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高武低,是杯酒釋兵權造成的?真實原因讓人大鐵眼鏡!

2020-12-16 豆奶玩家

宋朝文高武低,是杯酒釋兵權造成的?真實原因讓人大鐵眼鏡!

我們傳統認知宋朝文高武低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結果是,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觀念。杯酒釋兵權只是解除了禁軍將領的指揮權,把這些人用高位供養起來,並沒有導致武將地位的下降!

宋朝武將地位下降是在太宗年間。趙光義此人在宋軍中的地位明顯不如他大哥,他想通過戰爭提升他在宋軍中的地位,於是他連續發動了對遼國的進攻。

第一次伐遼是在平定北漢之後立即發動的,此時宋軍在太原城下打了半年,好不容易平了北漢,將士們本想應好好封賞一下,回家過一些好日子。但他們的皇帝趙光義還沒有等將士們息口氣,就又一次把他們拉上的戰場。將士位只有帶著怨氣到了幽州,結果攻了兩個月沒有拿下。此時遼軍主力集結開始反擊了,趙光義不知是不是腦子短路,居然自己帶了一萬多人去迎戰遼軍主力去了。結果是大敗於高梁河,趙光義本人臨陣脫逃,屁股中箭,戰場失蹤,臉都扔到褲襠裡去了。皇帝不見了,將士們一下大亂,全軍敗退。前線將士把在軍中的趙德昭推了出來,代理皇帝。此時趙光義又在後方重出江湖,他將楊業救了!前線將士製造新皇的工作只好立即停止。

前線將士回國後在想伐遼雖然失敗了,但平定北漢的獎金總應該發下來吧,武將們推出自己代表趙德昭去問趙光義要獎金。此時趙光義屁股上的傷正發作了,又是氣,又是疼。於是他一時火起對趙德昭大叫道:」等我死,你自己封賞去也不遲!「,然後趙德昭回家自殺了。至於中間發生了什麼,史料缺損,無法說明!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想以遼帝年幼、承天太后蕭綽攝政、內部不穩為可乘之機,決心分兵三路出擊。東路以曹彬為主帥,率主力軍10萬人出雄州(今河北雄縣),中路以田重進率軍出飛狐(今河北淶源),西路令潘美、楊業等率軍出雁門。 企圖三路齊發,以東路牽制遼軍主力,待中、西路奪取山後諸州後,轉兵東向,三路合圍幽州。結果曹彬兵敗岐溝關,楊業在陳家谷被生俘。宋軍最有聲名的大將曹彬、潘美威名掃地!

這些失敗,使趙光義在宋軍中的威性下降到了零點。想靠軍功提升自己在軍中形象的計劃徹底沒戲了。由於他只採取了一系列政治手段打壓武將的地位,此後戰區級的最高指揮都是由文官擔任了。樞密使從曹彬之後,也一直是文官擔任。武將們面對敵人進攻迎戰叫輕起戰端,有罪。避戰叫畏敵如虎,有罪。打敗了叫臨陣失機,有罪。打勝了叫亂殺無辜,還是有罪!全憑文官們的一張利嘴,黑白顛倒!

