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自曝離婚內幕:原生家庭裡,藏著你的婚姻觀!

2020-12-21 理想學習

01

前幾天,伊能靜再談「原生家庭」上了熱搜。視頻中,伊能靜向魯豫談起了自己的情感之路:

其實我前一段婚姻我應該要很有安全感,可是我那時候沒有把自己修煉好,我還太在那個傷痛裡面,那種家庭的傷痛,跟媽媽的沒有和解,然後很緊繃的狀態,我自己沒有那樣的智慧。

16歲的伊能靜,在懵懂,不成熟的年紀就出來工作,再加上複雜的工作環境,這都令她極度渴望愛情,渴望依賴。這時,她遇見了生命中的白馬王子哈林,感覺就像抓住了人生中的浮木,想要拼命擺脫原生家庭的痛苦,但無形之間卻給了對方很多壓力。

在第一段婚姻裡,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太大了;那種影響是沉重的、長久的,直到5年的空白期後,才逐漸與自己和解。很多網友說,婚姻的失敗不能全部歸咎於「原生家庭」,可是受過原生家庭的苦的人都知道,在童年裡那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會使人陷入無盡的心理旋渦。

02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在伊能靜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她更多是「傷害」。1969年3月,伊能靜出生在臺北,而在她出生後不久,父親就離開了這個家。

父親到底為何這般狠心?因為他們第七個孩子仍然不是「兒子」,因為媽媽再也不能生育。

後來,伊能靜曾在一次節目中講到,因為我的出生,讓媽媽常常說一句話「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

一聲埋怨,讓伊能靜從小就有一種罪惡感,她認為自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讓媽媽受苦。隨後,媽媽改嫁去了日本。伊能靜在初中畢業之後,也來到了母親身邊。

14歲的伊能靜,因為不願意看著母親,繼續在日本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她開始在餐館洗盤子掙錢,她希望自己能為母親分擔,早些過上好日子,早日回家。

在伊能靜16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得到了出唱片的機會。但是媽媽卻極力反對,伊能靜只能離家出走,帶著自己打工攢下的錢買了機票返回臺灣。

「十六歲離家的那一個清晨,天沒有亮透,微微的紫光罩著天空。前一夜藏好的行李,立在走廊下不動。

我穿著高中深藍的水手制服,像每一天離家的平常,轉身對母親說我走了,然後再也沒有回去過。」初次離開媽媽的身邊,孤獨卻又很堅定。

回到臺灣之後,踏入歌壇的想法,得到親生父親的支持。那時,父女之間的感情,好不容易有了轉機,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錄製《爸爸不要說》這首歌時,父親卻突遭車禍、撒手人寰。

那是伊能靜第一次面對死亡,黑色的童年記憶、曲折的生存經歷包裹著她;她一度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她認為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是她來到這個世界讓親人受苦。

這種悲傷、自責的思想也導致了第一次婚姻的塌陷。與哈林離婚後,面對報紙、網絡、電視的報導,她暴瘦、吃不下、睡不好。好像每天早上起來都被某個人打了一巴掌,這個人還在嘴裡念叨:「你是不是這種人?你是不是這種人?」。

對於一個公眾人物來說,她遭受著網絡暴力,被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鞭笞。她承受不住了,去看心理醫生,吃安眠藥。

後來,伊能靜終於想要救贖,她鼓起勇氣,詢問母親:「媽,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跟爸爸發生了什麼事?」(那是她第一次和母親這麼親近,因為很早就離家了。)

那個像中國傳統婦女一樣沉默的母親開始說:「是我不對,我生不出兒子來。爸爸離開了,爸爸是對的。」

對伊能靜的攻擊,不是來自於男權社會建立的信仰,而是來自於女人對自己的撻伐。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的時候,就帶著一種「自責」,那麼對於他來說強烈的負疚感,會讓他懷疑自我。長大以後,這種深深的負疚感也依舊存在,所以也很難從這種思想裡走出來。

03

近幾年,隨著媒體對「原生家庭」的概念傳播,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原生家庭對自身以及對孩子的影響。

理想中的家庭充滿著愛與幸福,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是如此,其實還有許多家庭充斥著傷痛和難以撫平的心理創傷。

