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位於地中海的十字路口
有「地中海心臟」的美譽
文明在這裡交匯
歷史在這裡轉折
馬爾他,彈丸之地卻歷史悠久
幾乎見不到高樓大廈和現代建築
時空彷佛將這裡遺忘在了中世紀
一切都是當初的模樣
諸如瓦萊塔等城市
街頭的場景中總有一部分讓你仿佛回到50年代
瓦萊塔的斯特雷街(Strait Steet)
是曾經的尋歡作樂熱鬧非凡的街
1964年的今天(9月21日),馬爾他正式宣布獨立,於是世人又多了一個回味原汁原味中世紀歐洲的度假勝地。
公元前5000年,馬爾他地區已經開始有大規模的人類活動。馬爾他巨石廟是世界上最早運用拼接技術建成的建築,也是歐洲最大的石器時代廟宇的遺蹟之一,比埃及金字塔歷史還悠久。
公元前10世紀起,腓尼基人定居於此;公元前8世紀,馬爾他被希臘人佔領,公元前4世紀,又被迦太基佔領。
公元217年,羅馬帝國將馬爾他納入版圖,並為馬爾他帶來前所未有的文明與繁榮,當時所遺留下來的精緻馬賽克圖案、浴池、大理石柱廊,是當時繁榮昌盛的見證。據傳,傳教士聖保羅曾在公元60年因海難而滯留馬爾他3個月,這可能是該國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開端。
公元4、5世紀,蠻族入侵歐洲,馬爾他一度落入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手中,直到公元533年才重新由東羅馬帝國取得統治權。公元9世紀起,馬爾他相繼被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諾曼人統治。
公元11世紀時,一群來自諾曼第的傭兵進入南義大利,並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王國,馬爾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傭兵統領羅傑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繳稅貢,其子羅傑二世繼承父志,於1127年將馬爾他納入版圖,這是馬爾他再次天主教化的開端。
1523年,「聖約翰騎士團」由羅德島移居至此,並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認。「聖約翰騎士團」後更名「馬爾他騎士團」。1565年的馬爾他大圍攻中,騎士團擊敗奧斯曼帝國軍隊,此戰是馬爾他史上最重大事件,因成功阻止奧斯曼帝國向西歐擴張。
1798年,拿破崙率遠徵埃及的土倫艦隊在馬爾他靠岸,破壞了馬爾他信守中立的原則,並誘使大統領拒絕他登陸,遂以此為藉口驅逐騎士團,強佔馬爾他。
1800年,英國應馬爾他人民的請求,繼法國之後進駐該地。1815年的《巴黎條約》,將馬爾他劃歸英國所有,從此馬爾他成為大英帝國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64年9月21日,馬爾他正式宣布獨立。1974年,正式成立馬爾他共和國。
瓦萊塔
馬爾他的首都-瓦萊塔。這是個被譽為「由紳士為紳士建造的」軍事化的城市,城內保留了最原始的古老建築,很濃鬱的中世紀風情。
1565年,實力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派出艦隊攻打馬爾他,對其實行圍攻。馬爾他騎士團在當時團長瓦萊塔帶領下英勇作戰。戰鬥損失慘重,但騎兵團苦苦支撐,最終擊敗奧斯曼艦隊,取得了勝利。第二年,為了防止侵略者再次入侵,瓦萊塔開始在戰爭的廢墟上重新建造一座新城堡,這座城堡就命名為瓦萊塔,後來發展為現在的首都。
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
原稱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女修道院教堂,位於首都瓦勒塔市內。建於1573-1578年,是一座巴羅克式建築,部分模仿哥德式。站在正門前的廣場上,總覺得疑惑,這真的是馬爾他最重要的教堂嗎?外立面如此平淡樸素,毫無雕飾,也沒有各種風格所的鮮明特徵。
在各種堂皇的壁畫、祭壇畫、雕塑等裝飾以外,所有的牆壁和拱頂都用了鎏金的浮雕裝飾,眼花繚亂,金碧輝煌。如此華麗的裝飾、各禮拜堂中的名家巨製,以及拱頂上的巨幅壁畫交相輝映,令人難以忘懷。然而還有隱藏的寶藏——地板上是巨幅的精緻入微的大理石鑲嵌畫,可惜大部分被座椅遮擋,只能從明信片上一睹真容。
巴拉卡花園原為義大利騎士的私人花園,也是瓦雷塔防禦工事的一部分,視野極佳,不僅可俯瞰瓦雷塔的港灣城區,更可以眺望整個大港。當初因戰略考量,以堅固的新牆圍繞,以捍衛這叄座城市,如今這個地區成了馬爾他造船和修船中心。
瓦萊塔的景點不少,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薄荷街挺好,看到很多車這個半坡起步技術是真心不錯!
