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巢禪師給唐僧的取經路線圖,特意指出的這幾難,有何深意?

2020-12-12 姜子說書

  《西遊記》原著中,唐僧扯住烏巢禪師,定要問個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禪師笑云:「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那麼,《西遊記》原著中,烏巢禪師給的取經路線圖,有何深意?具體說了哪幾個地方哪幾個妖怪?

  烏巢禪師給的取經路線圖,具象分析如下:

  《西遊記》原著中,與黑松林有關的是兩處地方,一處是寶象國,奎木狼下界為妖;另一處是鎮海寺,老鼠精要跟唐僧結婚。

  「仔細黑松林」一句,對應的應該是八十一難中的「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難」,題目為「黑松林三藏逢魔」。

  《西遊記》原著中,截路的狐狸精只有金銀童子一夥妖怪。「妖狐多截路」一句,指的大概就是這一回故事,這個狐狸家族,包括狐仙金銀童子、壓龍洞九尾狐狸、舅舅狐阿七。

  《西遊記》原著中,烏巢禪師給的取經路線圖,「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這一句,說的是太上老君的發難。

  奎木狼把唐僧變成老虎,寶象國的幾個武將,領著將軍校尉,使各項兵器亂砍唐僧,《西遊記》原著中寫道:「這一番,不是唐僧該有命不死,就是二十個僧人,也打為肉醬。此時幸有丁甲、揭諦、功曹、護教諸神,暗在半空中護佑,所以那些人,兵器皆不能打傷」。

  唐僧差點被砍死了!奎木狼這一招借刀殺人,非常厲害呀!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奎木狼是要唐僧命的打算的。

  姜子認為,奎木狼下界為妖,並不是私走一方,而是奉旨行事,因為眾星與孫悟空把奎木狼押見玉帝的時候,奎木狼第一時間從腰間取出金牌,在殿下叩頭納罪。

  奎木狼奉的是誰的旨?要麼玉帝裝傻,跟奎木狼兩個在孫悟空面前演戲!要麼玉帝真的不知情,奎木狼奉的是天尊太上老君的旨意,因為,玉帝最終收了金牌,貶奎木狼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

  正是玉帝把奎木狼派給太上老君燒火的這段時間,緊接著第三十二回,原本負責燒火的金銀童子,下界為妖了,而且帶了太上老君的五大法寶,並且畫影圖形,抄名訪姓,要吃唐僧。

  平頂山功曹傳信道:此山有一夥毒魔狠怪,專吃你東來西去的人哩。此山徑過有六百裡遠近,名喚平頂山。山中有一洞,名喚蓮花洞。洞裡有兩個魔頭,他畫影圖形,要捉和尚;抄名訪姓,要吃唐僧。你若別處來的還好,但犯了一個唐字兒,莫想去得去得!那怪果然神通廣大,變化多端。只看你騰那乖巧,運動神機,仔細保你師父;假若怠慢了些兒,西天路莫想去得。

  無論是奎木狼還是金銀童子,都是動真格的要吃唐僧。太上老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佛教的如來要在他的地盤上分一杯羹!直到青牛精下界,如來奉上十八座金山的買路錢,太上老君才默許了佛教的傳經大業。

  《西遊記》原著中,坐琴堂的只有如意真仙,「老虎坐琴堂」,大概說的是這一難,這一難,也是太上老君的發難,孫悟空就不敢打死如意真仙。

  《西遊記》原著中,蒼狼有大唐的靈虛子,以及隱霧山的鐵背蒼狼怪,「蒼狼為主簿」,大概說的是鐵背蒼狼怪這一難,這裡的南山大王,後臺也是太上老君。孫悟空就猶豫了很久,要不要打死南山大王,結果被豬八戒搶功了。

  《西遊記》原著中,烏巢禪師給的取經路線圖,以上災難,是老君發難,以下的災難,則來自如來的舅舅。

  「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說的自然是獅駝國與獅駝嶺,這是取經路上勢力最大的一夥妖怪,連如來都不敢輕易招惹的大鵬勢力。在這裡,「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

  太上老君派來的妖怪,是動真格的要吃唐僧的,自然需要多加小心;而如意真仙與南山大王,作為太上老君的產業鏈,自然得提醒孫悟空三思而後行,不要盲目得罪人;至於連如來都不放在眼裡的大鵬,一不小心就會把唐僧真吃了,也是危險人物。所以,烏巢禪師在取經路線圖中,特意指出了這幾難。