關於原生家庭的「毒害」,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

在一家精神病院,一個小護士,遇到了一個「奇特」的病人。這個病人不同於其他新來的病人,焦躁不安,大喊大叫;他只安安靜靜的坐在窗前,看書、看報,從不與人嬉戲打鬧,或躁動,更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病人找他麻煩。

帶著疑問,小護士主動靠近,而這個中年人,也總是一副很有禮貌的樣子與她交談。

他的朋友告誡她:「少和這個狠心的人交談,這個老頭在20幾歲的時候,親手槍殺了自己的父母」。

小護士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後來她忍不住去問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我喜歡寧靜的時間,例如我一個人看書的時間。而我唯一感覺到寧靜舒適的空間是我那該死的父母死掉的房間。他們一個是色情狂,一個是蠢貨,他們不分晝夜的揍我、侮辱我、強暴我。等到我可以買槍的年紀,我就去買了一把槍,把他們都幹掉。從此,我的世界終於安靜了。現在只要我想到他們橫屍的那個房間,我的內心就感覺到舒適的寧靜」。他炫耀自己有多麼享受寧靜,他的身體卻在顫抖,眼淚卻止不住的湧出來。這個老頭用一生的自由,換來此刻的寧靜,而他生命中所有的歲月都將不再平靜。

這個男子是一個「罪犯」,可他父母又何嘗不是呢?

04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這樣解釋: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伊能靜,她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她也無法逃避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傷害;可她卻將這一手爛牌打好。在超級演說家裡,伊能靜曾以「甩掉原生家庭的鍋,救贖自己」為題做演講。

她認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很大,它往往影響一個人人生中的某個重大決定;而衝破原生家庭的禁錮,不是與家庭和解,而是與自己和解。

支撐伊能靜走出泥潭的還有重要的一句話:「但是媽媽,你除了是一個媽媽之外,你還是你自己」。

雖然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個人的過去,但是它決不能束縛一個人的未來。作為人生唯一的主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也有能力掙脫原生家庭的枷鎖,去擁抱最真實、最美好的人生。

我也相信,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源源不斷的力量,是他引領著自己走出沼澤,過上理想的生活。

