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2020-12-14 動漫超神秀

「這個夏天,幸好遇見了你。」——《河童之夏》

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感覺也隨之回來了。動漫電影裡的夏天,總是滿目的綠色和清爽的微風,你記憶中的夏天,是宮崎駿作品中的西瓜和電扇,還是《夏日大作戰》中夏希和一群人聯手對抗世界混亂危機的場景,亦或是河童小咕為你帶來的清爽夏天?

動漫裡的夏天

第一次看《河童之夏》,就被鬱鬱蔥蔥的森林和清爽的畫風吸引,這才是夏天的感覺,夏天的故事啊。作品以夏天為故事時間背景,講述了復活後的河童小咕在現代生活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了解《河童之夏》製作背景和故事

作品由日本導演原惠一執導,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小咕和人類少年康一之間的友誼,以及其他人類對這一古老生物的好奇和過分追求。

河童之夏

這部作品上映於2007年,原作是日本兒童文學家木暮正夫的《河童大騷動》、《河童的驚奇之旅》等系列作品,1987年左右原惠一就對河童系列改編成動畫產生了興趣,但因為各方麵條件相對匱乏計劃暫時擱淺,一直到20年後才有機會完成。

康一和小咕

1997年左右,原惠一就從木暮正夫那獲得了小說的動畫改編權,此後幾年時間,他一直在為作品的製作做前期準備工作,直到2005年《河童之夏》的製作才正式啟動。經過兩年的時間打磨,作品在2007年上映,當時在日本獲得了3億6000萬日元的票房,成績非常不錯。此外,作品還在日本獲得過文化廳媒體藝術獎動畫部門大獎,在其他各國放映時也是備受好評。

原惠一

作品講述了五年級學生康一意外撿到河童標本之後,將其放進水裡復活了它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被康一取名小咕的河童逐漸學會了人類語言並成為了康一家庭的一份子,日子本來平淡幸福。但小咕身份的無意間曝光,為這個家庭和小咕帶來了眾多紛擾,小咕也因此變成了眾人追捧的著名河童。在一次活動中,為了保護自己父親的手臂,小咕被人類不斷追趕最終選擇逃離,經過思考悔悟之後的康一追回了小咕,並將其送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復得返自然

對於這部作品,導演原惠一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他將之前在很多作品中獲得的經驗全部都用在了這部作品裡,動畫中的場景,大部分都是他去東久留米市拍照取材的。在動畫製作上,為了展現出流動的水的畫面,他在原有手工畫的基礎上加入了CG製作。

水的場景就是用CG技術製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帶給觀眾真實感,作品中孩子部分的聲優基本都是找的小孩子來配音的,原惠一導演覺得這樣的孩子聲音更能達到一種純天然的天真感。連康一家的狗也是聲優不斷模仿狗叫呈現出來的,步步細緻。

康一一家人和其他人類,對待河童方式的鮮明對比

長埋地底數百年的江戶妖怪河童,因人類少年康一的無意發現出現在現代都市,充滿好奇心的現代人類,在網絡發達的時代會如何對待這樣一隻「稀有生物」。

河童小咕

《河童之夏》裡面的小咕跨越了數百年的時間,但他面對的人類似乎一直都未曾改變。

這片土地的神靈啊,我和爸爸要暫時住在這裡,請寬容我們;我只需要夠能生存下去的魚,請寬容我。」小時候和父親在一起的小咕,只是想保護水澤有魚可以吃。但為了自己發展的人類卻毀壞了他們的家園,還殘害了他父親的生命。

小咕的祈禱

此時的河童和人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河童佔據小小一方土地,只求溫飽。人類不斷侵佔大自然,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變大的欲望。兩者的目的不同,做事的方式也有著明顯的差別。

就像小咕說的:「父親說過,人類將我們生存的水塘和沼澤奪走,然後是風,還有天空。漸漸地將神靈的地方都據為己有,作為代價就是,他們都開始失去了感情。」

父親和小咕

人類對他們的迫害,導致小咕長埋地下數千年之久,直到康一無意的發現。水池裡的水讓他重獲新生,面對曾經讓他害怕的人類,康一一家人的善良讓他放下心來。它以全新的視野看到社會變遷的同時,所有記憶都被顛覆,曾經的水澤再也尋不到蹤跡,就連同伴也消失不見,小咕也陷入了迷茫。

