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的往事三:戰火再次重挫石油供應,貌合神離的沙美聯盟

2020-12-25 欣聞奇摘

最新的消息是沙特主動上調了石油的價格,國際油價應聲上漲!到這會兒沒有人再提海面上的油船了吧!我們繼續聊歷史。

第一次的石油危機不但讓阿拉伯世界了解了石油武器的威力,懂得了團結的意義,抓住了西方的軟肋,更極大改變了全球對中東產油國的態度,一方面各國極度拉攏,另一方面則在瘋狂開發新的油田資源。英國開發北海油田、蘇聯的西伯利亞油田、墨西哥和美國阿拉斯加的油田不斷被發現,但是發現和開採還需要時間。

外部態度的轉變並沒有使得中東地區獲得長遠的和平和富庶,在兩極體制的拉攏下,在內部財富分配中,各種矛盾不斷爆發。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石油500萬桶,約佔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蕩和供應緊張。

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軍轟炸伊朗,爆發了兩伊戰爭,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止,世界石油產量完全受到影響,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

產量的下降導致當時原油價格從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

這個階段有個特別有意思,而且重要的情節和大家分享,就是沙美關係!

大家都知道沙特和美國關係緊密,甚至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時主張凍結油價,甚至單獨大幅度增加產量來壓價。

但您知道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誰嗎? 2019年12月5日,沙特阿美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該公司的估值達到1.7萬億美元,超過微軟和蘋果,成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那麼沙特的石油公司為什麼叫阿美呢?

因為這家公司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時,沙特趁火打劫從美國四家石油公司手裡搶過來的。

表面上看,沙特和美國關係融洽,沙特保障了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結算貨幣,儘可能的壓低油價,保障美國石油供應,但另一方面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沙特與猶太人主宰的美國在以色列問題上勢不兩立;在產油國和石油壟斷集團的石油主導權爭奪上勢不兩立;在高油價高回報和低油價高利潤上勢不兩立;在政治形態上勢不兩立;在信仰自由方面勢不兩立。

有了這麼多的分歧,還能看在金錢和財富的面子上你好我好的當半個世紀的兄弟,雙方都是演技派的高手,也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但是當利益和力量發生變化了呢?

環顧OPEC的幾個創始國,沙特應該是碩果僅存最榮光的一個了吧!話題又扯遠了,我們再回到第二次石油危機。

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美歐超過3500萬人失業,成為20世紀70年代末經濟滯脹、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美國的石油商人將他們在中東受到的損失轉嫁給全球人民,首先通過媒體大肆渲染伊朗石油減產對美國的危害性,繼而故意減少美國市場上的石油供應量,人為地造成一種油荒,然後大小石油商按照統一協定好的價格瘋狂地進行提價。

總結一下就是先讓媒體發聲大肆渲染,在減少市場供應製造恐慌,然後漲價。

您看看和4月份的情況是不是很像!

