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甩米線克!雲南準備了100種方式告訴你,這裡才是當之無愧的米線王國

2021-02-17 玉溪那點事


文章來源:Feekr旅行(feekr_trip)每天推薦小眾特色,私藏冷門,人少好玩的旅行地。

不知不覺間,街頭巷尾的小吃格局慢慢發生了改變,除了老霸主「沙縣小吃」和「蘭州國際」「黃燜雞米飯」之外,「過橋米線」也成功升艙加入了「豪華午餐」陣營。

圖自:@Rabbit

 「雲南米線就只有過橋嗎?」如果你這麼問雲南人,他們會反手就是一句「你們才天天吃過橋米線」。「來雲南,帶你天天甩(雲南話吃的意思)米線,一個月內甩到同樣的算我輸」。

圖自:@德宏角落

雲南人不能一日無米線,過橋米線盛名在外,也不過是雲南米線家族的一個小分支。

此外還有:煮、涼拌、燙、滷、炒等烹飪方式

燜肉、豬皮、腸旺、酥肉、雜醬,牛肉,雞鴨羊魚等「帽子戲法」

小鍋、豆花、過手、蘸水、包燒等花式吃法,可以連吃一百碗都不帶重樣。

圖自:@沐春膳

雖然只是簡單小吃,雲南人也很捨得花心思,恨不得將地方風味都融進米線裡,用柔軟時光熬湯,風花雪月作餌,他們準備了100種方式告訴你,這裡才是當之無愧的米線王國。

昆明

雲南米線集大成

作為省城的昆明,可謂雲南米線王國的「權力中心」,雲南米線集大成之地,下面地市裡風靡的米線最後總能傳到這裡,還時不時發明個米線的新吃法引領下風潮。昆明人不是在吃米線,就是在吃米線的路上。

|| 小鍋米線 - 昆明米線第一流派

雲南人都愛吃、常吃的第一小吃非小鍋米線莫屬,炭火之上小銅鍋現煮現吃,熱氣騰騰。一鍋好吃的小鍋米線的訣竅就是捨得放料!放肉末要大方,韭菜蔥花酸醃菜都不能缺,湯底再墊一大勺醬,香味直往胃裡躥。

|| 豆花米線 - 老昆明獨有傳統吃法

第一眼看上去白淨漂亮,吃起來又夠味。燙過的米線,放在土碗裡,加入煮過的水豆腐腦,再依次放上所有調料,拌勻讓米線和豆腐腦融為一體。入口有淡淡甜味,脆脆的冬菜粒飽滿彈牙,豆花的素淨柔和了辣醬的鮮辣,米線的軟滑沾滿了清香的韭菜。

|| 罐罐米線  - 味道濃重麻辣族最愛

圖自:@德宏角落

昆明人實在是愛罐罐煮一切,各種罐罐腦花、罐罐牛肉、罐罐臭豆腐、罐罐粉條、罐罐血旺、罐罐洋芋。罐罐米線是用一個無蓋小土罐裝上米線、湯、薄荷、臭豆腐、酸醃菜、豆瓣醬等放到燒架上加熱,用小火煮,關火前加入一大勺香噴噴的肉帽,味道濃重,麻辣一族最愛。

|| 帽子米線 - 半個月不重樣

圖自:@蒙自源

所謂「帽子」其實就是澆頭,吃時把米線過水一燙,再加一勺熬好的雞湯或者豬骨湯,最後挑個「帽子」來蓋帽,好吃又方便。「帽子」種類非常多,今天吃燜肉,明天吃耙肉,後天吃大酥牛肉,周末打牙祭,腸旺再加個脆哨,連吃半個月也不會重樣。

|| 涼米線 - 雲南人夏日最愛

圖自:@沐春膳

涼米線也是一道經典雲南小吃,可以做成雞絲涼米線、什錦涼米線,鱔魚涼米線、牛肉涼米線等,在各家米線館、小吃店裡,都有它的位置,天熱時來上一小碗酸酸辣辣的涼米線,再來一碗玫瑰糖做的木瓜水或者米涼蝦,有滋有味。

昆明口碑米線店推薦:

▶東春小鍋米線

大家基本上都衝著小鍋米線去的,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米線一定要點粗的才好吃,細米線不入味。鮮肉末冒配上臭豆腐,和紅湯味充分混合,味道絕了。

地址:金碧路363號雲銅時代廣場(近崇善街)

▶篆新農貿市場豆花米線

篆新的豆花米線,昆明人從小吃到大,味道很正宗。辣辣豆花米線,精華都在最後一口汁兒裡,微辣,醬香。

地址:篆新農貿市場內

▶雲平風味園

罐罐米線的鼻祖,開店已經20多年,這裡有最全的昆明小吃,雲南的特色小吃這裡基本都有,好吃不貴!

