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7月7日電(記者黃興)青藏高原的動物極富趣味。正在進行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物與生態變化考察,旨在全方面摸清楚「第三極」動植物本底資源。在科考中,科學家們給記者分享了幾則關於青藏高原動物的趣聞。
鼠兔三窟
鼠兔是一種兔,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周邊地區。其古靈精怪,實在是「草原精靈」,不過卻也給草原生態帶來威脅。鼠兔善於造穴,易導致草場沙化,且其繁殖能力極強,已成為危害草原生態的「作惡者」。
鼠兔平素喜食草類,甚至帶毒性的狼毒草都可當做美味的食物。鼠兔還會儲存冬季食物,曬乾後儲備在洞穴內;也很喜乾淨,其糞便與所居洞穴嚴格分開。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蔣學龍說,鼠兔開掘洞穴後,往往屢次更換洞穴,所謂「狡兔三窟」極為貼切。藏北草原上遍布鼠兔洞穴,固然有鼠兔數量龐大的原因,鼠兔「三窟」的習性亦是重要因素。
鼠害破壞草原,已成草原治理的重要課題。為治理鼠害,青海等地曾對洞穴投藥,西藏那曲使出「招鷹滅鼠」的招數。蔣學龍表示,實現草原食物鏈動態平衡,從鼠兔的上遊動物鷹、狼等猛禽和猛獸著手,或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
鼠鳥同穴
鼠兔在地上跑,鳥類在天上飛,但它們竟也會在一個洞穴裡生活。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尹祚華給記者介紹了青藏高原獨有的「鼠鳥同穴」現象。
鼠兔住在草地洞穴裡,且其洞穴在地下互相連通,並有多個出口。一些鳥類就趁勢利用鼠兔廢棄的洞穴棲居,甚至和鼠兔同穴生活。
和鼠兔同穴的鳥類,主要是雪雀和地山雀,多為白腰雪雀、棕背雪雀、棕頸雪雀、黑猴雪雀這四類雪雀。這些鳥都是青藏高原獨有品種,生活在海拔超過2500米的區域。尹祚華介紹,多數地山雀利用土坎、緩坡自鑿洞穴,少數使用鼠兔的洞穴;而雪雀多利用鼠兔廢棄的洞穴居住,而且不排除鼠兔和雪雀同時生活在洞中的情況。
緣何如此?有分析稱,高原樹木稀少,鳥類難在樹上築巢,故會出現「鼠鳥同穴」的奇觀。不過,尹祚華表示,也有可能是雪雀等鳥類習性本就如此,同穴原因尚待研究。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