感謝關注欣聞奇摘,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

相關焦點

  • 石油儲備及世界主要國家石油儲備特點
    當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建立了石油儲備,以應付可能出現的政治經濟危機打亂國際石油市場正常的供應,而給本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的衝擊。在這些國家中,以國際能源機構要求其成員國建立的石油儲備最具代表性,也最具規模。
  • 俄羅斯1-10月石油出口減少10%
    該國聯邦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額重挫40.6%至603.26億美元。    單2020年10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同比減少25.3%,且較9月減少0.9%。俄羅斯10月原油出口額同比重挫51.9%,達到51.3億美元。
  • 日暉石油:原油價格再度重挫,關注美國庫存報告
    希臘即將與國際貸款方舉行緊急會議,市場預期雙方接近達成避免希臘違約的協議。美國NYMEX3月原油期貨價格周二(2月10日)收盤下跌2.84美元,跌幅5.37%,報50.02美元/桶,結束之前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的勢頭,因為庫存會增加的疑慮愈演愈烈。
  • 沙特限制石油供應!黃金要破前高1750?
    今日美油、布油震蕩偏強,晚間有望再次走強。現貨黃金繼昨日站穩1720關口之後,今日先是下探此處支撐,午後隨著美元指數的回落,黃金止跌回升,歐盤突破了1730的壓制,美盤前最高漲至1735附近,晚間有望繼續衝擊前高。沙特欲採取措施限制石油供應!
  • 巴伐利亞的石油洪流
    1912年12月10日出生於雷根斯堡附近小鎮的奧拓·賽德爾是巴伐利亞州基督教社會聯盟的一名政治家,二戰時期是科隆附近防空部隊的助理書記員,在戰爭結束前不久將安眠藥粉倒入他的指揮官的咖啡中,阻止了這位指揮官向美軍的空中堡壘——B17轟炸機機群發動的攻擊,從而保護科隆這座教堂之城及其周邊的村莊免於戰火。
  • 2018,俄羅斯石油產業重回黃金時代?但美國石油產量創下了近50年新高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1月30日消息,去年11月美國石油日產量逼近1004萬桶,僅略低於1970年11月創下的紀錄,這意味著,美國石油產量已回升至47年前德克薩斯州石油熱潮鼎盛時期的峰值水平,前一段時間因油價低迷而暫時受挫的頁巖革命再度點燃。 受此消息影響,近來持續上漲的原油價格出現小幅波動,再次回到70美元下方。
  • 沙特打響石油價格戰!中國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會帶來什麼影響?
    據英媒的報導,上周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疫情正在迅速蔓延,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員國報告了病例,今年的經濟增速或低於往年,還可能更差。石油被譽為「大宗商品之王」,需求和價格自然會受到影響。為了穩住油價,沙特一直希望與俄羅斯等產油大國達成減產協議,不料雙方談崩,沙特還決定放出「大招」。
  • 石油換「貸款」,伊拉克將與中國振華石油籤約!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誘發全球油價大跌,這使得主要產油國的利潤暴跌,尤其是嚴重依賴石油經濟的中東國家。對伊拉克來說,更是如此。石油出口幾乎佔了伊拉克政府收入的全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伊拉克經濟將收縮12%,超過OPEC其他任何一個成員國。
  • 俄石油將在遠東建廠 產品優先供應中國市場
    俄羅斯石油股份公司計劃向中國供應石化產品。據悉,俄石油將在遠東地區建立石化聯合體,而中國成為其優先出口目的地。該項目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已經啟動,但在2009年遭到凍結。如今,俄石油宣布將重啟該項目。俄石油公司的遠東煉油廠項目預期投資為54億美元,產能為340萬噸/年,計劃於2017年投產。
  • 油價暴跌:石油減產如何影響啤酒、汽水的供應
    國際油價出現災難式暴跌,紐約5月期油歷史性首次跌至負數。石油需求的下降,間接影響到乙醇產量及其副產品二氧化碳的供應,疫情期間「宅家」必備的汽水、啤酒,也恐怕供應減少。在低油價以至負油價的大環境下,加上正值全球大流行,令世界各地對石油的需求大減。石油需求的下降,間接影響到*乙醇產量,這導致乙醇工廠的二氧化碳供應也因而變得緊張。部分國家如美國因此面臨啤酒和汽水供應短缺。
  • 「IS石油公司」的石油黑金鍊
    根據媒體和政府官員披露出來的內容,「伊斯蘭國」對於所控制的石油資源尤為重視,招募了專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實行頗為專業和精細的管理,甚至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進行差異化定價,從而獲得最大利潤。當前,多國已加大轟炸「伊斯蘭國」控制的石油設施和用於走私石油的卡車,但想要完全斬斷其石油黑金鍊仍面臨很大挑戰。
  • 六大國際石油巨頭陷入虧損,國內油企怎麼樣?聽專家怎麼說……
    原油市場正在回暖8月19日,OPEC+石油部長級會議召開,市場預期將會降低減產幅度,由每日減970萬桶降至770萬桶。同時,美國活躍鑽油井數目連續15個星期減少,預期美國頁巖油產量將會繼續下降。實際上,自7月份以來,OPEC+減產協議執行率在97%左右,石油生產國一直在削減產量,以控制供應並減少全球庫存。
  • 石油大降價,世界八大石油產區有哪些?中國排第七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足以說明石油對工業的重要性,這也決定了石油的價值很高。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 鄭功︱從裏海到中東:二十世紀國際石油權力變遷的路線圖
    為此,德高裡爾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兩條確保美國石油安全的政策建議:第一,西半球實現石油自給自足,出現國際危機時能確保石油安全;第二,加速海灣地區的石油開發,以替代歐洲和其它市場的美國石油。報告以美國石油供應安全利益為核心,以確保美國及盟國在戰時及戰後和平時期具有充足的石油供應為目標,為美國領導下的世界石油新秩序架構出了這樣一個體系:「東方供應東方、西方供應西方」的「半球」石油供應規劃,即對西半球石油儲備實施保護,同時,美英兩國共同管理戰後中東石油的生產和分配,擴大東半球、尤其是中東地區的石油生產,以滿足世界石油市場增長的需求。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_中國石油報
    (以下簡稱石油企協)行業部級2011年度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優秀論文、優秀著作評審(以下簡稱「三評」)工作結束,現正式發布。    石油企協自石油工業部時期就組織開展的「三評」到2011年已分別進行了24屆、16屆和21屆。經「三評」專家評審委員會審定的2011年度「三評」各項獎項,全面反映了石油石化企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發展目標,在管理創新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
  • 中國與安哥拉石油合作呈跨越式發展趨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本網獲授權轉載)作者及單位:汪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安哥拉處於連接非洲南、中、西部地區的樞紐位置,油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可採儲量超過11億噸,原油日產量約170萬桶,常年位列非洲最大產油國前兩名,與西非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不分伯仲,石油出口收入佔安哥拉外匯收入的
  • 「石油投資利器」華安石油基金熱點問題問答Q&A
    華安石油基金 (160416.OF)是一隻QDII-LOF產品,90%以上基金資產主要跟蹤標普全球石油指數,該指數主要包含了全球主要的石油企業,重倉股集中覆蓋全球市場的油氣全產業鏈,包括埃克森美孚、雪弗龍、BP、道達爾、荷蘭皇家殼牌、中國海洋石油等,是投資原油商品的優秀工具。2.
  • 英國石油下月起向越南Dung Quat煉油廠供應原油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越南Dung Quat煉油廠運營方一位管理人士周三表示,英國石油公司(BP PLC, BP)將從下月起開始向該廠供應原油。
  • 展望拜登時代的沙美關係
    Roosevelt)總統會見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創始人阿卜杜勒 阿齊茲(Abdul Aziz)國王以來,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一直保持著長期的戰略聯盟關係。沙美關係始終朝著符合兩國利益的方向發展。儘管兩國關係有時會降溫,出現緊張局勢,但兩國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核心是加強中東地區和世界的戰略合作。
  • 中國石油副總經理黃永章出席土庫曼斯坦石油天然氣國際大會
    黃永章出席第25屆土庫曼斯坦石油天然氣國際大會 10月28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黃永章通過視頻方式出席第25屆土庫曼斯坦石油天然氣國際大會並發言,介紹中國石油在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合作成果,並與各國參會代表就全球能源市場發展趨勢與合作前景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