地址:護國路39號(南強街東口斜對面)

▶毛驢館腸旺米線

圖自:@昆明美食臺

腸旺米線在昆明特別受歡迎,毛驢館腸旺米線開了30多年,他們家米線特點是:肉片夠大,腸夠肥,旺夠嫩,碗也夠大!簡直量多料足典範,撐出滿足感。

地址:龍泉路629號(煙廠對面)

紅河州

雲南米線重鎮

在吃貨眼中,紅河州的地位遠遠高於大理麗江,從昆明坐火車一路吃到河口是件無敵享受的事兒。哈尼梯田孕育出了獨特的紅米和紫米,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給米線的顏色帶來了更多可能,口感也更糯香彈滑,雲南米線王國裡的「國王」——過橋米線也誕生在這裡。


圖自:@曠野

|| 彌勒滷雞米線 - 色、香、味、形俱佳

滷雞米線在昆明街頭到處都是,但要吃正宗的非得來彌勒。在彌勒,每戶都有獨家滷雞配方,滷製過的土雞,雞皮金黃,雞肉入口清香,毫不肥膩,佐以青韭白蔥玉蒜黃姜製成的蘸水,再配上勁道爽滑的米線,真是讓人讚不絕口。

彌勒口碑滷雞米線店推薦:

▶沈源夫妻主廚

(圖自:昆明美食臺)

彌勒滷雞米線,這家名氣最大,開了30多年,每天米線要賣3000多碗,他家的滷雞和酥肉全彌勒第一,藥香型的滷雞肉質鮮嫩,口味特別驚豔,也有明星經常光顧。

地址:彌勒市紅河水鄉旁(湖泉御府)

|| 建水草芽米線 - 素雅淡香繞舌尖

圖自:@沐春膳

建水是座底蘊十足的千年古城,建水十八吃,除了汽鍋雞燒豆腐之外,那碗超大的草芽米線也不能錯過。草芽的清鮮配上濃香的雞湯,再加上裡脊肉片汆白肉,蔥花韭菜提香,為了這碗清香素雅的米線,雲南人可以放棄他們最愛的油辣椒。

建水口碑米線店推薦:

▶朱家花園小吃

因為開在朱家花園對面,這家小小的蒼蠅館子每天都人暴多,一個個捧著比臉還大的碗呼啦啦吃的特別歡。門臉上雖然寫著腸旺米線店,但是來吃草芽的佔了絕大多數,到建水不吃碗草芽米線也是遺憾了。

地址:建水步行街朱家花園旁

|| 蒙自過橋米線 - 米線王國之王

作為過橋米線發源地,蒙自大街小巷都是過橋米線店,在這裡過橋米線是「分級制」的,8元到25元不等。先下肉,再下碎青菜,來幾根薄荷,最後將米線「過橋」。一切就緒,連湯,帶肉,連帶米線,一起「吸」進嘴裡,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湯。鮮美、醇厚的滋味徘徊在嘴裡,感覺不要太美。

蒙自口碑米線店推薦:

同德廣場

同德廣場是蒙自「早點一條街」,全部都是做過橋米線的早點鋪子,每家專攻一項,在這裡可以看到專做「鴨過橋」、「羊過橋」、「豬過橋」、「雞過橋」的店。

地址:蒙自市同德廣場

▶吳際羊肉米線

一家開了四十多年的老店,在與「早點一條街」相隔幾條街的興盛路,湯底醇美,老餮們常去。

地址:蒙自市興盛路八巷2號

▶火燒房子菊花過橋米線

蒙自人吃米線都習慣大海碗上漂著厚厚的菊花,火燒房子是很多人眼裡最好吃的過橋米線。

地址:蒙自市興盛路6號

文山

低調又隆重的米線小城

在很多雲南人眼裡,昆明米線類型多,過橋米線名聲大,但最好吃的還是文山米線。在文山,米線的種類和味道之豐富也是大開眼界,汆肉米線、麻辣雞米線、土雞米線、燜雞米線,毛驢肉米線、旱鴨子米線,砂鍋米線、排骨米線,帶皮小黃牛米線,羊肉米線;酸湯素米線、豬腳米線;臭豆腐米線、香椿米線……葷素帽子應有盡有,如果你覺得一碗米線還不夠勁,還可以配本地名點心「椒鹽餅」一起吃。