相關焦點

  • 烏巢禪師的鳥窩搭在什麼樹上?與釋迦牟尼悟道的菩提樹有何關係?
    孫悟空下山後,他仿佛憑空消失了,其它徒弟也不見了蹤影,反正孫悟空在取經路上一個都沒遇到。不過,菩提祖師雖然神秘,但好歹有個洞府,還有一幫人圍著他。而烏巢禪師就不一樣了,一個人獨居在一座山上,並且住在一個鳥窩裡。我們先來看原著。唐僧在高老莊收服了豬八戒後,過了烏斯藏界,猛抬頭看到一座高山。
  • 《西遊記》中的第一奇人——烏巢禪師
    出現的地點在高老莊和黃風嶺之間,當時唐僧剛剛收了二徒弟豬八戒一個月左右的一天,師徒三人剛走過了烏斯藏界,猛抬頭見一座高山,唐僧勒住白馬對兩個徒弟說:「悟空、悟能,前面山高,要小心點。」八戒說:「沒事。這山叫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老豬我曾經認識他。」唐僧又說:「他厲害不,有什麼法力?」八戒回答:「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沒去。」
  • 難怪烏巢禪師能知過去未來,你看他有何來歷?太上老君都曾敗給他
    難怪烏巢禪師能知過去未來,你看他有何來歷?在孫悟空面對青牛精的那一回,他曾找到如來佛祖幫忙,佛祖就說他早就對青牛精的來龍去脈了解的一清二楚,所以如來也具有知過去未來的能力,第三位相信很少人聽說,那就是浮屠山的烏巢禪師,他是在收服豬八戒後出現過一次。因為唐僧曾向烏巢禪師請教過未來的取經路,那禪師說道:「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 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究竟是誰?《多心經》裡有答案
    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很神秘,功夫也特別厲害,他開始想收豬八戒做徒弟,後來又傳授給唐僧一卷心經,最後諷刺孫悟空一頓後揚長而去。觀音菩薩傳授《多心經》有何目的,原因還真不少一個就是讓唐僧消除心魔,這點烏巢禪師說的清楚:「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 西天取經路上這位NPC最不簡單,直接向唐僧劇透取經全過程
    原本我們看西遊記只是覺得過程有意思吸引人,沒做深想,但如果把這一連串的「難」聯繫到一起,事情卻就變得不簡單起來,其背後的宏大布局與設想真是超乎想像。西遊記迷們應該都會對這樣一個人物有印象,他出現在原著第十九章,居於樹梢之上,自稱烏巢禪師,在唐僧收服豬八戒後,緊接著,就在浮屠山上與他相遇,這禪師講話非常有意思,在大的方向上,他毫不含糊,三言兩語向唐僧劇透了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
  • 鎮元大仙和烏巢禪師打起來,誰更加厲害一點呢?你看唐僧怎麼說的
    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奈了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裡乾坤的手段,在雲端裡把袍袖迎風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這孫悟空最依仗的就是如意金箍棒,但是在鎮元大仙面前,卻一點作用都沒有,兩位鬥了幾個回合,就被鎮元大仙的一招袖裡乾坤給收拾的服服帖帖;從這就可以看出鎮元大仙的法力有多恐怖。而烏巢禪師大家相對陌生一點,因為他在影視劇中並未出現。
  • 《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竟是他!難怪傳經給唐僧,原來是為報恩!
    大家一定記得,在最為經典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裡,出現的妖魔鬼怪基本上都有來路和去處,唯一最為神秘的就是給唐僧傳授《心經》的烏巢禪師,眼裡竟然只認得唐僧和豬八戒,就連赫赫有名的孫悟空都不認得。那麼,這個烏巢禪師到底是誰?為何如此厚待唐僧?這要從遠古后羿射日的故事說起:上古時期天帝帝俊,生有三足金烏十隻,每天輪流出巡,為人間送來了光明與溫暖。
  • 西遊真有趣:二十四,烏巢禪師的禪
    文/劉訓山唐僧收了豬剛鬣做徒弟之後,與悟空一起繼續西行。大概走了月把。我們前邊算過白龍馬的腳程,每天走100裡。但唐僧取經用了14年,走了十萬八千裡。平均每天走不到22裡。當然,這中間有休息的時間,和妖精糾纏的時間,參觀學習的時間。
  • 怪不得烏巢禪師能預知未來,你看他真身是誰?如來都要敬他三分
    遙望見唐僧一行人近了,離了巢穴,便跳下樹來。看到這裡,不知你們是否猜出這位人物是誰了呢?他就是烏巢禪師!烏巢禪師有一個神通廣大的地方,就是能夠明確地預知未來。那麼,他的真身究竟是誰呢?連如來佛祖也要敬上三分。
  • 《西遊記》中有位神秘的烏巢禪師,來歷竟然大得嚇人
