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冰鎮冷飲冷食

2020-12-24 西部網

北宋文人王讜的《唐語林·豪爽》記載:唐玄宗不堪酷暑,建造了一座涼殿,拾遺陳知節上疏極力諫阻,玄宗便召陳知節進涼殿對話。涼殿內冷風嗖嗖,玄宗讓他坐在裝有冰塊的石榻上,又賜他食用「冰屑麻節飲」。陳知節喝後身體頓生寒意,腹中似雷鳴一般,鬧起了肚子,再三請求如廁,玄宗才允許,不料他剛出殿門便拉了一褲子。「冰屑麻節飲」就是唐朝的一種冰鎮冷飲,其降溫神效可見一斑。

唐朝之所以有冰鎮冷飲可餐,是因為當時的藏冰技術已經很完備了。冰塊冬藏夏用技術遠在周朝就已有之,到了唐朝就更加爐火純青,朝廷還專門設有負責藏冰、用冰事務的機構。民間也出現了一些採冰技術高超的「冰戶」,專門向皇宮進貢冰塊以便儲藏,如陝西藍田的冰塊被稱為「貢冰」。一些財大氣粗的官員也收藏冰塊,以供消夏之用。如楊國忠家族生活奢侈,就用冰山避暑,《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其驕貴如此也。」

有了冰塊,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時節,各種冰鎮冷飲冷食也就應運而生,並成為高官貴族的消夏奢侈品。1987年,陝西西安長安縣南裡王村發現的一座中唐時期墓葬中就有一幅壁畫,考古者稱之為《野宴圖》。此圖上長方形食案正中的盤子裡有一道美食,峻峭挺拔,專家考證說這是唐朝流行的一種冰鎮冷食,名曰「酥山」,是現在冰淇淋的雛形。具體做法是將酥加熱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軟的狀態,再拌入蔗漿或蜂蜜調味,隨後用手將盤中的酥塑造成山巒的形狀,然後放到冰窖裡冷凍,定形之後即可端上餐桌食用了。一些文化人還在盤子上裝飾一些假花,猶如一座鮮花簇擁的雪山,更加秀色可餐了。唐代章懷太子墓中的《仕女圖》中有6位仕女,其中有兩位捧著這樣的「酥山」。另外,還有用染成粉紅色的「紅酥」製作成的「奶油冷凍花點」。據史料記載,公元709年,韋巨源升任尚書左僕射,依照慣例在自己家中設「燒尾宴」請唐中宗李顯,《清異錄》中記載了當時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清單,這次宴會共上了58道菜,其中就有一道名為「貴妃紅」的紅酥。

