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AB君PICK過的一些重磅國際展覽,因疫情被迫關閉或延期展出。如今,隨著全球疫情的緩和,日本與歐洲各國已開始逐步「解封」,那些延期的展覽也相繼開幕,而AB君卻因疫情的反覆再次與這些展覽擦肩而過。
東京
倫敦國家美術館展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原本計劃2020年3月開始展出倫敦國家美術館所藏的61件展品,包括維米爾《坐在大鍵琴前的年輕女子》、倫勃朗《34歲自畫像》、莫奈《睡蓮池》、梵谷《向日葵》等經典傑作,呈現從文藝復興至19世紀後印象派的西方繪畫史。
維米爾《坐在維金納琴前的年輕女子》,1670~1672
倫勃朗《34歲自畫像》,1640
本以為不用遠赴英國,只要去一衣帶水的日本就能欣賞到教科書級的大師作品。然而,因疫情影響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自2月29日開始臨時休館,「倫敦國家美術館展」也延期舉行。
梵谷《向日葵》,1888
莫奈《睡蓮池》,1899
5月25日,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於6月11日重新開放,並將「倫敦國家美術館展」的展期調整為今天(6月18 日)開幕。雖然日本政府還未放寬入境限制,但AB君的心又再次燃起觀展的火苗,120天的展期,應該可以趕得上。然而,6月11日開始,北京本地病例的持續增加,應急響應級別調整,AB君可能會再次與這個展覽擦肩而過。
雷諾瓦《劇場(第一次出遊)》,1876~1877
威廉·透納《嘲笑波呂斐摩斯的奧德修斯》,1829
戈雅《威靈頓公爵》,1812~1814
然而,因疫情反覆而錯過的重磅國際大展還有很多。
古典x現代2020 - 超越時空的日本藝術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受疫情影響,本次展覽原定2020年3月16日至6月1日的展期改為6月24日至8月24日。
展覽通過比較日本的當代藝術與古典藝術,旨在從新的視角探索和展現日本藝術的豐厚土壤,將江戶時代以前的繪畫、佛像、陶藝、刀劍等重要文物與8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成對呈現。來自古代的有曾我蕭白、尾形乾山、圓空、仙崖義梵、葛飾北齋等日本美術史上的巨人,當代的川內倫子、鴻池朋子、菅木志雄、棚田康司、田根剛、皆川明等藝術家則是代表今日日本藝術創造力的創作者。
上: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江戶時代(19世紀),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藏
下:Shiriagari Kotobuki《有點好笑的三十六景》之「從太陽看到的地球」,2017
上:仙崖義梵《圓相圖》,江戶時代(19世紀),福岡市美術館藏(石村藏品)
下:菅木志雄《支空》,1985,攝影師:菅木志雄
當代藝術家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接觸古代名作,本展不僅指出作品本身在世界觀、題材、造型、創作手法上的相似處,還會聚焦藝術家們如何從先人獲取靈感,呈現他們對過去的元素加以融匯和再創造的積極態度,並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較,重新發現古代與當代藝術的魅力。
上:《善財童子(自刻像)》,圓空,江戶時代(17世紀),岐阜神明神社,攝影師:關市
下:《曲折的少女》,棚田康司,2019,Mizuma藝術館,攝影師:宮島徑
左:《群仙圖屏風》(局部),曾我蕭白,江戶時代(18世紀),東京藝術大學藏
右:《戰場的午餐》,橫尾忠則,1990年/2019
STARS展 - 現代美術的明星 從日本到世界
東京森美術館
由於疫情影響,本展延期開幕,具體日期還未確定。
日本在二戰後的經濟高速增長期推行全球化,接連舉辦了多場國家級的活動,這樣的趨勢在今天再次出現。當時,在當代藝術的世界興起了關於非殖民主義、文化多元主義的討論,擴展到雙年展、藝術展等新的平臺,特別是亞洲經濟的崛起引人矚目,在當地產生了新的美術館與藝術市場。
村上隆《Miss Ko 》,1996~2011
草間彌生《Pink Board》,1992,名古屋市美術館藏
李禹煥《關係項》,1969/1982
