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圖片原創拍攝於 德國 施派爾技術博物館
1943年11月, 德國繳獲了一艘被漁網困住的英國W-46號 Welman 型微型潛艇, 以其為基礎, 呂貝克的弗蘭德船廠推出了 Biber 河狸級微型潛艇。
第一艘原型艇 Adam亞當號, 在1944年3月15號完工, 隨即投入試航。處女航即告沉沒, 所幸駕駛員獲救, 亞當號也被打撈上岸。 雖然試航不順, 但因為鄧尼茨本人對此型潛艇的關注,弗蘭德船廠獲得繼續製造4艘試驗艇的機會, 並以此完善了設計。
河狸級潛艇此後共生產了324艘, 成為德國微型潛艇部隊的主力。除了弗蘭德船廠, 河狸級也在義大利的安薩爾多船廠生產建造。
河狸級的主要武器為艇外掛載的兩枚 G7 魚雷。 為防止魚雷在航行中因為觸及海底而損壞或意外擊發, 河狸級艇體下方有兩副承腳保護魚雷。
河狸級操縱性極差, 1.5米的潛望鏡高度根本無法保證載浮載沉的河狸定位目標艦, 實戰中, 為保證命中, 魚雷一般在距敵800米左右時施放, 這個距離遠遠小於G7魚雷的一般射程。
河狸級搭載225升的燃料, 可以以6.5節速度在水上行駛100海裡, 或者以電機在水下以5.3節行駛8.5海裡。
300餘艘的河狸共組建了9支潛艇艦隊, 依次為K-Flottille 261 至K-Flottille 269 艦隊。
1944年9月首批3艘原型艇交付, 試航中顯示了不錯的航行能力,潛深30米, 水上8節, 水下6節。隨後由數家德國船廠開始批量生產。
=================================
海豹級可以說是德國所有微型潛艇中唯一真正具備戰鬥力的型號。 取得了93000噸的戰績, 其中包括了擊沉法國L19驅逐艦, 這是德國微型潛艇屈指可數的擊沉大型戰艦的記錄。
海豹級的戰損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相對其他幾型微型潛艇動輒六七十的戰損率來講已屬不易。
共建造285艘, 完工交付142艘, 93艘直至停戰也還沒有完成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