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刻赤海峽摩擦」海峽航運是否受阻 俄烏各執一詞

2020-12-19 國際在線

來關注俄羅斯與烏克蘭因刻赤海峽摩擦所引發的風波。

在11月25日事件發生後不久,俄羅斯就恢復了刻赤海峽的航運,但是日前烏克蘭方面再次指責俄羅斯封鎖刻赤海峽,並指責俄羅斯對經由刻赤海峽、往來於亞速海烏克蘭海港的船隻進行限制。為此,俄烏雙方繼續各執一詞。

當地時間2日,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長弗拉基米爾·奧梅利安稱,經刻赤海峽,駛往位於亞速海烏克蘭港口馬裡烏波爾和別爾江斯克的船隻,受到俄羅斯方面的阻攔。從這些港口離開的船隻也受到限制。弗拉基米爾·奧梅利安稱,俄羅斯是在對刻赤海峽進行封鎖。

不過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此前在11月25日俄烏刻赤海峽摩擦事件發生後不久,俄羅斯就已經恢復了刻赤海峽的航運。

俄羅斯:烏安全人員參與挑釁事件

俄羅斯方面指出,11月25日當天,先後有5艘烏克蘭海軍船隻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制止了烏方這一挑釁行為。最終扣留了其中3艘烏克蘭海軍船隻、逮捕船上24人。其中2人是烏克蘭安全局工作人員。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表示,在烏克蘭海軍船隻上找到的文件顯示,該艦艇編隊的任務是從敖德薩隱蔽抵達別爾江斯克。

普京向德法領導人說明事件經過

另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畫出示意圖,向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講述了刻赤海峽事件的經過。普京表示,是烏克蘭官方為在大選前提升支持率而策劃了此次挑釁事件。

新聞特寫:邊境圍欄影響「一鎮兩國」居民生活

近年來,俄烏關係持續緊張,對兩國邊境地區民眾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影響。在俄烏邊境就有這樣一個小鎮,一邊是烏克蘭領土,一邊是俄羅斯領土。因為俄烏關係緊張,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方面在小鎮俄羅斯一側修建了一道圍欄。

這道鐵絲圍欄修建在一條街道上,大約三米高。

梅洛沃耶居民 瓦蓮京娜:我們的窗戶正對著鐵絲圍欄,往外看就好像是監獄一樣,我的姐妹在那邊,我們怎麼交談?通過這個圍欄嗎?

在當地的一個市場,過去,這裡熙熙攘攘,但自從俄烏關係緊張後,市場裡已經沒有俄羅斯人光顧。

市場商販 盧芭:以前有很多來自(俄羅斯)切爾特科沃的顧客,我們(那時)什麼都賣,我們以此為生,但是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對於一些不得不通過邊境圍欄去到另一邊的民眾,就只能辦理相應的手續。

梅洛沃耶居民 魯斯蘭:我的外孫和女兒在這裡。

據了解,俄烏在小鎮上的邊境分界線位於一條在蘇聯時期被人們稱為人民友誼街的街道。被劃入俄羅斯領土的部分叫做切爾特科沃,屬於烏克蘭領土的部分被命名為梅洛沃耶。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居民而言,相同的語言、相同的生活習俗以及多年來的和睦關係是一條割捨不斷的紐帶。如今,國家間關係緩解、重建和平也成為了他們最迫切的願望。

