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茶馬古道,走遍雲南秘境中的悅榕莊

2020-12-13 多布

請想像,許多年前發生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一個場景:

陽光斜射穿過芭蕉葉和馬幫人家的窗口,投在地面上像散碎的黃金,

隊伍已在門外集結,領頭的帶著大家最後一遍盤點馬匹和貨物的數量。

這是一次尋常的茶商馬幫的進藏之行,他們將從滇南出發一路北上,越過滇藏邊界之後再往西行,最終抵達拉薩。

這條路線如今既被所有人熟知,又總是仿佛籠著一層神秘色彩。

它的名字叫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具文化神秘色彩的旅遊線路之一。

茶馬古道滇藏線,南起西雙版納,經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進藏,一路向西穿過察隅、邦達、林芝、最後達到拉薩。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勢最高、最險的文明傳播古道,是一條完全用人和馬的腳力踩出的道路。

茶馬古道自唐宋以來已經使用了一千多年,馬幫沿著這條崎嶇坎坷的古老驛道源源不斷地為藏區馱去茶葉、鹽巴、布匹,再從藏區換回馬匹、牛羊和皮毛。途中馬幫習慣性停留休憩,集散商品的驛站,成為了後來的城鎮。

如今,茶馬古道不再有交通上的功能,但這個名字仍讓無數旅人心馳神往,仿佛從歷史塵埃中浮出的文化茶香。

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想去親眼看看傳說中的茶馬古道,同時又不想做辛苦的旅行,期待遍賞雲南秘境美景的同時,享受到最好的度假體驗,留下最美的旅行回憶呢?

這時候,我就不得不佩服悅榕莊了——

大家公認悅榕莊選址、設計都極妙,歸根結底,是因為悅榕一直在將國際酒店品牌基因與當地特色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上深耕。

說起來,悅榕莊與雲南的緣分確實不淺。悅榕品牌首次進入中國,就是由創始人帶隊,選址在迪慶·香格裡拉地區,把野奢度假概念帶入了中國。

今年8月,悅榕中國雲南地區四家酒店(仁安悅榕莊、麗江悅榕莊、騰衝瑪御谷悅榕莊、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同發起以茶馬古道文化為背景的度假活動,用繁盛一時的茶馬古道將幾家雲南秘境中的悅榕酒店串聯,,結合悅榕品牌獨特的在地文化與度假基因,呈現更具文化特色的旅行線路,推薦讓心靈更有歸屬感的休憩秘境。

第一站: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

西雙版納,正是古時茶馬古道滇藏線的起點,舊日茶商結伴託運著大量的普洱茶從這裡出發,一路向西進藏。

茶馬古道之旅,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自然要成為第一站。

作為體驗茶馬古道文化的第一站,怎能不親臨茶馬古道,體驗全球普洱茶第一村——「南糯山」?

這裡常年雲霧繚繞,漫山遍野都是茶園,尤以古茶樹聞名。歷代茶農恪守著自然規律守護著茶樹採摘著茶葉並製作成成品普洱茶。

在這條古道的起點,傣族人民聚居於此,柔美的舞蹈,熱情洋溢的潑水節,精美別致的吊腳樓都是這片土地的標籤和符號。

生活在這裡變得緩慢溫潤,看朝陽升起夕陽落下,芭蕉樹蔭下少數民族孩童的眼神透徹明亮,茶山上的身影又開始了辛勤的勞動,而那經驗豐富的隊伍又將再一次出發。

佇立在茶馬古道伊始處的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以當地少數民族建築風格而建,融合本地人文風俗,把西雙版納的茶與美收集整理,用身臨其境的的方式給賓客講述傳遞茶馬文化與古道趣聞。

在這裡,我們也能放鬆下來,品一口健康溫潤的普洱茶,在溫泉中或泳池邊消磨半日,這或許也是旅行的意義。

那年茶商馬幫滿載而歸,喜笑顏開而後再整裝出發;而今,或許這裡只是旅程中短暫停留的一站,但也期待成為旅程中身心的驛站。

第二站:麗江悅榕莊

麗江,茶馬古道上另一個重要的節點。

這座鋪展在玉龍雪山下的城市,也是舊時光中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的耀眼城池。時至今日,你仍能在麗江看到馬匹的身影,它們曾經是這條文化商貿線上的重要角色。

