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跳迪斯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在舞廳肆意放縱,迪斯科也被稱為「宣洩情緒的藝術方式」。到了本世紀初,酒吧文化在都市圈悄然而生,雖說同為西方舶來品,但酒吧文化在「頹廢」、「反叛」中保留了幾分矜持。隨著城市節奏的不斷加快和人們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大,近年來,舒適、安靜的清吧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都市白領的新選擇。
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不少創業者茫然投身其中,本打算在此撈一桶金,但一年之後,門店招牌卻更換了多次。而記得清吧的創始人劉小潔之前只是一個滴酒不沾的文藝青年,與其他創業者不同的是,她經營清吧有自己的規劃,三年經營下來,她對未來更有自信。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前天,記者採訪到了記得清吧的創始人劉小潔。
談初創
定製五年規劃
熟悉上百種酒品特性
劉小潔曾經在部隊歷練兩年,2003年退伍後進入派出所工作,之後在廈門從事高爾夫管理工作。2014年,她來到重慶和朋友遊玩,在觀音橋看到有商鋪出租,她們想起了小時的約定:30歲之後一起來創業。
劉小潔說,她看到門面在觀音橋寫字樓裡面,當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會有生意嗎?但猶豫後還是決定做下去,因為相比之下,自己更崇尚自由,想感受一下創業的激情。
但做什麼呢?她比較喜歡安靜,喜愛交友、看書。而清吧近年來在國內逐漸流行,也比較符合自己的個性,於是便投資了30萬元左右,把一間110平方米的商鋪租了下來。
雖然是餐飲行業的「門外漢」,但劉小潔沒有顯示出一絲膽怯。她首先給自己定了一個五年規劃,第一年是適應重慶周邊的環境,第二年才開始經營客戶。現在是第三年,她的目標是穩定固有客戶,拓展更多資源。經營過程中,劉小潔第一次體驗到了掃樓、發傳單、找公司做活動的辛苦。
「在部隊鍛鍊的兩年,培養了我堅忍不拔的性格,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輕言放棄。」劉小潔說,部隊是自己上過的最好的「學校」,在高爾夫會館的工作經歷讓她有了更強的服務意識,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正是憑藉這種不怕吃苦、敢於擔當的精神,劉小潔花了一年左右時間便學會了雞尾酒的調製,熟悉了上百種酒品的特性,雖然還未達到大師級的水準,但做清吧生意已是綽綽有餘。
談定位
觀音橋商圈客流量大 「差異化經營」體現特色
「顧客第一次來的時候大多是憑感覺。」劉小潔說,「記得清吧」的名字平易近人,給人一種親切感。之所以叫「記得」,劉小潔當初只是希望她和發小記得曾經的約定,把這份事業延續下去。現在,當清吧做得有模有樣的時候,她希望來這裡的客人記得這裡的溫馨時刻,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據悉,記得清吧裡面的物件,如電視機、桌椅等都是從跳蚤市場或農村收購來的,裝修風格比較復古。劉小潔說,但願人們來這裡能夠回想起小時候艱苦而又快樂的生活。
每天晚上七點到凌晨一點是記得清吧的營業時間,來這裡的核心人群是都市白領。和其他清吧一樣,記得清吧也是提供恬淡、愜意的休閒環境,不同的是,劉小潔把每一位顧客都當成了朋友,和他們一起談工作中不愉快的事,讓客人忘記心中的煩惱。現在,記得清吧有60%的客人都是熟客,這批老顧客維持了清吧的日常運營。
「在觀音橋商圈,客流量不用擔憂。」劉小潔說,記得清吧的選址有很大優勢,在這裡可以欣賞到觀音橋的夜景。據了解,國內很多清吧之所以經營不下去,選址問題是首要原因,其次是房租、水電費的上漲和「無差異化的惡性競爭」。
談到清吧特色和「差異化經營」,劉小潔說她為此費了不少心思。比如近兩年星座比較流行,她就推出了「星座雞尾酒」,通過調製、變換雞尾酒的顏色,來搭配不同星座客人的性格。她還會不時地給將要過生日的客人製作DIY蛋糕,希望能給他們帶來一些驚喜。
在三年的經營過程中,記得清吧在節假日都會舉辦一些音樂活動或派對。特別是在情人節和光棍節,記得清吧邀請霧都孤兒樂隊來彈唱,在恬靜的民謠歌聲中,許多客人通過一些小遊戲告別了單身。
談未來
嘗試「包場模式」
沒有最低消費限制
「清吧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客源問題。」劉小潔說,為了穩定客源,她一方面會通過做活動來聯絡老顧客的感情,另一方面在酒水上也會不定期地推出一些優惠。
在經營模式的探索上,劉小潔說記得清吧今後會推出一些小甜點作為下午茶,通過延長營業時間來保持利潤的持續增長。另外,記得清吧正在嘗試「包場模式」,能夠給舉行派對的客人提供充足的時間。據悉,記得清吧沒有最低消費限制,也無需辦理會員卡,顧客完全可以自由消費。
「能夠堅持做下來,是因為我想做得更好。」劉小潔說,創業需要執著的耐心,不能僅憑一腔熱血。
業內聲音
重慶Flavor Lounge酒吧專業調酒師徐鵬認為,雞尾酒的調製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有些店主只是圖一時新鮮開一個清吧,這樣肯定不能保證持續經營。他說,清吧行業在重慶的發展態勢良好,隨著競爭強度越來越大,顧客對清吧調酒師專業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原標題:滴酒不沾的文藝青年開清吧 如何差異化經營 解決客源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