相關焦點

  • 俄烏刻赤海峽起摩擦 川普表態:不喜歡
    央視網消息:11月25日,三艘烏克蘭海軍船隻從黑海駛入刻赤海峽,俄羅斯以烏克蘭海軍入侵俄羅斯領海為由封鎖了刻赤海峽。針對俄烏在刻赤海峽發生摩擦,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華盛頓表示,當前的事態發展讓他不開心。川普表示,希望這件事能被理順、解決,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川普稱,美國知道歐洲國家也積極的處理這場危機,美國也將予以支持。
  • [早安山東]俄烏刻赤海峽摩擦 烏總統:加強戰備 提高防務能力
    [早安山東]俄烏刻赤海峽摩擦 烏總統:加強戰備 提高防務能力 俄烏刻赤海峽摩擦,烏總統:加強戰備,提高防務能力。
  •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會升級嗎
    11月25日,烏克蘭海軍3艘船隻在駛向刻赤海峽途中遭到俄羅斯海軍艦機攔截,雙方發生船隻衝撞和小規模交火,烏方多名人員受傷,3艘船隻和多名船員被俄方扣留,雙方均無人員死亡。俄烏雙方就海上衝突各執己見。刻赤海峽衝突是克裡米亞問題和烏克蘭東部地區問題的自然延續和必然結果。刻赤海峽地理位置對於俄烏雙方均極為重要。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和亞述海的唯一海上通道,是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唯一出海口,進出烏克蘭東部港口的船舶均需通過刻赤海峽。
  • 四問俄烏刻赤海峽摩擦,局勢將如何發展?亞速海有多重要?……
    亞速海、刻赤海峽究竟對俄烏兩國有什麼重要意義?問題1: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在哪裡?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最深處只有14米。它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公海。通過狹窄的刻赤海峽同黑海相連。根據烏俄兩國關於亞速海航行原則的協議,凡懸掛烏俄兩國旗幟的船隻,在對亞速海環境不造成威脅的前提下,均可自由進入刻赤海峽並停靠在各自位於亞速海的港口。問題2:亞速海和刻赤海峽為什麼很重要?
  •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餘波難平
    美國海軍「麥克亨利堡壘」號登陸艦1月7日抵達羅馬尼亞黑海港口康斯坦察,這是去年11月俄烏刻赤海峽衝突發生後,美國首次派遣軍艦進入黑海海域。俄國防部表示,俄黑海艦隊「求知」號護衛艦正在監視美國軍艦活動情況。
  • 俄烏刻赤海峽摩擦 以核抗俄?烏將軍稱要造核武器
    央視網消息:刻赤海峽摩擦事件後,烏克蘭一直聲稱面臨與俄羅斯爆發戰爭的危險,不僅向烏東部增派兵力,還在黑海空域試射飛彈,加緊戰爭準備。最近,一名烏克蘭將軍聲稱,烏克蘭要造核武器。他還聲稱在目前俄烏關係的背景下,烏克蘭不必擔心國際制裁。加拉修克說,連美國和俄羅斯都無法製造出類似撒旦級的洲際彈道飛彈,而烏克蘭可以——烏克蘭有曾經生產過撒旦飛彈的南方機械製造廠。
  • 刻赤海峽俄烏差點擦槍走火,川普推遲了「普特會」
    而這次取消的理由,是美國總統川普說自己讀了不久前俄烏在刻赤海峽摩擦事件的報告,認為俄方行為錯誤。大洋那一端的克裡姆林宮則表示遺憾,稱繼續與美國保持溝通。  俄烏摩擦已過了幾天時間,雙方劍拔弩張,局勢會否邁向更嚴峻的地步?見或不見的背後,俄美間又湧動著什麼樣的暗流?
  • 俄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適用於俄烏刻赤海峽事件
    中新社莫斯科5月27日電 (記者 王修君)針對國際海洋法法庭25日作出的要求俄羅斯釋放在刻赤海峽事件中被扣押的烏克蘭軍艦和水手的判決,俄方近日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不適用於俄烏刻赤海峽事件。
  • 武劍:俄烏刻赤海峽衝突,開了一次危險的先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武劍】 11月25日,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克裡米亞邊防部門消息,烏克蘭海軍5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予以阻止,包括動用武器並扣留其中3艘船。在這一過程中,烏方船上有人受傷。 俄羅斯軍艦向烏克蘭艦艇「開火」,雙方在刻赤海峽附近發生的這一衝突被視為兩國近年來最嚴重的事態。
  • 封鎖、施壓、突破北約重圍:解析俄烏刻赤海峽衝突背後「棋局」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急劇惡化的俄烏關係,近期又因刻赤海峽事件而再度緊張。在衝突發生後,烏克蘭緊急向東部和南部地區增派兵力、籌劃攻勢,宣布部分地區進入「30天」戰時狀態。另一方面,俄方又順勢利用原本通行能力就有限的刻赤海峽大橋對烏克蘭進行封鎖,斷絕了從烏西部地區駛向亞速海沿岸的航道。一時間,俄烏似乎處於劍拔弩張、可能隨時開戰的緊張態勢。然而,在扣船事件發生近3周後,被西方媒體熱炒的「熱戰」甚至「入侵」並未發生,俄烏之間的「冷戰」卻在悄然蔓延。
  • 僵持了一年,俄烏刻赤海峽衝突終於有了結果
