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郵輪碼頭去年旅客超48萬

2020-12-13 環球網

郵輪旅遊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新興旅遊方式。昨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郵輪經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對郵輪旅遊、母港基礎建設、旅遊休閒服務相關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全景式展示國內郵輪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數據顯示,2018年,13個郵輪港出入境旅客488.67萬人次,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接待出入境遊客48.12萬人次,佔比近1/10。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徐靜

上海天津和廣州去年遊客量前三

去年9月,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制定出臺《關於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郵輪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郵輪旅客年運輸量達到1400萬人次,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和郵輪船隊發展取得突破,體系完善、效率顯著的郵輪產業鏈基本形成,郵輪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對城市轉型、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和人民消費的支撐力和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天津和廣州郵輪接待出入境遊客量位居前三位。2016年~2018年,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運營出入境郵輪320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21.07萬人次,連續三年位居第三,成為我國東南亞航線最多的郵輪港口。

主要郵輪母港:均可接待世界最大的22.5萬噸級郵輪

《報告》選取國內主要郵輪母港進行指標分析,分別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和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主要郵輪母港建設郵輪泊位2至4個,各主要郵輪母港均可接待世界最大的22.5萬噸級郵輪。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泊位岸線長度最長,達1600米。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將於17日開港運營)總規劃岸線1600米。各主要郵輪母港的泊位岸線工程規劃均超過1000米。

粵港澳大灣區郵輪市場

隨著深圳、廣州郵輪母港先後投入使用,依託華南及腹地廣闊的客源市場支撐,廣、深郵輪旅遊市場呈較強增長勢頭。廣州大力開闢「銀髮團體」與「家庭團體」市場,錯位發展豐富完善郵輪消費市場;深圳力推商務會議郵輪產品,吸引「公司團體」。

郵輪航線:產品豐富航線類型多樣

多樣化的郵輪航線是郵輪母港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香港郵輪產品豐富,航線類型多樣。郵輪以香港啟德碼頭為母港始發,目的地以東亞和東南亞的旅遊勝地為主,航行天數多為10天至15天。有別於廣州與深圳,香港郵輪航線的國際化程度較高,航行目的地遍及各大洲。國際郵輪公司於香港開設有前往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國際航線,航行天數在18至56天間。無目的地「公海郵輪」旅遊線路也是香港郵輪母港航線產品的特色。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和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的航線主要以前往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航線為主。香港、廣州和深圳三地郵輪旅遊客源市場部分疊加,需推動協同創新發展。

交通網絡:區位優勢明顯

香港擁有發達海陸空交通網絡,香港機場國際航線豐富,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可免籤入境。面向內地,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香港往返內地城市的時間將會縮減,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通達度和便捷度大幅提升。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的區位優勢明顯,以南沙為中心,周圍60公裡半徑內有14個大中城市,腹地廣闊。周邊匯集廣深港高鐵、京港澳高速、珠三角南環高速、佛莞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一小時車程可達廣州市區及珠三角其他主要城市,半個多小時可達廣州南站。

腹地城市:客源市場潛力大

2019年2月份數據顯示,中國郵輪出入境遊客量為29.6萬人次。粵港澳大灣區郵輪旅遊業逆勢保持增長,2018年郵輪旅客出入境接待量達174.06萬人次,同比上升16.34%。粵港澳郵輪業在繼續擴大、經營好粵港澳大灣區郵輪市場外,充分挖掘毗鄰腹地省份客源市場潛力大。

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和雲南這十省(市、自治區)直接或間接地與珠江流域的經濟流向和文化相關,且在資源、產業和市場等方面有較強的互補性,是粵港澳郵輪旅遊的重要潛在市場。《報告》將此十省(市、自治區)簡稱為「腹地省(市、自治區)」,「腹地省(市、自治區)」主要城市稱為「腹地城市」。

