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的勞動為社會創造了什麼?

2020-12-24 潘潘聊科技

最近,關於快遞小哥的報導走紅網絡。例如,浙江、安徽等地,有快遞小哥被評為「高層次人才」,獲巨額現金獎勵;快遞小哥獲評「技術職稱」、快遞小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等。新華社曾經有一篇題為「尋找勞動的價值」的報導,也肯定了快遞小哥勞動價值,並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不少其它媒體也評論了快遞小哥獲評「技術職稱」這一現象,認為這是「對快遞小哥勞動價值的認同」等等。

那麼,快遞小哥的勞動價值到底有哪些方面?怎樣理解快遞小哥的勞動增加了社會財富?快遞小哥的勞動到底在哪些方面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呢?這裡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早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叫斯密的經濟學家,就詳細論述了社會生產中的分工這一現象。他認為,分工促進的勞動效率的提升,使社會生產的產品極大地豐富起來。現代社會,商品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勞動效率也得到空前提高。這一切證明了斯密論斷的無比正確性。進一步,因為生產的分工意味著不同的社會群體生產不同的商品,而人類對商品數量和種類的需求卻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們不得不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市場交換,這就促進了市場的出現、發展和完善。今天,市場經濟已成為最普遍的經濟形態。

大家知道,市場就是買賣商品的地方。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而市場上的商品又極其豐富,所以傳統的面對面交易的市場,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於是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市場,除了實體市場,還有網上虛擬市場,諸如我們國家的淘寶網、京東網等,還有如微信、微博、廣播、電視等渠道,都成為了一種可以利用的銷售和購買渠道。這些銷售和購買渠道,本質上都是市場。這些各式各樣的市場,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各種各樣的市場,其功能實現方式各不一樣。當今最為流行的網上虛擬市場,快遞員在其中承擔了貨物搬運的職能,為我們解決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空間分離的問題。

那麼快遞員把東西搬來搬去,甚至都不用了解包裹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更別說參與商品的生產了。而且,不僅如此,快遞員還會收取一定的費用。那快遞員真能創造社會財富嗎?也許,大家認可快遞員的勞動,但不承認他能為社會創造多餘他搬運的商品所值的財富量。僅此而已。持這樣一種潛在觀點的人也許認為:因為快遞員得到了勞動報酬,所以他創造的價值被他自己收取了,他並不能創造其它價值吧?最多,他創造的剩餘價值被僱傭他的老闆佔有了吧?但其實並非如此!

首先,我們需建立一個概念,即社會財富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們有不少爭論,但是我們這裡不打算介入這種爭論。我們姑且認為:社會產品,無論是實物產品,還是精神產品,還是消耗性的服務,只要能滿足我們日常需求的,都算是一種社會財富。如果一種物品或者其它任何事物,不能滿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你說這能算是一種財富嗎?當然不能!而如果恰是這種東西,是許多人需要的東西,你說這能不算是一種社會財富嗎?顯然也不能!所以我認為,我們上面說的這個概念應該是正確的。

其次,在建立了財富概念的基礎上,我們來看快遞小哥如何創造社會財富的。當然,我們這裡要計算出除了快遞小哥及他的老闆佔用了的社會財富外,快遞小哥創造的其它的剩餘財富,這樣我們才能說服讀者,快遞小哥除了為他自己生產工資外,也能為社會其它成員創造財富,即創造剩餘的社會財富。

為此,我們先要理解每次購買行為背後的發生的事情。現在我們問一下自己:當你花錢購買一種產品的時候,你是憑什麼做出決定的呢?當然首先是要價格合適。所謂價格合適,就是越便宜越好,不能太貴,否則你會覺得不划算,也就不會購買了。或者說,你花了錢後,必須有一種獲得感,而不能相反,讓你有一種失去感,或者購買後覺得自己什麼也沒得到,這也是不行的。試想,如果你用一件物品和別人交換,別人也給你一件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的物品,你肯定會覺得毫無意義,從而也不會做這樣的交換。所以,每一次購買的背後,參與買賣的雙方,都獲得了高於他付出的財富,不然,他是不會做任何買賣的。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即我們每一次購買行為,都本質上提高了我們自己財富的擁有量,這是促使我們花錢買東西的最根本的原因。

現在我們不難理解快遞小哥的勞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了。是的,在我們每一次支付快遞費用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不少。尤其是當一個人持一種觀點,認為快遞小哥的工作毫無意義的情況下,這類消費者從快遞小哥勞動中獲得的財富量是較其它情況更多的。因為這種心理的背後意識是:快遞小哥就收這麼一點兒錢,太不值錢了。這恰恰說明這類消費者為獲得這一次快遞服務所付出的心理成本是非常小的,所以他得到的剩餘就更多。當然,快遞小哥在這一交易中也得到除了他自己勞動付出外的剩餘財富。但快遞小哥也是我們的社會成員,所以他有權從這種活動得到屬於自己的財富剩餘。