|| 汆肉米線 - 最傳統的文山味道

文山吃的最多的是汆肉米線,舀一勺熱湯,將切的薄薄的、新鮮的脊肉,衝進特大的瓷碗裡,生豬肉、腰片等立馬燙熟,米線要自己上桌放進去,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再配上一杯老白乾:一杯早酒,精神抖擻!

|| 麻辣雞米線 - 麻辣鮮香在一碗

丘北的辣椒很香,用它拌土雞,再加上米線,那就是絕配。隨米線上桌的一盤麻辣雞,麻辣鮮香,香醇中有筋骨、有嚼頭,作料當然得配丘北小米辣,香極,油辣椒裡少不了香脆的芝麻,麻辣鮮香,吃起來真是夠味兒。

|| 溫淘米線 - 味道豐富層次多樣

溫淘米線只有在文山才能吃到:豬蹄熬的濃湯,豌豆角,大蔥頭,白雲豆,排骨,肉圓,蛋皮煮熟後加上水澱粉熬成糊狀,然後把生的米線抓好在碗裡,澆上一勺濃湯最後放上韭菜、綠豆芽等配菜,味道豐富、層次多樣。

文山口碑米線店推薦:

▶老北橋米線館


文山老字號,很多出門在外的人回到文山就會來老北橋吃一碗,雜醬特別香,還有紅豆酸湯,可以隨便打。

地址:鍾靈小區東二路

▶老靈酒家

最具文山特色的傳統老米線館之一,汆肉米線很地道,很多文山人一吃就是一輩子。

地址:文山河西路113號

▶丘北趙氏麻辣雞

丘北家喻戶曉的一家老店,特色是涼拌麻辣雞,旅遊旺季會有很多遊客擠進來。丘北口味偏重,他們家尤其重口味,吃前請做好心理準備。

地址:丘北縣城大營盤34號

普洱

獨樹一幟的米線之城

所有人都知道普洱茶,但知道普洱城的不多,知道普洱美食的更是少之又少。位於哀牢山西側的普洱市,不僅盛產優質茶葉,紫米、紅米、野生菌等其他作物也很多,普洱人酷愛酸辣口,這些特點使得普洱米線在雲南米線中也顯得獨樹一幟。

|| 花生湯/豆漿米幹 - 口感簡直豐富啊

普洱人管米線叫米幹,傳統做法是米漿蒸熟切成扁長條形狀,然後下湯煮熟蓋帽。普洱人的一天是從甩一碗米幹開始的,牛肉米幹、酸醋米幹,最讓外地人驚奇的是花生湯米幹和豆漿米幹。用花生湯和豆漿做湯底,加上煮的軟糯的米幹,最後放上帽子、薄荷、韭菜和辣椒油,一口下去米香、豆香、花生香、肉香還有植物的清香和辣味,最後還能把豆漿喝花生湯喝掉,回味無窮。

|| 酸醋米線 - 米線吃出江湖氣

酸醋米線是老普洱都好的那一口,老食客們去到熟悉的店裡,點完米幹主動走到人高的醋罐,拿起旁邊放著的一大摞碗,豪氣地打上一大碗醋,心滿意足地拿到提前佔好的桌子上,有人光醋就能喝好幾碗,一碗米線也吃出了義薄雲天的感覺。

|| 墨江大紅菌煮紅/紫米線 - 鮮掉眉毛舌尖享受

圖自:@沐春膳

哈尼梯田盛產紅米,墨江出產優質紫糯米,紫米摻白米做成米線,用山地特產的酸辣植物做成調味料蘸水,扯一團紫米米線蘸來吃。在菌子高產的夏季,用大紅菌煮紅米線簡直鮮的不行。