迷茫

康一一家人的善良讓他以為現代社會的人類已經發生改變,卻不知道有些東西其實未曾改變。那截被砍斷的河童父親的手,凸顯出過去那群人的罪惡,而現在的人類正在用另一種方式讓小咕遭遇同樣的困境

故事中期,氛圍突然變得嚴肅,河童被外界發現一下成了社會熱議話題,從偷拍小分隊到節目主持人,絡繹不絕的記者,節目上躍躍欲試的觀眾,拿著小咕父親的手以研究的名義壓迫著小咕的民俗學家,這些成熟穩重的大人在扮演著孩子的好奇無知,他們是恐懼未知還是純粹的好奇?或許小咕應該變成人的樣子才能更好的融入這個時代,這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和諷刺。

圍觀的人群

幸運的是,禮貌誠實的小咕遇到的是康一這樣的好人家,彼此懷著感恩之心,相處的非常融洽。

多謝款待

遺憾的是,小咕的存在引發了全城關注。本應該到處都有的河童因為人類的足跡僅剩這一隻,不信神明的他們終於失去了敬畏之心。

從康一到其他人類,對待河童的兩種方式,折射出這群人現在的無知愚昧,失去了「靈魂」的他們,將銜著父親斷臂的小咕逼上了東京塔,一場覆蓋城市的大雨帶來的是空前的悲哀。在追逐小咕或者說追求什麼的時候,人類又失去了什麼?

通過小咕的視野去看社會

人類和小咕的對比

作品沒有給出人類的所作所為對環境破壞的正面描寫,而是通過小咕來側面表現了這一點。

對於人類來說,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對於小咕來說,他看到的所有新事物都意味著他的家園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哪怕會說人話,他也不知道去哪裡尋找答案,面對人們和記者瘋狂的好奇心,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屬於他的立足之地。

內心的悲涼

作品中對於人類的刻畫,第一個面是單純善良的康一,是他發現並保護了小咕,他帶著孩子的心性想要幫助小咕找到同類,他也迷茫過不知如何在眾人面前以什麼態度對待小咕,好在少年總是知錯就改他最終彌補了自己的過錯。康一妹妹對小咕的改觀,讓我們看到了小咕才是那個一直沒有改變的存在,正直善良。

康一

一個是不被身邊人接受的少女,被冷落的她曾經失去了融入人群的心,卻又在某些時刻找回來了。

少女

那個被欺負的男孩,卻將暴行傳遞出去,欺負比自己還弱的生物狗狗。

大黃狗阿伯曾經對小咕說過:「人本身就是過於複雜的動物」,人會傷害其他生物,甚至會傷害人類自己。面對作者借阿伯之口給出的提醒,多少人能夠有所醒悟呢?

阿伯和小咕

一邊說著人類善變的阿伯,一邊帶著陰影和創傷重新接納了康一一家人,原主人的暴力它選擇用包容和理解去化解;康一最終對菊池說出了那句「醜八怪」背後的欽佩;一直因為嫉妒小咕而哭鬧的瞳最終卻因為不舍小咕發了脾氣。小咕用最誠懇的語氣表達了對這家人的謝意,這段經歷讓他們都獲得了成長,何其有幸,這個夏天他們遇到了彼此,小咕遇到了最善良的人類,而他們遇見了這個誠實懂禮貌的河童。

一家人

他們對小咕的放手,才是最終真正的成長,對比那些瘋狂想要佔有河童的人,這种放棄彌足珍貴。

小咕的離開,是必定的結局

為什麼小咕要離開呢?是為了讓彼此的生活回歸平靜。

小咕如果還留在這裡,康一一家人勢必還將遭受巨大的輿論壓力,被媒體監視,活動空間必須全部隱藏。而小咕還要學會適應人類的居住場所和生活習慣,人類的食物,接受異樣目光的「洗禮」,不斷被監視,這種相守是對彼此的傷害。

融入

因為害怕失去自我,失去對方,所以才要跟深愛的人劃清界限。故事的最後,小咕找到了自己暫時的歸宿,也算是一種圓滿,也許他還會出發去尋找他的同伴。

小咕

作品基於人物的日常生活來呈現故事,趣味性十足且貼近生活。平淡故事的突然轉折卻又帶給了觀眾以思考,帶有兒童讀物式的童話風格,輕鬆幽默和悲傷感動相融合,帶來的是細水長流的漸進式成長。