唐玄宗在天寶十一年賜百官櫻桃,王維的《敕賜百官櫻桃》描繪了當時的情景:「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朱櫻出上闌。才是寢園春薦後,非關御苑鳥銜殘。歸鞍競帶青絲籠,中使頻傾赤玉盤。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蔗漿,即甘蔗汁。將冰鎮過的甘蔗汁淋澆在鮮櫻桃上食用,心中的煩熱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一次唐朝詩人劉禹錫在劉駙馬府邸的水亭避暑,碧波漣漪,翠竹、紅蓮環繞,涼爽的河風吹來,地上竹蓆也自然生涼,端起琥珀杯,飲著美酒,品嘗著御廚做的佳餚和用天子賞賜的冰塊冰鎮著的水果,真是愜意又閒適。劉禹錫不由詩興大發,賦詩一首:「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賜冰滿碗沉朱實,法饌盈盤覆碧籠。盡日逍遙避煩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唐人的冰鎮冷飲冷食(圖)
    「冰屑麻節飲」就是唐朝的一種冰鎮冷飲,其降溫神效可見一斑。  唐朝之所以有冰鎮冷飲可餐,是因為當時的藏冰技術已經很完備了。冰塊冬藏夏用技術遠在周朝就已有之,到了唐朝就更加爐火純青了,朝廷還專門設立了負責藏冰、用冰事務的機構。民間也出現了一些採冰技術高超的「冰戶」,專門向皇宮進貢冰塊以便儲藏,如陝西藍田的冰塊被稱為「貢冰」。一些財大氣粗的官員也收藏冰塊,以供消夏之用。
  • 古人在夏天裡有哪些冷飲冷食?看看比現代吃得都瀟灑,羨慕了
    古人在夏天裡有哪些冷飲冷食?看看比現代吃得都瀟灑,羨慕了。盛夏燥熱如火,從冰箱裡拿出冰鎮西瓜,清涼啤酒,從街邊冷飲店來一杯果味冰沙,冰涼入嘴,熱浪也隨之褪卻了,那是多麼的涼爽暢快。然而在享受這份清涼舒爽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在沒有空調和冰箱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吃到冰涼的冷食和冷飲,通過什麼方法來製冷,以及在古代有哪些好吃的冷食冷飲,他們是如何優雅度過夏日的呢?古人怎麼吃冰鎮水果?其實,大可不必為古人擔憂,因為他們雖沒有冰箱,但他們依然有涼西瓜可以吃。
  • 冷飲冰鎮水果同樣也是古人的消暑必備
    入伏以後酷暑難耐,空調冷飲冰鎮西瓜齊齊上陣,現在的科技可以讓我們輕鬆的度過夏季,但是沒有這些科技手段的古代人一樣也喜歡用冰來抵擋酷熱,古人智慧無窮,吃冰花樣並不亞於現代人。早期冰塊還是以相對原始的形態出現在人們生活中,最高級的用法就是春秋末期的達官貴人們在宴席上會喝冰鎮米酒助興。從唐朝開始,冷飲開始出現了,人們把冰放到木桶裡,然後在上面撒上鹽,再把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冰上面,再插上小木棍,等蔗糖水凝固了以後就可以吃了,這可能就最早的冰棍製作方法了吧。
  • 冰鎮瓜果冷飲、超寬敞「豪華冰箱」、山林度假遊…… 沒想到古人...
    今年我省遭遇史上最熱夏天,小夥伴們全靠空調「續命」,不禁同情起沒有空調的古人其實,古人避暑的方式遠超我們想像:冰鎮瓜果冷飲、超寬敞「豪華冰箱」、山林度假遊……沒想到古人夏天這麼會享受
  • 不用奶油,自己在家也能做老北京冷食,好吃、新鮮又有趣!
    不用奶油,自己在家也能做老北京冷食,好吃、新鮮又有趣!您要是不信,咱就往下瞧~玻璃粉將藕粉或瓊脂熬成濃湯,冷卻後凝固成塊,就成了玻璃粉。透明的叫作白玻璃粉,熬製時如果加了食用紅色素,就成了紅玻璃粉。冰鎮過的果子乾兒,風味更佳,成為過去老北京常見的夏日美食。而現在,大概只有後海的爆肚張才能吃著吧。杏仁豆腐正宗的杏仁豆腐,需挑選飽滿的甜杏仁,磨漿後過濾,加水煮沸,經過冰鎮以後,凝結成塊。吃時,兌入冰鎮過的桂花糖汁,點綴以紅綠櫻桃、葡萄乾等紅綠果料。
  • 古人的消暑利器:冰箱、冷飲、冰激凌
    的相關記載,這一句是讚賞冰鎮糯米酒的,說它喝起來醇香又清涼,看來春秋時期諸侯們就喜愛在宴席上飲用冰鎮米酒了。魏晉南北朝時的冷品中有大量奶製品出現,一種叫甜酪,味道看描述像奶酪那種,但形態上卻像酸奶;另一種叫乾酪,跟現在的奶酪形態差不多,還有一種酢酪,酸酸甜甜口感像初戀。
  • 燥熱的夏天,古人如何用「冰」來降溫、保鮮或製作冷食
    引言:炎炎夏日,躲進空調房裡吃冰淇淋和冰鎮西瓜是現代人的無上享受。古代人在夏日雖沒有空調製冷的待遇,但古人也知用冰降溫,防腐保鮮或製作冷食,為燥熱難耐的夏天增添一抹清涼。我國是世界上用冰歷史悠久的國家之一,不過古人在設備簡陋的時代如何用冰呢?
  • 夏天就可以放肆喝冰鎮飲料了?小心你的腸胃啊
    此時此刻若能暢飲一杯冰鎮飲料,那肯定是冰爽透徹,心曠神怡呀!夏季,為了尋得一絲清涼,很多朋友們都酷愛喝冰鎮、冰凍飲料,然而常喝冰鎮、冰凍飲料對身體健康可是有著諸多危害!本期「護健圖文」欄目,我們邀請了松江區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羅會平,為我們講講常喝冰凍飲料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喝冰凍飲料的注意事項、哪些人群不宜喝冰鎮冰凍飲料,一起來看看吧!
  • 舌尖上的京城——老北京美味冷食,看著就舒坦!
    看看老北京的「冷飲」、能不能讓人生出些許涼意來。  「打冰盞兒」賣酸梅湯   暑熱的天氣,喝碗冰鎮酸梅湯是非常愜意的享受,而且解渴和祛暑的作用特別突出。酸梅指的是烏梅。製法有用開水浸泡成湯的,也有用沸水熬煮成湯的,但都要濾掉渣滓,加入冰糖或白糖,再加入桂花,涼後再加入碎冰塊冰鎮。