本展聚焦於活躍在廣闊的國際舞臺,如今獲得了來自各地、各個年代的認可的6位藝術家,介紹他們從早期到近期的最新作品。他們的實踐如何得到世界的評價?本展立足於日本固有的社會、文化、經濟背景,探討跨越國家與文化邊境的普遍問題、傳統與美學、科技與亞文化等,同時展出1950年代至今在海外舉辦的日本當代美術展相關資料。
宮島達男《Sea of Time 』98》,1998,攝影師:上野則宏
杉本博司《白熊》,1976
阿姆斯特丹
在畫中:描繪藝術家
梵谷博物館
6月1日起,自3月中旬暫停開放的荷蘭梵谷博物館重新開放,原定於2月20日至5月24日展出的「在畫中:描繪藝術家」展延期至8月30日。
梵谷博物館
展覽以梵谷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肖像畫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並聚焦梵谷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這也是梵谷博物館首次把展覽的主題放在這位藝術家的肖像畫類型及影響上。
梵谷《扎著耳朵的自畫像》,1889,倫敦科陶德畫廊
博物館開放後將採取衛生和安全措施,僅限於網絡購票,同時將限制同一時段參觀人數,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保持1.5米的安全距離,有感染症狀的觀眾不得入館參觀。
約翰·辛格·薩金特《卡羅爾·杜蘭》 ,1879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埃米爾·伯納德》,1885,泰特美術館
倫敦
「愛麗絲夢遊仙境」主題展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本次展覽以英國兒童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通過身臨其境的布展探索這部作品的誕生與發展,回顧其150多年來在藝術、時尚、影視等領域的廣泛影響力。目前,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還處於閉關中,原定於6月27日開幕的展覽也處於待定狀態了。
《愛麗絲夢遊仙境》原始插圖
John Tenniel「愛麗絲在瘋帽匠的茶會上」插圖,1865
《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於1865年,作者是英國數學家 Lewis Carroll。作品描寫了小女孩愛麗絲掉進兔子洞,在奇幻的地下世界中的冒險故事。這部作品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荒誕文學之一,迄今已被翻譯成超過100種語言,衍生多部電影、動畫等周邊作品。
1951年迪士尼動畫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設計手稿,Mary Blair
2010年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美國演員約翰尼·德普飾演瘋帽匠,戲服由 Colleen Atwood 設計,該影片獲得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巴黎
法國畫家詹姆斯·提索回顧展
奧賽博物館
受疫情影響,奧賽博物館3月13日起閉館,並將於6月23日重新開放。開放後的首展「法國畫家詹姆斯·提索James Tissot回顧展」將展出提索各時期的繪畫作品,重點關注畫家的發展經歷,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與藝術風格對他創作的影響。這也是1985年迄今巴黎首次為他舉辦回顧展。
詹姆斯·提索《Miramon 侯爵一家》,1865
詹姆斯·提索(1836-1902)出生於法國南特,曾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就讀,1850年代首次在巴黎展出自己的畫作。提索的早期繪畫題材以歷史人物為主,1860年代之後轉而描繪與畫家同時代的人物肖像,尤以時尚的巴黎女性為主。他的《巴黎女子》系列、《浪子》系列和數百幅聖經插畫讓他在19世紀為人們熟知。
詹姆斯·提索《巴黎女子》系列
雖然與那些國際重磅大展遺憾地擦肩而過,國內卻有不少真香的展覽相繼開幕,AB君也會進行推薦,敬請期待。PS:線下觀展一定要戴好口罩,保持觀展距離。非常時期,願人人安好。
藝術商業編輯部
文:李保興、丁梓
圖:imuseum、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