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之行(二)----記慕士塔格峰

2020-09-11 山高水遙

來喀什的第二天,就報了團前往位於帕米爾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腳下。因為天氣原因,要想看到這座山峰的真面貌,真的要老天賞臉。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由於它氣勢雄偉,冰雪亙古不消,當地人民稱它為「冰山之父」。一路上沿著中巴友誼公路一路前行,車道比較窄,卻偏偏是雙行道,兩邊的車交錯而行,還有一點點的擔憂呢

一路上沒有什麼植被,最常見的就是白楊樹了,白楊樹在新疆及其常見,也源於它的生存能力極強,大路邊,田埂旁,有黃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沿路經過了一些維吾爾人的村落,苦於是旅遊包車,沒有機會停下來細看,只是走馬觀花的看著窗外的景色,非常有興趣走訪這些村落呢。在一個比較大的鎮子裡,我們停下來做短暫的休整,鎮子裡的商鋪還是蠻熱鬧的,碼的整整齊齊的水果攤、服裝店、五金器具等等;看到旁邊烤饢的,我趕忙跑過去買了一個大饢,配上幾包辣辣的小零嘴,這一路上的餐食就搞定啦。

隨著越往前深入,地貌也發生著變化,漸漸地,白楊樹也見不著,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公路兩旁的山上越來越禿,只有一些單一的如駱駝刺類的植被了。山裡的天氣和山外是兩個世界,山外可能晴空萬裡,山裡卻可能烏雲密布;過了邊境蓋孜檢查站,下車呼吸新鮮空氣,恰好站在一個峽谷口,空氣是那麼新鮮,天空湛藍湛藍的,抬起頭,雲在快速的移動,形狀可謂是千變萬化;風吹在臉上,涼涼的,清爽極了。

快到慕士塔格峰的路上,連綿的雪山已經開始隱隱約約地揭開它的面紗了,路也開始了盤山路;車上有人在睡覺,而我卻目不轉睛地盯著窗外。想著自己是在帕米爾高原上,外面就是連綿不斷的雪山,心中就不禁產生一種肅穆之情。

終於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喀拉庫勒湖,湖的背面矗立著慕士塔格峰,周圍雄踞逶迤不絕的薩爾闊勒山脈。慕士塔格峰向慈父一般靜靜地守護著這泊湖水。湖水靜靜的,是古典的深綠色;雪山靜靜地,是比白雲還白的純白色;站在那裡,只聽見風的聲音。今天的天氣格外好,「慈父」露出了他真實的面容,稍微近些看他反而沒有想像地那麼高大,卻給人以無限的純潔無暇,恨不得要和這純潔融為一體。山的頂端氣候多變,不一會兒就有一簇雲帶纏在山峰之間,白雲和雪有層次地交錯開來,讓人分不清哪些是雪,哪些是雲…….

在這樣的美景下,我也不例外的想和這樣美的風景一起合照留影。臨行前,買了三腳架自拍杆。於是架起三腳架,找一塊空曠而又角度好的空地上,開啟瘋狂的自拍模式。


和「冰山之父」合影


不一會兒,就到了集合離開的時間。戀戀不捨離開這裡的我許下了兩個心願:湖邊搭著帳篷住一晚,感受它從黎明到黑夜的24小時。早晨,看它穿上金色的外衣;白天,看他白色雄壯的身姿;傍晚,看落日餘暉在山峰頂尖的那一縷金紅色;夜晚,看繁星點點,星光熠熠。

