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 欣賞7件館藏珍品

2021-02-07 閩南網

  整治提升以來,鼓浪嶼全面鋪開「全島博物館計劃」,將島上多處重點歷史建築、多國領事館納入公共開放的無圍牆生態博物館系統,變成活化歷史的重要資源,講述鼓浪嶼動人的故事。

  時至今日,島上已有鄭成功紀念館、林巧稚紀念館、馬約翰紀念館、西洋文化與鼓浪嶼——古蛋白照片館等多個頗具特色的博物館和紀念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和中國唱片博物館的籌建工作也正穩步推進中。

  今天恰逢第四十個國際博物館日,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和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這兩個極具含金量的博物館的七件館藏珍品。

  【鋼琴館篇】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內景。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落成於2000年1月,選址菽莊花園的「聽濤軒」,是當時亞洲最大、全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館內收藏了100多架來自世界各國的名古鋼琴和百盞古鋼琴燈臺。這些古鋼琴珍品來自澳大利亞愛國華僑胡友義夫婦的畢生收藏,上個世紀末,胡友義先生和妻子黃玉蓮女士得知當時的鼓浪嶼區政府將進行音樂文化的開發和建設,於是決定把他們收藏的世界名鋼琴送回祖國,運到故鄉,建立一座鋼琴博物館。1998年「九·八」期間,胡友義夫婦與鼓浪嶼區政府進行接觸,籤訂了合同,無償捐獻了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古鋼琴珍品。

  
克萊格鋼琴

  作為鋼琴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克萊格可以說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架羽管鍵琴,因為它是胡友義先生在1977年按照16-17世紀的羽管鍵琴工藝,特別請澳大利亞著名的造琴師定製的。琴身上有許多精緻的花鳥魚蟲裝飾,用澳洲細木純手工鑲嵌。羽管鍵琴有兩層琴鍵,琴鍵的顏色正好跟鋼琴相反,黑鍵是為了襯託當時貴族小姐柔軟白皙的雙手。裡面的發音裝置也跟鋼琴不同,鋼琴都是琴錘擊弦發音,而羽管鍵琴沒有琴錘,它有一個弦撥,跟古箏、豎琴一樣,以撥弦發音。

  
博森多福鋼琴

  1857年產於奧地利。它的「身世」極為顯赫,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制琴大師博森多福和他的學生一起為奧匈帝國酷愛音樂的弗蘭西斯·約瑟夫皇帝精心打造的一架藝術型鋼琴。該琴譜架上雕鏤一對美人魚,中間橢圓形鏡框鑲嵌「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頭像,三條琴腿上都雕刻著奧地利國徽上姿態高貴的黑色雄鷹立體浮雕,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架擁有這種獨特浮雕設計的鋼琴,堪稱稀世珍寶。

  
施坦威鋼琴

  「施坦威」是世界最知名的鋼琴品牌之一。館藏的施坦威鋼琴1888年產於美國,是一架九尺演奏琴。它是當過總理的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上個世紀初在澳洲開演奏會時用的演奏琴。

  
理彭鋼琴

  「理彭」牌立式三角鋼琴, 1948年造於荷蘭,造型奇特,是世界最小的三角鋼琴,適合小型樂隊在有限的空間裡演奏。此琴年代雖不久遠,但由於是作為實驗品問世,產量極少,存世就更少了。

  
齊默曼鋼琴

  1898年產於德國。這是世界上十分罕見的一臺琴,它將鋼琴和風琴合二為一,與普通鋼琴相比,它的琴身裡多了一個風箱,設計者巧妙地設置了便於操作的踏板和風門,演奏者通過對踏板和風門的控制就可以讓這架琴的鋼琴和風琴系統同時發聲。

  【風琴館篇】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2005年初,選址鼓浪嶼地標建築八卦樓的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落成。這個風琴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世界最大的專門展示古風琴的博物館,展品也同樣來自於胡友義夫婦的無償捐贈。

  風琴博物館展出的藏品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管風琴、黃片風琴、手風琴、口風琴等種類多樣的70臺古風琴珍品。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管風琴的外形和內部結構,還能定期欣賞到管風琴莊嚴聖潔的演奏。

  今年,風琴博物館將對八卦樓展廳進行展陳設計修繕,將由原有的一層5個展區拓展至二層10個展區,展品也將陸續增加。2017年下半年,鼓浪嶼風琴館二期工程卡薩翁第700號將落地專門為它量身打造的風琴演奏大廳,成為島上又一個音樂殿堂。