然而,我們上面分析中看到的快遞小哥創造的財富量,僅僅是很小一部分。從大的方面來看,快遞小哥的勞動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比如,他讓消費者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從而可以從事更多有意義的工作,為社會創造其它更多的財富;他讓生產者的產品與消費聯繫起來,讓生產出來的商品可以最終實現其社會價值,並為我們整個社會的進一步再生產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等等。總之,快遞小哥的勞動到底創造了什麼價值,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在今天國際國內複雜的經濟與政治背景下,我們國家提出了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的經濟布局,以這種策略應對國際國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國家將會步入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快遞小哥工作的重要性,我們無論怎樣強調都是不過分的。

那麼,你認為給快遞小可評職稱、部分快遞小哥被評為「高層次人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這些事情是否合理?你認為快遞小哥到底為社會創造了什麼財富?歡迎發表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快遞小哥不是社會的「臨時工」
    《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專題  快遞小哥不是社會的「臨時工」  前言  「快遞小哥」月收入是「傳說」的過萬元嗎?難!團中央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東部地區快遞員月平均工資5110元,中部地區4464元,西部地區4247元。
  • 一勤天下無難事|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點讚「快遞小哥」引發強烈反響
    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從一線醫務人員到各個方面參與防控的人員,從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到生產防疫物資的工人,千千萬萬勞動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匯聚起了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堅定信心、保持幹勁,弘揚勞動精神、克服艱難險阻,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 快遞小哥偷自己包裹,這是什麼操作?
    快遞小哥偷自己包裹,這是什麼操作?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快遞小哥本該是我們消費者網購商品的守護者
  • 王鐵兵:快樂的快遞小哥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縣城一百多名快遞小哥之一。從外地郵來的包裹,幾次經由他送到我的手裡。每次他敲門進來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好,聲音清脆且富有感情。讓我不能不對他多瞅幾眼,個子不高,年紀很輕,陽光的臉上綻放著笑容。籤收完畢,他微笑點頭示意,一溜小跑離開了辦公室。
  • 菜鳥驛站取快遞都是免費,靠什麼盈利?快遞小哥:不用擔心
    菜鳥驛站取快遞都是免費,靠什麼盈利?快遞小哥:不用擔心!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促使電商行業的誕生,電商的發展除了離不開網際網路,還離不開快遞公司。當網購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物流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以前收快遞的方式是快遞小哥送到家附近,打電話讓你下去拿,甚至還可能送到家門口。,但是現在的快遞都是統一放在菜鳥驛站這種快遞點。大家都知道,快遞小哥的工資是很高的,以前送快遞都是打電話,如果收件人不在,就無法籤收,第二天又得再跑一趟,這樣是很耽誤時間的。
  • 國家郵政局持續深入開展「暖蜂行動」 關心關愛「快遞小哥」
    12月8日,國家郵政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通知,在郵政快遞行業持續深入開展關愛快遞員「暖蜂行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通知指出,「雙11」業務旺季前夕,國家郵政局啟動了關愛快遞員「暖蜂行動」,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 聽聽蘇寧快遞小哥怎麼說
    始終保持0差評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在潘虎看來,送快遞本身就能熟能生巧,配送路線的優化、溝通能力的提升、問題處理能力的強化,都是在一單單的配送實戰中得以提升。跳河砸窗救人獲得央視及社會各界點讚的上海駕駛員翟秋雲;大愛無疆,捐獻骨髓、資助貧困學生的女快遞員支桂紅;將服務做到極致,腳踏實地一單一單跑出好服務、好口碑,獲得「南京青年英才」、「南京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的王仲林。疫情期間,蘇寧物流快遞員逆行一線,大放異彩。
  • 【光明政論】總書記掛念的快遞小哥怎麼樣了
    風裡來,雨裡去,快遞小哥穿梭於大街小巷
  • 快遞三輪與轎車剮蹭 西安一快遞小哥遭毆打
    近日,西安圓通公司的一輛電動三輪車與一輛轎車發生剮蹭,一名快遞小哥又遭轎車司機毆打,致眉骨骨折。圓通公司負責人表示,快遞小哥不能成為社會戾氣的受害者,公司將會運用法律手段追究打人者的責任。西安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33歲的天津人小徐在西安從事快遞工作已經一年了,4月19日下午1時20分許,「我到一小區送完快遞後,騎著電動三輪車剛駛出,一輛銀色小轎車從小區門口由西向東行駛,撞到我騎的三輪車前輪處。」小徐說:「事故倒是不嚴重,是小剮蹭。」
