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樂視總部:門口躺滿討債供應商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王星平 劉春山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王星平 劉春山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樂視資金問題近日引發普遍關注,在接連傳出賈躍亭及樂視系部分資產,因銀行申請財產保全而被法院凍結之後,其供應商態度也在悄然轉變。

7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樂視大廈,發現在其一樓門口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自帶高分貝音響設備,現場循環播放「樂視還錢,賈躍亭還錢」的口號。記者詢問得知,他們主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店建和廣告供應商,共有19家。之前一直通過溝通方式協商,6月25日開始來樂視大廈要帳,最近兩天才開始以這種方式討債。這些供應商稱,樂視一共欠了他們6000萬元左右。

當天下午,樂視方面向記者回應稱,已經與上述供應商達成了還款協議,且他們已經按照計劃收到了款項。但一位店建供應商表示,供應商當天並沒有同意溝通方案,接下來幾天還會繼續同樂視方面進行溝通。

供應商代表:「這次一定要拿到錢」

在樂視大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遇到了一位自稱來自浙江的店建供應商代表阿文(化名)。阿文稱,樂視移動欠了他們350萬元,從去年11月開始欠款。在今年1月,樂視方面給他們支付了不到3%的欠款,之後便再也沒還過款了。

作為一家職員只有9個人的小企業,阿文所在公司在去年6月第一次接到樂視移動訂單。「作為一家小公司,能接到樂視的訂單,我們當然非常激動,所以立馬就投入了工作。」阿文說。

按照當時的協議,開出發票日期後的兩個月內,樂視移動就應該付款。不過,記者了解到,當時在籤訂協議的時候,雙方並沒有籤訂相應的違約協議。「當時就覺得樂視家大業大,而且行業內之前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沒想過會出現欠債的情況。」阿文說,在籤訂協議後,樂視移動對「質量和速度」要求較高,因此他們把其他的訂單都放下了。

阿文表示,「樂視移動建店要求必須有櫃檯,這就增加了建店的時間和成本。而且樂視的櫃檯燈光是全場最亮,達到8000K(色溫)。我們之前做其他品牌的店建時,燈光一般在5000K左右。」

阿文說:「由於這邊的訂單是一波一波的,一般一次會有個幾家,所以我們這邊在7月份之後就一直做著。」

到了去年11月,這家供應商和樂視移動的合作停止。阿文表示,沒有預料到樂視會拖欠款項,直到去年底的時候,由於業界開始討論樂視的問題,才逐漸感覺情況不妙,今年1月開始來京要債。在來京要債之前,已經與樂視移動方面有過多次溝通,但都沒有結果,只好和其他被樂視移動欠債的供應商一起到樂視總部討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由於被樂視拖欠款項,不少供應商自身也面臨被討債的尷尬境地。現場另一位供應商代表向記者感嘆道:「沒拿到錢,我也不敢回去啊。」

「我這邊相比其他供應商會好一些,債主主要也是到公司去要帳,但有些供應商的債主都到他們家裡去要帳了。」阿文表示,對於他們這類小企業來說,雖然日常經營成本不算高,但是300多萬的債務壓力簡直就是關乎命運。

「這次討債一是自己的上遊供應商也在浙江跟我們討債,壓力很大,所以過來這邊找樂視要債。二是因為看到樂視目前的狀況堪憂。」阿文說,這已經是他們第8次過來要債了。一開始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目前也還在預期之內。

據了解,截至昨日,阿文這批供應商此次已經在北京要債近一個月,25號之前以交涉為主,之後才來到樂視大廈討債。「最近酒店的住宿費還漲了,目前都要300多/天。」到目前為止,阿文除了其他費用,住宿費用已花費了六七千。

在阿文看來,目前他們主要是以一種「在合法的情況下不採取法律途徑」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我們這次是抱著一定要拿到錢的決心過來!」阿文表示。

樂視員工:很正常,對自己沒影響

5日下午,樂視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樂視大廈一樓的所有店建供應商已經跟樂視方面達成協議,形成了付款計劃。目前樂視正在按照計劃執行,且店建供應商已經如約收到了相應款項。

但阿文表示,當日下午和樂視官方就還款事宜進行了協商溝通,樂視提出的方案是分期付款,由於分期時間較長,同時協議方案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討債者並沒有同意溝通協議內容,接下來幾天還會繼續同樂視進行溝通。

阿文告訴記者,來了這麼多天,沒有見到過賈躍亭本人。

討債過程中保持克制,一直採用靜躺和擴音喇叭喊話方式,並沒有發生過激行為,在此之前也和樂視其他高層有過溝通,不過都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阿文透露,由於公司從事業務都和樂視店建、手機廣告製作等相關,作為樂視之前合作夥伴也有接觸,這次集體討債完全由19家供應商自發而來,希望通過集合的力量得到樂視的正面回應。「我們有個微信群,之前也有兩家供應商由于堅持不了,退出了隊伍」。

在樂視一樓大廳這些供應商所躺的毛毯上,記者也發現了已經食用一部分的清咽片等藥品。

樂視大廈一樓中信銀行營業人員告訴記者,一般上午九點這些樂視供貨商會集合到樂視一樓大廳,到下午6點他們下班的時候,這些人也還沒有散去。記者現場發現,由於現場喇叭聲音太大,一名穿行的大樓工作人員雙手捂起了耳朵。

