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10:21 來源:海峽導報
參與互動熱播大劇《琅琊榜》不僅捧紅了一眾角色,就連劇中出現的中式點心也成了劇迷們追捧的對象。比如作為重要線索之一的「榛子酥」,以及靜妃最擅長做的太師餅等。其實,廈門也有很多傳統點心,它們不僅品類繁多,而且頗具地方特色。
榛子酥自己做
《琅琊榜》一熱播,榛子酥成為中式點心裡的熱點。看著劇中人物一口一個地嚼著,劇迷們也直咽口水。巧手師傅們還把各種製作方法公布出來。
其實榛子酥的做法很簡單,把榛子碾碎,或者在超市裡買磨好的榛子粉,將糖粉、黃油、蛋黃、低粉揉成麵團後再加入榛子碎仁,放在烤箱裡就能烤出來了。如果嫌做麻煩,網上也有出售各種價位的榛子酥。手作榛子酥一枚在1.2元左右。
另一個太師餅,也叫茶花點心,是湖北省荊門的傳統名點,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的做法稍微複雜一些,也極少有出售。「稻香春」有一盒330g裝的,23元。
蛋黃酥正當紅
這幾個月來,廈門手工定製糕點的賣家都嘗到了製作中式點心的甜頭。蛋黃酥在各類中西式糕點中脫穎而出,成為銷量最好的糕點之一。蛋黃酥個頭大小不一,有包鹹蛋黃、豆沙的,也有鹹蛋黃、蓮蓉的。一個6-12元都有。
排在蛋黃酥之後的,要數鳳梨酥了。不管是黑色竹炭外皮的還是傳統的鳳梨酥,銷量都不錯。「zaozaowu」、「花鬍子」以及「西有風」都有通過微信出售。這幾家的糕點需提前預訂,因為當日做完基本就售罄了。
熱點心風味佳
有些點心還是熱騰騰的好吃。茯苓糕是最好的例子。作為閩南重要的一種點心,它基本是隨機街邊零售的。如果覺得難以追蹤它,那麼在中山醫院門口的天橋下一定可以買到。滿煎糕在熱的時候吃,風味也更佳。八市裡多處有售,但要選擇內餡豐富、外表略有彈性的。
眼下正是板慄的季節,閩北的板慄餅在廈門各處都有。剛出鍋的板慄餅,外皮酥軟,內裡軟糯。板慄餅放涼以後,也可以放置好幾天再食用。
閩南味當茶配
除了以上提到的點心以外,還有眾多閩南風味的點心,大多作為茶配的形式出現。
到八市附近走一圈,或是鬥西路口站旁的點心店看看,必定讓你眼花繚亂。馬蹄酥、蒜蓉枝、餡餅、綠豆糕、菜脯餅、桔紅糕、香脯糕、菜脯餅、蓮寶餅、雙潤餅以及鹹梅糕等等。其中,香脯糕比較少見,它是龍海市傳統的名牌糕點之一,具有濃鬱的蔥油香味、香甜可口。菜脯餅則是融合了閩南的菜脯在其中,類似餅乾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