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浮誇文風帶歪了輿論節奏

2020-12-15 華聲在線

近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誇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汙染輿論生態,扭曲國民心態,不利於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人民網觀點頻道就此推出「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評論,引發強烈關注,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對譁眾取寵標題黨和浮誇文風的憎惡,對文中提出的觀點表示贊同,呼籲及時止住膨脹,回歸理性。(7月7日,人民網)

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共建共享。可在網絡上,總有一些自媒體作者,寫一些浮誇片面的文章,尤其令人厭惡的是,慣於用「標題黨」博出位、搞炒作、吸引眼球,一出場就是奔著「帶節奏」去的。雖然,這些浮誇自大文章,也常飽受民眾詬病,不過,稍微留意一下,這類文章往往都有很高的點擊率,甚至不少已然邁入「10萬+」。

一面是飽受網友詬病,討伐之聲一片,一面是點擊率高居不下,似頗受歡迎,截然相反的兩種境遇,浮誇自大文到底在演繹著怎樣的網絡輿論生態呢?表面上這種現象,十分矛盾,甚至不可理解。可只要我們回到網絡現實中,實際上,答案並不難找。

網絡浮誇文得以盛行,主要在於自媒體的野蠻生長缺乏起碼的道德約束。誠然,在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可是,如果沒有基本的新聞倫理作為約束,想要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必將困難重重,阻力重重。

自媒體作者不計其數,但是真正具備新聞倫理,有新聞堅持,具有道德自律的自媒體作者卻少得可憐。說得好聽點,這些寫浮誇文的人是自媒體作者,說得難聽點,其實他們更多的可以歸為「鍵盤俠」,是常常吃著人血饅頭,還洋洋自得的一群人。王寶強離婚案,他們各種無節操地捕風捉影蹭熱點;小崔曬出「陰陽合同」,他們極其所能挖黑料、找內幕,迎合網友獵奇心;空姐打滴滴遇害,他們打著尋求正義的旗號,對死者及其親屬造成了多少二次傷害?……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對,多到只要有熱點,他們的身影就無處不在,陰魂不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為非作惡愈大。」用這話反觀如今的網絡輿論,確實恰如其分。「二更食堂」「有格」等一批自媒體,就是缺乏新聞道德,不懂網絡自律的典型代表。為了點擊率,為了「10萬+」,為了讓「流量變現」,這些毫無新聞倫理可言的自媒體,極盡煽風點火、譁眾取寵之能事,帶歪了輿論節奏,加劇了網絡輿論危機,同時,也在不斷挑戰著網友的道德底線和突破法律的底線。沒有道德約束的人,比野獸還可怕。那些吃著人血饅頭、唱著歌的自媒體作者,縱然能夠獲得再多的流量,再多的金錢,但他們在道德的標尺下,則極其貧窮。

如今,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各種資訊都能按照網友的喜好進行精準推送。當網友看了一篇浮誇自大文,網絡後臺就會無恥地給網友推薦一大推類似的文章。不少人認為這種算法是人工智慧,可是,筆者卻認為,這是在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無節操的炒作,極其不道德。其實,很多浮誇文能夠成為爆款,與所謂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推送不無關係。這是不是也在警醒我們,不能一味的迷信技術,而要讓技術在道德的指引下,行穩致遠。