在樂視大廈外,記者遇到兩名樂視員工,她們對公司的資金問題看得很淡,覺得很正常。她們說樂視自去年債務危機以來,來討債的人很多,員工覺得很正常,因為對他們員工沒啥影響。她們說一家公司如果陷入危機,就一定不會在很短時間內解決,這種事情肯定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記者還發現,樂視大廈一樓的樂視生態旗艦店圍起了隔離帶,已經大門緊閉,不對外開放。透過玻璃窗,記者可以看到一輛樂視電動汽車靜靜地停放在角落裡,車身已經落下了些許灰塵。

電視困局

樂視電視經銷商喊「苦」 線下零售點被指批量關店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文多

對「LePar超級合伙人」(樂視線下零售店經銷商)來說,如果用一個詞語描述樂視智能電視目前狀況的看法,那應該是——「不甘心」。

2016年9月前,每年樂視智能電視在一個區域賣幾千萬元不成問題——這是某省樂視電視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描述的過往。良好的銷售,也幫助樂視智能電視被視為樂視上市公司體系的優質資產。

然而,在2016年9月之後,由於樂視整體不斷被曝出資金危機,樂視智能電視在上遊遭遇了採購放緩、部分代工廠退出的情況。而這些問題傳導到下遊時,樂視智能電視的幾位經銷商開始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們當下的生意——「賠錢甩賣」。

在他們口中,自己面臨著庫存積壓、大尺寸電視缺貨、優質版權片源銳減、返利資金被套牢、管理層不穩等一系列問題。

經銷商的擔憂:「過完年20多家關店」

某省的「LePar超級合伙人」(即樂視電視線下零售經銷商)崔劍(化名),最近接到很多下層經銷商的電話,無一例外的是詢問樂視「這次能否挺過去」,還要不要續下一年的門店房租。「每天很慌,過完年下面有20多家關店,最近還會更多,都快堅持不下去了。」崔劍稱。

2014年8月,樂視開啟了「LePar超級合伙人」計劃,崔劍籤下某省的總經銷商,成為這第一批超級合伙人。樂視曾對外表示,截至2016年9月底,其已在全國鋪設了近10000家生態體驗店。崔劍介紹,從2015年到2016年9月,情況都比較穩定,除了賣電視、手機,還賣樂視周邊配件、自行車、廣告和紅酒,幾乎是綜合型店。每年僅電視銷售額在七八千萬元不成問題,「單月就能賣兩三萬臺」。

崔劍在當地有4家線下體驗店,最大的一家在市中心,佔地面積近200平方米。「樂視電視能起來,全靠線下經銷商,線下零售店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家,幾乎是一夜之間開起來的。區別於傳統經銷商,樂視用網際網路模式讓商家與樂視直接籤約,避免層層剝削利益,短平快方式讓很多人看好樂視模式和產品。」

樂視給渠道零售系統的加盟商戶畫了一個足夠大的餅。2015年,時任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銷售副總裁的張志偉宣布,在與樂視合作期間,LePar有機會獲得樂視相應金額的股權認購權利。未來3年,樂視控股公司將與LePar分享5%的股權。而根據目前樂視控股公司的規劃,預計在2022年,全部LePar所能分享的股票價值將達到850億元。

然而如今情況驟變,在2016年10月以後,樂視電視出現了幾個月以上的缺貨情況。「2015年的時候,電視基本上都是現貨,3~5天到貨,到2016年10月,連續幾個月出現大範圍缺貨。」崔劍稱:「供貨貨款延長到2~3月,時間周期一長,資金成本就提高了,一年就轉四五圈,生意根本沒辦法做。下面代理商房租成本高,有20%以上都關店了。」

不僅如此,樂視電視對影視版權的購買也出現疲軟。「從2016年年初起,top10片源就都拿不到了,沒什麼獨播,也影響電視銷量,網際網路電視就是看內容的。」崔劍開始和其他經銷商越發感到力不從心。

另外一省的經銷商趙楠(化名)透露,其近半年都處於虧損狀態。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下面很多經銷商都反映,樂視電視同比銷量能下降50%。而且自樂視手機售後停止後,就不再賣手機,因此消費者都怕今後沒保障了,還有一小部分看到負面新聞,害怕以後電視售後出問題,或者會員內容版權方面出問題。

很顯然,目前樂視面臨著線下渠道的信任大考。

對現狀的不甘:產品好但上層不穩定

對於上述情況,崔劍認為沒錢是主要原因。在他看來,樂視電視產品銷售之前一直不錯,而且有充足的現金流。問題出在採購屏幕能力變差了——在屏幕漲價時沒統籌好,沒存量導致後續斷貨。此外,在看過諸多報導後,他們有點擔心自己的錢是被其他業務挪用了。

崔劍的猜測可能不僅僅來自報導。「每個經銷售都有幾百萬的返利在樂視手上,家電行業的潛規則,就是你70塊錢進貨,你要打100塊錢,之後再返給你。我們經常在群裡討論,樂視應該欠線下經銷商3個多億的返利。」崔劍稱。

除了他所稱的返利問題,崔劍還稱,由於上層架構不穩定,政策說變就變,包括地區管理層,三個月五個月換一批人,欠一堆費用就跑了,留下一堆問題,現在他們合同過期,幾百萬元資金套牢。他還特別提到,自己與樂視方面的經銷商合同已經過期超過半年。

據公開信息,樂視超級電視的累積銷量已近900萬臺,樂視致新總裁梁軍此前對媒體表示,2017年是樂視超級電視三年規劃的第一年,樂視致新的業務將要開始盈利,預計樂視致新非硬體大屏運營收入目標為200億元。

