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啟動勐遠仙境熱帶雨林保護和生態修復項目。項目實施區域位於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遠片區。勐遠仙境規劃面積16.4平方公裡,區域內由城子、納卡、曼康、南拼四個村寨以及原始熱帶雨林組成。
此次熱帶雨林保護項目依託勐遠仙境區域熱帶雨林、石灰山季雨林及雨林溶洞等資源,開展雨林保護及教育活動。項目內容包括:熱帶雨林自然教育、熱帶雨林環保活動、熱帶雨林守護活動、熱帶雨林生態修復、熱帶雨林科學考察以及雨林地區學校支教活動。雨林保護應該從娃娃抓起,因此針對全國範圍的中小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與知識普及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受亞馬遜雨林不斷遭到破壞的國際大環境影響,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保護顯得尤為重要。這次雨林保護項目得到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力建設項目辦公室的大力支持。勐遠仙境區域分布有很多珍稀植物,如:一億四千萬年前就普遍生長在地球上的「篦齒蘇鐵」,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同樣被稱為地球「活化石」的桫欏;還有在勐遠發現並以此地命名的勐遠玉鳳花,最大的板根四藪木,長壽之樹龍血樹,生長奇快的「團花樹」,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2015年,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專家在勐遠仙境發現具有熱帶雨林標誌性的物種「寄生花」,這是國內首次野外發現。
與亞馬遜相比,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面積並不大,但是對人類來說,其意義非常重要。保護這片雨林,是所有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們的責任和義務。本次雨林保護的項目選在勐臘縣勐遠區域的自然保護區周邊具有示範引領及帶動意義,這裡是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區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好的片區之一,分布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及喀斯特地貌、雨林溶洞資源。同時,這裡也是少數民族傳統生活地,民族文化豐富。在這樣的地方開展雨林保護項目,項目的實施有助於為當地民眾和訪客普及雨林保護知識,同時向外來流動人員傳播生態保護理念。
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是人類依賴的天然藥房,是動植物資源的天堂,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過去的30年,全球的熱帶雨林以迅猛的速度減少,尤其是2019年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給雨林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亞馬遜雨林承擔著地球20%的氧氣供應,但是每天都在減少。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第15個目標是:「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森林,防止荒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中國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廣西等地,其中保護較完好的是西雙版納地區的雨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下,1958年劃建了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建立最早劃建的自然保護區之一。1986年,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更名為「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