  
諾曼-比爾管風琴

  1909年產於英國,琴高6米,有1350根音管。正面演奏臺有三層手鍵盤和一層腳鍵盤,演奏時需要演奏者手腳並彈。演奏臺兩側有32個代表不同樂器音色的音栓,在演奏不同作品時,演奏者可以調試出不同的音響效果,其樂音雄厚、豐富,堪比一個樂隊。最難得是該琴還保存著完好的手搖風箱系統,成為一臺世界少有的既能用電力又能人力鼓風的管風琴珍品,是世界管風琴家庭中最好的產品。

  
卡薩翁第700號管風琴

  這將是鼓浪嶼風琴博物館的新一代鎮館之寶。2007年,胡友義先生從美國波士頓拍賣而得。整架琴擁有144個音栓,7451根音管,四層手鍵盤, 12位管風琴工程師花費了三周的時間才將這架巨型管風琴全部拆卸下來,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管風琴。「想像一下,你穿行在巨大的琴體中間,數千根音管環繞,琴身內部的零部件隨著旋律在你眼前跳動」,這是修復技術人員對卡薩翁的描述。眼下,這架管風琴正在抓緊修復當中,預計明年5月完成,並在明年下半年落地於專門為它量身打造的風琴演奏大廳。

  【小貼士】

  想了解更多,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廈門市鼓浪嶼遊覽區管理處」,點開公眾號首頁下方「景區導覽」目錄內的「鋼琴導覽」和「風琴導覽」,根據提示操作,可收聽數十件館藏鋼琴或風琴的語音介紹。