可以說,樂視電視在內部和外部都有著很高的期待,「如果沒有這些不穩定的狀態,到2018年樂視電視進入前三是不成問題的。」趙楠和其他經銷商一樣惋惜。

他們認為,樂視電視產品、思路,都對電視行業有著顛覆性,但操作過程中卻出現一系列問題,讓他們不得不處於觀望狀態。

整個細分行業低迷:拖垮經銷商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對於去年的熱銷,不容樂觀的一個苗頭是,今年的網際網路電視市場開局遇冷。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線上市場中網際網路品牌份額有部分回落,市場零售量同比也出現下滑。

針對此情況,多位業內人士分析,上遊面板漲價在加劇網際網路電視寒冬的出現。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更是直言,「今年是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轉折年,過去的高增長時代是一去不復返。」

趙楠也談道:「7~9月是對網際網路電視的嚴峻考驗,今年年底Q4看下數據情況,如果真的沒起來,2018年初,就會迎來大面積的關店潮,因為最賺錢的時候都不賺錢,就沒得玩了,現在都在賠錢甩賣,為了換現金出來,庫存滯壓嚴重,結果市場價格越拉越低。」

而值得注意的是,幾個月前,樂視致新還宣布2017年樂視致新的銷量目標為:「大屏智能終端硬體銷量保700萬,爭800萬臺」。當時,網際網路分析人士王利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就表示,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的網際網路電視將不再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行業大環境的變化也預示著樂視電視面臨著風險。

而從2017年的銷售目標來看,樂視致新至少要穩定與現有代工廠商之間的關係。據悉,此前公開信息顯示,樂視電視的代工廠有五家:冠捷、富士康、毅昌、TCL、中強,它們正在同步為樂視供貨。

其中,據《證券時報》報導,冠捷是樂視電視最大的代工廠,出貨量佔樂視銷售量的近50%,僅青島冠捷代工廠在冠捷為樂視代工的電視出貨量中就佔據七成。而就在7月5日,據人民網報導,富士康關聯公司深圳冠鼎已經退出了樂視致新的股東序列,富士康也不再為樂視電視代工。

上遊關係的不確定下,下遊也面臨著挑戰。由於銷量和資金的雙重壓力,樂視電視線上線下的不同價格,已被經銷商稱為「不可原諒之事」。

崔劍介紹,「代理商怨言很大,去年『618』時,大批人去京東採購,因為零售價格比我們拿貨還低,樂視不能放棄京東渠道,但我們線下虧損很嚴重。」趙楠也深有同感:去年「618」線上打價格戰,嚴重影響到了線下銷售,賣得不僅少,利潤還薄。

同時,崔劍認為,「隨著資金問題加重,上遊面板漲價也讓其感到無力應對,比如同尺寸電視,樂視供貨價格比起他品牌高出500元,還不一定有貨,根本賣不掉,現在就像個海市蜃樓。」

汽車困局

去年給錢助賈躍亭造車的同學們 那3億美元還能要回來嗎?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文多

樂視系的資金鍊危機正進一步發酵。樂視資金問題自去年11月爆發後,已燒錢過百億的樂視超級汽車項目最先得到「救命稻草」,這一波給樂視雪中送炭的是賈躍亭的「中國好同學」。據此前報導,在去年的11月15日以及11月23日,樂視大廈裡先後接待了兩批來自長江商學院的校友,其中第一批來的企業家以「個人名義」財務投資樂視汽車總額為6億美元,其中第一期3億美元。

當時作為投資方之一的海瀾集團董事長周建平曾表示:在我們看來風險相對可控,前景光明。如今,這些同學們是否依然這麼想呢?這筆投資還能不能要回來呢?

一聲同學值千金?

賈躍亭為長江商學院第六屆CEO班(C6班))學員,而去年第一波雪中送炭的企業家,正是他長江商學院的同學、校友。

去年11月15日下午,十幾家企業的大佬到訪樂視大廈,其中包括海瀾集團、恆興集團、宜華集團、敏華控股、魚躍集團、綠葉集團等。

隨後,樂視汽車方面發布消息,稱包括上述六家企業在內的十多家公司,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對樂視的投資總額為6億美元,將分為兩期,第一期3億美元投資將在12月中旬到位,資金將投向樂視汽車生態和LeEcoGlobal(樂視全球),第二批資金根據後續情況再做安排。在樂視面臨短期資金鍊壓力的關頭,他們用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力挺了賈躍亭一把。

當時投資方之一、海瀾集團董事長周建平曾表示:「這筆投資將會是一筆財務投資,參投企業不會參與樂視汽車的後續管理與業務,目的是支持中國的民族汽車工業。」

記者獲得的一份當時上述投資溝通會的實錄顯示,周建平在被媒體問及「投資一定會產生風險,在您投資的過程中,有沒有預知的風險」時,他曾回覆說,風險都會有,現在企業有兩種風險:一種是發展中的風險,一種是生產帶來的風險。我覺得賈躍亭是發展中的風險,而不是生產帶來的風險,我們願意投發展中的風險,而不願意投生產帶來的風險。在我們看來風險相對可控,前景光明,值得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波同學的這筆3億美元的投資,樂視方面當時並未披露股權結構,稱股權結構暫未計算,具體條款暫時不便公開。

在上述投資計劃披露後的第二日,上市公司敏華控股和綠葉製藥還分別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沒與樂視訂立任何投資安排,目前亦無此計劃。

此後的11月23日,據騰訊網轉載的澎湃新聞報導,又一行共50人的長江商學院校友們組團到訪了樂視大廈,包括銀禧科技董事長譚頌斌、清創科技孵化器總裁丁華民,府谷煤化工集團總裁石磊等。不過,這次樂視方面尚未披露是否已達成投資意向。

此時此刻,在此前選擇應聲支持賈躍亭的同學們,是不是還覺得這筆投資風險相對可控?