玉龍雪山坐落在麗江古城之北,自古庇護著這裡的少數民族和他們流傳至今的獨特文化。雪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震撼人心,也滌蕩人心;它撫慰茶馬古道上的商客馬匹,它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

雖然舊時茶馬古道的驛站早已無存,但如今麗江悅榕莊就安放在在玉龍雪山腳下,一百二十四棟納西式的別墅均向著雪山而建。無論是坐在庭院中,還是行走在酒店裡,甚至躺在床榻上,總能在某一個角度看到玉龍雪山,它依舊在講述著那一次安心的休憩之後再度遠行的故事。

麗江悅榕莊將中式園林院落與當地納西族傳統建築風格融合在一起——圍繞著望月樓的池塘倒映著雪山的美景,行走在酒店的步道上就能聽見與大研古城別無二致的涓涓水流聲。悅榕莊的理念很簡單:讓旅途中的客人沉浸在自然歡愉中,離開的時候確保得到「元氣」的補充。

澄澈的陽光、PM2.5不到15的空氣、海市蜃樓般的玉龍雪山、恆溫38℃的按摩溫泉湯池、入夜的明月和滿天星鬥、捎帶著花香的清風……不論白天、夜晚,這一切自然的美好饋贈,足不出戶就全都是你的了。

在麗江悅榕莊,你可以在房間裡臥看落日照金山,也能在拉市海體驗騎馬行,或者深入馬幫幫主家中,面對面交流體驗那些歲月中的馬幫人家的生活。

第三站:仁安悅榕莊

香格裡拉,是茶馬古道滇藏線進藏之前的倒數第二站。

1933年,《消失的地平線》的出版讓世界知道了一個叫做「香格裡拉」的東方秘境。但因交通不便,能真正走進香格裡拉的大多數還是趕著馬馱著貨的茶商馬幫。依著常年路上的經驗,他們總能在傍晚時分趕到這裡安營紮寨。

如今,仁安悅榕莊就是鑲嵌在香格裡拉秘境深處的明珠。酒店周圍青山環繞,清澈見底的屬都崗河在山谷中潺潺流過,藏式兩層樓的牧舍面朝溪流和草原而建,放養的牛的銅鈴聲時不時在院外響起,溪流奔向下遊。

令人感嘆的是,仁安悅榕莊依舊保持著私人院落的規劃結構,院落裡有著歲月痕跡的藏式牧舍,是經過精心挑選及重新拆解並安置在現在的地方的。

換句話說,酒店在「建造」這些藏式土木結構宅院時甚至連一棵樹木都沒砍伐,一梁一柱、一屏一幛都購自附近村落的老宅。

結束一天的旅行與跋涉之後,坐在露臺上與友人喝茶聊天的同時,山谷和屬都崗河的美景盡收眼底。山林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層次,天空一如既往的湛藍,低矮的雲朵在大地上投射出不同的光影變化。

入住仁安悅榕莊,也能體驗到純粹的藏族文化,探訪仁安村藏民家庭生活,在大寶寺前為眾生祈福。

第四站:騰衝瑪御谷悅榕莊

騰衝是通向南亞及東南亞的重要關口,也是茶商馬幫必定會停下腳步歇一歇的地點。騰衝從1885年起便與當時世界最大的馬幫進行貿易,它也是茶馬古道支線上的貿易重地。

得天獨厚的地質優勢,讓使騰衝成為世界罕見並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熱並存區。方圓1000平方公裡,有99座火山,88處溫泉。自古也有「一泓熱海」的美稱。

騰衝瑪御谷悅榕莊便選址於瑪御谷溫泉小鎮,以天然地熱溫泉聞名,酒店別致的碳酸溫泉讓人一泡難忘。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騰衝作為旅途中「休憩驛站」的最好證明,同時也能夠達到讓身體和心靈得到全面休息和放鬆的理想境界。

在這裡,還能體驗騰衝綺羅非物質文化,重溫雷響茶、土陶以及宣紙的製作。

尊享體驗

餐風宿露曾經是茶商馬幫的旅途標配。

雲南秘境,風景極佳,但同時也山高水急,山路險峻曲折。

這時候,路途中的簡陋驛站,就是洗滌風塵拯救疲乏的港灣。

現在,悅榕中國在這條線路上構建了清風拂面、雪山相伴、自然與人文結合的「落腳之處」。看似低調,其實內藏乾坤;苛於選址,善於收納風景;藏於一隅,嚴苛地打造出世外桃源般私密奢華的遁世度假居所,這正是悅榕莊的Style。

