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航全球直飛的國際機場高達101個,為因應目前各國為求自保,分別關閉國境,加航決定4月1日起,只飛倫敦丶巴黎丶法蘭克福丶德裡丶東京及香港。只飛6都的模式將至少持續至4月30日。
聯邦政府不斷呼籲仍在海外的遊子儘速返家,以免萬一疫情再惡化,有家歸不得。
溫哥華沿岸衞生局(VCH)在最新一則推特指出,北溫獅門醫院(Lions Gate Hospital)13街(13th St.)入口已禁止訪客及職員進出,以減少新冠病毒(COVID-19)在社區擴散。
至於14街的入口則只對化療診所的病人及工作人員開放。
市民可從15街入口進出,但需接受檢測,確定無病徵才能進入。
全省中小學生無限期放假,在家可做的事不多,難免感到無聊。溫哥華水族館指出,水族館為館內水獺和海豹等架設了網路直播鏡頭,只需上水族館IG即可見到水獺和海豹的生活日常。
不用出門就可以看到水底世界,大家快去看看。
網址連結:
https://www.instagram.com/p/B6gLrYABxvl/?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
大溫油價跌破每公升1元!溫市Kingsway上的Chevron 現在油價只有99.9仙,對需要加油去大賣場補貨的市民,真是大好消息。
油價觀察網站gasbuddy.com指出,大溫各油站價格全面下跌,平均價格只有每公升110.6仙。
總理杜魯多今日表示﹐目前聯邦政府採取的非常手段﹐包括限制旅遊﹑保持社交距離﹑商業暫停關閉等﹐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或以數周﹐甚至數月計。而這些都是聽從醫療專家意見而推行的措施。
他說﹕「這是艱難的﹐但我們必須採取非常的手段﹐直至加拿大人安全為止。」
民眾避疫 送餐平臺生意急增
商場美食中心「封位」 遵守社交距離措施
為防止疫情擴散,省衛生官亨利(Bonnie Henry)前日重申「社交距離」政策,並規定未能保證顧客間距1至2米的省內餐廳和咖啡茶座,必須停止堂食服務,轉為外賣和送餐模式經營。受該政策影響,昨日麗晶廣場美食中心許多座位用膠帶「封鎖」,大幅減少了堂食麵積,用餐人數亦銳減。大部分餐廳則轉做外賣。在餐飲市況一片慘澹下,惟外賣平臺生意興隆,一些送餐服務公司的生意更猛增了一半。
麗晶廣場一食肆店員說,她發現:「常來的顧客還是會來,不來的早就不來了」,轉做外賣,並沒有幫助多少生意,因為與害怕在公共場合感染病毒一樣,許多人對送餐員也有所提防,認為他們接觸病毒機率高,有可能在遞交餐盒時,給顧客造成安全隱憂。
家住本那比的江小姐表示,家樓下的餐廳昨起大多關閉,平時愛去的一家義大利餐廳在連續一個月慘澹經營後終告歇業,僅剩還開門的融合中餐廳,亦只承諾營業至三月底。
麗晶廣場美食中心實施「社交距離」政策,部分位置禁止落座。(王冬樺攝)
崔先生表示,公司提供防護用品,客人可放心。
江小姐的公司仍照常營運,她說自己不常關注疫情新聞,直到員工們陸續接到一些餐廳的外賣傳單,才驚覺就連大品牌都抵擋不住疫情的衝擊,被迫轉型。
被問到會否擔心外賣不安全,江小姐說:「與外賣小哥打了很多交道,看到他們都戴口罩,有的還戴手套,很注意衛生,做了充足的防護。」
送餐公司飯糰外賣的崔姓外賣員表示,平臺收到的訂單比起前幾個月明顯上升,升幅約50%,特別是本周一總理宣布封關當日,創造了一個外賣高峰。
雙手皆拿著外送餐盒的崔先生說:「平日裡,每到天氣晴朗的日子,大家都想出門外食,訂單不會太多。但你看,現在(昨日)天氣那麼好,我還是很忙」。但他表示工作量還在可應付的程度,因為「每小時最多也只能跑三單」。
至於防護措施,崔先生提到,公司為每位外送員配備了口罩和消毒用品,每日可領兩次,5、6小時更換一次口罩。
省府宣布緊急狀態抗疫 卑詩新增45例 促保持距離
溫市中心西端護理院現感染
卑詩昨日公布最新疫情,新增45例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至總數231例;逾半(144例)在溫哥華沿岸衛生局轄區之內。昨日無病亡個案。但再有一家長者護理設施出現住客感染。新增感染是位於溫市中心西端的支援式長期護理院舍Haro Park Centre的住客。
衛生官員強調,仍必要進行的營業設施,需要在保持社交距離情況下,計算可容人數。而僱主需避免大量僱員同時工作;符合要求的託兒設施仍有必要繼續運營。衛生官員再次呼籲,防疫進入關鍵時刻,呼籲民眾共同參與防疫,保護社區高風險感染群體。
長期護理院舍Haro Park Centre出現感染,溫哥華沿岸衛生局 (Vancouver Coastal Health) 的公共衛生及傳染病控制隊已經在場處理。