以交通為例。腹地城市乘坐高鐵到廣州時間不超5小時,形成「四小時經濟生活圈」。腹地城市中南寧、桂林、南昌、宜春、長沙、株洲、湘潭、衡陽、武漢、廈門、泉州這11座城市與廣州形成高鐵「四小時經濟生活圈」。隨著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開通,為「郵輪+」帶來新機遇。未來可推出「郵輪+高鐵」「郵輪+飛機」等多種休閒旅行出行方式。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範明俐、黃曉聰、趙芸萱、鄭曉雲、張培傑、陳杰對此文亦有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東南亞航線數居內地首位
    中新社廣州11月1日電 (蔡敏婕 張敏敏)廣州港集團11月1日發布消息稱,自2016年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開港以來,共計接待國際郵輪旅客量158.8萬人次,目前已開通了出發往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的航線9條,是中國內地至東南亞航線最多的郵輪港口。
  • 南方日報:港啟德郵輪碼頭啟用 南沙還有戲嗎?
    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廣州也一直在建設郵輪母港的道路上奔跑,按照規劃,南沙將成為廣州建設郵輪母港的載體。但是,提出構想到現在,啟德郵輪碼頭已經建成啟用了,南沙還在原地踏步,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
  • 南沙國際郵輪碼頭超高層全部封頂!
    2015年8月投資建設的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宛若「巨鯨」騰躍獅子洋畔廣州人企盼已久的「郵輪夢」已然在建設者的不懈奮戰中漸次實現。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可供全球最大豪華郵輪停泊,設計年旅客通過可達75萬人次。
  •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預計2019年迎客年設計通過能力達71萬人次
    根據環評,廣州南沙郵輪碼頭將設在虎門大橋下遊640~1410米範圍內,項目總投資為22.05億,預計到2019年建成。屆時年迎客量可達71萬人次。50米的碼頭平臺和配套的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從環評來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北側是屬於南沙遊艇會的配套碼頭,主要包括總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會所和720米長防波提,352個水上泊位,120個幹倉泊位,可停泊165英尺長超級豪華遊艇,為目前廣東已建遊艇會之冠;而南側是南沙客運港,港口設計標準為年客運量160萬人次、旅客聚集量1600人,目前擁有五艘高速雙體客輪,每艘可容納380人;西側是蒲洲高新技術開發園,規劃為商業用地。
  •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碼頭正式開港運營
    11月17日,全國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正式開港運營。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位於廣東自貿區南沙灣區塊,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規劃岸線1600米,建設10萬總噸和22.5萬總噸郵輪泊位各2個。
  • 11月「新浪漫」號將從南沙郵輪母港首航
    香港郵輪母港發展時間長,在郵輪艘次、旅客量、航線豐富度上有更大優勢。三個母港間如何協作共贏,成為大灣區郵輪經濟發展的新命題。郵輪母港與地鐵直接接駁南沙郵輪母港總規劃岸線1.6公裡,規劃建設4個10-22.5萬總噸郵輪泊位,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 廣州南沙郵輪母港航站樓11月啟用!與深港構成3小時郵輪經濟圈!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均出發大廳面積約2848平方米的出發大廳,有48個辦事窗口。登船廊酷似飛機登機廊道,登船廊道採用玻璃裝飾的、通透明亮。在公共運輸接駁設施上,母港露天廣場站場約2萬平方米,規劃有24個公交車停車位、36個大巴泊車區域。
  • 廣州南沙新國際郵輪母港今日開港 人性化服務迎客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南沙新郵輪母港凸顯世界級定位,一期工程就設置有22.5萬總噸和10萬總噸郵輪泊位各1個,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而國內首家地鐵無縫接駁的郵輪母港的「頭銜」,也讓遊客可以從廣州市區直達母港,便利度大幅提升。廣州南沙新郵輪母港、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以及香港啟德碼頭,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郵輪群。隨著南沙新母港的開港,大灣區郵輪群在國內郵輪界的地位將逐步升級。
  • 【案例分享】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應用方案
    [導讀]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作為2019年的廣州省重點工程,該項目總投資約為220500
  • 將滿足15萬GT郵輪進出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又有大動作