《河童之夏》沒有刻意將內容刻畫的很深刻,而是通過人物的情感變化來傳遞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從而引發思考。從康一、其他人與小咕之間的關係,聯繫到人類和自然的對立和思考,值得觀眾反覆玩味。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夏天是生命季節,它讓所有的生靈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活著的魅力。對於夏天,我們從來都不用苦來形容,因為它的本身是快樂的。夏天是孩子們的天堂,在夏日的陽光中,可以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幼稚的嬉戲時光。正逢初夏,自然是要向大家推薦一部適合大家啃著西瓜吹著風扇觀看的治癒系動畫電影。
  • 河童之夏:河童出現的夏天,是成長的歷程
    河童之夏,由日本的導演原惠一執導的一部動漫電影。於2007年7月28日在國內上映,並在2008年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人生有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夏天,在夏天這個炎熱異常的季節,都會遇到什麼呢?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正是河童所具備的獨特魅力,許多創作者也樂於將其寫入筆下,像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便曾經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河童》,以人類在河童王國的所見所聞,寓意諷刺當時社會現狀和人性的醜惡。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動畫電影《河童之夏》也與之有著相似之處,以人類少年與河童之間共度夏日的奇幻故事描繪出人之百態,雖取名為河童,卻藉以圍繞河童展開充滿童話趣味性的故事,來談「人」這一種複雜的生物。
  • 奇葩動漫:河童之夏,河童也拍的那麼萌,看完真想去河裡找找看
    給河童之夏給這個夏天——河童之夏人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結識精靈的夢吧。所以有英國人寫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講出了河童的故事。河童不好看: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但是河童比人類更有情有義。
  • 何其有幸,在最好的時光,遇見最好的你
    何其有幸,在最好的時光,遇見最好的你。喜歡,是一種情不自禁的歡喜;歡喜,是一種喜由心生的喜歡。睜開眼,閉上眼,全都是你的身影,夢裡夢外,也都是你。在那蔥蔥歲月,不經意間的一瞥,你便駐入我的心裡,從此,心房被你的一舉一動填滿。
  • 消暑必備,日本神話傳說改編《河童之夏》:人的妖性、妖的人性
    ——《河童之夏》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哪部影片會讓你一秒淚崩?在下面看到了《河童之夏》這個回答,原因是:《河童之夏》的原名應該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上去它應該是滿懷童趣,平易近人。河童在日本就像是水之精靈的存在,在動漫中的形象也很可愛,在《河童之夏》中,河童小咕就有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眼神中時常充滿純真和委屈,在日本神話傳說中,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中,依照各地的習慣,有著不同的名字,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住在河川裡的孩子」,因此才會叫做河童。
  • 《河童之夏》給每個人一塊淨土
    比如後來看到青綠色西瓜皮總會想到初一那年看的電影《河童之夏》。這部電影基本每逢春夏之交,我都會再看一遍,算是我對夏天的問候,春天的道別。電影講的是一位人類少年幫助一隻被石封多年的河童苦尋同伴的故事。故事的開頭小酷的父親被管理農田的武士所殺,就在官員即將斬殺小酷的一剎那,頓時天崩地裂,小酷被塌陷的石頭包裹沉陷於地底。
  • 《河童之夏》:一場為離別而生的相遇,演繹三位少年的自我成長
    直到我發現《河童之夏》這部寶藏作品。如果說龍貓因為外在形象讓人治癒,那麼河童"小咕"就是在外形和心靈的強烈衝擊下實現治癒。小咕是一名來自日本傳說的河童,他長著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他頭頂有個碟形的盤子,只要盤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豆瓣8.7分的日本治癒系動畫《河童之夏》裡的河童到底是什麼?