還有一個願望是,自己可以和我的愛人穿著潔白的婚紗來這裡見證自己的愛情,願我們的愛情如慕士塔格峰那樣純潔、無暇、神聖。

相關焦點

  • 喀什之行---(三)
    他們作為土生土長的喀什人,其實也是第一次來香妃墓參觀;在香妃許願樹下照相時,我提議,大家來個民族大團結,一起來張合影。去了以後才知道這個百年老茶館已經是新晉的網紅打卡地,老茶館是喀什的地域特色文化之一,男人們在老茶館裡品茶食饢,八卦天下事,你談我唱,韻味十足。 據說曾今是不準女人進入的,維吾爾族也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超級嚴重的民族,作為一個歷史見證的地方,這裡有喀什好幾代人的記憶。看似普通的茶館,陽臺上和室內的炕上的都整齊地擺著一張張桌子。
  • 喀什之行(一)
    都說不去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今年5月,趕著最後假期的尾巴,一個人踏上了去那裡的路程。喀什是中國最西邊的城市,也是新疆南疆地區最大的城市,其中有98%的維吾爾族人。從機場出來,灰濛濛的天空、漫天的黃土、寬闊的街道是我對喀什的第一印象。 在市區的喀什葛爾古城有幾百年的歷史,是維吾爾族文化的代表。如今已經被政府打造成了5A級旅遊景區,古城內是維吾爾族的特色民居房和一些商鋪。
  • 小巷,喀什老城的一個深處(二)
    儘管時代的進程已給喀什抹上了一層現代化的色彩,但她骨子裡依然珍藏著古老的個性。迷宮似的老城小巷、就是喀什的一個「深處」,一個神秘的大匣子,總是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走進喀什老城,就走進了公元17世紀。1988年第一次去喀什採訪,出發前《新疆日報》著名記者肖廉老太太提醒我:到了喀什一定去喀什老城的小巷裡看一看,走一走……。30多年過去了,我每年都會去幾次喀什,而每次到了喀什,老城的小巷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
  • 西行漫記(二)
    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遠流長。 這裡的確物產豐饒。這裡的水果種類繁多,味道醇美。這裡除了家喻戶曉的哈、新疆大西瓜,婦孺皆知的新疆提子,還有令人食之難忘的開心果、青皮核桃、杏子……。八月,正是瓜果成熟的季節,我們的胃天天都被瓜果浸潤著,甜蜜感滿滿的。這裡的美食更是顛覆了我對許多食物的既有印象。
  • 走在喀什千年古街上:2019新疆行(八)
    走在老街上,可以親身體驗喀什的風土人情。它的對稱性,它的穹頂和外觀,它的磚砌工藝,能喚起我們對於建築之美的珍愛,以至喚起我們的敬畏之心。)   外殿一角(左手側)    「外殿」一角(右手側)    院落。
  • 新疆第十四章——喀什地區(喀什噶爾)
    「喀什噶爾」,意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2000多年。永平十七年(74年)起,班超駐守疏勒長達17年,使封閉65年之久的絲路南道再度開放。三國至西晉時期,疏勒先後兼併了周圍的莎車、竭石、西夜、蒲犁等國成為西域一個比較大的地方政權。南北朝至隋代,今喀什地區境內主要有疏勒、朱俱波、渴盤陀等國,多次遣使至中原朝貢。
  • 六平方的旅程之新疆的路6(喀什)
    六平方的旅程之新疆的路第六天,10月2日,晴,沙塵天,不冷不熱,莎車縣—喀什那是晚上十點左右,我和二寶同志在喀什古城的尋常巷陌瞎逛,小巷子都很乾淨整潔,路邊常有閒聊的維族老人和嬉戲打鬧的孩子。。。這裡是古色古香,巷陌縱橫,夜晚寧靜而幽深的喀什古城(古城不大,被現代化的都市給包圍著)。。。。維族老大爺的絕對大個的葡萄乾,20元一公斤,羊肉串,60元20串。。。
  • 南疆紀事:(六)你好,喀什古城
    離開喀什前往和田的當天,晚點的飛機給我們留下了一點時間,我們匆匆登上喀什古城,瞥見盛大的喀什人生活的原貌。因是臨時計劃,沒有做任何功課,僅是一點關於喀什古城的聽聞。「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抱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想法,只管走馬觀花般地走近她。
  • 難忘的旅行——新疆行(五)喀什,中國最具異域風情的城市
    但走過國內諸多古城、老城之後,發現沒有哪一座古城像新疆的喀什老城一樣,不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也是三大宗教、四大文明的交匯點,東西方貿易經濟和文明在這裡碰撞。直到今天,喀什老城依舊保留並傳承著許多古老的手工藝、技藝。漫步這裡,仿佛時空穿梭。
  • 老李帶你走新疆(原創連載3)——喀什噶爾
