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她們就在自家廚房裡做外賣,一天能賺4位數!但最近惹上了麻煩……(組圖))
一個人在外打拼的你,是否也經常會思念媽媽做的飯菜?如果告訴你,通過網際網路
訂餐也能讓你享受到「回家吃飯」的感覺,你願意去嘗試嗎?
正是瞄準了這類需求,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專門推出了「家廚類」的網絡訂餐平臺。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目前,深圳、上海等地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已經悄然興起,《深圳商報》此前還曾撰文稱,一些都市白領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了「回家吃飯」的願望。
與其它種類的網絡訂餐相比,「家廚」省了供餐者買菜、上門的麻煩,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迎合了不少在孤身奮鬥的年輕人的心理訴求。
有「媽媽的味道」 營業額一天最多可達4位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海
市食藥監管局了解到,目前在上海經營的,並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共有四家,包括:「回家吃飯」、「覓食」、「丫米」和「鄰食」,前兩家分別註冊在北京和杭州,後兩家註冊在上海。
這四家「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中,最大的一家有6000多家「家廚」同時在線,規模最小的也有上千家。其中「覓食」客服人員7月30日更是告訴記者,「覓食」在上海地區的「家廚」名額已經招滿,在杭州也只剩下西湖區部分地區還有名額。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7月30日上午電話聯繫數位上海地區「家廚」時發現,儘管此時10點剛過,這幾位「家廚」卻都已經在忙著做飯了。看上去生意很不錯,「現在已經進入我一天中最忙的時候了」,一位「家廚」如是說。
一個「家廚」則向記者透露,顧客們選擇「家廚」是因為她做的飯菜有「媽媽的味道」。她還說,自己所在居民區,單子較少,一天最多六七百元,若是在白領較多的地方,收入會更高。
「覓食」相關人員則表示,根據情況不同,一位「家廚」的營業額一天最多可達到四位數,少的也有幾百元。
而在營業時間方面,據記者了解,各平臺對「家廚」的營業時長要求有所不同,「覓食」要求「家廚」一周至少營業4天,而「回家吃飯」則沒有硬性要求。
另外,從廚師的構成來看,「家廚」的廚師多為家庭主婦,她們大多空有一身廚藝卻無用武之地,「家廚」網絡訂餐的出現恰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平臺。
多家「家廚」平臺遭查處由於這類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十分新穎,在新《食品安全法》出臺前,屬於缺乏針對性監管的空白地帶。加之「家廚」大多潛藏在居民小區內,如果沒有鄰裡和消費者的投訴舉報,監管部門上門檢查,還經常被以「不得擅闖民宅」的理由拒之門外。因此,「家廚」背後也隱藏著諸多問題,比如很多在線「家廚」都屬於無證經營,而由此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則值得人們關注。
今年3月份,上海市食藥監管局多次接到市民的舉報電話,一些市民在食用「家廚」提供的食品後出現身體不適和油煙擾民等問題。
在註冊方面,平臺的審核也不夠嚴格。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回家吃飯」「覓食」「丫米」等App上看到,要入駐「家廚」,大致只需填寫姓名、電話、住址等一些基本信息。在初步通過後會有人員上門認證。實現營業後會進行不定期檢查。
「回家吃飯」客服人員7月30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回家吃飯」要求入駐「家廚」具備真實、獨立的家庭
廚房,且廚房面積大於4平方米,通燃氣,此外廚房不能有汙漬和異味。申請人年齡在18-60周歲之間,擁有健康證,無犯罪前科和精神疾病等。
而據記者了解,「覓食」的「家廚」入駐的條件與「回家吃飯」相差無幾。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平臺都只對「家廚」個人的健康衛生提出了要求,對「家廚」的廚房則沒有要求具備相關衛生許可或食品經營許可(餐飲服務許可)。
根據新華社此前報導,大部分「家廚」並不具備冷鏈配送食品的條件,夏季高溫下,食品安全隱患更大,並且也可能造成人身安全隱患。有關部門曾採集餐飲單位現場製作和配送到顧客處的冷菜、生食、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進行微生物檢驗後,發現食品配送後的平均合格率比配送前降低了13.5%。
早在今年年初,上海食藥監局就已對「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提供者進行了行政約談,明確告知其從事的網絡訂餐活動已經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責令其立即停止在上海的無證「家廚」網絡訂餐活動。
7月12日,深圳市食藥監局曾表示,對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餐飲服務許可)利用私家廚房從事點餐服務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近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也表示,不支持網上家庭廚房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
根據去年10月份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從事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審查入網食品經營者許可證。而不符合要求的,最高將被罰二十萬元,嚴重者將被責令停業。
而上海市食藥監管局7月28日通過其官網稱,「丫米」、「鄰食」等上海市的本土「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存在的違法行為已經被上海食藥監局依法查處,而此前網上曾有消息傳,「丫米」在去年年初曾獲得千萬級的天使輪投資。此外,「回家吃飯」、「覓食」等類的網絡訂餐平臺已被依法移送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處理。
記者7月30日登錄上述四款「家廚」的App發現,「鄰食」已無法在蘋果商店中找到,但是在安卓商店中仍正常提供下載;「丫米」則顯示系統正在維護中,而「回家吃飯」和「覓食」依然處於正常運營狀態。
「鄰食」官網已無法正常打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繫兩家被上海市食藥監管局責令停運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丫米」官方客服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登錄「鄰食」官網,頁面顯示「網站正在改版上線,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