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燃燈者燃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一份剛剛發布,甚至還有些燙手的文件,讓35歲的陳臘英興奮不已。

  就在前幾天,這位紮根鄉村講臺整整17年的2014年度「最美鄉村教師」獲得者,生平第一次拒絕了學生,「農村留守孩子多,我開了個『愛心工作室』,希望在課餘教他們寫寫字、唱唱歌。可資源太有限,這幾天連續拒絕了好幾個家長。看著孩子們眼裡的失落,心裡實在難受。」

  6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讓陳臘英們眉頭舒展。5年為期,從提高生活待遇到城鄉教師流動,從職稱評聘傾斜到建立榮譽制度,扶持力度層層加碼,一連8個方面的實舉,每一條,都切中當下鄉村教師發展的病灶。

  這並不是鄉村教師的身影在文件中的第一次顯現,可哪一次,都沒有這回激蕩人心。「鄉村教師不僅在教化鄉村孩子,也承擔著在偏遠山村傳播現代文明、傳承社會主流文化、傳遞國家意志的重要使命。《計劃》是在集中以往所有政策資源的基礎上,針對鄉村教師的精準發力。」教育部教師司司長許濤表示。

  為知識的燃燈者燃燈,鄉村教師走進中國的國家改革議程。

  告別「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一場事關中國未來的進發

  鄉村教師,該如何定義?

  「知識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傳承者、道德的示範者。」2013年教師節,在談及當前農村教育的發展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直指,要想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必須吸引大批優秀人才長期紮根鄉村教育。

  可就是這個事關中國未來的群體,如今正面臨著現實的種種沉痾。

  一場歷時一年多的調研讓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憂心不已:2013年,超過3/4的農村教學點教師年收入低於3萬元,除此之外,他們還遭遇著數量短缺、年齡老化、學歷偏低、培訓機會少等困頓。這位全國政協委員始終在為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鼓與呼:「千百所鄉村學校是制約義務教育發展的頑疾。只有解決好鄉村教師的隊伍建設問題,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

  許濤也毫不諱言問題的存在,「我國鄉村教師約有330萬人,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欠帳多等影響,鄉村教師隊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補充渠道不暢、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制約了鄉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教育的短板在西部、在農村、在老少邊窮島。解題,必須定向施策。

  許濤介紹,正是源於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尷尬,《計劃》以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拓展補充渠道、提高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市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榮譽制度等8方面實舉補齊短板,「到2017年,力爭使鄉村學校優質教師來源得到多渠道擴充,鄉村教師資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穩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較好保障,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教師隊伍,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告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一次直指腠理的精準發力

  事實上,這絕非國家第一次關注鄉村教師。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從農村教師隊伍的補充、配備、培養、待遇保障和表彰獎勵等方面進行政策推進。在關注度最高的鄉村教師待遇問題上,教育部、財政部2013年還聯合印發通知,決定按「地方自主實施,中央綜合獎補」的原則對連片特困地區教師給予生活補助。而在此前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裡,鄉村教師也不斷被相關政策頻頻提及。

  可在具體實施中,這些政策卻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現實的羈絆。

  「以編制為例,2012年教育部就提出要逐漸統一城鄉標準,但這麼多年,只有貴州、山東、福建等少數省份出臺了編制標準,剩下省份仍按兵不動。即便是最受關注的教師補貼,也存在地方不到位,中央準備好錢發不出去的尷尬。」一位教育專家無奈地說。

  與此前相比,《計劃》同樣直面待遇低、評職稱難、培訓力度不夠等「老大難」,如何保證這不是以往文件的重複?突破口在哪裡?

  「以往我們也有教師培訓、補貼、職務評聘等專項文件。這次是在整合以往政策文件的基礎上,聚焦鄉村教師問題,打出的一套組合拳。」許濤說。

  他梳理出一系列此前從未突破的痛點,「職稱評聘上,不再用數論文、看外語成績的剛性標準來卡教師,最大的標準就是有沒有教好書、育好人;待遇問題上,明確提出了『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教師編制上,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照城市標準統一核定,村小、教學點等還可因地制宜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管理體制上,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的改革,為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流動提供支撐。」

  告別教育部門「單打獨鬥」,一種以中央撬動地方的力度

  6月8日,教育部就《計劃》實施召開新聞發布會。湖南省鳳凰縣縣委書記顏長文,成為近年來第一次出現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的縣委書記。

  長期以來,因為指標軟、見效慢,教育經費經常成為地方發展進程中最先被「砍掉」的部分。可在地處武陵山腹地的湖南省鳳凰縣,從原來每年都要收到近200份鄉村教師調動申請,到鄉村教師隊伍的逐步穩定,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動的農村教師津補貼政策的實施。各部門的合力使得鄉村教師的編制、薪資問題得到有力解決,最大程度上穩定了動搖的「軍心」。

  「只靠教育部門絕對辦不好教育。改革需要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顏長文感嘆,鄉村教師的隊伍建設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一次立魂的精準扶貧,「教育是真正一本萬利的事業。」

  「我們希望,在鄉村教師問題上升到國策的同時,《計劃》能以中央文件的力度撬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許濤坦言,與以往政策的區別還在於,《計劃》不只是教育主管部門單方面發出的行政指令,而是教育、財政、發改、人事、編辦等多部門反覆磋商、共同打出的重拳。

  而對於更多的鄉村教師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從高高在上的國家文件到真正惠及自身的實舉,還要期待多久?