普洱口碑米線店推薦:

▶普洱酸醋米幹總店

普洱街頭的米幹店很多,要說最有名的米幹店,大多數普洱人會告訴你:思茅四小附近,太平街60號隔壁那家酸醋米幹店。這家店有全普洱最好喝的醋,30年的海膜醋,陳醋拌著新醋就這麼一直傳了下來。

地址:思茅區太平街59號(思茅四小附近)

▶袁老奶米線

圖自:@於菟

生意特別火爆的一家店,基本都需要排很長的隊,專做宵夜,白天不營業,豆湯特別有名。

地址:思茅區龍生路55號

其他地方風味米線

|| 大理巍山粑肉米線

粑肉米線/餌絲早已突破了地域限制,變成了全雲南的有名小吃,但追本溯源還是要回到大理巍山。「粑」在雲南話裡是軟的意思,新鮮豬肉經猛火烤溫水泡,現出金黃透白的皮色後,放入大砂鍋中,加適量草果、精製火腿,用文武兩火煮燉。經過一天一夜,這才算備好了上湯和「帽子」。巍山粑肉米線不油不膩,清淡可口,鮮美香甜,百吃不厭

|| 德宏過手米線

圖自:@德宏角落

德宏州阿昌族特有的小吃,吃時先取一團米線置於手心,然後將拌料放在米線上一起吃,如果有野味製成的拌料,那味道就更鮮美了。正宗過手米線要到隴川縣戶撒去吃,不過隴川縣城、芒市也有很好吃的過手米店。

|| 玉溪鱔魚米線

鱔魚米線算是雲南眾多米線口味中的佼佼者。以新鮮野生鱔魚和優質米線為主料,爆過的鱔魚鮮香軟嫩,同米線和其他配菜一起吃,好這口的人覺得就是人間美味了。就是這碗爆款「鱔魚米線」,多少人開車到玉溪,只是為了吃這一碗!

|| 臨滄稀豆粉米線

圖自:@德宏角落

稀豆粉米線是臨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稀糊糊的稀豆粉不如豌豆涼粉那麼好看,但口感更有粗糧的風味。和米線拌在一起吃,豌豆的香醇搭配米線的清甜,加上辣椒和花椒油提味,碎花生提香,好口味就能讓人忽略這一碗不太講究的賣相。

圖自:@沐春膳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還有昭通羊肉米線、團山帶皮黃牛肉米線、晉寧燒辣子米線、路南滷肉米線、江川銅鍋米線、漾濞溫吞米線、瀘西老砍刀米線等等等等散落在各地的米線,算上各地的餌絲,完全無法悉數列舉出來,雲南米線,吃一輩子都不會膩。

在雲南,

藍天彩雲是一種生活方式,風花雪月是一種生活方式;

大理麗江是一種生活方式,德宏版納是一種生活方式;

喝酒泡吧是一種生活方式,甩碗米線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生活在這邊土地上的人,每天早起甩碗米線,加點薄荷韭菜,來點豌豆尖,再淋點油辣椒,心就被填滿了,哪管你「板扎」還是「捂俗」噶!

Feekr旅行原創聲明圖片

↓↓↓

(點擊查看大圖,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



點擊下方↓「寫評論」參與互動討論!喜歡本文,點下面的大拇指唄!