相關焦點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領們心甘情願,就不怕被造反麼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成為宋朝的建立者。他通過種種決策和部署成功建立了王朝,儘管威風凜凜,但有一事是他一直忌憚的,因為他的皇位來得過於容易,他擔心他的事件會再一次重演。於是在七月初七晚上,趙匡胤把高級將領們全都邀請來一起喝酒,解除將領兵權的行動也拉開了帷幕,這便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 恆大的「杯酒釋兵權」是假,鄭智的「敲山震虎」才是真?
    鄭智出任恆大總經理,引起軒然大波,在眾人看來,這是恆大變相的「杯酒釋兵權」,卡納瓦羅名義上,雖然沒有正式下課,但是有鄭智在背後「垂簾聽政」,卡納瓦羅距離下課的日子,也是近在咫尺,但在筆者看來,恆大「杯酒釋兵權」是假,「敲山震虎」才是本意!
  • 明朝建文帝削藩為何不學習漢武、宋祖的推恩令或者杯酒釋兵權?
    他既沒有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基礎,又沒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微信如何效仿?況且年輕衝動的性格讓他的世界觀很簡單,以為王師所至莫敢不從。他哪兒來的這自信?可以說建文帝都不像皇家這個大染缸培養出來的儲君,倒像是富裕家庭培養出的沒經過風雨的溫室少爺。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真有那麼容易?600多年後,乾隆道出真相
    而更為巧合的是,就在北宋開國之初,也有一場著名的飯局,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主導的「杯酒釋兵權」。在後代很多史學家看來,這場飯局,趙匡胤兵不血刃就收回了那些對他頗具威脅的將領們的兵權,這無疑體現了趙匡胤的智謀,因此此事被廣為傳頌,甚至演變為傳奇,給人不真實之感。
  • 杯酒釋兵權,把酒黃昏後,宋朝美酒,有故事、詩詞和遠方
    中國歷史的宋王朝,一個和「酒」分不開的王朝,皇帝趙匡胤可以用「杯酒釋兵權」,詩詞大家們需要「一曲新詞酒一杯」,武松喝了酒可以打虎,李清照用酒消愁,這真的就是一個「從上到下」都愛酒的朝代!杯酒釋兵權宋朝百姓喝酒是認真的宋朝,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放寬了對酒的管制,民間有規模的酒樓、正店只要向政府買酒麴,納稅,就可以自行釀酒售賣
  • 奧康、紅蜻蜓的「前世今生」 上演現代企業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2001年春節前的一個中午,在永嘉人人國際酒店,王振滔請來了所有和奧康有關係的親戚。開始,大家有說有笑,可上菜之後才發覺有點不對勁。菜是挺豐富,都是生猛海鮮。席上有人心裡打鼓,除了饅頭,咋都是生吃的冷盤,沒有一道熱菜。老闆今天是不是有特殊用意?王振滔「開門見山」地說:「今天為什麼請大家吃生的?因為我很生氣!」
  • 他出身將門是宋朝將軍,與妻子彼此恩愛,趙匡胤下詔書:娶我女兒
    所以經過多年的鍛鍊與培養,王承衍最後成為宋朝的護國軍節度使,這一官職可以說是很高的,比軍隊中的其他將軍要高得多。【二】 王承衍與妻子彼此恩愛恩愛夫妻,不長久。王承衍的這位結髮妻子,叫做樂氏,樂氏雖然不是傾國傾城,也不是國色天香,但也不差,畢竟在宋朝那個年代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其實門當戶對還是有道理的,有些人很討厭門當戶對這個詞,其實討厭這個詞的人基本上都是出身寒門的人。
  • 宋朝錯失四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是宋朝時期所有漢人心中的痛,一直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能人異士,民間也多為之莞爾,可以說誰要是收復了燕雲十六州誰就是當時的民族英雄。其實宋朝有四次絕佳的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一一錯過,沒錯就是錯過了。
  • 王一博被問最想嘗試什麼角色,他的回答讓人大鐵眼鏡:誰給的自信
    王一博被問最想嘗試什麼角色,他的回答讓人大鐵眼鏡:誰給的自信今年夏天王一博的熱度可以說是非常的高,因為前一段時間出演了一部《陳情令》,所以說使得他一時之間名聲大噪,成為今年夏天很多人心目當中的男神。被問到原因的時候,王一博也是直接說因為武力高強。但是看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很多粉絲也是表示大跌眼鏡,因為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誰給王一博的勇氣,竟然想要挑戰這麼一個角色。因為王一博雖然說比較高大帥氣,但是劇中的聶明玦是一個非常硬朗的角色,總體來說王一博可能並不如其他人駕馭的完美,所以受到網友的這樣調侃也是在所難免。
  • 宋太祖與文官政治,為什麼宋朝武將的地位這麼低
    宋太祖自陳橋兵變後,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自晚唐來,各路藩鎮割據,皇帝換了一茬又一茬,可最多不過十幾年,新生的大宋朝有什麼辦法來擺脫這種局面呢?其實趙匡胤很清楚五代之所以如此混亂的原因,不光趙匡胤清楚,在他之前的每個帝王都清楚,那就是兵權。每個皇帝都是大軍閥出身,手下一幫子能徵善戰的猛將,自己活著能壓服他們,可自己若是死了,像先帝柴榮那樣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恐怕會再出現一次陳橋兵變。兵權,誰手上有兵誰就掌握了權力的歸屬。
  • 大宋朝,文官地位高於武將,原來宮中一塊石碑起了關鍵作用
    大宋朝,文官地位高於武將,原來宮中一塊石碑起了關鍵作用 | 文 青衫文齋儒學在大宋朝找到了肥沃豐厚的土壤,代表著儒學精神的士大夫及其門生弟子,信奉「理高於勢」、「道統高於治統」的思想,一時間星光閃耀、「大家」頻現。
  • 人工智慧還原宋朝皇帝,竟然有點帥?網友喊話:還想看四大美人!
    有網友用AI人工智慧技術還原了宋朝皇帝,竟然還有點帥?看到古畫變成動畫,恍惚有種穿越感。我們一起來看看AI補腦的歷史人物相貌如何。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政治家,北宋開國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 宋朝開始了一日三餐
    宋朝,很獨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罕見的「重文輕武」的時代。「重文輕武」,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來的基本國策。因為趙匡胤本人,正是在960年武將發動兵變時,被眾將領「黃袍加身」,才建立了宋朝,也親歷了晚唐藩鎮割據造成的動蕩局面,所以,為了避免武將勢力過度膨脹,威脅到趙宋王朝的統治,他制定了這種按常理看來並不明智的國策,並深刻地影響了整個宋朝的發展命脈。
  • 朱坤明:杯酒釋兵權,功臣武將們的最好結局,劉邦和朱元璋太極端
    武將們也很知趣,想想韓信、彭越的結局,保命要緊,就主動交出了兵權。韓信臨終時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道理大家都懂,所以石守信交出兵權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 你知道宋太祖趙匡胤嗎,他是如何杯酒釋兵權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趙匡胤劇照趙普當時一聽這話十分的高興,便說:「陛下能夠考慮到這等大事,實屬百姓之福,改朝換代戰爭不斷,導致皇帝勢利弱,這一切都是有君弱臣強的局勢造成的。趙匡胤劇照於是趙匡胤便決定實施奪回兵權,但是,手段一定要巧妙,以免使他們再次叛亂。公元前961年,趙匡胤便宴請了手握重兵的石守信等人。
  • 原因竟是這個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從五代十國的亂世中走出來建立大宋帝國,他見過了太多的擁兵自重,很多有實力的藩鎮節度使一夜之間就黃袍加身,稱王稱帝了。趙匡胤害怕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所以在政權穩定之後,他杯酒釋兵權,把所有武將的統兵之權全部收回中央,這肯定有利於加強皇帝集權,但是造成的後果也是慘重的。
  • 宋朝的四大奸佞,為什麼三位都能壽終正寢?活在宋朝,讀書太重要
    如今,若想整治他們,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只能奪去這些藩臣的兵權,限制他們的糧草軍餉,使他們無法訓練精兵,天下自然會安定下來。」趙匡胤如醍醐灌頂,於是,就有了這位大導演用一杯酒繳獲了藩臣們的權力。可以說,宋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據和威脅皇權的種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