    日前,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公布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港池及支航道設計變更項目擬使用海域有關情況。為適應郵輪船型大型化的市場需求,提升廣州郵輪母港的功能定位,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港池及支航道將進行設計變更,計劃將工程郵輪通航所需的港池及支航道由10萬GT調整為滿足15萬GT郵輪(兼顧地中海「榮耀號」郵輪)進出港及靠離泊所需的尺度。據介紹,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項目位於廣州南沙開發區東部,虎門大橋下遊約0.64公裡處。
  • 130艘次 訪滬郵輪數去年超香港
    東方網7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2011年《上海口岸發展報告》指出,2011年,上海郵輪數量和郵輪遊客人數均已經超過了香港,與臺灣地區差距也不大。但和國際相比,上海郵輪母港發展尚處起步階段。
  • 坐船出國免籤 南沙新國際郵輪母港今天開港
    從2016年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位於廣州港南沙三期貨櫃碼頭16號泊位)常態化運營,實現廣州市民在家門口乘坐郵輪的長久期盼,到歷經四年建成旅客資源輻射「泛珠三角」省市的全國最大郵輪母港,廣州國際郵輪旅遊產業此刻迎來新的歷史性發展階段。
  • 5089名旅客,南沙出發的這艘郵輪有確診病例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獲悉,肇慶市新增1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該新增病例曾在廣州南沙乘坐郵輪。該郵輪航次涉及5089名旅客(不含郵輪工作人員)。肇慶新增1例,曾在南沙乘坐郵輪2月2日,肇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在西江日報客戶端刊發通告稱,2020年2月1日,肇慶市新增1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該新增病例於1月19日8時許在廣州南沙三號碼頭乘坐「世紀夢號」郵輪,其乘坐的遊輪上共有108名湖北籍乘客(其中武漢籍28人)。
  • 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單日客運量創歷史新高
    春節臨近,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迎來客流高峰。1月19日,全天共接待旅客入境716人次,出境4495人次,出入境合計5211人次,單航次出境旅客人數創下自2016年1月碼頭開港以來的新紀錄。今年春運,廣州港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有限公司從口岸聯動、設備保障、交通組織、人員保障等方面入手,應對春運期間可能出現的客流高峰。通過一系列手段措施,春運前郵輪母港各項工作開展順利,為實現生產經營 「開門紅」打下了良好基礎。
  • 星夢郵輪旗下最新豪華巨輪11月再度落戶廣州南沙
    央廣網廣州9月27日消息(記者鄭澍)記者從雲頂郵輪集團旗下星夢郵輪今日於廣州舉行「郵歷更大的世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集團旗下第二艘豪華巨輪「世界夢號」的啟動儀式正式進入首航倒數計時。11月19日,「世界夢號」將接棒去年同期首航的姊妹郵輪「雲頂夢號」進駐南沙。
  • 國內最大郵輪母港即將運營,有望撬動8000萬旅客群
    廣州中交郵輪母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黃育民說,目標打造為全亞洲最大郵輪港之一的廣州南沙郵輪母港已初具規模。南沙郵輪母港由中交集團投資建設,總規劃岸線1600米,可建2個10萬總噸和2個22.5萬總噸的郵輪泊位。目前,一期工程歷時2年零3個月已經結束,岸線總長770米,設計年通過能力75萬人次。
  • 南沙推動口岸通關改革創新 郵輪旅客3秒快速通關
    南沙推動口岸通關改革創新 郵輪旅客3秒快速通關 原標題:   郵輪旅客的邊檢通關時間最快不超過3秒,口岸通關速度處於全國前列。  同時,記者在旅檢區現場看到,不少旅客正使用自助通道自助通關,旅客按照指示進入檢查區,刷指紋掃描證件通關,整個過程最短只需要5秒。據統計,使用自助通道從廣州南沙郵輪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穩步上升,自助通關已成為乘坐南沙郵輪的新體驗。  南沙還實行旅客乘遊輪過境免辦出入境手續。郵輪過境旅客無需下船排隊,在船上休息娛樂中即可完成邊檢通關手續。
  • 一季度廣州南沙國際郵輪遊客超11萬人次 增長逾六成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5月12日電 (記者 程景偉)記者12日從2017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旅遊持續火熱,第一季度累計出入境郵輪共計45艘次,出入境遊客約11.57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66%。
  •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將迎來「新浪漫號」首次靠泊
    南沙郵輪母港總建築面積約76萬平方米、可供22.5萬總噸的超級郵輪停泊,宏大的設計預示未來母港將成為廣州通連港澳、走向世界的「海上門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陳薇薇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通訊員南宣   48個辦事櫃檯一字排開   記者提前探營發現,南沙郵輪母港航站樓一樓是出發大廳,48個辦事櫃檯一字排開,能滿足出發大廳所需的郵輪辦票、行李託運及其他服務的功能需求。
  •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11月17日開港,可納世界最大郵輪
    飛躍而起的鯨魚,是航站樓建築造型的靈感來源在南沙灣畔,緊鄰虎門大橋下遊,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碼頭工程已進入最後的施工及驗收準備階段。大型郵輪碼頭、航站樓、一線海景住宅、高端寫字樓一群建築渾然天成,組成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