相關焦點

  •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三:文風是小事嗎?
    【編者按】文風無小事。近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誇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汙染輿論生態,扭曲國民心態,不利於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為了匡正各媒體浮誇自大、華而不實的文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風「短、實、新」的要求,倡導清新文風,崇尚風清氣正,人民網觀點頻道推出「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評論。
  • 浮誇風吹歪海水稻 與海水無關為啥取名「海水稻」
    原標題:浮誇之風吹歪了海水稻「網紅」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煩。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一種耐鹽鹼水稻,研發主陣地在青島。今年,它已經開始了全國大範圍試種。
  • 科技日報:浮誇之風吹歪了海水稻
    但讓專家們「意難平」的是「浮誇」。「本來這些年,科技界就有浮躁之風。做研究可以,但別總想著『抓眼球』。拿商業營銷那一套來做包裝,就丟了科研工作者應該有的嚴謹、客觀。」李立秋說,這才是業界專家跟海水稻「較勁」的主要原因。
  • 第一章、毛澤東,開創了一代文風
    (三)我們黨把對文風的認識提到了新的高度 語言、文字作為文風的基本載體,是傳遞教育內容最便捷、最普遍的一種形式和工具。它們所體現出的馬克思主義文風,是我們黨優良作風的體現,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武器。習近平同志指出,「文風不是小事」,「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出黨風。」
  • 下午發微博闢謠:我很欣賞他,別帶他的節奏!
    昨天直播我也明確表示:我很欣賞他,他沒開掛,別帶他的節奏。至於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昨晚微博一直有人在不停的問:為什麼qm戰隊的人開鏡是從上往下直著落?是不是微自瞄(雖然沒聽過)。然後有朋友網上找了一些別人同樣的操作,發給了我,我就發了出來隨後小智還在自己的微博下追加評論:剛剛配圖配錯了。不過還是那句話,這次的輿論事件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 科技日報:浮誇之風吹歪了海水稻 宣傳上要克制
    (原標題:浮誇之風吹歪了海水稻)
  • 別想歪了
    別想歪了在農村,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們說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國的農村形成的,因為,農村的人們的文化水平一般都不高,而他們只能將他們對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通過一種非常淺顯易懂的詞語概括出來。聽過俗語的人都知道,其實俗語也是很有意思的。
  • 別被帶節奏了!
    別被帶節奏了!網絡傳言在截圖時,刻意將「上海累計確診地圖」這幾個字隱藏,讓網友誤以為這是標示當前疫情狀況的地圖,並加上「浦東嚴重」等蓄意誇大的描述,有「帶節奏」之嫌。請網友仔細甄別,切莫以訛傳訛。別被帶節奏了!》
  • 仗劍高歌論《浮誇》:不應浮誇
    《浮誇》是香港歌手陳奕迅在2005年推出的一首歌曲,這首歌在剛發行時便獲得了金帆音樂獎,同時歌詞也一併獲得了「最佳歌詞」獎。歌中敘說了一個小人物的人生,也影射了現實世界的浮誇與急功近利。《浮誇》一歌,本是諷刺世事之作,陳奕迅以浮誇的唱法來演繹,是正得其法。但是功夫一道卻是要有真知內得,不可以浮誇以耀世人。
  • 別尬黑,主播自己會帶節奏!
    別尬黑,主播自己會帶節奏!在這裡,就有一位選手,在最近非常的「反常」。這位選手就是FPX的打野,s9全球總決賽冠軍兼FMVP。沒錯,他就是新生代最出色的打野之一,小天。FPX這支隊伍仿佛就是小天的代表,一提到這支隊伍,大家肯定會想起他。
  • 五本文筆腦洞一流的網絡小說,文風節奏爽點都符合老書蟲的要求
    這本抄公的應該算是玄幻流無限,節奏明快,爽點頻出,可堪一看。主神大道 作者:古月居士小短評:一個得到創造偉力的地球人的超脫之路,順便帶著地球和地球居民一塊超脫。 本文比較難得給出了能自圓其說的主神系統的來歷,前後呼應,格局設定的很大。
  • 歌詞賞析《浮誇》——一個人的
    浮誇作詞:黃偉文 作曲:C.Y.我舊時似未存在嗎加重注碼 青筋 也現形話我知 現在存在嗎凝視我 別再只看天花我非你杯茶 也可盡情地喝吧別遺忘有人在 為你 聲沙一首歌一段旋律,一曲《浮誇》仿佛點燃每個人心中的不甘之火。
  • 交警:別想歪招,把這4點做好就行
    交警:別想歪招,把這4點做好就行如今汽車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汽車類型也是各式各樣,大家的選擇範圍也是越來越廣,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車主都非常喜歡選擇麵包車,就是因為看中了麵包車有很多優點,一是承載力大,二就是價格便宜了,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對做生意的車主來說,擁有麵包車之後,拉貨的問題都解決了,不僅如此,平常帶自己的家人出去玩也不用擔心座位少坐不下
  • 別被輿論帶偏了,後援會與官博已經回應
    對於此次是情,後援會也說明了,並沒有撕,只是營銷號在帶節奏:我們可以看到嚮往的生活節目組回應了:關於劉憲華名字的問題,節目組和粉絲之間早已統一稱全名或者英文名,沒有撕逼一說。節目中大家相互怎麼愛稱就隨他們自己,就相親相愛的就好。請各位大號淡定,本節目不存在撕逼。
  • 別讓浮誇成為青年的「性格標籤」
    在物慾橫流、浮誇躁動的現在,家庭教育更傾向於如何讓一個孩子走向富足,而不是成功;學校教育旨在於出產高分學生,而不是培養價值青年;社會的認可標準也由傳統的無私奉獻轉變為風光鮮亮。畸形的人生引導,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迷茫於人生旅途,或自暴自棄,或安於現狀,或走入歧途。「浮誇」漸漸成了當代青年的「性格標籤」。
  • 浮誇只因怕你忘記我,陳奕迅《浮誇》——一個社會小人物的吶喊
    如果你想知道那種滋味,不妨來聽聽陳奕迅演唱的歌曲《浮誇》吧!陳奕迅用他那多變邪式的唱腔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了一個小人物在不受重視後的大力嘶喊。《浮誇》的曲名原來叫《Depression》,是香港作曲人江志仁(C.Y.Kong) 2003年4月1日在倫敦聽到好友哥哥張國榮的死訊之後寫下來的,表達他失去好友的悲痛,聽到消息時的震撼以及對哥哥選擇離開表示不解。
  • 大陸和臺灣的文風,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習先生所用的語言非常接地氣,一般老百姓都聽得懂,這是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文風的延續;而馬先生則承繼了國民黨半文半白的文風,文章引經據典,比較文雅。  事實上,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面看到國共兩黨文風的不同。
  • 兮夜回應和WE恩斷義絕事件:本意是拒絕加好友,被人惡意帶節奏
    兮夜回應和WE恩斷義絕事件:本意是拒絕加好友,被人惡意帶節奏 原標題:兮夜回應和WE恩斷義絕事件
  • 歌詞新編:賣茶的《浮誇》
    朋友圈愈吆喝愈變得無人喝彩一定要搞出意外想開一泡貢茶就在此地邀朋友擺茶臺著純棉的衫扮大師風範有人來拍照要擺出豪邁你當我是浮誇吧步太大容易扯蛋這些錯高人們瞧瞧我算病態麼幸運兒並不多進來泡泡茶就知我為何用千倍苦心做大師一個正常人罵我你夠資格麼你叫我做浮誇吧
  • 陳奕迅的《浮誇》可能是一首細思極恐的粵語歌
    他為Depression起了個中文名字——叫做《浮誇》。 《浮誇》的歌詞不難理解。 寫的是一個小丑般的人物站在舞臺上賣力表演、嘶吼高歌,博取觀眾的注意。 整首歌就像是這個「小丑」在說話,在唱他的內心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