點擊上方↗[●●●]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可進入微社區爆料。

相關焦點

  • 雲南用100種方式告訴你 這裡才是真正的米線王國
    不知不覺間,街頭巷尾的小吃格局慢慢發生了改變,除了老霸主「沙縣小吃」和「蘭州國際」「黃燜雞米飯」之外,「過橋米線」也成功升艙加入了「豪華午餐」陣營。圖自:@Rabbit「雲南米線就只有過橋嗎?」如果你這麼問雲南人,他們會反手就是一句「你們才天天吃過橋米線」。
  • 雲南憑什麼被稱為米線王國,這篇文章告訴你
    「雲南米線就只有過橋嗎?」如果你這麼問雲南人,我們會扭頭就是一句「你們才天天吃過橋米線」。來雲南,帶你天天甩(雲南話吃)米線,一個月內甩到同樣的算我輸。圖自:@沐春膳雖然只是簡單小吃,雲南人也很捨得花心思,恨不得將地方風味都融進米線裡,用柔軟時光熬湯,風花雪月作餌,他們準備了100種方式告訴你,這裡才是當之無愧的米線王國。
  • 不要以為雲南只有過橋米線,這些米線的打開方式將讓你大開眼界!
    北吃麵,南嗦粉,唯獨雲南愛米線在雲南,早晨的問候語就是「走了嘛,甩米線克」當地人把「吃」稱為「甩」,既生動又灑脫地道的雲南本地人將本地特有的食材與米線搭配,煮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米線。今天洋芋君帶你走進雲南的16州市,品嘗不一樣的米線。
  • 米線王國奇遇記 | 雲南可不止一碗過橋米線!
    朋友:「這算什麼,我們雲南至少有100種方式吃米線!」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粉。南方盛產稻米,因而衍生出多種米製品。對於雲南人來說,雖然有餌絲、粑粑、卷粉、米幹、米涼蝦、米布等等做法,但米線永遠是雲南人割捨不掉的情懷和味道。
  • 米線,真的是雲南特產嗎?
    當你踏入隨處可見打著「米線」招牌的小店,首先歡迎你的都會是一連串的拷問:粗米線還是細米線?酸漿還是幹漿?要什麼帽?大碗小碗?關於米線,這是雲南人被問過最多的問題。好想扭頭來一句「你丫才天天吃過橋米線。」雖說過橋米線驚豔無疑,但它也只是雲南米線王國的萬花筒中一個小小的閃光點。在雲南,米線的吃法被發揮到了極致。除了烹調上的涼拌、煮、滷、炒,能讓雲南米線成為一個王國的還有「帽子」戲法。「你要哪樣呢帽子?」不知底細的外地人來雲南吃米線聽到店主這樣問,難免會錯以為走進了衣帽店。
  • 不只有過橋米線,雲南還有很多米線的打開方式!
    大米作為主材料,米線在雲南有兩種製作方法,一種傳統做法是發酵磨製成「酸漿米線」,也叫「活米線」,這種米線口感好,新鮮爽滑,但工序較複雜;另一種是大米磨粉直接用機器擠壓成型為「幹米線」,攜帶方便,用時再發泡蒸煮,但筋骨較硬。一般雲南米線店多用前者,涼、燙、滷、炒,各具風味。
  • 中華美食故事,雲南,過橋米線
    文/新新【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過橋米線是屬於雲南的一種特色的小吃,到現在為止已經大概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這個過橋米線現在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我們在吃米線的時候,吃的的不僅僅是一碗米線,更是一種文化上的享受。
  • 不要以為雲南只有過橋米線,這些米線的打開方式將讓你大開眼界!
    北吃麵,南嗦粉,唯獨雲南愛米線在雲南,早晨的問候語就是「走了嘛,甩米線克」當地人把「吃」稱為「甩」,既生動又灑脫地道的雲南本地人將本地特有的食材與米線搭配,煮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米線。今天洋芋君帶你走進雲南的16州市,品嘗不一樣的米線。
  •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人愛米線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日不吃米線就想得很。來雲南10多年了,雲南的食品留下印象的不多,唯有這「過橋米線」印記太深。雖然吃過的次數不多,一般也都是外地朋友來了陪同吃,但是每吃一次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也會有更新的認識。
  •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正宗做法才好吃
    雲南過橋米線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原料:米線、雞湯、裡脊肉、火腿、豌豆尖、雲南醃老酸菜、韭菜、香菜、香蔥。做法步驟:第1步、雲南幹米線65度左右溫水泡發,最好是4小時以上,最晚不要超過24小時。第2步、煮鍋燒開水後放入泡發的米線,這個煮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泡的時間短就需要稍微多煮一下,如果泡的時間夠長那麼就少煮一下,按照我本次泡發的時間是6小時,煮僅需要一分鐘。
  • 雲南米線的17種吃法,您吃過幾種?