針對當時的投資情況,CIC灼識諮詢創始合伙人侯緒超存有質疑,並質疑道:「當時投資出去的這6億美元,後期這筆錢到底到沒到位?到了多少?這些都是存疑的,更不用說是否能釐得清是否被投到樂視生態哪個池裡去了。」

侯緒超還就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說:「這筆投資,要麼就是同學們當時出一個承諾,給賈躍亭站站臺,畢竟平時私下大家交情不錯,真出事了不幫的話,以後在班裡也沒法混,危機時刻挺賈一把增加市場對樂視的信心;要麼就是賈躍亭給了很好的條款(包括回購和承諾收益),然後大家真出錢了,現在照整個盤面來看,就看賈躍亭是否能有一個妥善的處理,不要寒了同學們的心。」

為「造車夢」捏把汗

《每日經濟新聞》亦注意到,樂視汽車缺席了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

而早在此前的2016年11月6日,賈躍亭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樂視汽車資金比較緊張,其個人在汽車生態內已經投入100多億元。目前樂視汽車仍處於投入期。

如今,伴隨著賈躍亭12億資產被凍結一事,樂視汽車的未來愈發被引人擔憂。

產業經濟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去年資本和周邊的各種聲音,還是有比較看好樂視的商業模式和賈躍亭的創新能量,但是,樂視所面臨的資金危機並未得到實質性解決,現在確實資金缺口太大了,很多資本已經對其失去信心——特別是銀行,還貸後肯定沒辦法再借,這也就造成樂視的資金流非常困難,發展成更嚴峻的資金危局。在資產被凍結的情況下,賈躍亭下一步的「造車夢」如何實現,只能靜觀其變。

對於賈躍亭的汽車夢,著名科技自媒體、入口實驗室創始人王冠雄對記者分析稱,樂視的戰略沒有問題,上市公司發展也很健康。但非上市公司部分拖累了上市公司,這是一把雙刃劍。非上市公司的布局為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其能享受股價溢價,但同時也需要承擔非上市公司負面新聞帶來的種種影響。王冠雄表示,當前,整個汽車工業面臨著百年一遇的機遇,其中有幾個分叉口,如電池、車聯網、無人駕駛等。要注意的是,特斯拉作為新能源的代表,股價就已經超過了通用。

「樂視是中國一線網際網路公司中,唯一一個投入造車的公司。賈躍亭是國內唯一一個以全副身家去豪賭這個機遇的大佬。我為他的野心喝彩,但也為他捏把汗。因為汽車工業非常複雜,對資金鍊要求尤其高。連BAT三大巨頭,在汽車領域都沒有大動靜。這幾年來,樂視是唯一一家,在戰略上超前、在生態布局上對BAT造成了威脅(的公司)。非常可惜的是,資金鍊跟不上需求。很希望樂視能挺過這次難關,這將對中國未來的挑戰者,帶來正面的示範效應。」王冠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金融機構困局

繼招行平安之後 中信銀行等4家金融機構捲入樂視資金風波

每經記者 肖 樂 每經編輯 曾豔豔

因樂視旗下樂風移動貸款發生欠息,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於6月26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令本就緊張的樂視資金鍊陷入更大危局。據券商中國報導,樂視的債權行不止招行一家,同時還對平安銀行有若干億級規模貸款也未償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向平安銀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平安銀行方面回應。

此外,記者通過查詢股權質押信息發現,除了招行和平安,還有中信銀行、北方國際信託、民生信託、中航信託等金融機構都捲入了樂視這場資金風波之中。

凍結申請引發風波

裁判文書網日前披露消息,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川北支行於2017年6月26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被申請人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賈躍亭、甘薇名下銀行存款共計人民幣12.37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並以自身財產提供了信用擔保。

對此,招商銀行回應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此次向法院申請資產保全,系樂視旗下的樂風移動貸款發生欠息、招行上海分行多次催收無果後所採取的法律手段。申請資產保全後,目前招行上海分行與樂視發生的業務風險處於可控狀態,後續不排除與樂視通過友好協商的途徑解決相關問題。

招行的一紙申請,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樂視更多的風險敞口正在暴露出來。

據券商中國報導,樂視的債權行不止招行一家,同時還對平安銀行有若干億級規模貸款也未償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向平安銀行求證,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回應。

2016年4月21日,財經網的一篇報導稱,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自2016年開始和樂視進行深度合作。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視頻生態金融業務部總經理王偉斌介紹,他接觸樂視前後已有五年時間,雙方一開始只是在普通的授信、結算業務等傳統授信業務上進行合作,如今在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北京分行將為橫跨七大產業領域生態布局的樂視控股,提供最直接的資金支持。

該篇報導透露,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和樂視在股票質押式回購、增資擴股、直融理財、信用證+福費廷、內保外貸、融資性保函、離岸貸款等投行及國際業務上均有廣泛深入合作,合作規模超過百億。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深圳市平銀能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2257.4539萬元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體育)的股權質押給了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佔樂視體育總股份的4.63%,股權出質登記日期為2016年12月7日。深圳市平銀能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

多家銀行、信託捲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除了招行和平安,還有中信銀行、北方國際信託、民生信託、中航信託等多家持牌金融機構也捲入了樂視資金風波之中。

其中,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網)向北方國際信託質押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致新)312萬元股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控股)分別向中航信託、民生信託質押樂視致新2618萬元股權、3125萬元股權。此外,樂視控股還向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質押了北京財富時代置業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百鼎新世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份。不過,記者暫無法獲知樂視在這幾家持牌金融機構獲得的資金數額。