據介紹,本省逾半病例分布在溫哥華沿岸衛生局之內,有144例,另58例在菲沙衛生局轄區,16例在島嶼衛生局轄區,9例在內陸衛生局轄區,4例在北部衛生局轄區。本省感染病例中,有13例需要住院,其中7人進入ICU治療。另有5例已經康復,有7例死亡,其餘都在家隔離。
本省衛生官亨利(Bonnie Henry)醫生說,「這是一個特殊時期,即使每過一夜,本省和世界局勢也仍處於變化階段。每個人現在所做的防護措施,都是在保護未來幾周的自己」。
「我們都知道這個(新冠)病毒現在正在社區中傳播,未來7至10天是一個關鍵階段,我們要求所有人盡最大努力把這條曲線拉平,做自發行動,遏止、延緩病毒在本地擴散,保護本地長者、免疫力不足和有其他基礎疾病的人群。」
亨利對目前正在經營的必要營業場所提出要求,場地內保持每個人之間一至兩米的距離,例如大空間藥方商店需要限制購物人數,空間小的公司可能每次只能保持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起工作。雖然工業用地工作風險較低,但員工要避免一同用餐、一起休息。她強調,企業主需要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時間,將工作時間錯開,防止員工大數量聚集。
狄德安(左)與亨利醫生發布最新疫情。(張銳攝)
必要運行的公共運輸同樣需要計算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可容納的乘客人數;為公共運輸員工提供屏障,保障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清潔雙手,並保證工作環境的潔淨。
亨利認為託兒所為必要經營設施,尤其對於那些仍然必須工作的人群來說,日間託兒尤為需要;但無法做到保持合適距離和提供洗手設施的託兒所不必開放。衛生當局將利用不同辦法,保證託兒設施幼兒食物供應、環境清潔問題,以及員工的防護、幼兒接送時的人員簇擁問題。
亨利再次強調﹕「我們提醒卑詩省民,省首席衛生官已經發出命令,限制出行、禁止大型集會、禁止酒吧和夜總會營業、要求餐廳保證社交距離,以及中小學無限期停課。在家隔離的僱員不會被要求提供醫生證明給僱主,完成隔離的僱員不用憑藉醫生證明回到崗位。」
她解釋:「這些指令都是保護卑詩省民以及減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最後防線。雖然這些都是臨時措施,但是省內所有人遵守這些指令是極為重要。」
亨利在是否戴口罩的問題上指出,有輕微徵狀或需要尋求醫療服務的群眾,需要戴口罩。在有疫情爆發或存在有病毒傳播的社群裡,尤其是護理人員,需要做自我防護。在醫療服務處,醫療接診服務人員需戴口罩,並保證就診人士戴上口罩。聯邦政府已經與衛生當局以及製造業密切合作,確保更多防護口罩在需要的時候有供應。
省衛生廳長狄德安(Adrian Dix)鼓勵民眾,從現在開始,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共同義務,防止病毒在家人、朋友、社區內繼續傳播的必要之舉。
捐血站增安全措施
狄德安又說,加拿大血液服務中心(Canada Blood Services)已經警告,目前正需要公眾捐血,以維持供應。他們已經增加檢查措施,以及加強社交距離措施,給公眾安全地捐血。這是在關鍵期間,大家可以帶來改變的事。另外,任何在出國超過一年,回加拿大後需要更新MSP的民眾,不必擔心三個月的激活期,在這段時間內MSP仍然有效。
亨利最後表示,現在沒有可以切斷新冠病毒傳播和徹底治療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只能靠增強自身免疫力,增強鍛鍊抵抗被傳染。據介紹,新增的811熱線有接到近一千多個電話,幫助811熱線的壓力,約1萬7千人接受檢測。
卑詩省府昨日宣布正式進入全省緊急狀態,以協助省衛生部門更迅速地對新冠疫情的發展,作出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民眾所需物資無缺。並指將於下周一召開緊急省議會會議,提出一系列與對抗疫情有關的立法。
卑詩公安及法務廳長範和富(Mike Farnworth)昨日宣布,卑詩省正式進入全省緊急狀態(provincial state of emergency)。他表示 這個決定對支援省衛生部門抗疫非常重要,能讓衛生官員更迅速地對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的發展,作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範和富提到,宣布進入全省緊急狀態,是經過諮詢省衛生官員和應急管理官員後,所作的決定,能幫助卑詩省確保必需物質的供應,以及確保民眾能得到需要的公共服務。