    喀什,南部是號稱『萬山之祖』的帕米爾高原,西部和北部是巍峨延綿的天山山脈,東部是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總體地勢『西高東低』,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夏季漫長炎熱,春秋季節短暫,冬季溫潤不冷;喀什地區,下轄1市11縣,人口約500萬(2019年),是新疆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也是維吾爾族聚集的地區,維吾爾族佔總人口的90%,民俗風情極其濃鬱。
  • 小巷,喀什老城的一個深處(一)
    儘管時代的進程已給喀什抹上了一層現代化的色彩,但她骨子裡依然珍藏著古老的個性。迷宮似的老城小巷、就是喀什的一個「深處」,一個神秘的大匣子,總是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走進喀什老城,就走進了公元17世紀。1988年第一次去喀什採訪,出發前《新疆日報》著名記者肖廉老太太提醒我:到了喀什一定去喀什老城的小巷裡看一看,走一走……。30多年過去了,我每年都會去幾次喀什,而每次到了喀什,老城的小巷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
  • 歐洲之行(二)——飛出國門
    歐洲之行(二)——飛出國門原創 黃泥坡山裡人 黃泥坡山裡人 昨天北京時間6月11日0:40(巴黎時間6月10日18:40,巴黎比北京晚6小時)抵達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最後住在城郊一叫「balladins」的二星級酒店(導遊曰「準三星」)。酒店倒是很精緻,兩張小床並排著安放,房間很小,開著房門就進不了洗手間。
  • 在喀什老城走一走:國內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宮式」古城(二)
    10月25日南疆之旅的第十一天當天下午喀什疫情大爆發,古城開始疏散遊客,只讓出不讓進。此時,我還在城中轉悠。古城就像一座低矮的山丘,房子全部都是建在「山」上的,沿著山體一層一層「推」上去,形成無序而不雜亂,錯落但有致的喀什
  • 2015年的廣西之行(二)
    2015年的春天開始了自己的一次廣西之行自助遊,時間歷時10天,從4月20日至5月1日。出行時為了讓家人和朋友們放心,沿途我做了旅遊筆記發送給我的家人和朋友。為了讓更多的朋友和關注我的朋友了解我的那次廣西之行的全過程,我把當時的旅遊筆記整理後發表在這裡,有的文章後面可能會有當時朋友的留言。《2015年的廣西之行》,標題後面會標有序號。
  • 美國之行:紐約(二)
    引言2016年5月,女兒將要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研究生畢業,也就促成我和愛人參加孩子畢業典禮的美國之行。半個多月的時間,來去匆匆,對美國的一切一切,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但還是覺得有必要把所見所聞經過腦海過濾後,用文字表達出來,分享給讀者。
  • 在喀什老城走一走(三):今日老茶館
    我的同伴用手指引著:直接上二樓,就等你了!百年老茶館的門臉不大,茶館實際上在二樓,在二樓又分正間和走廊兩部分。真的是一家名副其實,名氣之大的網紅打卡地,遊客人人皆知,紛至沓來,什麼時候來都滿座!老茶館是喀什老城文化的特色之一,喀什的年輕人已經很少光顧這裡,常客基本上都是本地的老年人
  • 大美新疆之喀什,原汁原味的新疆
    住在青旅的兩天時間裡,一直在琢磨這次新疆之行的完美路線。我計劃的旅行時間是20天到30天自由行。因為新疆很大,所以一個人獨行不是很好的旅行方式,想過搭車,想過拼車,想過租車,最後時間問題,線路問題等放棄。最後和小夥伴星星選擇搭伴來一次無拘無束的自由行。
  • 英倫之行(之二: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大英博物館是我此次英國之行的重中之重。
  • 2019中國新疆喀什絲路文化胡楊節澤普分會場活動精彩紛呈(二)
    10月20日,2019中國新疆喀什絲路文化胡楊節澤普分會場暨第十一屆中國·喀什澤普金湖楊旅遊文化節在金湖楊國家5A級景區長壽村隆重開幕。 民宿樣板展示二樓寬敞大陽臺二樓寬敞大陽臺二樓寬敞大陽臺好奇的小女孩
  • 騎行新疆,阿圖什到喀什,沿南疆鐵路而行抵達喀什
    這下我又失算了,想聯繫客服將快件攔截在喀什,又沒找對渠道。決定吃了午飯後在阿圖什等到下午四點,看看快件新動向。天氣預報發了大風預警,傍晚後阿圖什及周邊會有大風及沙塵天氣出現,於是午飯後放棄了等待,提前前往喀什,避開惡劣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