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我們該如何建設?

2020-12-24 中國社會科學網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如何聚焦「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5大關鍵領域,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個功能區建設,作為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和近年來嘉峪關重點文化產業投資項目參與者、親歷者,筆者結合嘉峪關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基礎,就影響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有關問題及解決建議談一些粗淺認識。

  影響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有關問題

  文化遺產公園與長城文化公園主題展示區融合問題。按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功能區分區規劃,嘉峪關作為萬裡長城、古絲綢之路交匯點和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國家5A景區,文旅融合發展程度高,景區IP品牌影響力、引流能力強大,國家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認同度高,保護利用基礎得天獨厚。特別是《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核心區詳細規劃》背景下的「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公園」,把長城保護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旅遊規劃、景區建設規劃等規劃有效銜接,具備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園所有規劃要素。因此,在長城文化公園建設中,在尊重文化遺產價值,突出普遍價值及真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如何以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策略,突出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資源特色,將現嘉峪關文物景區與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公園載入國家元素、文化元素,使主題展示區與周邊環境整治、區域發展、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改善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國家文化公園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主題展示區定位和範圍問題。嘉峪關市地處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來匈奴、吐蕃、鮮卑、突厥、党項等眾多少數民族聚集於此,是長城文化、絲路文化、農耕文化、遊牧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對衝之地。但甘肅省文物局委託敦煌研究院編制的《長城文化公園甘肅省建設保護規劃(建議稿)》中,將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主題展示區主題確定為「明代雄關」,這一主題放眼甘肅秦、漢、明長城保護利用現狀來說,無疑是準確的。但放眼全國,由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範圍涵蓋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國內有影響的長城主題景區基本為明代長城,「明代雄關」這一主題失去了嘉峪關多元文化交融對衝特色,不能全面闡釋嘉峪關作為絲綢之路、長城交匯點的文化獨特性和歷史地理屬性。

  建議稿規劃的主題展示區範圍,僅僅涵蓋依託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裡長城-嘉峪關」建成的國家首批5A級景區-嘉峪關文物景區,不但未將現嘉峪關文化遺產公園涵蓋其中,甚至未將《萬裡長城-嘉峪關文物保護規劃(2010-2030)》劃定的建設控制地帶覆蓋。

  規劃落地執行和文化展示問題。從2011年開始,啟動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以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泛華集團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中國同濟建設設計有限公司等國內頂尖團隊,都先後圍繞關城編制了有關文物保護、文化旅遊專項規劃。但編制《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核心區詳細規劃》,實施中多次變更規劃分區、展示主題,造成初步建成的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公園,基本成為市郊公園,展示內容與價值主題不相符,長城文化形象標識和文化韻味缺失。因此,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需汲取這方面的教訓,在規劃編制階段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基礎上充分論證,規劃一經批覆,必須保障規劃的法律約束力,解決因主管部門領導更替、上級意志和喜好影響規劃落地執行問題。同時,通過長城公園這一糾錯機遇,深化遺產價值研究,解決遺產公園建設中文化展示缺失、拆遷、環境整治、受眾對象定位錯位、遺產價值闡釋傳播缺位等遺留問題,真正形成以關城遺產公園為展示核心,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包括石關峽、黑山巖畫)為南北兩翼的核心展示園。

  正確處理相關規劃、建設、投資對衝關係問題。主要有:整體性展示與特色性體現關係、物質性展示與精神性傳播關係、項目建設與遺產保護間關係、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關係、規劃編制與執行監督關係、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特別需要關注的是,隨著國家財政政策的調整,地方債務監管約束的加強,財政資金投資領域重點的調整,財政資金幾無可能主導長城公園全部4個功能區建設。務必在長城公園建設,尤其是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2個功能區建設中改善營商環境,創新招商引資政策和招商方式,給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投資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創造條件。原則上應堅持政府政策引導、建設規劃主導,以財政資金鋪底撬動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形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合力,解決財政資金主導文化旅遊開發造成的投資乏力問題。

  推進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建議

  堅持保護為先、產業為要建設理念。保護為先,就是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時對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要「堅持保護第一、保護優先,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的理念,形成保護與利用相得益彰、互為基礎的良性循環,力促文化旅遊產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文化效益、產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保護好長城遺產及環境的真實性、風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續性、文化的可識別性。需要注意的是,要辯證、正確理解「不能過度商業化」,並不意味著不要商業化、徹底反對商業化。文化旅遊本身就是商業化行為,文物保護離開了展示、利用,保護也就成為無源之水。關鍵是要辯證看待,把握好商業化的「度」。

