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蘋果」電腦和中國的農產品蘿蔔在同一個賣場一起賣, 深圳超市和百貨要「混搭」了?在深圳家樂福中心城店蘋果數碼專區,蘋果全系列imac macbook ipod產品在中心城數碼專區可以免費全新體驗。
「只要是顧客需求的,我們就要改變。」家樂福(中國)深圳公共事務經理邱嘉萍介紹道,作為華南區首家精品旗艦店,深圳家樂福中心城店成立3年後,昨天舊貌換新顏。記者看到,這個店從產品陳列、新產品供應、價格形象等方面進行了全新升級改造,更加切合福田區會展中心商圈CBD中高端的消費定位。記者看到,改造後的中心城店重新布局化妝品、母嬰用品、廚房家居、紅酒和進口食品等傳統百貨業較為高端的產業區域,賦予了更加明亮時尚、強調功能性的陳設特點。新增加與深圳消費特點更吻合的別墅園藝家居用品、蘋果數碼專區、精品綠色蔬菜肉類專區等,還設立了男士化妝品專區。
(來源:深圳商報 記者關鍵 通訊員馮麗娟)
從「家樂福指數」看中國商超機會
家樂福,這個在中國人看起來有「樂」有「福」的品牌,今年卻樂不起來。
日前,家樂福宣布,將在日本的8家超市以約100億日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給日本Aeon集團,並從日本全線撤退。
從登陸日本時,雄心勃勃要做日本零售市場的龍頭老大,到如今以虧損約3億歐元的代價敗走日本,出人預料。
不過,這並不是家樂福首次敗走麥城,在此之前,家樂福也曾從英國、美國、俄羅斯、比利時、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撤出。
但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家樂福雖然在這些地方慘澹收場,但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以及在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希臘等歐洲地區都是零售市場的第一品牌。在亞洲地區除日本、香港市場外,家樂福在多數國家或地區同樣處於領先地位。
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特點:家樂福在商業經濟發達的國家大多表現的不如人意,但在商業經濟不發達及商業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卻比較容易取得成功。這就是「家樂福指數」:商業經濟越發達的市場家樂福越難成功,商業經濟不發達的市場家樂福容易成功;家樂福經營狀況不好的市場受經濟危機的衝擊越大,經營狀況好的市場會越快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沼。
對於商業經濟快速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家樂福指數」對我們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它也許昭示著中國商業流通品牌的崛起。
首先,家樂福為什麼會在商業經濟不發達的市場取得成功?因為在這些市場,它是粗糙型的商業。以中國為例,以前都是百貨大樓,裡面的營業人員叫「售貨員」,所謂售貨就是賣貨的,也就缺少了對消費者的關注和研究,你愛買不買,沒拿消費者當回事。而且,在以前商業欠發達的時候,你買個東西都得求著售貨員,那時候售貨員是上帝。而家樂福這種企業是很精緻化、細緻化的,它非常注重對消費者的研究和服務,不僅拿消費者當上帝,更拿消費者當戀人一樣精心呵護,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購物氛圍和低廉的價格。
因此,家樂福這種洋品牌進入商業不發達市場後,人們因為它的先進性及自我的好奇心便紛至沓來,就把當地相對落後的商業流通品牌給衝擊了。
另外,家樂福之所以在中國成功,也跟它較早的紮根中國市場、實施本土化戰略有關。家樂福是比較早的進行渠道下沉的企業。當沃爾瑪還在一線城市擴張的時候,家樂福就把它的渠道伸到了二三線市場。使它對中國市場有更好的把握。
但是,洋品牌不會做到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比如家樂福退出日本也跟它在日本水土不服有關。家樂福2000年在日本千葉縣的幕張開設了第一家大型超市,其規模是東京及其周邊地區最大的。但是,這裡是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興建的國際展覽中心和大型公司辦公樓聚集地,幾乎沒有居民。開業之初,人們因為新鮮感會開車前往,但時間一長,新鮮感減退之後,消費者也就逐漸減少了。
另外,不同於歐美國家的家庭會採購價格便宜的食品和用品存放在家中,日本人的飲食十分講究新鮮度,一般都隨買隨吃。而且,在日本去超市購物的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婦,她們喜歡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或就近購物。而家樂福在日本開設的超市全部位於城市的遠郊區,離東京市區最近的也有20多公裡。
所以,即便都說「外來和尚會念經」,但我們本土的企業更加了解本國的消費者,當我們把「洋和尚」的優點學到之後,超越洋和尚也不是不可能的。如面對國美和蘇寧,就連美國的電器銷售巨頭百思買(BESTBUY)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家居流通行業的「本地和尚」紅星美凱龍就打敗了「洋和尚」百安居。「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中國商業流通品牌只要做好消費者研究、以消費者為中心、不斷的精緻化自己的品牌,商業機會前景可期。
(來源:湖北日報 李光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