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南區將深挖漁港文化資源 打造港版築地

2020-12-13 人民網

人民網9月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提起港島南區,自然令人想起海洋公園、赤柱、淺水灣等旅遊景點,但富有傳統漁港風情的香港仔避風塘卻一直受到冷落。不過這個狀況即將改變,將於2015年通車的南港島線,以及多個陸續落成的大型酒店,將為當區的旅遊發展帶來新契機。港島南區即將舊貌換新顏。

據悉,南區議會正準備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附近興建「海鮮食府」,決意把該處打造成「港版築地」。旅遊業界人士認為,宣揚漁港文化是推動南區旅遊的關鍵。「南區各項景點都具文化價值,只要有秩序整理,相信該區發展潛力將會無可限量」。

「海洋酒店」擬2016年秋竣工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動南區發展,如興建南港島線,在改善當區的交通之餘,同時能為當區帶來人流。海洋公園亦將在正門興建海洋酒店,2016年第三季竣工。酒店落成後可提供495間房,為當區帶來旅遊消費的新契機,當一切落成後,預期港島南區將有很大的變化。

區議會研建「海鮮食府」

軟體建設方面,有南區議員表示該地區雖有改善美化設施,但南區最重要的漁港文化卻沒有被廣泛宣傳。他認為,南區是全港最大的海鮮批發中心。全港約70%的海鮮均由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供應,但這裡卻沒有大型的海鮮食肆,令人感到遺憾。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認為,南區的旅遊景點數之不盡。香港仔的舢舨遊亦是備受外國旅客歡迎的景點之一。胡表示,南區雖有優美的香港仔避風塘景色,但卻缺乏能體現當區文化的深度遊,令外國遊客只能觀其景,卻不解背後的歷史,同時亦難以吸引本地遊客前往。

胡兆英認為,擁有本港70%海鮮的香港仔地理位置較西貢更優越,海鮮種類亦更多,更應該利用自身有利的條件,同時借鑑西貢的經驗,興建「地道食府」,向各地展示其漁港風情。

