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上海京劇院以「林海雪原」的故事為藍本,把楊子榮獨自殺死匪徒並抓獲山鷹的故事登上了舞臺。這就是著名的「從智慧中解放老虎山」。
隨後,作為八部樣板戲之一,「取虎山」在全國範圍內廣受歡迎。幾乎每個鄉鎮都知道「寂寞英雄楊子榮」的名字。每個人都可以哼著幾句話:「穿過林海,穿過雪原,衝向天空……」
童向玲飾演的楊子榮
然而,此時,在山東省牟平縣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位母親仍在等待兒子失蹤的消息。她已經等了13年了。
她的兒子楊宗貴13年前參軍,隨軍前往東北作戰。聽到戰爭很緊張,他的母親和妻子一直為他擔心。結果,楊宗貴此後再也沒有消息。
村子裡的一個人從東北回來。他說,多年前他曾在牡丹江看過楊宗貴,身為土匪,一定是土匪。
這個謠言對村裡的楊家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當村民見到楊家時,他們都指出,這個家的兒子成了東北的土匪。
丈夫很久沒回來了,「強盜」謠言給楊宗貴的妻子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她變得沮喪,並於1952年過早去世。
楊宗貴的母親不相信這一點,並多次去縣和縣尋找真實的消息。直到1957年,才出現了「士兵失蹤通知」。告示上寫著:「經過審查,確認楊宗貴同志是失蹤士兵」,不是土匪。
當年失蹤士兵的通知
楊宗貴的母親拿著通知書時哭了。楊宗貴沒有留下任何繼承人,他的母親以楊宗貴的名字收養了長子,這被視為楊宗貴的香。
1966年,楊宗貴的母親去世了,她直到死後才等兒子的消息。
楊宗貴的母親去世僅三年後,美國藝術代表團團長詹姆斯就在中國觀看了「從智慧中奪走老虎山」,並深受感動。詹姆斯得知楊子榮確實是個男人後,問周恩來他想見我見過鎮壓匪徒的英雄。因此,周恩來指示文化大臣于慧勇找到楊子榮及其家人。
當調查小組與《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取得聯繫時,得知楊子榮在抓住山鷹後的第16天去世,享年22歲。
為了找到楊子榮的家人,調查隊首先找到了楊子榮的老戰友,並回想起楊子榮在哪裡。曲波說:「楊子榮一定是山東煙臺人。他是煙臺的一名士兵,口音是煙臺。」
屈波和他的妻子
隨後,調查小組趕赴煙臺進行了地毯式搜查,並仔細檢查了3000多名失蹤士兵的檔案,但沒有找到楊子榮的任何信息。
曲波發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楊子榮可能已改名參軍。
根據這一提醒,調查小組再次深入村莊調查該消息。一些鄉村調查小組去了27次,但沒有成功返回。
調查陷入僵局。這時,牟平縣的一位鄉鎮工人突然想起,河下河村有一位老太太,說她兒子當兵不見了,沒有消息,但兒子不叫楊子榮,而是楊宗貴。
1974年,屈波寄了張照片。事實證明,屈波在軍隊檔案館的戰鬥模型會議的表彰中找到了合影。其中有楊子榮。曲波立即分別放大了這張畫像並將其發送給調查小組。這是楊子榮一生中唯一留下的珍貴照片。
真實的楊子榮照片
調查組非常興奮,並將這張照片帶回到了河下河村。村裡的老人看著他們,一致地說:「哦,這不是我們村裡的楊宗貴!」
調查小組找到了楊宗貴尚存的哥哥楊宗福,並將幾人的照片混在一起供楊宗福看。
楊宗福一眼就認出了他多年失蹤的弟弟,拍了照。在他不能說一句話之前,眼淚就流了下來。楊宗貴的sister子看了看照片說:「哦,這不是宗桂!」
經過27年的犧牲,這位英雄的身份終於被揭露。遺憾的是,楊宗貴的母親直到去世才知道。在她每天聽的模特戲中,比老虎山更聰明並活著捕捉山鷹的英雄是她自己的兒子。
楊子榮在模特兒扮演
楊子榮,山東牟平人。父親去世早。從13歲開始,他一直獨自一人在東北。他曾當過紡織廠工人和輪船工人。他被日軍俘虜,放在黑窯挖地雷。他徘徊了十多年。他對三種宗教和東北地區的黑幫老大9 liu有一定的了解。
1943年,楊子榮與日本領班發生衝突,逃回了他的家鄉山東並結婚。 1945年,楊子榮加入了八路軍。
當時還處於戰爭階段,楊子榮擔心與家人有牽連,所以以別名參加了軍隊。
參軍後,以軍領導以為楊子榮年紀太大,因此被分配到廚房做飯,隨軍去丹東鎮壓土匪。
結果,除了做飯,這位「老廚師」還積極參加了搶救傷員的工作。在關鍵時刻,他還提出了許多好主意,很快就贏得了領導人和戰友的信任,並成為了班長。