願全天下的每一位女性,都能記住:「除了女兒、妻子、媽媽這些身份之外,你還是自己」。

願全天下的每一位媽媽,都能記住:「原生家庭的傷是會延續,停下腳步駐足,不要將原生家庭的痛苦帶向新的家庭」。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孫儷不敢結婚伊能靜婚後沒安全感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其大的,就像孫儷曾經在節目中表示她一度想過不結婚,因為她的媽媽跟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而她則跟著媽媽生活,全靠著她媽媽辛苦工作才讓孫儷能夠有條件去學習舞蹈,後來要不是鄧超的出現,甚至用愛打動了她,孫儷可能一直都不會結婚吧,還有一個明星她就像孫儷一樣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大
  • 為什麼與庾澄慶離婚後,伊能靜選擇了秦昊?
    不僅是娛樂圈地位,還包有家庭背景。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庾澄慶的印象,就只是《中國好聲音》裡的「音樂頑童」。其實,庾澄慶整個人從家庭背景,到娛樂圈成就都很厲害,只是人家比較低調。而且,人前,我們看到的庾澄慶總是很嘻哈,很活潑,但實際上他骨子裡是一個有些老派,而且還有點嚴肅的人。
  • 戚薇結婚六周年,自曝「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婚姻觀引熱議!
    戚薇結婚六周年,自曝「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婚姻觀引熱議! 結婚想必是每個人都會期待的一個事情,女孩子期待自己最美的一天,穿上婚紗的時候,而男孩子則期待與自己一起白頭到老的另一半是什麼樣。
  • 伊能靜裸背刺青暗示情傷 欲揭離婚出軌內幕
    傳出以簡訊求哈林複合的伊能靜,加盟齊秦的「美夢成真」唱片公司,砸千萬發行單曲《春暖花開》,象徵離婚後重生,造型更大手筆赴日置裝,以一襲川久保玲的春裝,露出性感美背,8日舉辦發片記者會,她聲稱"我準備好了",面對外界的一連串問題,至於電視通告,得先觀察後續效應再安排。
  • 渴望伊能靜關愛?哈利曬父母離婚那年母子合照,文件命名大有深意
    當年的伊能靜一頭長髮披肩,穿著藍色的毛衣,看起來很溫柔;而7歲的哈利則留著鍋蓋頭,可愛乖巧,其五官和父親庾澄慶十分相似,但長大之後卻越來越不像父親了。值得注意的是,哈利不僅曬出了照片,還將電腦頁面暴露了出來,上面有多張和家人一起的合影,文件夾的命名也是"家人"二字,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很看重家庭感情的人。
  • 連菜刀都要AA的夫妻離婚了:現代人的婚姻觀該何去何從
    以前結婚是一件很鄭重的事情,現在結婚似乎變得很隨意;以前離婚是一件很讓人避忌的,現在離婚似乎變成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總而言之,閃婚閃離似乎都可以是一念之間的事情。是我們褻瀆了婚姻的神聖之處,還是我們的婚姻觀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那麼,現代人的婚姻觀該何去何從?
  • 伊能靜:乘風破浪,終歸港灣
    看一下伊能靜的成長經歷,就知道「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是怎樣的含義。如果把伊能靜16歲前的經歷拍成影視作品,最狠心的編劇也不敢這麼下筆,大概比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還要慘,《都挺好》裡蘇明玉的原生家庭之痛在伊能靜面前也變得小巫見大巫了。伊能靜是家中的么女,她的上面還有六個姐姐。一心想要兒子的父母,因為伊能靜的降生而徹底分崩離析。
  • 庾澄慶點讚支持伊能靜微博:別對一個人太苛刻,誰都不是完人
    照這位粉絲的意思是他們離婚完全是因為伊能靜出軌了黃維德,畢竟當初的「牽手門」可是轟動一時。伊能靜跟哈林當初為什麼離婚,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二人是和平分手,離婚之後兩個人也沒有互懟過?哈林對前妻伊能靜更是沒有什麼怨言,而伊能靜本人除了談談婆媳關係不和,對哈林也是沒什麼怨言。
  • 哈林與伊能靜離婚後,為何從未說過她一句壞話?
    這一點也體現在她與婆婆參加的節目中,伊能靜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向大眾展示著,她即便是二婚組建的家庭也極為幸福美滿,並且最難處理的婆媳關係也讓她處理得十分得體。那時幾乎全網都在羨慕她,誇讚她的高情商。此外在熱搜停下整頓時,她竟然還買了熱搜,那時候大家看了都替她尷尬,熱搜整整掛了好幾天。而且讓人一看就覺得是買的,不過那時她路人緣好,大家也只是調侃為主。
  • 伊能靜庾澄慶再婚,兒子變「女兒」,哈利曬照想得到母愛
    伊能靜出生在原生態家庭,父親重男輕女對家裡一堆女兒非常嫌棄而選擇離婚。當然,跟黃維德也沒多久她又跟了秦昊,又生了一個女兒,庾澄慶也選擇再組家庭。可以說,伊能靜的情史猶如一篇愛的史詩。可憐的她的兒子。
  • 結婚12年,36歲傅首爾含淚感謝老公:好的婚姻,治癒原生家庭
    的確,原生家庭的傷痛是最難消除的,但好的婚姻卻是一劑良藥。正如傅首爾微博長文裡說的那樣:好的婚姻,治癒原生家庭。01好的婚姻,教你學會信任傅首爾童年時父母離異,不得不寄居在外婆家。記憶中,母親對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這一度讓伊能靜產生了沉重的負罪感,覺得父母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是個多餘的人。跟庾澄慶離婚後,伊能靜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懷疑,她每天吃不下、睡不著,身體暴瘦。她回憶說,那時候,她每天早上看到新聞都覺得在被人扇耳光質問,她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常常自責內疚,覺得自己很失敗。
