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髮美術館今年底結構封頂 更顯"江南文化"特色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獨家| 程十髮美術館今年底結構封頂,設計微調後更顯「江南文化」特色

  程十髮美術館自去年9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展順利,已於日前完成大底板澆築,有望於今年12月底結構封頂。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4月21日從上海中國畫院獲悉,經上海中國畫院藝委會專家討論和把關後,程十髮美術館建築外觀設計將在原設計方案基礎上有所微調,原本白色和紅棕色的外立面將改為白色和黑色,「貨櫃」式的建築造型維持不變。黑白兩色的演繹,也是江南文化影響建築的重要體現。

程十髮美術館最新效果圖(上海中國畫院提供)

  把江南文化特色融入現代美術館

  程十髮美術館坐落於虹橋路伊犁南路間,佔地面積712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層,建築面積約7570平方米,地下一層,建築面積約393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美術館將設長期陳列和臨時展覽兩大展區,其中三分之二為長期陳列區域,三分之一為臨時展覽區域。記者從施工現場看到,目前地下一層已經大部分澆築完畢,分為車庫、畫庫、報告廳、下沉式庭院等區域。

  鄰近施工現場周圍,已經環建起不少高層建築,為了讓這座建築體量、佔地面積不算大的美術館能夠「脫穎而出」,打造成具有中國風格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地標性建築,上海中國畫院動足了腦筋,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並在施工中做出了大膽的修改調整。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程十髮美術館外立面原本考慮使用的紅棕色幕牆為不透光材質,但在施工中發現,附近已經建起的兩棟高樓可能會影響美術館的採光,對建築的視覺呈現也會形成衝擊。上海中國畫院組織藝術家們現場查看後,經過五六次設計會議研討,最終提出了黑白兩色的外立面修改方案。

  目前,外立面幕牆正在選材階段,初步確定黑色部分將使用玻璃材質,相比於原來的方案,如今建築的透光性將大大提升,而且由於展廳需要特殊的燈光,黑色玻璃材質將帶來更好的展品展示效果。最新外立面的設計靈感提煉自程十髮1984年創作的水墨畫《乾坤一草堂》。南、東、北、西四個立面的視覺呈現,將類比墨分五色的焦、濃、重、淡、清。美術館通過石材和玻璃兩種材質的對比,實現由實到虛的五種變化,在建築立面上繪就出黑白相生的中式畫卷。

  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介紹,「紅色文化是我們上海的文化精神,海派文化是上海的文化現象,江南文化則是上海的文化脈絡,也是上海文化內核中重要組成部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當代文化建築的重要使命。程十髮曾說,海派文化的根在江南文化,程十髮美術館的建造過程,也是一次尋根之旅。現在,我們找到了文化之根。」

  江南民居的特色是粉牆黛瓦、靈動精巧、空間豐富,程十髮美術館的最新設計方案也是對傳統江南民居精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坐落於松江老城區的程十髮藝術館正是粉牆黛瓦的明清老建築,未來以黑白兩色為外立面的程十髮美術館,也將和程十髮藝術館遙相呼應。

  最難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這是一座為海派藝術而生的美術館,在各個細節中,都在為更好呈現上海文化品牌而精益求精。

  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談建軍介紹,為抓好工程建設,畫院每周都會到工地召開工程例會,並根據需要及時召開設計專題會和施工安全會。代建方、施工方、設計單位、質量監理等各方面負責人都悉數到場,現場協調和解決施工中碰到的問題。「這一制度從去年開工到現在一直沒有間斷過。」他笑著說,畫院是業主方,作為藝術專業單位雖然對「造房子」並不專業,但對建築的造型、色彩、功能及布局有著獨特的詮釋。藝術家「業主」們積極參與建築設計,協助設計師去更好地呈現美術館的內涵。「大家都說,要對得起國家投入那麼多資金,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