據了解,樂視網持有樂視致新40.31%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樂視超級電視為樂視致新旗下資產。北京財富時代置業有限公司和北京百鼎新世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則均為樂視控股的全資子公司,由樂視控股2016年5月從世貿股份收購而來,收購價格分別為29.20億元和0.52億元。此前,有消息稱,樂視控股正在尋求出售北京財富時代置業和北京百鼎新世紀持有世茂廣場·工三商業資產,不過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私募產品困局

46款私募產品捲入樂視資金困局 涉29家機構

每經記者 左越 李蕾 每經編輯 姚茂敦

近日,因樂視網及實控人賈躍亭先後遭遇資金被凍結,外界對與之相關的私募產品亦高度關注。

記者查詢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備案信息,一共找到投向樂視的相關私募產品共46隻,涉及29家私募企業。

事實上,上市公司樂視網全資子公司樂視流媒體與鑫根資本去年曾聯合成立了一隻併購基金。其中,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管理的歌斐創世鑫根基金投資該基金作為其優先級有限合伙人。

對此,諾亞財富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目前正常運行,投資標的和樂視完全沒關係。

蕪湖歌斐資產認購優先級23億

根據去年3月樂視網發布的公告,深圳市樂視鑫根併購基金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樂視鑫根併購基金)是由上市公司樂視網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樂視流媒體廣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流媒體)與深圳市鑫根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根資本)聯合發起設立的。

樂視鑫根併購基金髮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一期規模約48億元。而截至去年8月,諾亞財富旗下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認購優先級23億元(優先級設定為32億元),深圳市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認購全部次級份額6億元,樂視流媒體認購全部劣後級份額10億元。

從此前的公告信息來看,樂視鑫根併購基金的期限是「3 年+1 年+1年」,即3年投資期、1年鎖定期(發行股份購買時適用)、1年股票退出期。

記者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上查詢到與之相關的基金共7隻。而這幾隻基金的公示信息中也都分別提到:本基金特定投資於歌斐創世鑫根併購一號投資基金,並由其特定投資於樂視鑫根併購基金的合夥企業財產份額。」

諾亞財富:投資標的與樂視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樂視鑫根併購基金成立之初,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基金「將聚焦於樂視生態產業鏈上下遊相關標的公司的投資機會,致力於服務樂視生態的成長、推動樂視生態的價值創造,布局與樂視生態相關的內容產業和領域。」

而伴隨樂視資金壓力及實控人部分股份被凍結等事件的影響,市場也在擔心樂視鑫根併購基金是否受到影響,其是否有投資樂視系相關標的?

諾亞財富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首席市場官章嘉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目前正常運行,基金投資標的和樂視完全沒關係,而且其資金是在優先級。

章嘉玉表示,舉個例子,有蠻多資金是投資在TCL上的。因為是3年投資期,所以目前還處在投資期中。現在帳上還有很多錢,並沒有完全投資,所以現金是有的。現在因為發生了樂視的事情,所以公司也會要求基金管理人及早退出,帳上現金先行返回,已經投的項目如果是可以退出的那就退出,啟動一些程序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恆宇天澤:目前基金尚未到期

記者注意到,在具體的股權投資方面,樂視體育顯然吸引了不少私募基金的參與,一共有21隻私募基金產品都在投資方向中提到了樂視體育,其中一部分標的甚至直接點名樂視體育的B輪融資。

在投向樂視的相關私募產品中,還涉及到一家基金管理人恆宇天澤。

對此,恆宇天澤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涉及樂視的基金期限是3年+2年+2年,目前基金尚未到期;基金運行前兩年屬於可轉債性質,鑑於樂視的經營情況,恆宇天澤已經於2017年3月向融資人發出了《可轉債到期贖回通知函》;半年來投後管理部門專人負責,諮詢律師、深入進行盡職調查,與賈躍亭現場溝通解決方案,6月28日也已經召開了管理人見面會;目前,恆宇天澤代表投資人追回投資的態度堅決,也會使用法律手段進行妥善處置,各方面最新的進展會向投資人及時通報。

金融用戶困局

樂視金融用戶:每次看到新聞心都是顫的!

每經記者 張 禕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樂視資金風波引發的不安情緒,同樣蔓延到了樂視生態旗下樂視金融身上,一些客戶擔憂到期產品能否正常贖回,昨日(7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樂視金融貼吧裡,不少網友正在相互打聽到期產品是否到帳,「這幾天每次看到新聞心都是顫的」。

雖然暫時還沒有跡象表明樂視金融償付能力出現問題,但市場此前對樂視金融缺少支付牌照、短期易帥等高度關注。如今,母公司深陷資金困境,未來樂視金融將如何發展,再添一個問號。

用戶普遍擔憂

「煎熬中,9月、12月分別到期6萬共12萬元,現在尊享理財6月30後也沒有銷售,也不知道樂視金融現在到底怎樣的一個情況,應該不會跑路吧?」7月4日午間,網友「huaqiankun111」在樂視金融貼吧中發貼,與樂視金融理財客戶交流回款情況,其稱,「主要近段時間樂視負面新聞太多,確實有點擔心,當初投資也是看在這麼大的上市公司,應該不差那麼點錢,現在有點懸呀。」

此外,還有多位網友在貼吧中表現出了類似擔心:「樂視金融產品9月份才到期,有點擔心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下午打開樂視金融的官網和App埠,看到兩個系統均正常顯示。記者隨即撥打樂視金融的400服務熱線,有客服人員接電話並提供產品諮詢服務。

2016年11月才正式亮相的樂視金融被業內認為已錯過行業發展最好時機,因此在攻佔市場上,樂視金融花了不少心思,也曾因此引發質疑。

日前,一款名為「樂樂高-新手專享」高息理財產品出現在樂視金融App端,該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5%,為業內所罕見,一經出現便受到媒體質疑,稱其風險高,且產品類型不明確。