  • 2008年,伊能靜「綠」了庾澄慶,黃維德說:對方主動的,我是受害者
    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伊能靜的童年不比灰姑娘幸福多少。她的父親是一名軍官,有著非常嚴重的大男子主義。不過雖然事業順風順水,但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伊能靜卻始終輕鬆不起來。在伊能靜18歲時,她遇到了黑夜裡的一盞明燈,拯救了絕望中的她。
  •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伊能靜「綠」了庾澄慶,23年為何說散就散?
    有人認為穿衣是別人的自由,但是也有人認為:「單親家庭成長的小孩容易沒安全感,特別是缺少父愛的家庭,性取向容易改變。」甚至有人說:「伊能靜的兒子是彎的」。其實哈利從小就在國外長大,接受的都是西方的教育。因此思想比較超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評論區中,說他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對他有一定的影響也是情有可原的。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原生家庭的概念,原生家庭是指未成年的子女和父母在一起組成的家庭。這個家庭裡面每個人的親密關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理念,生活習慣等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一個人。可見,原生家庭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性格的養成,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對婚姻觀的態度等。
  • 「插足」庾澄慶家庭,對伊能靜「施暴」,今50歲無戲可拍淪為18線
    喜歡她的人覺得她漂亮有才華,不喜歡她的人覺得她這麼大年紀還一身的公主病,隨著伊能靜的翻紅,她當年曾為庾澄慶的《春泥》作詞的美好場面被人翻出。在為這對俊男靚女不完美的婚姻感嘆之時,那個導致庾澄慶和伊能靜離婚的直接原因黃維德也重新被人提及。
  • 中國基督教新教的婚姻觀初探
    對於當時的哥林多、羅馬等地的基督徒而言,家庭關係,要麼沿用猶太家庭準則,要麼適應羅馬異教家庭準則,這些顯然都不符合基督教的原則。所以保羅根據耶穌的婚姻觀,創造性的將《舊約》中夫妻二人成為一體的思想發展出了一套辯證的夫妻關係理論——頭與身體的關係。
  • 韓綜真人秀《我們離婚了》:如果你要結婚,一定要看看對方家境!
    節目邀請到了娛樂圈中一些已經離婚的明星夫妻,然後重新聚在一起,互訴往事。 其中有一對離婚夫妻,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崔烤肉和柳紫蘇。 要知道,一個人在婚姻中的習性大多都是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 如果他的家庭中,父母恩愛相互尊重,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懂得照顧、珍惜自己的愛人;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動手打人,沒有一點愛意,孩子長大後也會對另一半冷漠、家暴,延續上一輩的婚姻悲劇......
  • 《老友記》裡的原生家庭,告別和回歸的那部分自我-虎嗅網
    《老友記》裡的五對父母,五個原生家庭,有的出現得多,比如Monica和Ross的父母,有的基本沒怎麼露面,比如Joey和Pheobe的父母。但這性格迥異的六個主角,對應背後的父母,其實也很能說通呢。第二季Rachel生日那集,離婚後的兩夫妻同時出現,幾個人煞費苦心讓他們呆在不同的派對現場,就是為了防止他們的重逢會造成火星撞地球的衝突。Rachel媽媽談到離婚原因時,和Rachel說:「你沒有嫁給你的Barry,但我嫁給了我的。」
  • 伊能靜帶好友逛中國臺北,傾訴離婚原因,這樣的原因令人心疼
    在伊能靜的談話中,她明確表示還處於前段家庭的傷害中,即使已經再婚,有了孩子,但還是經常沒有安全感。明確表示「自己沒有那樣的智慧和狀態。」大家知道,伊能靜自從嫁給內地演員秦昊後,重心便放在了內地,在內地也結交了很多好友,比如魯豫,也正是這個機會,她參加了好友的節目錄製,帶魯豫參觀中國臺北,在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她透露了很多心聲,她告訴魯豫,自己的父親生下她就離開了臺北,所以她從小就缺乏父愛,沒有安全感,這也導致她對另一半的依賴,對家庭的渴望
  • 伊能靜談兩段婚姻,與庾澄慶的婚變原因是,給不了她一個眷村
    在談起前夫庾澄慶的時候,伊能靜呈現一種深深的自責和愧疚中,說自己當時還處在原生家庭的狀態中,對感情和婚姻很迷茫的一一個狀態,希望自己的愛人就是自己的依靠甚至是「救命稻草」。而在說起自己的賢人丈夫秦昊時,伊能靜就顯得很幸福,儼然一副小女人的心態,她說秦昊愛他的程度就是,他能為伊能靜打造一個完整的眷村,就然你依然沉浸在原生家庭,那我們就在眷村過同樣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