    米線承載著雲南人的思鄉之情回到家鄉第一件事情,就是上街去「甩tiao」上一碗米線你說它是小吃,我們用它來招待貴客你說它是正餐,我們又當做街邊小吃上好的稀豆粉是金黃色的,香、滑、糯、稠,香氣四溢,加上雲南特有的米線,佐以十數種佐料相配,滑嫩鮮香,令人垂涎欲滴,回味無窮。是老少皆宜的雲南美食。稀豆粉米線以豌豆粉、米線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
  • 小吃界四大巨頭的過橋米線,一嗦就勾走你的魂
    要說雲南美食,就不得不提「米線」,米線不僅僅是雲南的美食名片,也是每一個雲南人的「心頭好」,是永遠無法忘卻的一口鄉味。 來自雲南的過橋米線 雲南人的一天是從甩一碗米線開始的,在雲南,吃被稱作「甩」,這個字既生動又形象,昆明每天就要甩掉
  • 雲南必吃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非吃不開的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原來源自一個愛情故事,來雲南旅遊千萬不要錯過正宗的過橋米線「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01過橋米線簡介過橋米線是將米線(選用優質大米經過科學配方製作而成)、湯料(熬製4小時以上的高湯)、配料(十幾種配料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分別製作
  • 雲南米線,潤滇之路砥礪前行
    做好的過橋米線湯汁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鵝油,雖不冒熱氣,但實則滾燙。加入米線時要把米線碗靠近湯碗,用米線在兩碗中搭起一條不斷線的「橋」,即有「過橋」之意。關於過橋米線的由來,民間流傳著許多種說法。相傳有一書生,整天於蒙自城外的湖心亭小島埋頭苦讀。妻子為分擔其壓力,常會送去三餐。因書生太過刻苦,往往學而忘食,常常食其冷飯涼菜。妻子甚是擔心。
  • 中國雲南過橋米線的三種製作方法!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雲南過橋米線的做法,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首先我們要準備湯料:淨武定壯母雞 2500克,淨壯老鴨 1200克,豬筒子骨 1000克,豬背脊骨 1000克,香料包 1個,湯料添加劑適量;香料包配比:花椒 15克、山奈 15克、草果 50克、沙仁 50克、香葉 15克、小茴香 50克、陳皮 20克。
  • 美味的過橋米線你會做嗎,煮米線有小技巧,千萬不可忽略
    晶晶今天介紹的這款過橋米線還是非常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說道雲南過橋米線,就是用營養的高湯搭配非常豐富的配料,例如肥牛,火腿,雞肉,魷魚等等,然後再往裡加入胡椒鹽,還有辣椒油,最後就是放入這道菜的主食米線,爽滑的米線加入這些配件,鮮香順滑,非常好吃。
  • 在雲南紅河有個不大的公園,過橋米線的傳說就誕生在這裡
    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文瀾鎮南邊,有一座南湖公園,南湖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由各式曲橋相連,是文人雅士匯集之處。島上亭閣飛簷、雕梁畫棟,岸邊柳樹成蔭、景色怡人。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秀才借住在瀛洲島上的一間小屋裡發奮讀書,準備應考。他妻子每日給他送飯,但由於路途遙遠,飯送來時已經冰涼。有一次她特意熬了一碗濃濃的雞湯,肥膩的雞油溢在湯麵。
  • 雲南過橋米線,真的是媽媽米線的味道,超級好吃!
    說起我吃過的小吃,那我自己也數不大清楚了,因為在外邊上邊已經這麼多年了,我整天都在外邊次飯,基本上不自己在家做飯吃,因為畢竟作為一個男孩子的我並沒有在小時候學會做飯,所以我會每天都在外邊吃,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基本上可以說風靡全國的一款美食,雲南過橋米線。
  • 吃碗雲南過橋米線,過把清朝趕考的癮
    雲南過橋米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屬於雲南區域特有食品,起源於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雲南過橋米線的歷史起源的多個版本都跟明末清初秀才為趕考而自封在一個湖中的亭內苦讀
  • 到了雲南,別只知道吃過橋米線,照著這份雲南米線圖鑑去吃就對了
    當舉國炎炎之時,正是雲南最舒適的雨季,這也是雲南旅遊的旺季。即便是對雲南一無所知的人,一說起滇菜,也是張口「過橋米線」。但隨便問一個雲南人,他一年可能吃不到兩次過橋米線。網上關於「哪裡的米粉最好吃」的討論很多。很少看到雲南人站出來爭論。一方面,雲南人性格普遍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