  「一分計劃,九分落實。」許濤說,真正讓《計劃》落在實處,必須「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分工實施方案,落實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各省主管教育的負責人也將啟動對話、研討,不談感想體會,就是實打實地講各地應該怎麼做,形成各省具體方案,在今年年底前上報。」

  (本報北京6月8日電 本報記者 鄧暉)

相關焦點

  •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教育部政府信息,進一步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和《 教育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
  •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教育部政府信息,進一步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和《 教育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1.徵求意見:貫徹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在教育法律法規草案起草和教育部門規章制定過程中,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多種方式徵求相關部門、專家和社會的意見,並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在部網站和中國法治政府網上公開徵求意見。
  • 燃燈者與同路人——讀趙越勝著《燃燈者》
    所以,師者,不必是春蠶,不必是蠟炬,而應該是燃燈者。燃燈者,首先必須是隻言片語可叫人開悟的覺者;其次,所點之燈,必須放在燈臺上, 照亮一家的人,而不是只放在鬥底下。「你們是世上的光」。好的師者,必是燃燈者,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一起前行,一起發光。人文學者趙越勝的《燃燈者》一書,曾獲得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建立評估檢查體系,逐級考核檢查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幹部抓素質教育的情況,是督導部門應當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責。國家教育督導團的成立為完成這一任務創造了條件。  「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在繼續進行『兩基』督導檢查的同時,把保障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任務。」這是中央《決定》對教育督導工作提出的任務和要求。
  • 語言文字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撰稿 於 虹  [加強行業系統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  2001年,文化部與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出了《關於在文化系統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了文化系統的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
  • 政策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具體要求如下:  申請條件   高級研究學者:留學期限為3~6個月,申請者年齡不超過55歲,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骨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或教育部當年確定支持的創新團隊中的骨幹或「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及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教育部批准的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央國家機關
  • 高校科技及產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為整合高校科技資源,促進高校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2003年教育部確定「光電子技術」等47個實驗室按照省部共建形式立項建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服務對象為各級政府、涉農企業、各類教育培訓和科研機構、行業協會、農戶等。  組團參加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為充分展示涉農院校的科研成果,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2003年教育部組團參加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農業部和陝西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第一章 總 綱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區教育廳提交了《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草案)和修訂《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的地方性法規立項報告書,自治區人大、政府已將其列入2008年立法調研項目;參與修改教育部、自治區政府交辦的法律、法規(草案)20件;制定了「五五」普法規劃,完成了「五五」普法法律知識學習考試工作;按照工作職責和分工,把教育系統法律法規、規章的行政執法工作落實到13個內設處室和教育招生考試中心;
  • 江蘇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同月,經省政府同意,省教委行文確認南京市第一中學、南京市行知實驗中學、南京師大揚子附中、鎮江市第一中學等23所學校為達到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的省級重點高中,擬待教育部啟動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工作後,再向教育部申報。4月和11月,省教委(教育廳)又先後共確認南京市第六中學、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南京市雨花臺中學、江寧縣秦淮中學、丹陽市第六中學等38所學校為合格省級重點高中。
  • 10月19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出席聯盟成立大會,為聯盟成立揭牌。  △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印發《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高等學校在校生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及退役復學後學費資助暫行辦法》。   2009年10月19日,以「團結、鼓勵、創新、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年會在湖南韶山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為大會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出席會議,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教育部部長助理吳德剛等出席會議並講話。
  • 高校科技及產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為整合高校科技資源,促進高校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2003年教育部確定「光電子技術」等47個實驗室按照省部共建形式立項建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服務對象為各級政府、涉農企業、各類教育培訓和科研機構、行業協會、農戶等。  組團參加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為充分展示涉農院校的科研成果,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2003年教育部組團參加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農業部和陝西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
  • 教育收費政策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九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這一法律規定對保證義務教育階段絕大多數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是有益的。我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規定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免收學費、可適當收取雜費。
  • 北京市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舉辦「迎奧運首都市民終身學習日」活動;創建北京學習型城市網站,初步建成全市終身學習重點遠程教育網絡服務平臺;開辦「2007?北京周末社區學習大講堂」和「首都市民大講堂」,組織高校教師走進社區講授科學文化知識。  組織20餘所重點職業學校與英國、德國職業教育赴北京考察團進行洽談,積極發展合作項目。
  • 熱點關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同時決定成立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領導小組,陳至立國務委員任組長,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國家扶貧辦、國家西開辦等有關部門的領導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部。    2. 2004年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制定的《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
  • 12月24日 - 12月24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1年12月24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回顧總結我國繼續教育的成就與經驗,研究新時期繼續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全面部署推進繼續教育的各項工作,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繼續教育工作會議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建立30周年紀念大會。
  • 上海市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轉發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並在復旦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和151所教改試驗中小學試點。推廣教育部新編第二套全國中小學生(幼兒)系列廣播體操,組織各區縣、中專和技校體協,共170多名中小學、幼兒教師進行培訓。繼續對全市初中畢業生實施體育測試,各區縣共有18.9萬餘名初中畢業生參加體育測試。數十萬學生積極參與校外多種多樣體育鍛鍊活動。
  • 黑龍江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開展專業技能大賽〕為提高中、高級實用人才培養培訓的質量,結合教育部組織的職業學校學生專業技能比賽,2007年,省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組織了學生技能大賽。   在原有52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基礎上,根據《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標準》,省教育廳2007年評估認定了綏芬河市職教中心等4所學校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並上報教育部複評認定。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育與普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家語委併入教育部,明確教育部為主管全國教育事業和語言文字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對外保留國家語委牌子,教育部內設兩個職能司(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其職責是「擬訂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編制語言文字工作中長期規劃;制定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範標準並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指導推廣普通話和普通話測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