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綠不止 春山可望——中衛市建設生態美家園略記

2020-12-26 瀟湘晨報

冬日裡,經常會看見一些雖有幾分憔悴,但依舊蒼翠的綠樹於西風的奏鳴曲中卓然挺立於公園、街道、學校、廣場,守望這座城市。

開門見景,推窗見綠,出門滿眼翠。眼下,雖時值冬日,但經過園林工匠的精心打造,城區依然移步換景,如詩如畫。一座城市缺少綠色,絕不僅僅是缺少了靈性和美麗,而是缺少了幸福生活的一種元素。 喜歡攝影的牛銘經常帶著他的小飛機和照相機,城市的每一個季節、每一點變化,都逃不過他的記錄。「我是山東人,可是我不願意走,定居在了中衛,不僅僅是因為眷戀這片土地,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城市的環境和空氣無可比擬。」牛銘笑著說。

他常常把拍的照片做成幻燈片,如同電影一般逐個放映。無論哪一個季節,都隨處可見中衛的綠色。哪怕是白雪皚皚的冬季,松樹也會使勁抖落了雪探出頭來,在鏡頭前綻放出昂揚的墨綠。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衛市全面掀起生態保護和植綠增綠大會戰高潮,通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圍繞「一漠一川兩河兩山三城」空間格局,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和全區生態安全「西大門」。

今年秋冬兩季,我們看到從城區到山野的植樹大軍,有機關幹部、村民 、中小學生……大家揮動著鐵鍬,或挖坑,或回填,或栽植,場景熱火朝天。那來自勞動工具發出的聲音,也正是近年來,中衛走生態綠色之路、追求生態效益的鏗鏘之聲。

中衛人親近自然,享受綠色。

中衛市本著「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原則,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逐步實現「增補一片、存活一片、美化一片」的植綠效果,消除裸露地,全面提升城市景觀形象。

62歲的市民景兆雲每天吃完晚飯都喜歡外出散步。尤其在春夏秋季,沿著香山湖堤岸一路向前,兩岸的燈光倒映在水面上,路邊的樹木和鮮花溫柔地看著路人,涼風習習,他總是忍不住放慢腳步,多看一看花的嬌羞、草的昂揚。做一個深呼吸,空氣中是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

一個城市不僅僅應該擁有樓宇橋梁的繁華,更應該具備一個城市獨有的品位和底色,而代表著昂揚向上的綠色,恰恰就成了中衛的底色。

被定位為「宜居、休閒、生態美」的中衛,始終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生態。對於這一點,每一個中衛市民都深有體會,更親眼見證著變化:沙漠荒野披上了綠;居民聚集區繡滿了綠;經濟林產業讓瓜果飄香;香山公園成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立體鮮花造景讓大街小巷變成了萬花筒……

「中衛市堅持以『一帶兩廊』發展規劃為統領,借鑑『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劃分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區、平原綠洲生態屏障區、黃土丘陵水土保持區、特色經濟產業區等4個生態區位,實現生態產業建設『量的突破』和『質的提高』。」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姜守清說。

中衛的綠色付出,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營造林15.91萬畝,佔總計劃任務的109%;完成經濟林種植1.5萬畝,完成總任務的142%。其中,人工造林7.96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退化林分改造1.9萬畝,未成林補植補造4.05萬畝。今秋明春,先行實施五大工程,爭取一年內首戰告捷,為「十四五」期間生態保護和植綠增綠開好局、起好步。

「以前不僅莊稼房屋受災,吃飯的碗裡都是沙子,很受罪。現在的綠色帶曾經都是沙漠。」現年54歲的唐希明,是中衛市治沙林場副場長,從事沙漠治理已29年,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他,是中衛的治沙名人,也是中衛沙漠變綠洲的見證者。他發明的水分傳導式精準型沙漠植苗工具,只需腳一踩就能輕鬆完成種植,以前每人每天種植200株,現在提升為400株。

姜守清說,中衛市開發建設了10萬畝北乾渠系新灌區和近20萬畝南山臺子揚灌區,有2萬多人搬到沙區定居,使昔日沙海變成林網成行、稻麥飄香、果實纍纍的綠洲。尤其是北部沙區總面積168萬畝,經過幾代人努力,已治理利用147萬畝,沙區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通過堅持不懈的綜合治理,不僅完善了防風固沙體系,而且在北部沙區形成了一道綠色長城。