  「造房子」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不少難題。程十髮美術館項目管理部項目經理夏超群介紹,之前最大的困難是場地狹小,土挖出來沒有地方堆,必須要馬上運走。美術館佔地面積不大,周圍又有建築,且竣工日期固定,暫估價專業分包進場及總承包管理任務重,使得美術館施工只能「螺獅殼裡做道場」。接下來,為保證美術館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上部鋼結構與地下室結構將採用隔震支座形式連接,鋼結構局部位置為15.6米大懸挑結構,這些施工方面都存在一定難度。「地方雖然小,但我們儘可能擠出更多的空間來擴大展廳面積,並且開闢多功能廳、沙龍、報告廳、圖書館等公共教育空間,讓大眾更好地共享文化資源。」施大畏說。

  工地上,小小圖書角溫暖人心

  去年冬天的一天,天氣很冷,施大畏又像往常一樣來到工地上,看到一位工人靠在牆角,把溼了的套鞋脫下,坐在陽光下曬太陽,突然泛起了一陣心酸。「我也是建築工人出身,知道在工地上勞動的辛苦。」建設中,要把工人放在第一位,敬畏普通勞動者。畫院能否為工人做點什麼?「想來想去,我們萌發了在工地上開闢出一塊圖書角的想法,讓工人們可以進來休息、看書、喝杯熱水,把畫院的歷史、創作,包括最新創作的神話連環畫作品拿來給他們看,為他們提供人文關懷。」施大畏說,「我一直鼓勵畫家們來工地多走走,多看看,在生活中找到最初的情感,這就是不忘初心。」

  走進工地臨時辦公區的一角,有一排排裝滿新書的白色書櫃和閱覽桌椅,那是上海中國畫院特意為施工人員設立的圖書角和贈送的藝術書籍。午休時分,工人們會來圖書角,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翻一翻。其中幾套《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是他們最喜歡看的書籍之一。除了送書,上海中國畫院還將設立宣傳欄,開展立功競賽和宣傳時事新聞,適時邀請施工隊到畫院看展覽,參加各種藝術輔導活動,讓美術館的建設者們在工作之餘,也能享受到藝術的滋養與文化的薰陶。

  美術館還在建設中,文化輻射力已悄然輻射開來。工程開工時,程十髮美術館與附近的虹橋街道辦事處籤訂共建協議,提前和鄰居們打上交道,交上朋友。上海中國畫院的藝術家們積極參與街道幫困、助學獻愛心活動,也為附近居民提供各種公益性活動的資源共享。程十髮美術館建成開放時,鄰居們和工人們將受邀成為第一批觀眾,走進美術館,感受上海文化品牌的魅力。