    《西遊記》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中,出現了一位神秘的烏巢禪師,不但授予了唐僧一部集大乘教法精華的《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而且還未卜先知般的告訴了前方還有個水怪等著眾人降服,兼且法力高強,以孫悟空的本領竟然連他的邊都夠不著,這就有點駭人聽聞了。
  • 烏巢禪師是西遊記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和燃燈會不會是同一個人?
    山上有一樹,樹上有一窩。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獻果。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鹹集。樹名香檜,窩叫烏巢,巢穴裡出來一人,正是烏巢禪師。要論神秘感,菩提祖師是西遊記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而烏巢禪師則是毫無爭議的第二人。書中對烏巢禪師的長相、打扮和來歷,未作任何交待,他只現過了一次面,便揮手而去,不帶走任何一片雲彩。
  • 唐僧收八戒專程跑到高老莊,已經偏離了取經路線,這是什麼道理?
    但是呢,其實這高老莊根本不是在取經路線上。那麼,豬八戒到底為何去高老莊呢?直接在取經路上等著唐僧,不更好嗎?按照原著說法,高老莊是在烏斯藏地,而烏斯藏地就是今天的西藏。唐僧出了長安以後,經過兩界山,過了西番哈泌國,又過了兩個月,才到了這裡。也就是說,唐僧是從長安到新疆,再繞了一大圈,來到西藏,又繞了回去,沿著中亞地帶去了印度。
  • 天蓬元帥有多厲害?烏巢禪師無視悟空卻想收他為徒!
    [摘要]畢竟豬八戒是玉皇大帝敕封的天河總督,掌管八萬水師,以至於連浮屠山神秘的烏巢禪師都說自己認識豬八戒,甚至想收他為弟子,反而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毫無興趣豬八戒在《西遊記》中完成了幾個人生的輪迴。再後來所幸被觀音菩薩點化,戒五葷三厭,加入唐僧的取經團,最終「正果了本位」,被如來佛祖加封為淨壇使者菩薩。經歷,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也是基於走過的橋都比孫悟空走過的路多,位高權重的豬八戒一直瞧不起孫悟空這個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野路子」弼馬溫。
  • 西天取經過程中,唐僧這一難最不好過,如來佛祖也很為難
    要是說到在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之中,哪一難最為困難,可能會出現很多的答案。不過要是選出以下幾點作為標準,恐怕就沒有幾難了。一:最為驚險,唐僧危在旦夕,性命不保。二:師徒幾人最為狼狽,束手無策,窮途末路。三:師徒幾人孤立無援,沒有神仙指點迷津,主動幫忙。
  • 《西遊記》故事新解9 高老莊行者降服八戒 烏巢禪師傳三藏心經
    今日既是你與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說取經之事,只倚兇強,上門打我?」行者道:「你莫詭詐欺心騙我,欲為脫身之計。果然是要保護唐僧,略無虛假,你可朝天發誓,我才帶你去見我師父。」那怪撲的跪下,望空似搗碓的一般,只管磕頭道:「阿彌陀佛,南無佛,我若不是真心實意,還教我犯了天條,劈屍萬段!」行者見他賭咒發願,道:「既然如此,你點把火來燒了你這住處,我方帶你去。」
  • 唐僧取經為何必須在5048天完成?這個最神秘的數字有何寓意
    這就奇怪了,道教老君集團與月宮老木匠魯班集團,完全是不同的兩個公司,為何將兵器重量驚人的都設為5048斤?難道那個時候就有國標了嗎?更讓人奇怪的是,不僅老豬和老沙兵器是5048斤,老唐取經的冊數也是5048卷!
  • 西遊記中,唐僧等人的取經路線,到底對不對?
    唐僧在取經的路上,有兩處地方,很不普通。而這兩處地方,讓人懷疑,唐僧等人的取經路線,到底對不對呢?第一,荊棘嶺。荊棘嶺號稱八百裡。石碑上寫著,「荊棘蓬攀八百裡,古來有路少人行。」意思說,荊棘嶺自古就存在了,很少有人可以通過此處。
  • 沙僧吃的9個取經人骷髏,觀音菩薩讓他掛脖子上,到底有何用處?
    沙僧吃的9個取經人骷髏,觀音菩薩讓他掛脖子上,到底有何用處? 如來佛祖在靈山大雷音寺,臨時決定召開盂蘭盆法會,期間又即興決定尋找一個善信人士,到西天來取真經,以勸化世間眾生。 接如來佛祖法旨執行取經工程的是觀音菩薩。
  • 孫悟空和豬八戒一直不對付,他倆關係如何,有兄弟情嗎?(上)
    說悟空、八戒是兄弟,唐僧姑且算家長。取經團隊往西天那一路呢,有點類似於驢友團,穿越中國的徒步旅行。這師徒四人在路上,雖然說沒少鬧矛盾,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孫悟空一開始就看豬八戒不順眼,剛出了高老莊碰到個烏巢禪師,這禪師認識豬八戒,卻不認識孫悟空,這讓愛面子的孫悟空非常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