相關焦點

  • 人民網報導鼓浪嶼鋼琴博物館舒楠古鋼琴,世界藝術的瑰寶
    坐落在廈門鼓浪嶼的這座鋼琴博物館,陳列的鋼琴是全世界最經典的鋼琴,各個價值不菲,全國最價值連城的樂器博物館大概也非它莫屬了。據人民網報導:「這是中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著名「鋼琴人」胡友義這座鋼琴博物館位於鼓浪嶼菽莊花園,是著名「鋼琴人」胡友義於1998年建成的。館裡所珍藏的鋼琴不僅歷史悠久、種類多樣,有些甚至可稱「奇特」。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 鋼琴博物館導遊詞
    這塊音樂的沃土人均擁有鋼琴的密度居全國之冠,島上還有自己的音樂學校,音樂廳等,讓她也有了「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那麼接下來,就請大家暫時收起自己的相機,手機,隨我去近距離欣賞下號稱「樂器之王」的鋼琴。(胡友義先生像前)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展示世界各國名古鋼琴的專業博物館,共分2個展館,館內所有的鋼琴都是照片上這位胡友義先生捐贈的。
  • 鼓浪嶼為何又被稱為「鋼琴之島」,這座博物館告訴你答案
    有些寫在書裡,有些出現在電影裡,有些,則化成實體,供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地欣賞。位於廈門市鼓浪嶼景區菽莊花園「聽濤軒」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所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於2000年1月落成,佔地45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展示世界各國名古鋼琴的專業博物館,共分2個展館,上下兩層,館內40多架古鋼琴都是愛國華僑胡友義先生所捐贈。
  • 鼓浪嶼博物館攻略,一座島嶼就是一個博物館
    後山的聽濤軒,建立了「國內首家,世界一流」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館內有不少古鋼琴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陳列了胡友義先生收藏的113臺鋼琴,這裡的鋼琴不僅歷史悠久、種類多樣,而且奇特。八卦樓見證了20世紀上半葉臺灣同胞在鼓浪嶼的建設活動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是今天鼓浪嶼城市歷史景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風琴博物館於2004年11月開始籌建,是「世界最大、亞洲唯一」的專門展示古風琴的博物館。展出的藏品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管風琴、簧片風琴、手風琴、口風琴等。
  • 梵蒂岡博物館的藏品畫冊,帶你欣賞976件絕世館藏珍品!
    圖 |《創世:梵蒂岡博物館全品珍藏》(舊版)與隨書手冊(舊版)為了方便讀者一邊欣賞一邊翻閱注釋,也避免了破壞原書排版,本書中文版編輯還十分貼心地做了一本隨書手冊。這是一本非常專業的梵蒂岡博物館藏品畫冊,收錄了1000餘件珍品,也因而獲得了第18屆美國獨立出版商圖書獎藝術類銀獎。
  • 美妙音樂,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將在江蘇鎮江獻展
    屆時,國臺辦、中央統戰部、民革中央委員會、國家博物館等中央部門和單位,省、市相關領導以及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和奇美集團高層將出席開展儀式。奇美文化基金會還將推攜奇美博物館珍藏全球僅存的一組「馬吉尼四重奏」琴組,為開展儀式作暖場演奏。  本次展覽以「兒童、家庭、親情」為主題,共展出奇美博物館珍藏的65件相關「兒童、家庭、親情」館藏精品,展品檔次之高、名作之多。
  • 鼓浪嶼曾經「爛尾樓」,現成國內唯一風琴博物館,最大藏品13米高
    廈門鼓浪嶼,一個被譽為「萬國建築博物館」的風情小島,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每個坐船到鼓浪嶼的遊客, 在船上看到最顯眼的標誌物除了日光巖外,就是紅屋頂的「風琴博物館」了。在本地人的眼中,它還有另一個別稱「八卦樓」,也是鼓浪嶼最著名的風貌建築之一。關於這棟八卦樓的建築,在施工過程也是諸多坎坷,甚至一度成為鼓浪嶼最大的「爛尾樓」,雜草叢生。修建它的主人林鶴壽從未住過一天,還因建造此樓而宣告破產,也是比較悲情的一棟建築。
  • 廈門鼓浪嶼古鋼琴博物館,私藏著各國的遠古鋼琴
    廈門鼓浪嶼對很多想外出80後和90後的朋友來說,是一個人生中最想去的地方之一。鼓浪嶼四面環水,四季如春,三角梅在各家商戶門前隨處可見,大王椰子樹也是站立於馬路的兩邊,守衛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島內除了觀光旅遊車之外,謝絕一切機動車在馬路上行駛,就連運送垃圾的車也是靠人力拉的架子車來完成。
  • 60件青銅玉器珍品集中亮相旗峰山藝術博物館
    ■市民觀覽展品 記者 趙水平 攝近日,保利藝術博物館、旗峰山藝術博物館攜手為廣大市民奉獻一場金玉饕餮盛宴——金玉其相·中國古代吉金玉器展。此次展覽共展出保利藝術博物館館藏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珍品、鎏金銅佛、掐絲琺瑯藝術品38件,旗峰山藝術博物館館藏精美玉器22件,將在旗峰山藝術博物館抱樸堂展出至10月31日(10:00-18:00)。
  • 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欣賞一下珍品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又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還收藏了來自中國的書畫、古籍、玉器、陶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3萬餘件,珍品如山。
  • 浙江省博物館藏琴(上)
    館藏文物十萬餘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製品, 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寧波花轎等浙江民間漆木器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另外,館藏三十餘張古琴中有近十張是唐宋時期的古琴,極為珍貴。
  • 中臺世界博物館開幕 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
    中臺世界博物館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寶華供養-館藏珍品佛教在線臺灣訊 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長老圓寂前掛心的中臺世界博物館,8月13日剪彩落成,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
  • 清代宮廷珍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該展通過「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五個單元,集中展示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同時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圖片來源:ic photo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這一天,臺北101大樓迎來了自建成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化交流項目:「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北展覽的隆重開幕。101件價值超過新臺幣十億元的紫檀藝術珍品,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近距離領略巔峰工藝之精和傳統文化之美。
  • 「津門網」國內各大博物館的館藏玉器欣賞
    中國各大博物館館藏的玉器品種齊全,工藝精湛,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玉器的製造、使用和文化內涵。如果沒看過就太可惜了。▲碧玉鏤雕牡丹紋盒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當代考古發掘的精品及傳世古玉中的珍品,包括了新石器時代至元代各歷史時期的典型作品,其中一些精品原為清代宮廷珍藏,世所罕見;明代玉器多數為明宮遺存及清代宮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大量的清代玉器主要為清代宮廷用玉及各級官吏進貢的玉器珍玩,囊括了清代玉器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玉器的製造
  • 風琴博物館精彩演出不斷 國內最大管風琴明年落戶新館
    7月26日晚,荷蘭管風琴師哈曼·萃普在風琴博物館舉辦獨奏音樂會;7月28日,留德鋼琴演奏家、早期鍵盤樂器演奏家曾佳莉舉行羽管鍵琴講座。近期的多場活動更為鼓浪嶼申遺添魅力。  風琴博物館今年不僅配套建設風琴文化主題公園,所在的八卦樓展廳也做展陳設計修繕,風琴主題概念文創產品將陸續上市;明年下半年,國內目前最大的管風琴將在風琴博物館新館的風琴演奏大廳落地。
  • 廈門鼓浪嶼攻略:鼓浪嶼旅遊10大必去景點,你知道嗎?一文解答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建於2000年1月,位於菽莊花園的&34;,佔地約450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胡友義夫婦將自己畢生的收藏,從澳大利亞運回鼓浪嶼,籌建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參觀一次鋼琴博物館,等於瀏覽了一遍世界鋼琴發展史。
  • 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博物館,是集收藏、陳列、徵集和研究代表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產的場所。說到博物館想必大家都應該有去過,對於遊客來說他們最想看的當然是一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為這不僅是該館最為重要的文物,同時也代表博物館的館藏實力。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也是國內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很多遊客來到杭州也想一睹代表著浙江的最高館藏文物。
  • 鼓浪嶼為何被稱作「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民稱它為「鼓浪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