  • 10年從普通快遞員到全國勞模,這位快遞小哥做了什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魯佳「作為一名普通的勞動者,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我特別的激動,能代表400萬快遞小哥獲得這項榮譽,更是特別的興奮。雖然說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得到客戶和社會的認可,讓我們更有動力把有速度更有溫度的服務傳遞給更多消費者。」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京東物流北京鼎好營業部站長宋學文受邀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五年評選表彰一次,代表著我國勞動工作者的最高榮譽。
  • 快遞小哥「雙十一」集體辭職,是尾款人的錯嗎?
    剁手黨們正在家裡盼著快遞趕快到來,但他們不知道,雙十一於快遞員而言,是糾結而不是狂歡——「我還要繼續送快遞嗎?」今年是快遞公司打價格戰最白熱化的一年,也是快遞員最飽受折磨的一年。近期衝上微博熱搜的「快遞罷工」事件直接反映了這個問題,當日話題閱讀量超1300萬,百度貼吧相關帖子超12萬篇。「罷工」為了討薪。
  • 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給一線快遞小哥送「蘋」安
    懷著對快遞小哥滿滿的關愛和對快遞員子女暖暖的關心,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聯合圓通北京省區,為「全國快遞員子女開放參與悅讀換糖果項目」按下了啟動鍵。快遞員是一個龐大而特殊的群體,是辛勤的小蜜蜂。尤其是今年疫情以來,快遞小哥冒疫奔忙、辛苦付出、犧牲小我、大愛人間,充分體現了快遞人不辭辛苦,服務百姓奉獻主義精神。
  • 佐川萌:日本快遞小哥何以成偶像
    (原標題:佐川萌:日本快遞小哥何以成偶像)
  • 日本:「快遞小哥」機器人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9日(外代一線)(2)日本:「快遞小哥」機器人這是12月9日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拍攝的送貨機器人。日本松下公司7日宣布將於明年2月份對新推出的一款送貨機器人進行試用。該款機器人最高速度約每小時4公裡,通過遠程控制運送貨物。
  • 快遞小哥一個月能拿多少錢?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了一個叫快遞小哥的職業,在每個城市的角落我們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大家又熟悉又陌生的人,每天他們穿梭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無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斷,除了颱風或者天氣太惡劣之外,基本上都能看見快遞小哥為生活奔跑著,但是大家知道快遞小哥一個月能拿多少錢嗎?
  • 專用車牌,防快遞小哥「只顧速度不顧交規」
    條例草案擬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核發專用號牌。目前該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已在上海人大網全文公開,正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12月13日 澎湃新聞網)作為經濟、便捷、節能、環保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成為市民短途出行的最愛。但是,隨著其廣泛的應用,以及職能部門對電動車監管的柔軟,導致了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頻發。
  • 快遞小哥變身「交通督導員」
    原標題:快遞小哥變身「交通督導員」交警八大隊警官為快遞小哥戴上頭盔,宣布「交通宣傳員」正式上崗。南報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攝本報訊(通訊員 王雅雯 鄔丹 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佩戴著「紅殷騎手」胸牌的順豐快遞小哥,這兩天除了在大板橋片區送快遞,還多了一項任務——監督引導宣傳騎電動車要戴頭盔。交警八大隊警官李衛寧點讚:「這是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個實例。」
  • 德邦快遞小哥救助受傷大姐,稱:再忙也要救人!
    恰好這時,外出派件的「德邦」快遞小哥朱本昌經過,想都沒有多想,第一時間放下手中需要派送的貨物,拿出自己的衣服給傷者進止血,,並提醒圍觀群眾趕緊報警叫救護車,最終配合醫務人員和民警成功救助該名傷者。  那時,正值雙十一狂歡購物季,「德邦快遞」小哥自然是眼下最忙碌的「打工人」,而「德邦」小哥可以放下手中的「活兒」,見義勇為,在他人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禁讓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 一位快遞小哥的 「送貨」時間
    快遞小哥邱冰華燕趙都市報駐邢臺記者 張會武 文/圖沒有午休,沒有正點的午飯時間,邱冰華所能做的,就是在中午這一段最寶貴的出貨時間內,將物品儘快送到收件人手中。他清楚記得每位老客戶的購物習慣,喜歡買什麼,一般間隔幾天,哪個時間段家裡有人。在紅星街的一家社區內,收件人並未在家,邱冰華說去家裡看看吧,家裡有人就給他放下。但家裡沒人,返回時,收件人的父親在陰涼處歇息,看到邱冰華,熱情打招呼,物品遂順利送出。邱冰華也時時分享到收件人的快樂。
  • 矩陣科技谷祖林:真正服務快遞小哥的企業才能幫到他們
    以上種種,並非近年來才有的問題,事實上,它們從快遞物流業興起之初就相應而生、伴隨至今,而且愈演愈烈。對此,持續有人在為快遞小哥群體發聲、鳴不平,然而這些聲音要麼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要麼最終消失匿跡,並沒有起到什麼實際作用,對改變快遞小哥群體的境況沒有太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