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為什麼不再是拆遷,而是改造?
按照國務院下發的通知,從2020年開始,全國3.9萬個老舊小區全面實施「舊改」計劃,這也意味著拆遷要逐漸「退出江湖」了,一時間很多人都想不通,老房子為什麼不繼續拆遷了。
我認為房價上漲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光是房價超過萬元的縣城就有38個,伴隨著房價上漲的是拆遷費用,就以江蘇為例,按照《省政府關於公布江蘇省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最低標準的通知》,農村土地一共分成四類,其中一類地區的補償為64000元/畝,二類地區的補償為55000元/畝、三類地區的補償為47000元/畝,即便是補償最低的四類地區也達到了40000元/畝。
此外,即便是在經濟發展中等偏下的甘肅省,徵地補償標準也是很高的,根據《甘肅省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顯示,絕大部分區縣的保準都超過100000元/公頃,換算下來就是8333元/畝。
拆除房子的城市如此,而且根據央行數據顯示,貨幣化安置比例從2014年開始不斷提高,截止到2019年底已經達到了60%,三四線城市比例會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拆遷資金「吃緊」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再加上2015年的商品房去庫存逐漸結束,與其選擇成本高昂的拆遷,還不如通過改造來延長老房子的居住時間。
老房子開始改造,可是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此次舊改針對的是建成年代在2000年以前的,也就是說這些老房子的房齡都超過了20年,而且老年人是主要住戶,所以為了方便他們出入,就提出了加裝電梯,可是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3點:
1、部分住戶不需要電梯
這些住戶認為自己不需要電梯,或者認為加裝電梯對房子的結構會產生影響,更關鍵的是即便是他們用不到電梯,可是卻需要繳納同樣的費用,加起來至少需要5萬元,這就很不理解了。
2、加裝電梯會影響採光
因為老房子在建造的時候,並沒有專門留出電梯空間,所以現在想要加裝電梯就只能把電梯裝在公共區域,這樣做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行人的出入,而且還會影響採光,尤其是1樓、2樓這些低樓層的採光。
3、對不需要用電梯的住戶沒有補償
「我們用不到電梯,可還是要我們在同意書上面籤字,那沒辦法,就只能要補償了。」這是一位老大爺告訴我的。沒錯,按照現行的規定來說,只有整棟樓內所有住戶都同意加裝電梯,這項工作才能進行下去,可是對那些不需要用到電梯的住戶並沒有補償,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有什麼辦法能讓雙方都滿意呢?「刷卡電梯」或許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大部分住戶最在意的就是費用,對於那些需要使用電梯的住戶來說,承擔相應的費用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對於不需要使用電梯的住戶來說,為什麼還要承擔同樣的費用呢?
很顯然,直接給不需要乘坐電梯的住戶補償也是不現實,而且這也涉及到了後期維護的費用,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雙方滿意呢?我認為「刷卡電梯」的出現或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今年開始,襄陽、重慶、十堰、江油、上海、昆明、濟南等城市都出現這種「刷卡電梯」,老房子住戶不需要承擔加裝費用,每家每戶都可以辦一張卡,只要在乘坐時刷卡付費即可。
並且費用也不高,大部分城市都是按照樓層來確定費用的,比如4樓及以下收取0.2元/次,4樓~6樓收取0.25元/次。有的小區還推出了月卡,比如每個月只要繳納30元,便可乘坐600次,算下每次僅需要0.05元。
相比較整棟樓住戶籌資購買電梯來說,老房住戶更願意乘坐這種「刷卡電梯」,確實這種按照需求來支付費用的方式,更適合實際情況,相比較之前加裝電梯的方案來說,我也更傾向這種新方案,大家就不要再爭了。
歡迎關注@巧談大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