該產品簡介顯示,其為新手專享,100元起投,最高投資限額為1萬元,鎖定期為14天,預期年化收益率15%,發起申請1個工作日開始計息,第15天開始,自動轉為階梯收益4.8%~6.4%,隨時可以贖回。如果繼續存續,則自動轉入L0階梯,存續時間越久,獎勵收益率越高。

樂視金融客服人員稱,只有新用戶才能參與享受這個活動,目前還沒有得到活動的結束通知,還能購買。至於風險問題,該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在監管層面,任何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保息,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到期之後不能兌付的情況。」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15%的年化收益為業內罕見,但這算是正常的獲客補貼行為,很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都曾這麼操作過,只不過補貼並沒有那麼高而已。

拿牌遙遙無期

去年11月初,樂視旗下第七大子生態——網際網路金融方才亮相。據介紹,樂視金融以網絡支付、網絡交易、網絡資管為戰略主線,形成包含網絡支付、交易平臺等主營業務的基本架構。

公開資料顯示,樂視金融布局早有端倪。2015年8月,中國銀行前副行長、資深研究員王永利加入樂視,擔任負責網際網路金融業(後成為樂視金融CEO)。

不過從當時的情況看,樂視進入這個圈子立刻面臨著殘酷的競爭。BATJ早已各站其位,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百度金融等均已提取入局,而樂視進軍金融顯得晚了許多。更尷尬的是,一直以來,做金融都繞不過牌照這道坎,但對於樂視金融而言,在支付牌照上面一直都有欠缺。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坦言,樂視金融的短板明顯,不但在金融牌照布局上不齊全,而且本身也缺少好的場景,更多只是依靠樂視商城賣自己的手機、電視、會員,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擁有較好場景的巨頭相比差距太大。

上述業內人士還表示,樂視金融起步比較晚,已經錯過行業快速發展的窗口期。在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就迎來了行業監管,很多業務現在做不了。比如像支付牌照,做的早的話,相對容易申請,現在則需要花高價錢去買,「目前已經發展起來的那一撥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起步比較早的,早的十幾年前就布局了。」

記者注意到,統計顯示,存量發放牌照十分稀少,央行從2011年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前後發放270張。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支付機構牌照被註銷。央行根據「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對《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審核工作予以從嚴把握。

對於支付牌照,上述業內人士稱,支付牌照算比較大的一個牌照。如果沒有支付牌照,只能依託別人的支付工具,將導致支付信息、客戶信息等所謂的大數據流失到別人手中,「現在網際網路金融都是競爭的金融科技,看誰的金融科技能力強,金融科技歸根到底爭的都是數據,如果現在連自己的數據都沉澱不下來,談何去進一步競爭呢。」

事實上,支付牌照的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6月7日晚,國美金融科技發布《有關收購目標公司之貸款及關聯交易有關訂立VIE合同之持續關聯交易》的公告,宣布以7.2億元收購銀盈通支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正式獲得支付牌照。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支付牌照並不是出價高就能買到,會有很多大公司向賣方伸出橄欖枝,賣方也會考慮到協同的問題。此外,整個網際網路金融還是要依靠自己的主業來發展,在現在的情況下,即使樂視金融買到支付牌照,如果整個樂視生態的主業萎縮,也會降低支付牌照創造的價值。

債主困局

恆天財富為樂視融資3億 內部人士:資金3個月前已找好

每經記者 沙斐 左越 每經編輯 姚茂敦

近日,樂視深陷資金困局持續發酵,與之相關的不少私募產品備受關注,而各路債主也都在想盡辦法保全自己的利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債主之一的恆天財富曾為樂視發行過一款名為「恆天財富穩益十二號樂視基金」的產品。據恆天財富內部人士透露,上述四期產品涉及資金規模超過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名恆天財富內部人士處了解到,面對3億左右的資金規模,恆天內部還是比較樂觀的,並表示「恆天的樂視項目有一棟大廈作為抵押物,資金3個月前已經找好了。」

賈躍亭提供連帶擔保

2015年,短期內無法通過資本市場籌錢的樂視,通過一系列私募理財產品籌集了相當規模的資金籌碼,其中也包括「恆天財富穩益十二號樂視基金」系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公開資料查詢到該系列基金產品一期的資料,該產品資金用於向智信息技術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移動)發放貸款。

該基金管理人為北京恆天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期發行規模1億元,存續期為24個月,預期收益分為三檔,按照本金100萬~300萬元、300萬~600萬元、600萬元以上分別定為年化10.3%、10.8%和11.3%。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在風控方面,樂視網股東、樂視控股與樂視網實際控制人賈躍亭為該產品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據了解,該產品兩個GP分別是樂視鑫根與北京京鵬,樂視鑫根為樂視控股與北京鑫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有限合夥類投資公司,北京京鵬則是中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經緯紡機等共同成立的投資類公司。

其餘的LP(有限合伙人)則以理財產品的方式募集,使用產品募集資金去認購樂視鑫根有限合夥份額,然後向樂視移動提供貸款。

該成品的期限為24個月,以此推算,本月即將到期。

公開資料顯示,恆天財富成立於2011年3月,註冊資本金5000萬元,主要股東包括央企中國恆天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經緯紡機(A股代碼000666,H股代碼00350)、國際投資銀行、境內金融控股集團以及管理層股東。公司總部設立於北京,在全國設立有60餘家分支機構,擁有2300人的理財投資顧問團隊。