生活的疲乏在這裡獲得舒放,心靈的倦怠在這裡得到休憩,如今每一次選擇和停留都將是人生遠行的補給。

敲 · 黑 · 板

此次活動悅榕中國誠意推出三天兩晚「重拾茶馬古道,尊享雲南高地悅榕體驗」套餐,除酒店住房與餐飲搭配之外,套餐還將包含各地重要文化體驗部分,讓旅行更豐滿,讓身心更放鬆。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上的奢享自然之旅
    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等三條主要路線,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一次度假秘境與消逝於歲月更迭的文化牽手——重拾茶馬文化,體驗...
    中國,2019年8月20日——悅榕中國雲南地區四家酒店(仁安悅榕莊、麗江悅榕莊、騰衝瑪御谷悅榕莊、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同發起以茶馬古道文化為背景串聯雲南地區旅遊資源特色,並結合悅榕品牌獨特的在地文化與度假基因的線上活動。
  • 體驗雲南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
    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連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西雙版納是雲南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雲南茶馬古道主幹線有兩條:1.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西雙版納→
  • 茶馬古道對雲南有什麼意義?
    茶馬古道通八方 雲南可以說是成也橫斷,敗也橫斷。褶皺高聳的群山為這裡帶來了豐富的氣候和物種多樣性,但也同樣減少了雲南和外界的聯繫管道。
  • 雲南茶馬古道中秋「亮相」臺北
    10月1日 ,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出席「雲南茶馬古道紀實攝影展」開幕式的觀眾在現場觀展。這一天,展現兩岸大學生心靈觸動和創作才華的「雲南茶馬古道紀實攝影展」亮相臺北華山文創園區。  2017年暑假開始,一群臺灣大學生與雲南大學生一起背著相機,用大約兩周時間走進滇藏線茶馬古道,途經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芒康、拉薩等地,感受沿線特有的歷史人文和壯闊美景。三年多來已經有近百位兩岸大學生一起走過。
  • 茶馬古道——白嘟祺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說思茅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斑鳩坡茶馬古道已有180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這條曾經的「茶鹽官道」在植被茂盛、綠樹成蔭、鳥語啾啾的森林中向北延伸,自然天成的大氧吧令人神往。感覺在雲南有很多叫「坡腳」的地方,或許是與雲南多山的地形特徵有關,上坡、下坡,這是雲南山民生活中常有的軌跡,我們今天的路程就是這樣的風格
  • [茶馬文化]普洱茶:茶馬古道,古道茶香
    節選精讀古道茶香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中國的國飲,上自帝王貴胄、文人名士,下至販夫走卒,無不飲茶。茶早就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馬古道以茶樹的發源地雲南西雙版納、四川雅安為起點,茶葉理所當然是古道上最重要的貨物。
  • 茶馬古道,雲南茶
    說起雲南,大多數想到的大都是大象、孔雀等,但是少部分愛茶人士會立馬想到茶,雲南最出名的茶——普洱茶。描寫普洱茶的詩句也很多。彩雲天地崖,紅土綻靈花。本是神仙客,結緣普洱茶。說到茶,怎麼能少了茶馬古道呢。茶馬古道是我國古代主要的貿易形成的交通路線,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悠悠曲徑,山河相間,人馬並走,相與遠鄉。茶馬古道何處尋?彩雲之南萬裡情。蒼山洱海多少事,風霜雨雪麗人行。
  • 茶馬古道—亞洲的「天堂走廊」
    、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別以為「茶馬古道」就是一條簡單的道路,它的範圍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以雲南、四川為中心的中國西南雲南、四川、西藏、湖南、貴州、廣西等省及其與毗鄰的甘肅、陝西、寧夏省市和緬甸、印度、寮國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的傳統交通運輸線路。
  • 重走茶馬古道
    2020年7月1日,地點:雲南麗江古城,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從古城吃飽喝足回到客棧後,在客棧老闆慈祥的目光中,被瘋狂安利了一頓:讓你畢生難忘的拉市海一天豪華mvp旅程,在騎馬、划船、花海和候鳥中,欣賞世界上最美麗的自然風光
  • 茶馬古道地圖揭開驚世之謎
    經鑑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一張茶馬古道地圖,茶馬古道上的許多驚世之謎將由此解開。今天的茶馬古道,早已被一條條現代化的公路所覆蓋,僅有斷斷續續的一些青石路段淹沒在人跡罕至的茫茫密林之中,人們已很難窺見這條神秘古道的全貌。茶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經過現今的哪些地方?在主幹道之外又有些什麼樣的附線?......這一切都是那樣的撲朔迷離。