面朝黃土背朝天半輩子,沙坡頭區永康鎮永樂村的段成舉種的果園染綠了一片荒山,還帶來了很好的收益。前幾年,他和村民一起在荒山上栽了果樹,果樹一年年長起來,抓住了土,擋住了沙,改變了山的顏色。每到採摘季節,周邊的人開著車排著隊來採摘,漫山的蘋果紅彤彤的,段成舉笑起來的臉比蘋果還要紅。

植綠不止,春山可望。水源涵養、生態修復、治沙用沙、城鄉綠化……今年,隨著生態保護大會戰和植綠增綠大會戰全面推進,一個個生態工程加緊實施,中衛掀起了新一輪造林綠化高潮。待到春暖花開,植下的綠意更蔥蘢,更多鳥兒雀躍,中衛這片廣袤大地將會有更美好的綠水青山。(中衛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博睿 實習生 譚勳澤)

【來源:寧夏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植綠不止 春山可望
    我市全面掀起生態保護和植綠增綠大會戰高潮,通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圍繞「一漠一川兩河兩山三城」空間格局,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和全區生態安全「西大門」。今年秋冬兩季,我們看到從城區到山野的植樹大軍,有機關幹部、村民 、中小學生……大家揮動著鐵鍬,或挖坑,或回填,或栽植,場景熱火朝天。
  • 綠色春城 大美長春 綠化家園 永遠在路上 目前2020年長春市春植...
    2020年4月1日起,長春市林業和園林局按照長春市委、市政府關於《2020年長春市「綠色春城·大美長春」植樹造林活動月實施方案》要求,高效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截至4月27日,共綠化街路72條、大塊綠地16宗,春植項目及義務植樹共栽植喬木76500株。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山青草綠生態美
    山青草綠生態美——記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工作 站在林芝市墨脫縣果果塘大拐彎處極目遠眺,目之所及皆綠意蔥蘢,林海翻捲起層層綠浪。 近年來,我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觀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全力推進生態修復治理,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為建設美麗西藏創造了良好生態條件。
  • 中國證券報頭版:蓄勢生長 春山可望
    穩,成為中國經濟最閃光的亮點,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預期穩,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穩,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穩。 2019,激蕩的還有那份自信豪邁。70華誕,盛世綻放,人心凝聚讓世界震撼;金秋盛會,擘畫藍圖,「中國之治」指引我們駛向星辰大海。雄關漫道,邁步從頭。信,真正夯實穩的基礎。
  • 平安區三合鎮增綠添景靚家園
    當日,在義務植樹區內,人流湧動、熱鬧非凡,廣大幹部職工、群眾團結一致,共植新綠。或是運送樹苗,或是握鍬取土,或是培土栽種,或是提水澆灌……大家紛紛參與其中,忙的不亦樂乎。不到兩個小時就將2000多株油松全部栽植完畢。昔日的垃圾場搖身一變成為鄉村「後花園」,處處洋溢著春的希望。
  • 市區處處添新綠!連日來,區直部門街道社區忙著建設綠色家園
    三月春風習習,大地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生機盎然,正是種樹植綠的好時節。近日,豐澤區各級各部門、各街道社區組織開展植樹主題活動,為市區增添一處處新綠,共同營造綠色美好環境。
  • 濱州兩千網友春天植綠 踐行藍天責任共建生態家園
    3月9日上午,由大眾網濱州頻道攜手中國農業銀行濱州分行發起的「為濱州添新綠」2019千人植樹活動在濱州西海東側舉行,來自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志願團體等2000餘名網友參加了此次活動。讓我們相約旖旎春光,寫意翠綠詩情,積極投身到義務植樹熱潮中,同心攜手植樹護綠,青山綠水生態共享,為建設綠意盎然的生態美麗幸福新濱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原綠」+「格爾木藍」煥發城市生態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原綠」+「格爾木藍」煥發城市生態美 2020-10-20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踏春植綠!這個植樹節西麗生態公園多了100多株洋紅風鈴木
    100多株洋紅風鈴木極大豐富公園景觀色彩 揮鍬鏟土、扶苗填坑、踏土夯苗、澆水滴灌······在園區斜坡裸土處的植樹點,王強一行興致勃勃,大家幹勁十足,互相協作,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棵棵新栽種的數木迎風挺立,煥發出春的生機和活力
  • 衡水:生態美地 小康家園
    衡水:生態美地 小康家園冀時客戶端報導(河北臺記者 顏力鷗 通訊員 閆宏利)第32,緊緊圍繞整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產業培育、鄉風文明、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紮實推進17個試點村建設。先期選取徐家南田村、侯店村、閭裡古鎮三個標杆試點村重點建設;後期把工作經驗複製到韓莊村、南王莊村。構建了濱湖新區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體系,搜集和制訂標準223項。通過標準化的全面實施,試點村實現了道路硬化、衛生淨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打造了美麗宜居濱湖新農村。
  • 鸕鳥鎮:提升環境品質 打造風景美生態美的全域景區
    鸕鳥鎮中心小學遷建工程順利推進,全鎮6村實現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2條鄉道改造提升與1條通村聯網公路建設按時完工……在近日召開的鸕鳥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鸕鳥將一份2018年工作「答卷」交到了代表們手中。  會上,代表們首先聽取並審議鸕鳥鎮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 從「挖山砍樹」到「護山植綠」——谷城老君山村的蝶變
