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福國
進入深秋,瓦房店的群山秀水在紅黃變幻中迎來了最美的時刻。10月22日,由大連市文旅局和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金秋大連文旅行」來到了瓦房店。在千畝南渤灣休閒小鎮徜徉,在伊甸旅遊度假區體驗中國第一鍶泉,在復州古城尋找千年文明。
「快節奏生活需要剎車」 ——來南渤灣休閒小鎮
如果快節奏的生活需要剎車,南渤灣休閒小鎮就是緩緩而行的最佳所在。進入瓦房店市九龍街道辦事處吳店村,南渤灣休閒小鎮掩映在色彩斑斕的山坳之中。通往山裡的路上,不時傳來各種鳥鳴聲。荷池裡蓮蓬朵朵,棗樹上紅果誘人。新建成的南渤灣農家院一次可以接待400多遊人,充分滿足城裡人鐵鍋燉大鵝、小雞燉粉皮以及吃殺豬菜、綠色農家菜的煙火夢想。經理劉銘騏告訴記者,為支撐農家樂及採摘的龐大需求,這裡建設了果樹、蔬菜、牛、羊等溫室大棚20座,園區內栽種果樹近萬株,除了飼養豬、羊、牛、雞、鴨、鵝,還特種養殖駝鳥、鹿、孔雀、火雞、野雞等。種類多樣的動物,成了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朋友。寬闊的水庫,除了供遊人垂釣,寂靜的夜晚,人們還可以在水庫邊搭上帳篷,看滿天星星。這裡還計劃引進康養項目,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提供天然的康養勝地。
「當疲憊的身心需要安放」 ——到伊甸旅遊度假區
當疲憊的身心需要安放,位於瓦房店市三臺滿族鄉的大連伊甸旅遊度假區可以一「泡」解千憂。登上伊甸鍶泉酒店屋頂,1.6萬畝度假區盡收眼底。遠處的蓮花水庫舟橫水面,一百多個櫻桃、草莓及有機蔬菜大棚遍布四周。十幾個室外溫泉白霧蒸騰,人流湧動。
伊甸旅遊度假區辦公室主任宋非告訴記者,度假區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人們特別是中老年人群提供康養理療需求,這裡已成為國內唯一有理療評估報告的溫泉度假療養勝地。除了康養項目,來到這裡的遊客四季都能享受各種採摘項目。春有櫻桃,夏秋有各種時令有機蔬菜,冬有草莓,再過一個月,鮮美的草莓就要成熟啦。
「古老的歷史撲面而來」 ——看千年復州古城
進入瓦房店市復州城鎮,古老的歷史撲面而來。循著永豐塔、永豐寺、知州衙署、明清一條街、橫山書院等歷史遺蹟,尋古追思,復州古城的興衰脈絡依稀可辨。
復州古城始建於遼代,初為土城,明代改建成石城,面積比原來的土城小了三分之一,清朝又改建成磚城,並在城牆上修了540個垛口。古城有三個城門,東門曰明通,南門曰迎恩,北門曰鎮海,每個城門上都有城樓。現有東城門及甕城和114米長古城牆。
古城外東南角永豐塔矗然而立。這座建於遼代的佛塔,至今已有950多年。佛塔為祈福塔,為八角錐形十三層密簷青磚塔。高27米,由塔座、塔身、塔頂組成。八個側平面,均設有佛龕一處,內置石雕佛像。永豐塔本身古樸壯觀,自成一景,而古塔還另生一景「永豐夕照」,著名的「復州八景」之一: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入夜時分,永豐塔的塔尖上霞光四射,金碧生輝,宛如仙境。明清之交復州文人張時和曾贊曰「最好千年孤塔上,黃昏一點夕陽紅」。可惜經千年風雨剝蝕,永豐塔頹然欲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重修。
永豐寺始建於唐代,此後多次重修。永豐寺前有一株龍爪古槐,樹齡400多年。古槐枝葉濃密,遮天蔽日,如擎天巨傘;樹幹濃密,錯節盤根,穿插纏繞,怪枝連理,如蒼龍鬧海,似雄鷹展翅。
復州知州衙署是各代州官的辦公場所。現存州衙建於清朝雍正年間,距今已有280餘年歷史。衙署附近的明清一條街,地處復州古城東街,現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建築36處。
橫山書院,是復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落。作為當年遼南的最高學府,至今仍散發著古文化的芬芳。書院因轄區內長興島橫山而得名,又因復州八景之一「橫山遠眺」而聲名遠播。
目前復州城鎮政府正投巨資對復州古城歷史文化古蹟進行修復,並陸續對遊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