範和富昨宣布,卑詩省正式進入全省緊急狀態。(李安迪攝)
對於多個社區雜貨店出現貨物空缺和民眾囤積問題,範和富回應指,他了解民眾希望在隔離時期有足夠的生活必需品,但現實是省內有充裕的物質供應,而民眾需要做的,就是理性地購買生活必需品。
他補充,不理性地囤積物資或為牟利而提高貨品價格不但對目前情況沒有幫助,更有可能會讓其他人陷入危機。他稱,加拿大零售業議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不認為議會內的成員會惡意提高貨品價格,而進入全省緊急狀態也有助省府禁止必需物質的轉售。
據省府表示,全省緊急狀態一般維持14日,但省府有權延續狀態。範和富亦有補充,省議會將於下周一召開緊急會議,以通過一系列與對抗疫情有關的立法。
機場無人測體溫關員無口罩
留學生為保籤證 趕在封關前返溫
昨日是加拿大邊境封關死線,有中國留學生連夜趕在死線前在廣州機場搭機,昨日返回溫哥華機場。昨日抵達機場的中國移民及留學生們,幾乎都是「全副武裝」。但也有返加的居民表示,看到機場內的部分邊境人員沒戴口罩,令人捏一把冷汗。
加拿大禁止外國人入境的生效時間是18日凌晨,在那時間之後,除了美國人以外的外國人,均無法再登返回加拿大的班機。昨日加美邊境亦宣布只允許美加兩國之間的必要旅遊,所有非必要旅遊均被禁止。
昨日有一些中國移民及留學生搭乘中國南方航空的班機返回溫哥華。在昆特蘭理工學院(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就讀的謝同學即是其中之一。
華人多有戴口罩,非華人則未戴口罩,形成對比。(張伶銖攝)
謝同學說,她因為家中有事臨時回去廣州,聽到加拿大政府將封關的消息,她急訂機票趕回。她表示,除了不想錯過接下來的考試,她更擔心自己的學生籤證將在6月到期,屆時如果仍封關,那麼她的學生籤證可能失效。
戴了雙重口罩的謝同學表示,飛機上人並不多,人與人之間距離遠,而且大家都有防護,她認為坐飛機並不危險。
具有永久居民身分的林先生則說,他全程戴口罩,並帶有消毒紙巾,在機上全程消毒手碰觸的地方,包括洗手間的水龍頭。
他說,到了機場,有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人員問他,是否發燒,又身體是否有不舒服,從何處返回等。他答覆說,沒有發燒,身體也健康,官員則要他確認填寫入境表格,即可通關。
包括林先生以及多名乘客均說,機場內還未有人量入境人士的體溫,但就有問他們是否發燒。
林先生表示,機場的邊境服務人員有口頭問他是否發燒,他表示沒有。(張伶銖攝)
有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乘客則說,她看到機場內還有邊境人員未戴口罩,令她感到害怕,也擔心他們的安全。
相較於中國移民及留學生「全副武裝」的保護自己,一些非華人的旅客許多則是未戴口罩,與「全副武裝」的華人乘客形成強烈對比。
被問到中國的檢疫措施是否做得比較好時,一名廣州來的移民說,廣州的檢疫工作做得到位,疫情受到控制,大家已不害怕。當被告知昨日中午之前卑詩省已有186例確診,已有7死亡時,該移民表示吃驚,因為一直以為本省的確診案例少,沒想到一下就增加那麼多。
另外,也有居民在一下飛機之後,即聽到美加邊境也幾乎全關的消息,表示事局變化太快,搭機這10多個小時,不斷有新的疫情的消息,並表示一下很難反應過來。
代表邊境關員的工會則指,關員沒有受訓去偵測新冠病毒(COVID-19)的病徵,工會認為需要更多加拿大衛生部的檢疫員去守著防疫最前線。
海關和移民工會(Customs and Immigration Union)全國主席福廷(Jean-Pierre Fortin)指,只有2至3名加拿大衛生部的職員在溫哥華機場,有時並沒有防疫官員在場,關員急需更多衛生部人員在場來確保機場內的工人和公眾安全。他說:「若果關員發現某人在咳嗽,流很多汗和看似生病,會立即將那人隔離和轉介給在場衛生部人員。」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指,在辨別旅客有否構成健康和安全風險上,關員曾受到嚴格培訓和提高警覺。CBSA與聯邦衛生和加拿大公共衛生部(PHAC)緊密合作去篩查旅客。
不過,在前線的關員和福廷指,關員完全沒有接受過偵測新冠病毒徵狀的訓練,而他們目前是靠眼罩、手套、N95口罩和保持距離來自保。