    這座山不高,大片山體裸露,經受歲月風化的山石,帶著明顯刀砍斧削的痕跡。在四周滿眼的綠蔭中,仿若一片尚未痊癒的「瘡疤」,訴說著曾經的創痛。「過去這裡挖山砍樹,走過一段野蠻的發展之路。」62歲的老君山村黨支部書記黃明星回憶說。昔日的老君山村,是遠近聞名的破敗村。
  •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水利建設主打「民生牌」
    本站12月21日訊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圍繞「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工程補短板」總基調,把改善民生作為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盯住目標抓落實,各項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 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廣西唱響生態文明建設強音
    新華社南寧8月5日電 題: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廣西唱響生態文明建設強音新華社記者何偉、黃慶剛上半年水質優良率達100%,目前森林覆蓋率為62.45%,植被生態質量和改善程度位居全國前列……
  • 中衛市今年將進一步深化現代化口岸建設
    中衛市積極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及自治區內陸經濟試驗區建設,緊扣自治區支持中衛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定位,著力抓好中衛迎水橋保稅物流園等口岸項目,紮實推進天元錳業3000萬噸、5000萬噸保稅倉建設;著力推進中衛火車站改擴建、柳家莊站改、迎水橋編組站擴能等鐵路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著力抓好中衛工業園區公鐵物流園及鐵路專用線、天元錳業鐵路專用線項目,破解對外開放通道瓶頸。
  • 秀水添綠生活美 枝江城市建設厚植生態底色觀察
    秀水添綠生活美 枝江城市建設厚植生態底色觀察冬日的夕陽下,枝江城區濱江公園猶如彩緞鑲嵌在長江岸線上,市民或綠道騎行,或憑欄遠眺,盡享悠閒時光。近年來,枝江市在城市建設中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治水秀水,植綠添綠,精雕細琢,讓老百姓充分享受更多生態福利和城市發展成果。
  • 綠境青島 構築城市生態美
    綠境青島 構築城市生態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7.11 星期三 在發展公園建設的同時,各區「見縫插綠」,在街頭巷尾、宅旁路邊、沿路坡地,植樹種花栽草和發展垂直綠化,加緊街道綠地建設。到1990年,綠化覆蓋率由1981年的12.3%提高到24.44%。    1992年,中共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青島市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奮鬥目標,城市園林綠化事業也隨之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 1995年,市區區劃調整後,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空間隨之擴大。
  • 幸福東北丨盤古屯翻「新」記:從「垃圾屯」到「綠富美」
    &nbsp&nbsp&nbsp&nbsp改善鄉村環境,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刻不容緩!&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吉林省積極啟動實施農村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廁所改造及糞汙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攻堅戰,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動,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
  • 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春山可望」全國公安民警書畫作品邀請展...
    寫在展前春山可望寫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全國公安民警書畫作品邀請展前。深冬時節,北國風光。此時彭城,毫無蕭瑟之意,更多幾分文化氤氳之息。畫風樸實,豐厚而不失靈動,輕盈而蘊含厚重。凝固的山水裡,有鳥鳴呼之欲出;濃淡的墨彩中,有大愛浮隱其間。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本次邀請展只是一個開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在公安文化正加快建設更加開放包容、更富創新活力、更具時代魅力、更有文化影響力的徵程中,無疑將湧現更多初心之作、時代華章。這也是雁南藝術會館的新願景、新目標,文化在,我們在!展覽在!文化興!
  • 舞鋼市:建設「鄉村林果˙生態家園」 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剛剛帶頭栽種的舞鋼市林業局局長周英傑,一邊用手擦去腳上的泥巴,一邊指著道路兩旁整齊的樹苗說:「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平頂山市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有關要求,大力營造「國土綠化全民參與、植綠護綠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加快建設「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鎮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林業產業化」的市域森林體系和布局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鄉綠地系統,舞鋼市下發了生態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