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尼爾森研究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超過8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網上購買商品。居家隔離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網上購物習慣,其中89%的消費者表示,疫情結束後,他們將更願意在網上購買日用品和鮮食。
無疑,在剛剛過去的疫情中,全國隔離的狀態下,線上消費成為人們的不可或缺,除了主流零售電商平臺業務發展迅猛外,眾多個體戶也紛紛看好線上這塊肥肉,疫情不僅推動了零售電商的發展,也催化了一批微商的崛起。
疫情培養了大眾線上購物的消費習慣,疫後社區團購、全民微商時代加速,經銷商們應該何如從中把握商機?近期食品板採訪了一位長期合作於各大電商平臺的食品經銷商——德怡祥商貿王同中,他的切身體會和經驗之談也許會為我們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
1
疫情期間社區電商平臺備受關注
蘇州德怡祥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怡祥」)主要代理進口食品以及康師傅、新希望、伊利等國內休閒食品飲料乳製品等一線品牌產品,具有數百家一線品牌廠家對接資源,常年與全國範圍食享會、十薈團、同程生活、地貓優選、鄰鄰壹、興盛優選等等電商平臺合作,為 200+社群團購平臺提供產品供應。
當今年疫情突襲而來,社區居民離不開的生鮮超市、生鮮電商、便利店逆勢成長,在這個特殊時期,電商行業透出勃勃生機。王同中說到:「疫情期間,除了知名的電商平臺如天貓超市、盒馬生鮮、京東到家、蘇寧生鮮、美團生鮮等訂單暴增外,以前與我們合作的社區電商如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鄰鄰壹等突然被城市民眾所加倍關注。過去一年,生鮮電商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然而疫情之下,幾乎所有生鮮電商都短暫性迎來了訂單爆炸式增長,有幾分力挽狂瀾的意思。」
以興盛優選為例,今年春節期間,興盛優選湖南區域推出「春節不打烊」,天天買,天天送。在此活動推動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興盛優選長沙市超100萬活躍用戶在平臺下單,店均訂單量增長約300%,新增用戶數同比增長超4倍。
但隨著疫情形勢嚴峻,物流、封路等情況的發生,這些電商平臺供應鏈能力較差,而且受第三方物流制約,很多沒有自營基地的線上電商平臺面臨斷貨的困境。「受疫情影響我們也歇業了一段日子,大宗物流無法正常運作,貨源供應鏈斷裂,我們也無能為力。」王同中說到。
2
社群微商受限較小順勢而起
與大型電商平臺不同,平時被詬病不少的微商卻因其靈活可操控強的優勢,在此次疫情中順勢而起。
王同中表示:「微商因為靈活快遞比較好操作運營,在疫情期間火了一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發現,社區團購做的大的,有風投機構進來的,可以抵抗住疫情衝擊,但是做的小的,就直接轉到微商了,社群微商迎來一個集中爆發期。」
▲ 居民到某小區門口的社區團購提貨點提貨,據團長介紹,目前日訂單最高峰可達600餘單。
的確,疫情突發後,人們嘗到了微商的甜頭,開始特別重視對於私域流量的建立。除了各大食品企業紛紛拉起招募社區合伙人的大旗外,其他行業也都盯上了你的「朋友圈」,如社交電商拼多多建立各種主題圈子,讓買家變成種草達人,提高人們被安利的效率,從而促進交易的完成。阿里在釘釘上線了「圈子」功能,期望通過這一操作將志同道合的人們聚集一起。
3
「一件代發」為社群微商服務
除了疫情的催化,中國已進入了後流量時代,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信任力經濟,讓用戶影響用戶已經成為新的流量陣地,社群微商成為疫後必然發展趨勢。在這樣的環境下,經銷商如何從社群微商中發現商機,借勢挖金成為了新的課題。
而德怡祥商貿已提前布局,從今年起開始為社群微商做「一件代發」的服務。王同中說到:「一件代發「的意思就是社區團長用直播、微信群等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社群裡面推廣我們供應鏈的產品,而我們具有完善的流通渠道,具備倉儲、打包、發貨等服務機制,所以水到渠成用快遞方式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對於我們來說,這叫輕資產運作。"
德怡祥商貿目前的「一件代發」輕資產運作進行得很順利,對於結算方式也很滿意。「因為我們的上遊廠家大多是一線大品牌,且我們能拿到比較好的提貨政策,因此很多社群微商都願意與我們合作。而他們的結算方式我們也比較喜歡,小一點的團都是款先到,然後我們再發貨,大一點的團先打80%的款,然後3-7天貨到後回尾款20%。這樣對於我們來講也減輕了很多負擔,不像跟大的電商平臺合作,經常半個月左右還不能回帳。」
在網際網路電商已基本完善基礎建設的今天,不同的消費形態依舊層出不窮,經銷商只要先行者思變、開拓新思路,都有可能在新的領域尋得一線商機。
來源:食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