融資規模超3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恆天財富內部人士處獲悉,「恆天財富穩益十二號樂視基金」一共發行過四期,總規模超過3億元。

「產品還沒有到期,不過公司(恆天財富)方面已經找好資金準備對接了。」另一位恆天業務端的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上述產品恆天財富有一棟樂視的大廈作為抵押,所以情況還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述產品屬於私募基金性質,因此公開資料信息十分有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從恆天財富多位內部人士處了解到,該公司發行的產品有樂視的大廈作為抵押,但從記者獲得的該產品一期資料中,並沒有發現存在房地產抵押物的情況。

一位接近恆天財富的人士表示,即使真的有大廈作為抵押,該大廈有沒有被資產凍結也存在疑問。

7月3日,有報導稱,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川北支行於2017年6月26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被申請人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賈躍亭、甘薇(賈躍亭妻子)名下銀行存款共計人民幣1236584434.07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並以自身財產提供了信用擔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繫恆天財富官方,該公司對外發言人士表示,經過內部溝通,不接受採訪。

至於「三個月前就已準備好的資金」是怎麼來的,樂視的大廈有沒有被凍結,上述多位恆天財富人士並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說法。由於上述產品尚未到期,目前並不能了解到實質性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晚報:樂視被討債、金拱門的由來、阿里巴巴新動作
    樂視供應商上門討債雖然近日有關賈躍亭的消息少了許多,但接近年關,樂視債主們會加緊上門討債步伐。據新京報訊,1月15日上午,樂視大廈內坐滿前來討債的供應商。他們將帳篷安放在樂視大廈內,拉出「樂視還錢」的橫幅。
  • 樂視大廈再遭圍堵_樂視大廈遭到圍堵的原因是什麼
    據媒體報導,今日樂視大廈再遭二十餘家樂視移動供應商和售後服務商圍堵。多位供應商表示,希望見到甘薇和賈躍民(樂視副董事長,賈躍亭的兄長),解決欠款問題。   其實在本月的7號,賈躍亭妻子甘薇發布微博,稱和債務處理小組共同努力,通過以資產抵債和出售資產的方式,實現部分債務的實質解決,將樂視商城核心優質資產以9290萬元的作價抵債給樂視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新樂視智家,償還了上市公司部分債務。
  • 樂視發工資了 樂視控股員工:是6月的工資
    對此,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樂視體系公司員工確實按時收到了工資,如孫宏斌所投資的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等。但樂視非上市體系的公司情況卻沒有那麼好,樂視控股內部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剛剛發了一個月工資,但還有一個月沒發。」
  • 經銷商組團討債、供應商紛紛...
    與此同時,關於眾泰停滯、經銷商、供貨商討債的說法也在業界盛傳。面對外界的種種傳聞,眾泰汽車的現狀到底如何?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採訪。 經銷商組團上門討債從踏上永康開始,記者接觸的每一位永康人,似乎都知道眾泰汽車出事了。眾泰汽車的總部,距離永康南高鐵站約半小時車程。
  • 樂視美國聖何塞總部:人去樓空,幾近凋零
    導讀:去年4月,樂視生態宣布將在矽谷地區的聖何塞新建一個辦公區,作為美國業務總部,而現在該辦公區域已經人去樓空。  據TechCrunch北京時間8月31日報導,去年4月,樂視生態宣布將在矽谷地區的聖何塞新建一個辦公區,作為美國業務總部,可以容納800名員工辦公。聖何塞市市長甚至到現場參加剪彩活動。
  • 樂視香港公司被清盤:總部辦公室已經關閉
    站長之家(Chinaz.com) 2 月 25 日消息 去年年底,樂視香港申請了清盤,該事件有了新的進展。近日,香港高等法院聆案官正式頒下清盤令,樂視香港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
  • 韓寒委派餐飲公司上海總部人員來杭了解情況
    「很高興遇見你」杭州店遇寧波債主韓寒昨委派餐飲公司上海總部人員來杭了解情況今天供應商們將去上海核對帳目前天中午,孫先生和朋友路過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看到有十多人在門口舉著牌子討債十多位寧波供應商來自多個行業來杭討債因「很高興遇見你」寧波店拖欠貨款昨天上午在餐廳門口,我見到了從寧波趕來的十多位供應商。這些供應商都表示,當初和「很高興遇見你」寧波店合作時,前期打款都來自杭州的「很高興遇見你」。
  • 探訪樂視北美汽車工廠:惟有風的呼嘯和鷹的盤旋
    司機拐進岔道,將車停靠在超市門口。「知道法拉第未來的工廠在哪裡嗎?」記者推門而入,連續問了超市裡好幾個顧客,大家都表示沒聽說過,更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就在此時,聽到記者提問的超市出納員主動表示,「我知道在哪裡,距這裡只有不到1英裡了,朝著白色大棚方向開,法拉第未來的工廠就在那附近。」終於,順著指引,在一條岔道口,記者看到了支在路邊寫有「法拉第未來公司現場管理辦公區」的白色提示牌。
  • 滕州市金源集團門口來了大批討債者前來討債
    12月7日早上9點左右,滕州市金源集團門口來了大批討債者前來討債,討債人數眾多堵了兩個走道,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了下午,白色橫幅都拉起來了,現場圍了不少人.....有些東西他就是沒錢還,然後受害的還是要不到錢。
