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單元老李家的寶貝女兒欣欣今年6歲多了,這段時間老是小毛病不斷,經常感冒咳嗽,食慾差便秘,可把老李折騰得夠嗆,而且個子也是瘦瘦小小的,比同齡人矮了半個頭,明明餐餐都給孩子吃得很營養,大魚大肉的,也不見孩子長高發育。結果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欣欣脾虛很嚴重了,腸胃裡長期有積食,營養得不到有效的吸收,導致免疫力下降,經常生病,阻礙發育。
老李覺得不可思議,欣欣幾乎不吃零食,為什麼還會出現脾虛積食的問題,經過醫生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平時欣欣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奶奶醃得一手好白菜,欣欣很喜歡吃,幾乎天天都吃,結果就傷了脾胃,出現脾虛積食的問題,醫生怒斥:「這種傷脾胃的食物,怎麼能天天讓孩子吃」
一、6歲女娃不吃零食,卻脾虛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2種食物家長別餵
1、醃製食物
很多家庭都會醃製蔬菜和肉類來吃,尤其是東北地區的人,經過醃製的食物不僅味道好還開胃,所以經常當開胃菜吃。但是醃製食物含有大量的鹽分,很容易轉化成亞硝酸鹽,食用後在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會與體內的各類物質作用生成亞胺類的致癌物質,多吃會導致癌症及早衰,小孩脾胃很嬌嫩,根本不適合經常吃這類食物,傷脾傷胃,易出現脾虛積食的問題,建議大人和小孩都少吃醃製食物。
2、隔夜飯菜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碌的緣故,沒有時間給孩子煮早餐吃,又擔心外面的早餐不乾淨,就會在前天晚上煮很多菜,吃剩的飯菜就放在冰箱裡,第二天早上熱一下就能吃了,方便還健康。但是經過反覆熱的飯菜,裡面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而且即使飯菜放在冰箱裡儲存,也會滋生細菌,小孩吃多了非常容易消化不良,給脾胃增加負擔,傷脾胃,而且還沒有營養,建議大人和小孩都少吃隔夜飯。
二、孩子脾胃不好,體內有積食,身體會有以下症狀,父母別大意
食欲不振,飽腹感重,經常吃兩三口飯就不吃了,挑食、厭食身體免疫力差,容易生病,小毛病不斷,每每到換季時,都會出現季節性的生病,如發燒、腹瀉、感冒咳嗽等營養不良,發育緩慢,比同齡人矮,看起來面黃肌瘦,瘦瘦小小的,鼻梁處有青筋,眼袋腫大睡覺不老實,經常翻來覆去,踢被子,睡姿奇怪,尤其喜歡趴著睡覺,盜汗嚴重,說夢話、磨牙、流口水、半睜眼舌苔又白又厚,黏膩,嚴重的還會出現舌苔發黃、地圖舌,嘴裡有口臭,類似酸腐味排洩系統出現異常,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經常三四天不排便或是腹瀉,氣味異常臭情緒不穩定,經常無故地發脾氣,變得愛哭鬧、粘人,精神面貌不佳,總是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
三、養護孩子脾胃,建議每天吃點它,強脾胃,清理積食,促進發育
孩子的脾胃尚且發育完全,很容易就脾虛積食了,建議父母家中常備內金紅果飲,裡面含有沙棘、雞內金、山藥、山楂等健脾、促消化的食材,屬於藥食同源,溫和無刺激,非常適合脾虛、積食、便秘、手腳心發熱、口臭、睡眠不安的小孩日常飲用。
其中沙棘含有各種礦物元素、胺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補脾健胃,清熱止瀉的作用;雞內金強健脾胃,消積滯;山藥提高身體免疫力,改善小孩的消化功能;山楂含有多種有機酸,入胃後能增強胃酶作用,促使肉食消化,同時增進孩子食慾。此外,裡面還添加有低聚半乳糖,可以改善小孩腸道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每天飯後來一杯,幫助消化,預防孩子積食,提高脾胃的運化,而且如果小孩有積食問題,一般連續喝三天左右,積食就消了。
四、要想孩子脾胃好,少積食,日常做好2點
1、堅持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促進健康」。小孩健康的發育離不開運動的加持,父母要督促小孩多運動,培養孩子運動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胃腸消化,刺激骨骼的發育。
2、規律飲食
孩子的飲食父母要尤為注意,很多小孩之所以會有脾虛積食的問題都是飲食不當引起的。父母要規律孩子的三餐,按時進食,最好能少食多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改掉孩子挑食的壞毛病,保證孩子營養均衡,少給孩子吃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