斯利馬(Sliema)是首都瓦萊塔的衛星城鎮,現代化建築、住宅和旅社集中。海口有中世紀鐘樓,曾用於監望海盜入侵。現為旅遊地。其中海濱長廊也很值得一去哦!沿著海濱長廊散步,享受大海的地中海景觀,直至夜晚。
三姐妹城和斯利馬,分別位於瓦萊塔的南北兩側,隔著一道窄窄的港灣,有渡輪可以輕易連接。
除此之外,擁有許多特色酒吧的斯利馬(Sliema)這也是你享受雞尾酒和跳舞的一個好地方!
這張馬爾他的標準照,出現在各種各樣和馬爾他旅遊相關的場景和物什上,但親眼看見——最好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刻——仍令人發出驚嘆。
姆迪納
到姆迪納去看看,這是一個幾乎沒有汽車的小城,別稱「the silent city(寂靜之城)」。Mdina Gate 姆迪娜的城門。
在聖殿騎士團到達馬爾他之前的幾百年裡,位於馬爾他島中部的姆迪納(Mdina)是這個國家的都城。它坐落在一個小小的山頭上,從城北的觀景臺望出去,目之所及,便是真正的「半壁江山」。
美劇《權力的遊戲》中,Dominican St Dominican Monastery 到過去,瑟曦和奈德對話的場景就取景於此。
腓基尼人最先定居的中部山城姆迪納,名字與北非市鎮中心的名字Medina一脈相承。這裡曾是馬爾他的首都,過去及現在住著馬爾他的貴族世家;有些居民是從12世紀以來定居姆迪納的諾曼、西西里和西班牙霸主的後裔。
姆迪納作為故都的輝煌,在瓦萊塔崛起之後,便迅速地褪去。但也因此,這座古城仿佛被封進了時光膠囊,呈現出與馬爾他的其它地方,完全不同的面目。
戈佐島
龍女和卓戈卡奧的婚禮場景
位於馬爾他戈佐島,權力的遊戲取景地。由石灰巖形成的天然拱門,透過大門,遊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壯觀景色。到Gozo需要從主島坐渡輪過去,儘管是馬爾他的姐妹島,但是島上又是完全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推薦你在這個島上呆個一整天,享受平靜的氣氛以及鄉村美麗的風景。天然拱門洞穴,前去遊泳,潛水,航海,享受這樣一片藍色。
可惜的是著名的馬爾他「藍窗」被風浪擊毀了。
不過你可以去藍窗附近的天然泳池去參觀或者遊泳。
藍洞是天工造物形成的類似象鼻山,水異常的藍,有九寨溝海子的感覺。水還比較涼,但是潛水的人還是不少的,如果有這方面的興趣一定要來這裡試一試,真的很漂亮。
哈扎伊姆神廟(Hagar Qim) 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神廟內大的石頭重約20噸, 對歷史和考古感興趣的同學值得一去,門票15歐元,而且只有英文的講解。
從神廟可以坐公共汽車到丁格裡峭壁(Dingli Cliffs),馬爾他島的最高點就在這裡。沿著峭壁漫步感受壯觀的海景。在這裡看日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而南部漁村和寂靜海岸,比如馬爾薩什洛克Marsaxlokk則是人文愛好者的天堂,那裡有寧靜的港灣,停泊馬爾他特色的Luzzu漁船,還有最本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