相關焦點

  • 港島將建新居屋 傳選址南區柴灣主打中小單位
    為社會和諧考慮和因應各區不同類型的房屋需要,消息透露,政府初步選定港島區一幅「蚊型」地皮興建新居屋,若新選址獲最終拍板落實,將會是自2008年以來,極具升值潛力的港島區新建居屋首次再現樓市。據悉,新居屋選址將在南區或柴灣,主打中小型單位,售價較貴的三房大單位料會絕跡。
  • 深挖淮南文化資源內涵 打造成語典故旅遊線路
    原標題:深挖淮南文化資源內涵 打造成語典故旅遊線路為豐富成語典故之城文化內涵,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淮南市以成語典故旅遊線路為橋梁,打造城市旅遊新形象,深挖文化資源內涵。精心設計6條成語典故旅遊線路。
  • 漁港古城,因漁而港,因港而城
    寧波市象山縣石浦漁港古城,因漁而港,因港而城。石浦漁港古城,具有深厚的漁文化、漁商文化,以及悲壯的海防文化,漁港、商港、軍港三合一,使漁港古城的文化底蘊和旅遊價值,極為豐富。石浦漁港古城,位於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金山路,這裡是中國海洋漁業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秦漢時,就有先民在此以漁獵為生,繁衍生息。唐宋時,石浦漁港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漁業商埠和海防要塞,形成了石浦古城的雛形。
  • 深挖歷史底蘊 打造漁家文化名鎮
    時至今日,走在大澳村主街上,依然可以充分感受到這處古村獨特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    根據該鎮制定的最新規劃,大澳將依託東平旅遊強鎮發展的契機,立足大澳區域的古漁村、古漁港、古商埠等資源,彰顯濃鬱的文化底蘊,重點發展體驗式漁家生活,突出鄉村休閒特色,建設全國知名的海鮮美食城,推進大澳漁家文化村旅遊品牌的強勢崛起,爭取打造成為粵西旅遊的「新龍頭」、泛珠三角區域的知名旅遊景點。
  • 舟山沈家門漁港打造特色產業小鎮 探索產業發展道路
    舟山沈家門漁港依託旅遊和漁業規劃打造特色產業小鎮  港產城融合的東方漁都  -海南日報記者孫慧 宗兆宣  浙江省德清縣莫幹山鎮燎原村。  有著「千島之城」美譽的浙江省舟山市,海洋漁業和旅遊產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以普陀山觀音文化和沈家門漁港文化聞名中外。
  • 中國四大漁港之一,因漁而港,因港而城,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從2003年開始,我國評選了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寧波市內共有四個古鎮和六個古村榮登榜單。四個歷史文化名鎮分別為石浦、前童、慈城和鳴鶴古鎮。六個歷史文化名村分別為,走馬塘村、李家坑村、柿林村、方家河頭村、許家山村和龍宮村。石浦,「沿溪布村,村前濱海處多巖石」,故名石浦,因漁而港,名為石浦漁港。
  • 深挖文化底蘊生態資源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9月15日,記者在淇縣採訪時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搶抓機遇,淇縣精心謀劃實施了17個重點項目,深挖文化底蘊和生態資源,全力打造景城鄉三位一體、融合互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實現從「景點遊」向全域遊」的華麗轉身。依託豐厚資源 稟賦,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淇縣,古稱朝歌,因「喜迎朝陽、高歌黎明」而得名。
  • 廣東臺山市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廣東臺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臨南海,距香港87海裡,距澳門48海裡,向南距國際主航道12海裡。臺山海岸線長約306公裡,島岸線長約391公裡,大小島嶼557個,其中無居民海島552個,有居民海島5個。
  • 海西深挖文旅資源打造旅遊金名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認真貫徹「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強化旅遊項目建設,拓展旅遊宣傳推介,提升旅遊服務環境,深挖文旅資源,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極打造旅遊新亮點,不斷打造特色旅遊金名片。海西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壯美的自然景觀、古老神秘的文化遺蹟、風格迥異的民族風情,符合旅遊求新、求異、求知、求樂的需求趨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 港鐵宣布70億建南港島線 港府「出錢出地」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19日聯同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公布落實興建計劃,香港南港島線最快會在2011年動工,2015年前落成,30年內將會帶來320億元經濟效益。香港特區政府預留原有的黃竹坑一公屋地皮給港鐵作車廠及物業發展,海洋公園站上蓋也會有物業發展。