  堅持規劃引領多元融合發展。汲取嘉峪關文化遺產公園建設中因資金不到位多次調整規劃、變更規劃和建設內容,造成原定建設方案中拆遷和環境整治不徹底的尷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要一次落地,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進行」,一體推進長城文化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統籌考慮公園規劃範圍內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配置,助推文化旅遊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推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遺產保護、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工業旅遊、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讓長城公園成為具有遺產保護特色、歷史記憶的文化符號、城市形象,助力城市產業轉型、鄉村振興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堅持公園文化屬性和規劃剛性約束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的文化展示,必須滿足研究、教育、遊憩等基本功能。研究要立足於剖析長城精神,以古鑑今、以史為鏡;教育要立足於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神、外顯於形;遊憩要立足於培養遊客親近長城、閱讀長城、體驗長城、感受長城的文化習慣,融入生活,寓教於樂、寓教於遊,講好嘉峪關長城故事,讓長城「活」起來,實現長城從軍事設施空間到文化活動空間的轉換。要嚴格落實本體保護、監測展示和環境整治規定,管控保護區以做「減法」為主,改造或拆除與長城主題保護、展示無關的建築物、構築物,如各類山莊、入口廣場及大門等,豐富文化景觀表達,建設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樣板區,讓遊客記得住公園的文化符號,留得住長城記憶的鄉愁,保護民族文化血脈和精神棲息地。

  堅持多規合一和優化凝練展示區主題。以現國家5A級旅遊景區——嘉峪關文物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公園、長城第一墩景區、懸壁長城景區為核心區,打造「絲路雄關」核心展示園。特別是要通過規劃整合,文物保護規劃、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規劃、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規劃、全域旅遊規劃等專項規劃等多規合一,強化規劃落實的法律約束力,執行力,通過立體化、多元性、還原式的遺產展示,賦予長城「絲路雄關」核心展示園更加豐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表達,展示真實的、有厚重感的大漠雄關,展示西塞長城固有的「西北望、射天狼」大氣魄。

  堅持產業化運作推進文旅融合區建設。按照就近就便和可看可覽原則,利用長城遺址的輻射效應和境內長城沿線瞭望報警烽燧、獨立墩臺、城堡點狀分布的特點,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發揮政府政策引導、建設規劃主導、企業投資主體作用,激活社會資本投資參與投資文旅特色小鎮、討賴河戈壁大峽谷地質公園、新城草湖國家溼地公園、黑山秘境景區(巖畫保護)、魏晉風度景區(新城魏晉磚壁畫墓)等一批文旅融合示範項目建設,連點、成線、建網,優化旅遊線路和附屬設施,持續推進自駕車鄉村營地、長城人家民宿、旅遊農業產業園等新興旅遊業態策劃建設,發展夜經濟,打造集觀光、度假會展、運動休閒、文化演藝、美食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旅遊 +」產業體系。

  堅持景城一體化打造傳統利用區。按照「產城一體、景城一體」理念,圍繞保護、傳承、利用和改革,打響長城公園文化品牌,積極借鑑國內文化旅遊產業發達地區公園管理體制機制、產業運作理念,堅持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在堅持相關景區所有權不變、堅守文物保護底線的前提下,高擎文化保護傳承旗幟,對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進行明確規定,平衡資源保護與利用關係,引導產業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公園特別是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建設,破解「錢從哪兒拿」和「誰主導投資」的難題,讓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真正成為推動嘉峪關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金色名片」。

 