    原惠一導演的日本動畫《河童之夏》很治癒很暖心同時也很催淚。相比大家對電影中這個長得瘦小形象怪異但卻很暖心的河童萌到了吧?河童高約60公分至1米,重約45公斤,身上有臭味和黏液,難於捕捉。據說某些地方的河童全身長毛。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在地下被「封印」了幾百年之久的小酷,面對將它救起康一和收留它的康一一家人展現出來的是善良和感恩。小酷有太多太多的理由來仇視人類了,作為河童的它也有能力對傷害它的人類復仇,但是它沒有選擇這樣做,導演刻意地描繪了一個善良的生靈與醜惡的人性做出對比。
  • 恭喜張雲雷微博粉絲破千萬,遇見何其有幸,山高水長一起走!
    如果說在德雲社的一眾相聲演員裡,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你會選擇誰?小編最喜歡的相聲演員是德雲社的小辮兒張雲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粉上了他,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要關注一下他的微博,看一下他的動態,作為一位老阿姨,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每天去做這件事!
  • 《河童之夏》:可怕的並不是牛鬼蛇神,而是泯滅的人性
    文|三斤談娛樂一提起河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觀影者更多的印象是恐怖,邪惡,神秘或者是厭惡。但<<河童之夏>>讓我改變了對於河童的看法,我看到了一隻善良可愛的河童。他從一開始來到這個家,謹慎又害羞,當知道這家人有恩於他時,他會主動的抓魚報恩,也會害怕的躲到被窩裡,再到後來一起吃飯,玩相撲,醉酒跳舞,才讓我感受到這個小河童逐漸有了依賴和陪伴。小合同不斷尋找它失去的家,問狗狗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家時,觀眾才意識到,它真正想要的還是自由。
  • 開機到結局,從有幸遇見你到揮淚說告辭!不忘《陳情令》那個夏天
    19年6月27日,《陳情令》空降騰訊視頻,陪伴了不知多少人一整個夏天。20年6月27日,《陳情令》開播一周年紀念日,再次掀起了一股《陳情令》熱潮。夢回去年的夏天,陳情令27日晚8點定檔,如期而至,你還會追嗎?
  • 肖戰:2019年的夏天有幸遇見你,後來的時間都與你有關
    「溫柔只是我的待人之道而已,我的底線一直都在,溫柔不會讓我失去主見,我內心怎麼樣,是我內心的事情。」夏天有涼涼的飲品,我們有甜甜的你。你的笑容勝過春日的暖陽和夏日的微風。一直覺得他本人很溫柔,笑起來更是溫暖明媚。
  • 紅塵有幸遇見你,我們來日方長
    曾是我每個夜晚的夢囈;我從未告訴過你,遇見你之前,我的人生只是一部無聲電影;我也從未向你提起,遇見你時,我的世界霎時間春寒乍暖,鳥語花香。我們相遇那天陽光剛好,微風不燥,額頭上還停留著因為匆匆趕路留下的汗珠。帶著十八歲特有的天真口吻我們互相問好。
  • 唐山·有幸遇見你
    唐山,有幸遇見你有幸和她……一起遇見你!來源:SeeYou旅行
  • 有幸遇見你,我無比感恩
    感恩遇見你,我們的美容師夥伴們!我們一起學習專業,練習手法,互相對練增加自己的籌碼,一起下班吃飯,相聚,幸好遇見你!感恩遇見你,我們的師傅,你是我成長的榜樣,是你在我心裡沒底的時候給到我動力,是你給了我最大的勇氣獨立,成長的路上有你,真的很幸運!感恩遇見你,我們的經理們!經理告訴我們可以朝什麼方向努力,同時也為我們斬去路上的荊棘,讓我們快速成長!幸好相遇,遇見你,真的很幸運!
  • 「何其有幸嫁入豪門」 臺灣一豪宅廣告語遭惡評
    臺灣一處豪宅廣告本想從「好媳婦」的角度感動觀眾,但一句「我何其有幸嫁入豪門」讓一切努力全都破功。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3日報導,這個位於臺灣新竹的樓盤賣的是幾百平方米的豪宅,交通便利,房價也不便宜。它推出的銷售廣告是這樣的:一個儀態端莊的媳婦站在豪宅裡,祈禱「公公身體健朗,兄弟手足情深」,並感動地說「我何其有幸嫁入豪門」。
  • 何其有幸嫁入豪門這個臺灣房產廣告被網友狂噴!
    然後,一女子站在豪宅中庭,從媳婦的角度感嘆道:「我何其有幸嫁入豪門」、「祈求公公身體健朗」、「祈求兄弟手足情深」、「祈求家族力量無遠弗屆」。最後,打出房子的標語:「專為臺灣家族而生」……這些宣傳語引發網友討論,廣告是在鼓勵女性拜金,將嫁入豪門和幸福畫上等號,稱其「價值觀超偏差又無腦」、「在演豪門奪產連續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