  按照預定計劃,程十髮美術館將於2019年9月底竣工,年底建成。

相關焦點

  • 程十髮美術館今年底結構封頂 更顯"江南文化"特色
    原標題:獨家| 程十髮美術館今年底結構封頂,設計微調後更顯「江南文化」特色  程十髮美術館自去年9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展順利,已於日前完成大底板澆築,有望於今年12月底結構封頂。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4月21日從上海中國畫院獲悉,經上海中國畫院藝委會專家討論和把關後,程十髮美術館建築外觀設計將在原設計方案基礎上有所微調,原本白色和紅棕色的外立面將改為白色和黑色,「貨櫃」式的建築造型維持不變。黑白兩色的演繹,也是江南文化影響建築的重要體現。
  • 程十髮美術館結構封頂 預計年底竣工試運營
    作為「十三五」期間市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位於虹橋路伊犁南路的程十髮美術館新建工程自去年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展順利。現已經完成了鋼結構封頂,預計將於今年年底竣工並開始試運營。這座即將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以海派繪畫大師程十髮命名的美術館將被打造成為一座極具海派特色的上海地標性文化設施。參與程十髮美術館籌建的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呂明表示:為了使得這座美術館兼具時代性、功能性和舒適度,畫院先後召開了四十多次設計專題會,邀請畫院藝委會、國際知名建築專家等優化了原設計方案。原定使用白色和紅棕色的美術館外立面調整為白色和黑色。
  • 程十髮美術館結構封頂 預計年底竣工試運營
    作為「十三五」期間市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位於虹橋路伊犁南路的程十髮美術館新建工程自去年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展順利。現已經完成了鋼結構封頂,預計將於今年年底竣工並開始試運營。這座即將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以海派繪畫大師程十髮命名的美術館將被打造成為一座極具海派特色的上海地標性文化設施。參與程十髮美術館籌建的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呂明表示:為了使得這座美術館兼具時代性、功能性和舒適度,畫院先後召開了四十多次設計專題會,邀請畫院藝委會、國際知名建築專家等優化了原設計方案。原定使用白色和紅棕色的美術館外立面調整為白色和黑色。
  • 程十髮美術館今正式開館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以海派藝術大師程十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歷經三年的籌備和建設,今天正式建成開館。位於長寧區虹橋路1398號的程十髮美術館,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建築如同幾個大小不一的長方盒子堆疊交錯,呈現出空間層次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黑白交錯的外觀採用黑色金屬、玻璃與白色的石灰巖材質,恰似水墨與宣紙的顏色,在一汪池水的映襯下,凸顯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韻味,讓傳統與現代交融。
  • 滬上新添一處文化地標,程十髮美術館本月18日起開館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12月2日報導:歷時2年多,備受矚目的程十髮美術館將於本月18日開館,記者今日從上海市政協年末視察活動中獲得這一信息。程十髮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進行開館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程十髮美術館坐落於虹橋路伊犁南路間,距離地鐵10號線伊犁路站僅百米不到,總建築面積約11500平米,其中展示空間約4000平米。作為「十三五」期間上海市重大文化建設項目,程十髮美術館因其獨特的設計聞名。從外觀看,程十髮美術館造型酷似一個個「貨櫃」交錯疊放,黑白相間的外立面頗有江南文化的韻味。
  • 程十髮美術館今正式開館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以海派藝術大師程十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歷經三年的籌備和建設,今天正式建成開館。位於長寧區虹橋路1398號的程十髮美術館,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建築如同幾個大小不一的長方盒子堆疊交錯,呈現出空間層次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黑白交錯的外觀採用黑色金屬、玻璃與白色的石灰巖材質,恰似水墨與宣紙的顏色,在一汪池水的映襯下,凸顯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韻味,讓傳統與現代交融。
  • 程十髮美術館新館
    本報訊(記者 樂夢融)前天是海派書畫大師程十髮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日。
  • 12月19日起免費開放,造型很「酷」的程十髮美術館將給上海帶來什麼?
    美術館旁邊有SOHO大樓,對面有公共綠地,儘管佔地面積不大,但美術館內設計了豐富的空間,走上美術館的頂層,透過落地窗可以將附近的美景一覽無餘。「希望能讓美術館融於城市之中,也想在國際化和現代化碰撞中,更好呈現中國文化。」建築外型採取黑白兩色,這是國畫的主色調,也是江南民居的主色調。
  • 這座以程十髮命名的美術館開館了 裡面不僅僅有「程十髮」
