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到黃埔去》歌曲快閃現場 央廣網發 肖昆華攝
央廣網廣州12月14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 範敏玲)「我們一起到黃埔去,放飛夢想;天南地北的黃埔人,神採飛揚……」12月13日,廣州科學城綠軸廣場逾千名群眾共同參與見證了一場別出新意的音樂快閃活動。由著名音樂家李海鷹、詞作家鄧永祥共同打造,2016中國新歌聲季軍汪晨蕊、國家一級演員劉罡演唱的《到黃埔去》亮相。這是該區塑造區域品牌形象的又一力作。
讓音樂為城市代言
在廣州科學城的線下快閃活動現場,李海鷹在人群中彈響鋼琴前奏,歌手汪晨蕊、劉罡從人群中走出來,唱起動人的旋律——「走進黃埔看見古港,船兒穿梭日夜繁忙;海絲的基因傳揚,書寫開放千年華章。」
隨著歌曲漸入高潮,快閃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公安幹警、城管隊員、市場監管人員、醫護人員、志願者、學校師生、企業員工、市民紛紛加入。李海鷹拿起指揮棒,激情昂揚地調動現場群眾一起深情高唱《到黃埔去》。
「我從小在長洲島長大,黃埔是我生長的地方,給我很深的印象。」李海鷹是地道黃埔人,對廣州、對黃埔飽含深情,「黃埔發展變化巨大,在科技、文化等很多領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是在高科技方面彰顯出了黃埔氣概。作為一名老黃埔人,我感到一種豪邁之情。」他表示,這首歌創作團隊大咖雲集,是廣州力量、黃埔力量的體現。
讓音樂為城市代言,可藉助民眾的傳唱體現城市風採。「這首歌情感豐富,給人的感覺就像黃埔一樣充滿激情與活力。」主唱汪晨蕊通過參與該歌曲的錄製,對黃埔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區域形象歌曲是區域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和傳達,要兼顧歷史、人文、科技、生態等多方面的因素,創作難度不小。黃埔區文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歷時近一年的籌備與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進行了深入的案頭研究工作,並實地走訪黃埔古港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等文化地標採風,收集創作靈感,120餘字的歌詞裡凝練了各種經典的「黃埔印象」。
演繹新時代創新創業新內涵
黃埔,科技創新之區、生態宜居之區,在不同群體眼中,「到黃埔去」有著不同的吸引力與時代內涵。
在創業家、投資者眼中,黃埔致力於打造全球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榮獲「聯合國全球傑出投資促進機構」、實際利用外資全國經開區第一、科技創新全國經開區第一、營商環境全國經開區第一。
近年來,該區著力建設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推出政策兌現、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秒批」等多項改革舉措,覆蓋產業和人才的「金鑲玉」政策體系不斷壯大,在全國首創「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務品牌,為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撐。當前,黃埔區集聚科技型民營中小企業超過2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3千家,匯集國家、省、市、區各級高層次人才1078人。
在市民眼中,「到黃埔去」,既意味著傳承歷史經典,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又飽含面向未來的雄心。作為廣州市最年輕的行政區,黃埔區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幼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幸福之地。從分類教育體系、高端醫療到公立醫院體系、以及讓社會治理更聰明的城市大腦,黃埔一應俱全,民生福祉持續提升。今年11月,黃埔區再度當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並首次獲評為「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
「我們將圍繞『到黃埔去』品牌IP,全麵塑造『歷史文化名城』『全球創新節點』『現代宜居都市』三重城市形象,立體打造區域品牌。」黃埔區委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