  • 「飲食」來自冷食凍飲的真香定律!
    冷飲冰沙的快感?咳咳~ 你還記得你是個小仙女嗎?竟然如此放任自己?小編也知道,夏天就該配冷食凍飲,但是過度的放縱自己可萬萬不可!你還記得你上一次痛經是什麼時候嗎?你還記得滿臉痘痘都是怎麼跑出來的嗎?你還記得內分泌失調你要付出什麼代價嗎?
  • 儘量少吃冷飲冷食,做好3件事,有利於尿酸恢復正常
    隨著夏天的到來,天氣越來越熱,沒有什麼比冷飲更好的食物了,去逛街的路上來一杯冷飲,可以緩解夏天帶來的炎熱,但是長時間的冷飲冷食,身體就會出現狀況。尤其對於有尿酸高中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尿酸高的人為什麼不能喝冷飲這是因為尿酸高的人會經常出現痛風的現象,但出現痛風的根源主要源於體內尿酸結晶含量過多,這些結晶一般都會存在我們的關節處,致使我們出現痛風。
  • 市民注意:喝冰鎮飲料能帶來短暫的舒適感 但更容易中暑
    入伏之後,酷熱難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喝冰鎮飲料解暑,但這真的有用嗎?「其實,喝冰鎮飲料往往更容易中暑,冰鎮飲料雖然會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大量飲用有很多危害。」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脾胃·風溼免疫病科副主任趙龍副教授說。
  • 城·事(12)一根「爽」串起濟南冷飲史
    當時,濟南陸續出現不少冷飲廠。其中,濟南群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康)是濟南為數不多的冷飲廠中年代最久的一家。  提起濟南當地冷飲,年輕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爽」,但如果詢問六七十歲的老濟南人,他們則會說「脆筒」才真正拉開了濟南冷飲的大幕。
  • 2016春季中國冰淇淋冷食展(春季冰展)總結報告
    除主辦方、專家、企業家演講互動外, 「2016中國冰淇淋冷食-金勺子獎」現場揭曉,令人矚目。第十屆中國冰淇淋論壇暨中國冰淇淋冷食-金勺子獎頒獎禮,於3月10日下午,在北京麗都維景酒店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差異化營銷」。
  • 端午假期去露營,戶外能吃上冰鎮冷飲都難,還好朋友推薦備上它
    端午假期去露營,戶外能吃上冰鎮冷飲都難,還好朋友推薦備上它這次的端午的小長假,也不算是虛度了一場,我和小夥伴組織了一場戶外露營,去體驗不一樣的旅遊方式,整裝待發前往目的地,但是我們都非常清楚,像六月份這樣的酷暑天氣是非常難熬的,在戶外能飲上一口現成冰鎮冷飲都難
  • 棗莊天氣乍暖 冰淇淋、雪糕等冷食提前火一把
    還有的年輕人迫不及待地吃起了冰淇淋和雪糕等「冷食」.3月11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著氣溫的走高,冰淇淋、雪糕等「冷食」提前火了一把。3月11日,在市中區解放路一雪糕冷飲銷售店鋪裡,幾名中學生模樣的男孩女孩一邊吃著冰淇淋或雪糕,一邊聊天,小茹就是其中的一位,「過年的時候我就想吃冰淇淋,可是那時候太冷,怕吃了鬧肚子,現在天氣暖和了,哪怕只是暫時暖和,我也得吃吃雪糕和冰淇淋解解饞。」小茹說。「春節過後,氣溫還可以,各類冷食的銷量逐漸上漲。
  • 為何吃冷飲、冷食會胃痛或拉肚子?
    健康科普匯 健康中國行動2030 【為何吃冷飲、冷食會胃痛或拉肚子?】很多人都有大口吃冷飲的時候會突然咳嗽、頭痛的經歷,這是驟然的冷刺激使咽部黏膜、血管和頭部血管劇烈收縮造成的。「凍得腦仁疼」的現象很快就能緩解,但大量的冷飲、冷食對胃腸的刺激可不是緩一緩就能好的。
  • 古代也有冰鎮飲料,古人的冰是哪來的呢?
    我國春秋時期就有了冰鎮米酒,就是在米酒當中加點冰,喝了涼爽可口,還可以降暑。到了唐代,人們把冰放到木桶裡,然後在上面撒上鹽,再把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冰上面,再插上小木棍,等蔗糖水凝固了以後就可以吃了,這可能就最早的冰棍製作方法了吧。
  • 中國古代就有「冰淇淋」 揭中國古代冷飲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就有冰淇淋 揭中國古代冷飲史 我國古代的冷飲 夏天吃冷飲,在我國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了。古時候沒有製冷設備,冷飲是從何而來的呢? 《詩經》中的《豳風?七月》云: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藏之凌陰。凌陰,即藏冰之冰窯。
  • 辣味冰淇淋甜筒你吃過嗎 今夏冷飲搞什麼噱頭?
    由此帶來的是,杭城街頭除了西瓜等夏令水果銷量不錯外,各色冷飲也大受歡迎,銷量直逼七八月份旺季。「前幾天,我們的上口愛甜筒一度賣斷了貨,確實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5月,浙江市場的上口愛甜筒銷量超過了1000萬支,與去年同比增長近三成。」浙江五豐冷食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謝偉明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