包括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而精加工後的穀物,通常只保留了胚乳部分,主要成分是澱粉和少量蛋白質。
穀皮中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於維持健康體重並保持身體健康,還對預防便秘和結直腸癌具有顯著效果,美國癌症研究中心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共同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天吃大約90克全穀物,結直腸癌的風險將降低17%。另外,全穀物對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也十分有效,且全穀物、薯類、雜豆的血糖生成指數遠遠低於精米白面。
全穀物食品的種類有很多,除了常說的糙米、全麥製品外,還有燕麥、小米、蕎麥、玉米、薏米等。還有一些包裝食品如全麥麵包、全麥麵條、玉米餅等,都可以作為我們全穀物食品的選項。
除了要增加全穀物的攝入量外,食物多樣化也是實現平衡膳食的基本途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推薦「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且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 大豆堅果類等四大類食物。
秋冬多喝水,多一味酸
此處所指的一種酸並不是酸梅湯,而是富含楓烯鯊酸的營養素。在日常要養成良好地飲食習慣,並且在合理的膳食中加入一些含有營養的物質,這裡說的酸,可不是酸味的酸,而是含有楓烯鯊酸類的營養物質,因為它內含的α–亞麻酸是被推薦用於心腦血管二級預防的一種營養物質,可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能有效避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具有降低膽固醇水平,維護血管壁的完整性,增加血管彈性的作用,而且來源於天然提取。
總之,水是生命之源,無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我們在保證每日八杯水的同時,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水,居家過日子,對大部分人而言,取過濾的家用自來水燒開後飲用,可能還是最好的選擇。
註:(本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