參軍不到半年,楊自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楊子榮帶領鋒利的刀隊進攻牡丹江以北的杏樹村。該村有400多名土匪。敵人很少,戰鬥情況非常嚴峻。
此時,楊子榮突然跳出了沙坑,並用一條白毛巾衝了進去。
領袖傻眼了,以為他要向敵人投擲。
村裡的土匪也傻眼了,以為他要進來投降了。
結果,楊子榮用三英寸的舌頭進入村莊後,成功地引發了土匪之間的內部衝突。大多數土匪聽了他的建議,就投降了。那些不投降的人被強盜自己綁住了。
一個人說服了400多名土匪投降,楊子榮的事跡傳遍了全軍,他被評為戰鬥模範。
推薦戰鬥模型的合影
楊子榮因其機敏和豐富的戰鬥經驗被提升為第二團直屬偵察排的排長。他經常偽裝成土匪,帶領調查人員為土匪,深入敵人的巢穴,在發現情況後,他率領一支龐大的部隊包圍並鎮壓。
與山東同鄉也看到了楊子榮這時打扮成土匪。
1946年,楊子榮獨自出去調查。當他返回時,他看到一個小房子,裡面有人在說話。楊子榮在門外靜靜地聽了一會,確認那是土匪。
他大膽而謹慎,突然在門外大喊:「別動,你被包圍了!把手拿來,別殺!」然後他喊道:「第一班被堵在房間後面,第二班準備手榴彈,如果不投降就將它們扔進去。,第三班跟我來,準備抓緊工作!」
匪徒驚慌失措,迅速說道:「不要投擲手榴彈,我們投降!」
楊子榮然後大喊:「扔開槍,一個一個地爬。你不可以抬起頭。揚起頭的人會殺死他。」
這樣,土匪就將搶掠者一一扔出,並從小屋中爬出。大家一出現,他們就被楊子榮綁住了。
當三名匪徒看一眼時,楊子榮是唯一的,沒有手榴彈,他立即後悔。
丹東土匪的舊照片
在審訊期間,三名囚犯承認了匪徒首領「江左子」的實力和匪徒巢穴的位置。據此,土匪隊突擊「江左子」巢穴,俘虜了一百多名土匪,但我們沒有人員傷亡。
在戰鬥中,楊子榮屢屢取得優異成績,成為傳奇的戰鬥英雄。
1947年,楊子榮帶領5名戰士偽裝成土匪,尋找「山鷹」。
楊子榮在蟾蜍池附近,被幾個人攔住。雙方以黑色語言相互交流,他們確信對方是他們所尋找的一方。
在少數人的領導下,楊子榮跟著他們走了三十多英裡,到了山鷹居民。經過反覆試驗,楊子榮獲得了山鷹的信任,並巧妙地將情報傳給了部隊。
楊子榮輕彈了山鷹。我們來自徐準將。您將和我們一起去吉林參加國民軍。於是山鷹帶領他的手下和楊子榮下山,走進二T所設的陷阱。
當時,《東北日報》刊登了這樣的新聞:「戰鬥模範楊子榮等六人奪取了土匪的第一隻山鷹」,楊子榮做出了三等貢獻。
年度報紙
在明智地捕獲山鷹後僅16天,曲波和楊子榮帶領一個小團隊追捕了殘障的土匪鄭三報和丁煥章,並與土匪進行了正面交鋒。雙方開槍時,楊自榮的槍出了事。拉動扳機後,沒有任何反應。這時,匪徒的槍開了槍。
楊自榮先生英年早逝,享年30歲。
為了懷念自己的戰友,曲波花了五年時間寫了《林海學苑當匪》,1957年改名《林海學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這個故事很快在全國引起轟動,印刷了超過一百萬本,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作品,然後被改編成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即使是幾十年後出生的孩子,也可以說幾句話:「天上的國王蓋過了土老虎,寶塔鎮上的河魔」,但每個人都不知道真正的英雄早在捕獲後的第16天一隻山鷹已經在戰鬥的林海學園中犧牲了。
楊子榮大膽,謹慎,勇敢和戰略,被譽為偵查和戰鬥的天才。美國詹姆斯對周恩說:「他就像東方的佐羅。」但是戰爭是殘酷和現實的。不同於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可以將危險化為微風,這是戲劇主人公不可能出現的小事故,它使楊子榮永遠待在三十歲。
當提到被犧牲的戰友時,留下來的老英雄們總是哭著說:「與他們相比,我必須具備什麼資格才能給我頒發榮譽證書?」
是的,剩下的戰鬥英雄值得我們尊重,但是在廣闊的土地上,有無數的戰鬥天才和傳奇英雄,全部悄悄地埋葬在中國土地上,也許最後他們沒有留下名字。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值得我們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