魁省和安省已發現兩名關員確診新冠病毒。溫機場即使目前人流減少,但只有2名PHAC人員在場,福廷擔心對關員和公眾存在傳播風險。他說:「我們沒資格當健康專家,我們需要清晰指引去進行監察、確保第一防線不會失守。」
隨著更多國家陸續暫停飛機航班,一批加拿大人目前滯留海外。Danielle Hennink和Cathryn Edgar(上圖)往秘魯展開了一生人一次馬丘比丘之旅。不過,之後秘魯政府實施了全國性的封鎖,並且取消至少在未來15天的所有國際航班。目前在其Airbnb短租屋進行自我隔離的Edgar說:「你根本無能為力。」
隨著數十個國家暫停國際航空旅行,希望阻止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傳播,一些在疫情爆發前出國的加拿大遊客發現自己被困在海外,並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他們何時能返回。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Anthony Williams-Jones與5位學生到摩洛哥進行地質實地考察。周日(15日)摩洛哥外交部宣布,在「另行通知」之前,將暫停所有往返該國的國際客運航班。儘管已有各國100個「特殊航班」被允許入境為接載其國民。但目前來說,William-Jones及其學生仍被困,他說:「我認為現在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國家。」
兩位「雪鳥」,71歲的Lily Hrabchack和她86歲的丈夫Tommy Hrabchak正在努力爭取留在佛羅裡達州,儘管他們的保險公司表示將在3月23日後取消其醫療保險。該夫婦表示他們現在不想回家,以免在機場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
研究生Joseph Nesrallah定於周三(18日)從英國返回加拿大,他首要確保自身健康,能夠登機。」
隨著加拿大新冠病毒疫情愈加嚴峻﹐有人卻藉機騙財。騙徒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包括以簡訊提供免費的口罩﹑測試結果電話等。
迄今為止,加拿大最常見的新冠病毒騙局是來自聲稱紅十字會的短訊,短訊提及可以提供免費口罩。
加拿大反欺詐中心皇家騎警師湯姆森(Jeff Thomson)表示﹐該訊息包含一條偽造的紅十字會網站連結。當受害人進連結後﹐在該網站上便要求該人付款,聲稱這既可作為捐贈,也可作為運送口罩的付費。
加拿大紅十字會已確認不會發出任何此類短訊或電子郵件,並建議收到這類短訊或電子郵件的人立即將其刪除。
此外﹐亦市民報稱﹐收到冒充公共衛生機構的騙子的電話和語音郵件。騙子在這些電話中說,該人的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要獲得處方,必須向騙子提供其信用卡號和醫療卡號。但真正的公共衛生官員不會要求患者提供信用卡信息。
還有,有騙徒上門兜售虛假的消毒服務或偽造的新冠病毒測試用具。然而﹐只有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才有權執行新冠病毒測試,並且不會收費,沒有其他測試是真實的或有保證的。
最後﹐有騙徒也會發送電子郵件,假裝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或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其連結旨在提供該組織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反應的最新信息。
但湯姆森表示﹐不要點擊這些連結,因為該網站可能會試圖誘騙市民提供個人信息。相反,如果市民要尋找相關資料,便應進入聯邦政府的官方網站。
湯姆森還警告說,在未來的幾天和幾周內,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騙局。
其中有人可能去電企業﹐說他們必須更新急救箱,以及利用大流行的財務影響進行貸款詐騙。
反欺詐中心指出﹐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冠狀病毒詐騙案。任何人通過電話共享個人信息或點擊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連結前,請先停下來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