  • 鄭汝樺重申港鐵南港島線可推動南區發展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九日電 (記者 文青)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通過由港鐵規劃及興建耗資七十億港元的南港島線,預計新鐵路在二零一一年動工,並不遲於二零一五年建成。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今天表示,南港島線是今年施政報告十大建設之一,對港島南區交通、地區發展、經濟及就業帶來很大好處。  鄭汝樺今天在記者會上宣布行政會議的決定。她表示,新鐵路將由金鐘至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及海怡,全程約九分鐘,較現時車程二十五至四十五分鐘為快,由海洋公園至金鐘更只需四分鐘。
  • 日本築地市場將搬遷,市場搬離是文化記憶的流失
    位於東京的築地市場,是日本最大的海鮮市場。這個市場成立於1935年,富有著獨特的日本文化特色。這裡更被美譽為「東京廚房」,當地各位米其林星級大廚都會從這裡選購新鮮食材。古老又充滿生機的築地市場,在世界飲食文化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主動作為 深挖遂寧文化旅遊資源
    、傳播遂寧文化旅遊品牌上發揮作用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調查,力求探尋出本土媒體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平臺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促進遂寧文化旅遊繁榮興盛的新路徑、新方法。遂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遂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優勢明顯。遂寧鍾靈毓秀、山川秀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旅遊資源豐富。自晉至今,文脈承繼,遂寧名士,迭出不窮,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遂寧歷史文化的厚重積澱,有了豐富的文脈流傳至今。深挖遂寧文化旅遊資源,媒體單位要主動作為。
  •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2016-10-11 09: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門日報臺山有大小海(港)灣119個,三大漁港分別為沙堤漁港、橫山漁港和廣海漁港,沿海30多公裡長的深水岸段中有上川圍夾、下川王府洲萬噸級以上的優良港池。臺山海域面積約2717平方公裡,沿海灘涂(潮間區)面積26666公頃,是廣東省海洋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
  • 黃沙港:向海而生打造特色漁港
    射陽把打造黃沙港特色漁港小鎮作為推進沿海開發的重要抓手,挖掘漁港文化內涵,高站位、高標準、高效率推進,努力將黃沙港特色漁港打造成為全市沿海開放的窗口、綠色轉型的標杆、特色旅遊的典型。 量體裁衣打造別樣漁家風情 走進黃沙港魚躍大道,綠樹掩映,鮮花點綴。
  • 蛟龍出港:「一港三帶」,讓古邑舥艚幻化璀璨漁港
    舥艚古稱「琶槽」,因此處有避風港,與琵琶山島隔海相望,相傳其地築有柄型水道,注入東海而得名。舥艚坐擁國家級中心漁業碼頭,港口常年駐停大小漁船700餘艘,2019年漁業總產量達4.77萬噸,產值達3.8億元。「蛟龍出港,港在舥艚。」接受記者採訪時,舥艚片區黨工委書記黃昌堯的開場語寥寥數言,卻內涵十足。
  • 珠海洪灣中心漁港落成開港 可停泊漁船超過800艘 香洲漁港的搬遷將...
    日前,珠海洪灣中心漁港開港儀式在洪灣中心漁港現場舉行。據介紹,洪灣中心漁港按高標準設計,可停泊漁船800艘以上,設計年漁貨卸港量8萬噸。  珠海市副市長劉嘉文在致辭中強調,珠海市要以洪灣漁港開港為契機,依託漁港區位優勢,把洪灣漁港建設成為集漁船避風、後勤補給、水產品交易、水產品精深加工、冷鏈儲藏配送、物流運輸、海洋漁業文化及科技研發、休閒旅遊度假等多產業一體,輻射華南地區的中心樞紐漁港和國際漁業物流港,打造成為珠海新城市名片。
  • 半升洞將打造舟山版「漁人碼頭」
    以漁港文化為主題,包含公園休憩、休閒商業、商務辦公、文化娛樂與居住五大功能的城市休閒地標  普陀沈家門半升洞二期徵收區塊房屋騰空工作近日順利結束,已籤約的徵遷住宅戶全部完成騰空。這意味著,整個半升洞區塊的房屋徵收工作基本完成,將有力促進沈家門舊城改造的有序推進。
  • 天津中心漁港商港開港打造北方「食品碼頭」
    摘要 【天津中心漁港商港開港打造北方「食品碼頭」】記者從天津中心漁港了解到,隨著天津中心漁港商港的開港,一個以食品、牛羊肉、奶酪、葡萄酒、蔬菜等食品冷鏈物流為主的北方冷鏈物流與水產品集散中心即將建成,未來從世界各國運來的金槍魚、鱈魚等貨物也可直接停靠
  • 港島南區的傳統豪宅地段:淺水灣
    現在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背靠紫羅蘭山,迎面盡收淺水灣泳灘海景,附近有行人徑可供遠足散步,空氣清新自然淺水灣及其附近的露臺餐廳均有百年歷史,而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亦居住在淺水灣一帶以陽明山莊為例,大部分會所露天設施與周遭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室內設施則除頂級基本配套外還擺設了很多藝術藏品從幼兒園到中學,港島南區都有多家有名的國際學校吸引優質生源前來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