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爽
下雪天,最美。
一片一片雪花,輕歌曼舞,天地之間蒼茫一片。像仙女的羽衣,輕輕揮一揮衣袖,山河變色,銀裝素裹,玉樹瓊枝,簡直是琉璃世界,童話王國。
很難想像,如果冬天沒有雪,是不是乾癟、清瘦?細細咂摸咂摸,會覺得缺少了點什麼,就像湯裡沒有鹽,寡淡無味。雪是冬天最美麗的霓裳,如同綠意滔滔是春天的美麗,繁花似錦是夏日的嬌俏,金黃果實是秋天的驕傲。
雪到來時的形態不盡相同。有一種雪呈狂暴之態,天空低沉陰霾,大朵大朵的雪花仿佛是從天上砸下來的,狂風怒吼,助長著雪的威勢,雪花洋洋灑灑,漫天狂舞,大寫意一般恣意,有道是「燕山雪花大如席」,雖然有一些誇張,但能充分體現北方風雪的粗獷與強勁。
還有一種雪,靜靜而來,綿綿密密,溫柔多情,每一朵雪花都像一個小小的降落傘,井然有序,先後有道,輕輕地降落大地上,聽不見聲音,也不依附風勢,唯有靜靜地落著。那一刻,時光仿佛靜止不動,唯有雪花一直在降落,這時節,怎麼一個「美」字了得。
雪最美的樣子是雪停之後。第二天晨起,山川、河流、樹木、屋脊、草垛、原野,一片琉璃世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潔白的光,仿佛童話世界裡的城堡和宮殿,雪讓一切都變得夢幻起來,最美妙的是雪地上的那些小腳印,有鄰家孩子跑來跑去歪歪扭扭的小腳印,有貓的梅花腳印,這些腳印在雪地裡畫地圖一般,縱橫交錯,各自勾勒出美妙的線條。
我喜歡在下雪的日子裡,靜聽雪來的聲音。懶在暖暖的被窩裡,聽雪來時綿綿密密的腳步聲,確切點說,不是聽,而是感知。因為雪來時總能嗅到涼絲絲的氣息,有些溼潤,讓人從浮躁中慢慢沉澱下來。
每當飄雪之時,總會想起遙遠的故鄉,想起成長的童年。小時候一到冬天,就等待著大雪的降臨,和成群夥伴在雪中歡鬧嬉戲,擲雪球、堆雪人。喜歡和夥伴們走在積了厚厚雪的雪地上,咯吱咯吱的響聲,心裡像是被撓了癢一般,引來我們的串串笑聲。
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玩累了回到家中,卻是暖洋洋的。「奶奶,我回來啦!」「囡囡回來了啊,奶奶這就去給你煮八寶粥,暖一暖胃。」年幼的我總會踮著腳,盯著鍋中的食材翻滾、上浮、吐出白泡。紅棗、黑米、核桃、花生……一股淡淡的甜香在鍋中萌發,在空氣裡蔓延。一碗香糯可口的八寶粥下肚,夜晚也隨之來臨,鑽進被窩,探出頭來,透過玻璃,看著萬家燈火下如精靈般飛舞的雪花,聽著時緊時疏的風聲,朦朧中,一隻手為我掖了掖被角,睡意伴隨著被窩的溫暖襲來。
記憶裡,冰凝雪積之時,總是年末年初,飛雪迎春,無論歸鄉還是置辦年貨,人群中始終流淌著暢快和期待。「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家家戶戶圍著火爐說說笑笑,談論著這一年的酸甜苦楚,在團圓的喜悅中期待著新年的到來。
雪是冬天最美麗的霓裳,有雪滋養,春天才會更加豐沃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