    據觀察者網11月18日援引俄羅斯塔斯社消息,就去年11月下旬在刻赤海峽衝突中扣押的3艘烏克蘭船隻,俄羅斯已決定向烏克蘭轉交。去年11月25日,在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命令下,這3艘船強行闖入刻赤海峽,並無視俄羅斯安全部隊警告,進入俄方封閉海域。俄方視此舉為挑釁行為,於是將船隻及24名船員全部扣押,還繳獲了一批輕武器及彈藥。此次挑釁事件立即引發一場大風波,讓當時本來就水火不容的俄烏關係充滿火藥味。
  •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愈演愈烈,是日本收回北方四島的最好機會嗎?
    這也能解釋,俄烏刻赤海峽衝突發生了半個月,日本並沒有對此發生評論,也沒有借題發揮,更沒有聲援烏克蘭,去可以得罪俄羅斯。北方四島在俄羅斯手裡,俄羅斯是日本得罪不起的國家。為了聲援遙遠的沒多少利益交集的烏克蘭得罪俄羅斯,這樣的虧本生意,精明的安倍晉三怎麼會做呢?
  • [北京您早]今晨快評: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持續發酵
    [北京您早]今晨快評: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持續發酵 今晨快評: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持續發酵。
  •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五十四期】薩沙談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可能演變為...
    原標題:【薩沙講史堂第七百五十四期】薩沙談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可能演變為新的戰爭(軍事系列第323講) 烏克蘭的軍艦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時,還沒靠近海峽就被俄羅斯軍艦擊傷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我們要詳細來說。 在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烏克蘭毫無疑問對於刻赤海峽享有部分的主權。 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刻赤海峽。
  • 俄烏刻赤海峽起摩擦各執一詞 俄烏代表聯合國交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地時間26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俄羅斯和烏克蘭軍艦在刻赤海峽附近發生對峙一事,召開緊急會議。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 波利揚斯基:我們認為(烏方的)這種行為是對俄羅斯主權的侵犯,這些非法的行為意味著,俄羅斯邊防局艦隻不得不使用武力,也得益於俄邊防局人員的能力和專業的應對。事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受傷的烏克蘭人員得到了醫療救助,沒有生命危險。
  • BBC視角:俄烏刻赤海峽爭端升級的背後...竟有這樣的傷亡數據!
    據英媒BBC當地時間上午報導,烏克蘭議會正在決定是否在與俄羅斯的刻赤海峽爭端問題上使用戒嚴令。周一上午,據烏克蘭國防部消息,該國武裝力量根據總參謀長的命令進入為期60天全面戰備狀態。據悉,自2018年以來,俄烏雙方在刻赤海峽圍繞船隻通行權已多次發生矛盾。
  • 俄烏海峽事件發酵 烏克蘭總統宣布全國實施戒嚴30天
    中新網11月27日電 綜合報導,日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艦在刻赤海峽發生衝突。26日,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表示,全國自28日起實施戒嚴30天,不過他籤署的戒嚴行政令並未限制公民權利,也未將預定明年舉行的大選延期。
  • 俄烏關係現「暖意」,持續改善需時日
    俄羅斯釋放扣押船隻 2018年11月25日,俄羅斯以「非法跨越國境」為由,在刻赤海峽扣留3艘烏克蘭海軍船隻(「別爾江斯克」號、「尼科波爾」號小型裝甲炮艇、「亞內卡布」號拖船)和24名烏克蘭海軍官兵。今年9月7日,為緩和雙方關係,俄羅斯與烏克蘭同時釋放35名被定罪和被拘押的對方公民,烏方獲釋人員中包括在刻赤海峽危機中被俄方扣押的24名烏克蘭海軍官兵。 11月初,烏克蘭向俄羅斯外交部發送照會,要求歸還被扣船隻。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員謝爾蓋·採科夫表示,被扣船隻是烏克蘭非法越境行為無可辯駁的罪證,俄羅斯可能會「出於善意」歸還這些艦船。
  • 航道被堵,又被俄巡邏艦炮火襲擊,烏軍艦破損細節展現衝突現場
    11月25日,因為烏克蘭的三艘軍艦不顧俄羅斯的阻攔,強行闖入刻赤海峽,導致雙發生衝突,隨後烏軍的軍艦被俄強行扣押。27日,俄羅斯方面公布了烏克蘭軍艦被俘的照片,毒蛇-M裝甲炮艇破損細節的公布,也展現了當時局勢的緊張,以及戰況的激烈。
  • 克裡米亞供水引俄烏「鬥法」
    用水危機再引關注據俄媒報導,在俄羅斯近日舉行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俄總統普京承諾,將不惜成本全力解決克裡米亞半島的淡水供應問題。2014年烏克蘭切斷第聶伯河對克裡米亞的供水後,半島遭遇嚴重用水荒。此後,俄開始著手解決島上淡水供應問題。2018年刻赤海峽跨海大橋通車後,俄持續為克裡米亞輸水,島上供水問題得到一定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