  • 氪星晚報 | 又一波供應商在樂視討救命錢;中國青年人口將淨減3000...
    又來了一波供應商向樂視討要「過年救命錢」,在樂視大廈搭了過冬帳篷 繼前天27家供應商向樂視討債後,今天又來了一波供應商,向賈躍亭甘薇討要「過年救命」的錢,還在樂視大廈一樓搭起了4個保暖帳篷。這對賈躍亭搖搖欲墜的科技集團樂視是一次打擊。樂視剛向另一個債權人招商銀行償還了部分債務。而上述在上海法院提起的訴訟稱,賈躍亭的哥哥賈躍民未能履行一項協議,回購他價值2億元人民幣(合3062萬美元)的樂視網股票並支付利息。樂視沒有立即就此置評。樂視網是樂視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 韓寒餐廳遭討債 「很高興遇見你」寧波1844廣場店關門
    供貨商討債,欠款都是幾十萬   「韓寒在寧波開的那家店關門了,供應商討債都討到杭州去了。」昨天,這個消息在寧波吃貨群炸開了鍋,在餐飲界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消息來得突然,記者懵圈數秒,隨後趕緊從杭州媒體同行處了解了大致經過:   前天中午,杭州市民孫先生,經過「很高興遇見你」湖濱銀泰店發現有人圍攏在店門口,大概十來個人,男男女女,合力拉著一條橫幅,橫幅上寫著「很高興遇見你,還我血汗錢」。孫先生和這十幾個討債人聊天得知,他們原來是寧波店的供貨商,有賣櫥櫃的,有供應蔬菜的,還有提供調料的,搞裝修的等等,欠款都是幾十萬元。
  • 艾多美產業園:聚集多家韓國供應商 打造「中國總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9日訊 (記者 盧偉霞) 19日上午,「中韓煙臺產業園媒體行」採風活動第二站,採訪團成員深入艾多美產業園施工現場,探訪煙臺高新區韓資龍頭企業——艾多美中國總部發展情況。公司已經帶領下遊供應商韓國科瑪和得皓齒、麥納提等三家公司一同來高新區發展,未來艾多美將藉助國際招商產業和中韓產業園建設契機,計劃引進韓國十餘家供應商,建設完整的生產流通產業鏈,共同合作打造艾多美產業園。」艾多美中國總部副總經理李東奇介紹。艾多美項目能夠快速發展,在李東奇看來,這與煙臺高新區特別是中韓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的優質服務密不可分。
  • 坐在門口吃水果是香港黑社會最新的討債方式
    坐在尖沙咀的街頭的一家便利店門口。腳邊放著的一袋水果已經吃了整整一個上午,皮核在那家便利店的門口扔了一地。這是香港黑社會最新研究出來的討債方式。明天,他繼續拎著一袋水果坐在這家便利店門口,表達自己對他們欠錢不還的無聲憤怒。
  • 樂視總部大廈被司法拍賣:起拍價6.78億,較評估價打七折
    10月21日,京東拍賣官網顯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019年11月18日10時至2019年11月19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京東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拍賣標的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300104)總部樂視大廈。
  • 樂視移動國內首家啟動國際流量運營
    不少樂視超級手機用戶,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出國時樂視能否提供優質流量服務,讓用戶在國外仍然能夠很好的體驗樂視的生態服務?    馮幸指出,"生態服務沒有國界,樂視將通過與Cubic TELECOM的合作,讓樂視超級手機用戶出國工作和旅行時,更便捷的使用全球漫遊流量服務。無論你在世界的那個地方,都可以享受到樂視生態服務的魅力,享受到樂視超級手機的完美體驗。"
  • 樂視危機的濟南波動誰也樂不起來了
    但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據稱,隨著梁軍取代賈躍亭成為樂視網法人代表,那些在樂視大廈前拉起的討債橫幅,只是從「賈躍亭還錢」改成了「梁軍還錢」。  樂視危機的餘波還在持續,而濟南的「爛攤子」也亟待收拾。不開機與不開門:蕭索的樂視門店  樂視官網顯示,濟南共有34個樂視線下門店,即官方授權體驗店。其中22個位於市區,另外12個位於濟陽縣、平陰縣等地。
  • ...字節跳動回應成立國外TikTok總部;「樂視退」今日摘牌;瑞幸咖啡...
    螞蟻金服確認A+H同步上市;字節跳動回應成立國外TikTok總部;「樂視退」今日摘牌;瑞幸咖啡將對部分門店「關停並轉」...7月20日,海底撈方面回應稱,對顧客消費時遇到的情況表示非常抱歉,有問題食品系供應商工廠灌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對於質量問題,該海底撈門店於當日接到反饋,便對該產品的供應商生產加工、門店配餐等過程進行全面排查。對供應商生產加工環節,海底撈已派食安人員到現場進行核查。經過排查,該事件原因已確定為工廠灌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
  • 關門店拖貸款遭討薪 它是昔日高端自助餐標杆 如今慘如樂視
    關門店拖貸款遭討薪 它是昔日高端自助餐標杆 如今慘如樂視  董邱格 • 2017-06-29 10:03:44
  • ...總部;「樂視退」今日摘牌;瑞幸咖啡將對部分門店「關停並轉」……
    (財經)3.TikTok回應:非中國業務總部目前還沒有最後確定近日,據英國媒體《星期日郵報》報導,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此前計劃投資30億英鎊在英國設立全球總部。但鑑於近期美國等國家以信息安全為由對TikTok頻頻施壓,TikTok的計劃可能在付諸實施前就化為泡影。
  • 樂視O2O的後手:五流合一
    如張志偉所言:相較於傳統線下渠道,樂視有專業的電商平臺優勢;相較於傳統電商平臺,樂視有流量入口優勢,其樂視網、樂視商城、樂視影業、樂視音樂、樂視體育等都可以成為傳播載體,多維度觸達用戶;而相較於傳統渠道與服務商,樂視與LePar通過資本層面形成了全新的合伙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