  • 失落的茶馬古道
    雲南,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裡,39.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囊括了地球上大多數的地理地貌,和氣候特徵;在這裡,不到5000萬的人口,繁衍著全中國最多種類的少數民族;這裡是現今全世界生物種類最齊全的地區;這裡有著恐龍生活過的遺蹟,和最早的人類文明……今天,當人們來到這裡,還不時有穿越時空的錯覺。而雲南淵遠的歷史和文化長河中,茶馬古道又是不得不提的濃重一筆。
  • 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
    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為了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並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合作與發展,我們擬組織「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暨「佛祖故鄉行」系列活動。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雲南·臨滄·魯史古鎮魯史古鎮是滇西茶馬古道第一鎮,在瀾滄江、黑惠江之間,位於雲南臨滄市鳳慶縣東北部,呈圓狀分布,是滇西至今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有著濃鬱宗教文化特點的古建築群,至今還保留著一條將古鎮一分為二的青石板茶馬古道。
  • 滇藏秘境,麥克·山下鏡頭記錄下的正消失的茶馬古道
    麥克自詡為「現代的約瑟夫洛克(美國探險家)」,他曾在1996年,沿著約瑟夫洛克的腳步,追尋他當時拍攝的角度,從青海、四川、雲南沿路直抵西藏,探訪了漸漸消失的茶馬古道。他用鏡頭記錄下巍峨壯麗的雪山、縹緲深邃的湖泊、奇美險峻的峽谷、輝煌的寺廟、以及牧民生活中的動人瞬間。
  • 「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 你了解茶馬古道嗎
    【「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 你了解茶馬古道嗎】12月19日上午,第二屆茶馬古道研究座談會在昆明舉行,旨在紀念「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進一步推動中國茶文化與茶產業發展。
  • 悠久的歷史文化—雲南茶馬古道(20——210)
    雖說早晨一大早趕路,一路向西南行駛231公裡,拐100多個彎,還是安全、順利地抵達了目的地——茶馬古道。雲南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聯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道路在歷史上主要由馬幫承擔運輸任務,運輸的物資以茶葉最為大宗,因此稱之為「茶馬古道」。
  • 雲南特色小鎮——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
    自19年9月,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被命名為&34;並授牌以來,那柯裡就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開啟整體提升改造的&34;,按照&34;宜居宜業宜遊的建設目標,一路高歌向前衝。在眾多提升改造項目中,那柯裡德商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最受人關注。該項目充分利用同心鎮錐粟河河谷一帶的天然優勢,依山建園,傍水造景,打造休閒娛樂康養之地。整個度假區包含了酒店、水樂園、兒童樂園、3D樂園、懸崖鞦韆、山地滑道等遊玩體驗項目,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度假遊玩。依山伴水,返景入林,康養宜居。
  • 滇藏茶馬古道的馬幫生涯
    於是,雄才大略,個性豪強的漢武帝於公元前109年、105年兩次用兵雲南,徵服了阻撓他實施交通印度計劃的昆明夷,大理、洱海一帶也隨之歸順,使古道一帶的地域第一次納人了中央王朝的勢力範圍。而其實,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藏族先民及氐羌族系中的各族群已經分布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帶,各族先民之間已經由山間谷道來來往往,並已存有共同的文化因素。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酥油茶加了茶葉,每天都要喝,茶葉用量很大,藏區不產茶,都是從雲南四川陝西等地購進。同時,民間役使和軍隊徵戰,需要大量的騾馬,藏區出產良馬,內地經常大量購買。從隋唐開始,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出現了,藏區運出騾馬、毛皮、藥材等,再從漢地運來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品,橫斷山脈高山深谷間,運送貨物的馬幫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成就了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