  (作者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大景區管委會)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在嘉峪關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原標題:專家學者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11月3日至11月6日,由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承辦的「
  • 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會召開
    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會召開丁巨勝講話11月16日,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領導小組組長丁巨勝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領導小組副組長唐斫主持會議。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年底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那麼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是什麼?為實現相關目標,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具體到各省(市)有何進展?
  • 《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旅遊開發價值芻議》入選《中國長城文化...
    《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旅遊開發價值芻議》入選《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每日甘肅網11月19日訊 據嘉峪關日報報導(方會萍)近日,市黨史和市志研究院吳曉棠撰寫的論文《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旅遊開發價值芻議》入選由中國長城學會編輯、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啟動和推進,河北段長城的保護修繕、文化挖掘、活化傳承等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堅持科學編制規劃,突出優勢特色,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內涵,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了前列。以「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抓好規劃設計。
  • 今年甘肅將推動長城、長徵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這些地方被「點名」了!
    統籌考慮保護利用,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榜羅鎮會議舊址、東灰山遺址、果園—新城墓群、雷臺漢墓、崆峒山古建築群等5處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審批並完成修改後已報省政府審定公布;哈達鋪會議舊址、長城烽燧遺址等1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
  • 尋夢嘉峪關 長城精神孕育城市靈魂
    這座因關得名,因鋼揚名的年輕城市,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再一次站到了聚光燈下。如果說酒鋼鑄造了嘉峪關的陽剛面,那麼長城則孕育了嘉峪關的城市靈魂。從1372年始建,嘉峪關長城已在大漠戈壁屹立600餘年,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更有歷史滄桑,讓雄關斜照有了詩意棲息。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國家建長城文化公園既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國家文化戰略,同時也是以文旅、農旅融合為導向的區域發展之新戰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背景是發掘好利用好豐富的長城文化、長城文物以及相關文化資源。做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要深刻了解中央有關文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央關於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什麼?我們如何認識和把握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
  • 【評論】在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中涵養文化自信
    黃坤明的講話,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將進一步引導全省黨員幹部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增強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高質量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手段,是涵養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決策,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長城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代表國家水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召開
    本報秦皇島12月11日電(記者張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今天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
  • 嘉峪關:絲路明珠打造文化旅遊黃金廊道
    境內有西部最大、多元發展的鋼鐵聯合企業——酒鋼集團公司,有世界文化遺產嘉峪關、魏晉墓群、懸壁長城等歷史古蹟,有國家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3處以及新城草湖國家級溼地公園、討賴河戈壁大峽谷等人文和自然景觀。
  • 秦皇島將規劃建設國家長城文化公園
    原標題:集濱海海上平原長城精華 打造國家長城步道系統 秦皇島將規劃建設國家長城文化公園  日前從秦皇島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長城資源豐富的秦皇島市近年來持續加大對長城的研究、挖掘、保護力度,建設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的規劃方案正在有序推進
  • 築長城時代之魂 守華夏民族精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長城...
    長城之所以深受青睞,在於其體現了剛健豪邁的民族氣概。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會議指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對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持久影響力、革命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義。
  • 嘉峪關是___的?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已經融入嘉峪關長城血脈之中,成為遊客嚮往的詩與遠方。嘉峪關孔雀苑2020年,是嘉峪關文化旅遊提質年」。嘉峪關以關城大景區為龍頭,全面提升文旅產業品質。 加強長城文化保護傳承,加快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系統保護境內關堡、烽火臺、牆體等所有長城文物,實施九眼泉溼地恢復、關城景區基礎設施提升等工程。
  • 嘉峪關是______的?
    嘉峪關以關城大景區為龍頭,全面提升文旅產業品質。 加強長城文化保護傳承,加快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系統保護境內關堡、烽火臺、牆體等所有長城文物,實施九眼泉溼地恢復、關城景區基礎設施提升等工程。統籌黑山巖畫保護利用、魏晉墓保護展示、討賴河大峽谷和新城草湖溼地綜合性開發。弘揚長城文化精神內涵,提升旅遊體驗和質量。
  • 【湖光山色】30年嘉峪關城市建設掠影
    今天,《飛越長城》原班人馬打造的又一部大型音樂風光片《湖光山色》重磅來襲,這一次讓我們拋開大漠風光,不看萬裡長城背負的歷史滄桑,也不看祁連山上皚皚白雪肩負起的希望曙光,只從澹澹湖水,盈盈綠波出發,看一座城如何將綠色夢想紮根戈壁!請在wifi條件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 《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點
    為紮實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制定本方案。 加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宣傳,深入解讀中國特色國家文化公園理念,大力宣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意義、豐富內涵和進展成效,有針對性地開展監 督,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四)強化督促落實。分別制定長城、大運河、長徵國 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對重點工作進行細化分解,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 長城旅遊模式單一怎麼破解 北京試點長城國家公園
    資料圖:長城旅遊。  長城旅遊模式單一怎麼破解  北京試點長城國家公園 將以歷史文化體驗為特點  在世界上如果想到中國,可能第一個被說起的就是長城。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北京,如果只能去一個景點,很多人最想看的就是長城。
  • 榆林紅石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10月開工建設
    據官方網站顯示,榆林市紅石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一期工程)位於紅石峽景區南端,該項目主要以「邊塞風情」為主題,以紅石峽深厚的歷史文化為底蘊,打造歷史遺址觀光、塞上文化展示為一體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規劃建設長城博物館4260㎡、遊客服務中心600㎡、停車場4584㎡、廣澤渠優化整治工程、水磨坊等歷史景點遺址修復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