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快遞小哥的報導走紅網絡。例如,浙江、安徽等地,有快遞小哥被評為「高層次人才」,獲巨額現金獎勵;快遞小哥獲評「技術職稱」、快遞小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等。新華社曾經有一篇題為「尋找勞動的價值」的報導,也肯定了快遞小哥勞動價值,並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不少其它媒體也評論了快遞小哥獲評「技術職稱」這一現象,認為這是「對快遞小哥勞動價值的認同」等等。
那麼,快遞小哥的勞動價值到底有哪些方面?怎樣理解快遞小哥的勞動增加了社會財富?快遞小哥的勞動到底在哪些方面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呢?這裡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早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叫斯密的經濟學家,就詳細論述了社會生產中的分工這一現象。他認為,分工促進的勞動效率的提升,使社會生產的產品極大地豐富起來。現代社會,商品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勞動效率也得到空前提高。這一切證明了斯密論斷的無比正確性。進一步,因為生產的分工意味著不同的社會群體生產不同的商品,而人類對商品數量和種類的需求卻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們不得不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市場交換,這就促進了市場的出現、發展和完善。今天,市場經濟已成為最普遍的經濟形態。
大家知道,市場就是買賣商品的地方。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而市場上的商品又極其豐富,所以傳統的面對面交易的市場,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於是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市場,除了實體市場,還有網上虛擬市場,諸如我們國家的淘寶網、京東網等,還有如微信、微博、廣播、電視等渠道,都成為了一種可以利用的銷售和購買渠道。這些銷售和購買渠道,本質上都是市場。這些各式各樣的市場,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各種各樣的市場,其功能實現方式各不一樣。當今最為流行的網上虛擬市場,快遞員在其中承擔了貨物搬運的職能,為我們解決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空間分離的問題。
那麼快遞員把東西搬來搬去,甚至都不用了解包裹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更別說參與商品的生產了。而且,不僅如此,快遞員還會收取一定的費用。那快遞員真能創造社會財富嗎?也許,大家認可快遞員的勞動,但不承認他能為社會創造多餘他搬運的商品所值的財富量。僅此而已。持這樣一種潛在觀點的人也許認為:因為快遞員得到了勞動報酬,所以他創造的價值被他自己收取了,他並不能創造其它價值吧?最多,他創造的剩餘價值被僱傭他的老闆佔有了吧?但其實並非如此!
首先,我們需建立一個概念,即社會財富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們有不少爭論,但是我們這裡不打算介入這種爭論。我們姑且認為:社會產品,無論是實物產品,還是精神產品,還是消耗性的服務,只要能滿足我們日常需求的,都算是一種社會財富。如果一種物品或者其它任何事物,不能滿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你說這能算是一種財富嗎?當然不能!而如果恰是這種東西,是許多人需要的東西,你說這能不算是一種社會財富嗎?顯然也不能!所以我認為,我們上面說的這個概念應該是正確的。
其次,在建立了財富概念的基礎上,我們來看快遞小哥如何創造社會財富的。當然,我們這裡要計算出除了快遞小哥及他的老闆佔用了的社會財富外,快遞小哥創造的其它的剩餘財富,這樣我們才能說服讀者,快遞小哥除了為他自己生產工資外,也能為社會其它成員創造財富,即創造剩餘的社會財富。
為此,我們先要理解每次購買行為背後的發生的事情。現在我們問一下自己:當你花錢購買一種產品的時候,你是憑什麼做出決定的呢?當然首先是要價格合適。所謂價格合適,就是越便宜越好,不能太貴,否則你會覺得不划算,也就不會購買了。或者說,你花了錢後,必須有一種獲得感,而不能相反,讓你有一種失去感,或者購買後覺得自己什麼也沒得到,這也是不行的。試想,如果你用一件物品和別人交換,別人也給你一件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的物品,你肯定會覺得毫無意義,從而也不會做這樣的交換。所以,每一次購買的背後,參與買賣的雙方,都獲得了高於他付出的財富,不然,他是不會做任何買賣的。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即我們每一次購買行為,都本質上提高了我們自己財富的擁有量,這是促使我們花錢買東西的最根本的原因。
現在我們不難理解快遞小哥的勞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了。是的,在我們每一次支付快遞費用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不少。尤其是當一個人持一種觀點,認為快遞小哥的工作毫無意義的情況下,這類消費者從快遞小哥勞動中獲得的財富量是較其它情況更多的。因為這種心理的背後意識是:快遞小哥就收這麼一點兒錢,太不值錢了。這恰恰說明這類消費者為獲得這一次快遞服務所付出的心理成本是非常小的,所以他得到的剩餘就更多。當然,快遞小哥在這一交易中也得到除了他自己勞動付出外的剩餘財富。但快遞小哥也是我們的社會成員,所以他有權從這種活動得到屬於自己的財富剩餘。
然而,我們上面分析中看到的快遞小哥創造的財富量,僅僅是很小一部分。從大的方面來看,快遞小哥的勞動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比如,他讓消費者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從而可以從事更多有意義的工作,為社會創造其它更多的財富;他讓生產者的產品與消費聯繫起來,讓生產出來的商品可以最終實現其社會價值,並為我們整個社會的進一步再生產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等等。總之,快遞小哥的勞動到底創造了什麼價值,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在今天國際國內複雜的經濟與政治背景下,我們國家提出了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的經濟布局,以這種策略應對國際國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國家將會步入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快遞小哥工作的重要性,我們無論怎樣強調都是不過分的。
那麼,你認為給快遞小可評職稱、部分快遞小哥被評為「高層次人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這些事情是否合理?你認為快遞小哥到底為社會創造了什麼財富?歡迎發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