    新館風格「小河淌水」與「大氣莊重」並存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以程十髮這位海派藝術大師之名命名的這座美術館,坐落於虹橋路伊犁路路口,規劃用地面積869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總建築高度28.45米。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今年底主體結構封頂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該工程目前處於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今年底主體結構將實現全部封頂。作為「智慧工地」的代表,現場還展示了智能監測、沉浸式BIM+VR功能模擬、工藝機器人等智慧建造內容。工程項目施工現場。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目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工程正處於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現場約有780名工人正在進行施工。今年9月,工程所有區域將完成地下部分主體結構施工,門診樓將實現封頂。到今年底,工程主體結構將實現全部封頂。
  • 程十髮美術館明正式開館 四展同揭幕
    涵蓋四大展覽的「程十髮藝術系列大展」將同時呈現,為申城這座全新的地標性美術館揭幕。後天起,展覽向公眾免費開放。本報記者昨天獨家探館,先睹為快。  遠遠望去,程十髮美術館如同幾個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疊交錯,富於現代的幾何感;黑白相間的外觀,又恰是水墨與宣紙的顏色,儼然從建築立面上繪就一幅中式畫卷,也凸顯出江南建築的特點。
  • 程十髮美術館,程十髮藝術系列大展已開啟
    程十髮美術館位於長寧古北地區的虹橋路上,地鐵十號線伊犁路站出來相隔咫尺。隔著一條虹橋路,站在室外露臺上,就可飽覽新虹橋公園的全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整個項目用地面積869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1500平方米,其中展示空間約4000平方米。
  • 程十髮美術館向公眾免費開放,上海又添一文化打卡地
    12月18日,程十髮美術館開館,19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程十髮美術館位於長寧區虹橋路1398號,總建築面積11500平米。這裡收藏了程先生青年時代到他黃金時期的各階段名作,還有他捐獻的中國繪畫史的精品名畫122幅,每幅都價值連城。
  • 程十髮美術館動工 將成為海派藝術家研究展示空間
    常年陳列區域分為三個展廳,全面展示程十髮的藝術成就與人格精神,第一展廳為「精藝之路」,展現程十髮的藝術成長之路,全面展示程十髮的書畫藝術成就和對上海文化建設的傑出貢獻,他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新中國藝術發展的關係;第二展廳為「大師之道」,展現程十髮的藝術理念、藝術成就以及創立新海派風格的美術史地位;第三展廳為「高華之格」,展現程十髮捐贈的歷代繪畫珍品,體現其博大的胸懷、強烈的愛國情結。
  • 程十髮美術館12月19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原標題:程十髮美術館12月19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重點項目之一,一座以海派藝術大師程十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術館,歷經三年籌備和高效建設終於完成。  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程十髮美術館館長施大畏闡述建設程十髮美術館的初心:「上海居中國開放性城市之首,中西文化在此競相交流、融匯生長。
  • 滬上新添一處文化地標,程十髮美術館本月18日起開館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12月2日報導:歷時2年多,備受矚目的程十髮美術館將於本月18日開館,記者今日從上海市政協年末視察活動中獲得這一信息。程十髮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進行開館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 程十髮美術館明天正式開館,四展同揭幕,館長施大畏對先行探館的...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重點項目之一,歷時三年籌備建設的程十髮美術館將於明天正式開館。涵蓋四大展覽的「程十髮藝術系列大展」將同時呈現,為申城這座全新的地標性美術館揭幕。後天起,展覽向公眾免費開放。
  • 程十髮藝術館十周年:看「程家樣」的形成與江南文化視野
    他的畫很多時候都是流露出輕鬆、活潑的筆調,他的繪畫理念既傳承著董其昌影響下的江南文脈,也一直受到吳昌碩、劉海粟等的巨大影響。2019年,上海程十髮藝術館迎來了開館十周年。為此,程十髮藝術館策劃了本年度三個系列研究展,昨天對外公開展出的「雲霞出海曙——程十髮書畫作品特展」是這個系列研究展的第二個展項。主辦方當天同時還舉辦了「江南文化視野下的程十髮藝術」學術研討會。
  • 程十髮美術館新館
    本報訊(記者 樂夢融)前天是海派書畫大師程十髮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日。
  • 程十髮美術館開工 以海派丹青講好上海故事
    「我們這一代畫家都是看著程十髮的畫長大的,無不受著他的影響。我非常期待程十髮美術館能成為一個新海派的研究機構。」畫家張培成的這番話道出了上海一代畫家們的心聲。在中國畫藝術由傳統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程十髮的繪畫以其時代性、民族性和獨特性影響深遠。程十髮長期擔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晚年將珍藏一生的122件歷代書畫作品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程十髮美術館不是程十髮的個人紀念館,而是一座以程十髮名字命名的美術館,它將對海派繪畫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