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中國的食用油市場中最出名的品牌就是金龍魚食用油,它在中國家庭裡幾乎是家喻戶曉。但你們是否知道這個被消費者喜愛的食用油品牌是屬於新加坡企業,並不是我們的國產品牌。這不免讓人深感惋惜,難道中國就沒有自己的食用油巨頭了嗎?
在過去的兩年裡,這家中國食用油企業用它的行動證明了中國還是有自己的國產食用油品牌的。它就是魯花集團,2017年在花生油市場中以13.15%的份額排在金龍魚和福臨門之後,2018年更是因線下的零售銷量成功地擠進食用油前三,僅次於金龍魚和多力。
它的存在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食用油國產品牌的崛起,也不枉孫孟全帶領全體魯花人三十三年如一日的不懈堅持與奮鬥。
臨危受命,押上300萬投產食用油
魯花集團成立於1986年,最初也只是個小作坊。它的創始人孫孟全在創立魯花集團之前是山東萊陽姜疃鎮物資站的站長,他臨危受命接手了這個瀕臨倒閉的物資站,用3年時間不但將物資站扭虧為盈,還賺到了300萬。
可能300萬對現在的一些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大數字。可在80年代,這足夠令人驚嘆孫孟全的經商才能了。雖然物資站在孫孟全的手中起死回生,可有遠見的孫孟全還是意識到了物資站盈利能力的短缺,這使得他不得不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剛好當地生產優質花生,孫孟全就產生了將花生進行深加工的想法。而除了做成乾貨零食,花生的一大用處就是榨油。這中間的利潤應該遠比加工成零食來得大,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孫孟全就押上了經營物資站賺來的300萬,成立了魯花植物油廠,專門從事食用油的加工生產。
而孫孟全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就面臨到了所有同行都面臨的問題:如何去除花生中的磷脂?孫孟全一想魯花植物油廠如果想要走在行業的前面,就必須要做別人不敢做,做不出來的東西。於是他帶領著團隊一心撲進了如何去除花生中的磷脂技術研究當中,這一幹就是6年。
當然結果也沒有辜負他的付出,魯花植物油廠最終解決了技術難題,成功研究出「5S物理壓榨工藝」,成為了當地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食用油。
金龍魚帶來的壓迫促使品牌意識覺醒
儘管魯花花生油在山東地區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可它的發展腳步還是太慢了。當金龍魚和其他食用油品牌在中國市場面世之後,魯花花生油就失去了發展的先機,金龍魚憑藉著它的品牌效應,在中國市場中一馬當先,成為家喻戶曉的食用油品牌。
不甘落後的孫孟全意識到問題之後,他立馬就改變了發展策略,一邊打造魯花花生油的品牌影響力,將它定位為「花生油第一品牌」,一邊穩抓質量問題,在不懈的努力下,魯花花生油總算是沒有被金龍魚等品牌狠甩在身後。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產品銷量的增加,到了1997年,魯花花生油年銷量已超過1000萬。更不用說發展到如今,當初的小作坊更是憑藉著一顆花生「榨」出了百億市值,成為大型的民營企業,年產油達百萬噸,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也許在給魯花集團一點時間,它就能憑藉著自己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積累下來的品牌影響力直擊金龍魚,畢竟過去2018年的線下銷售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讓我們一起期待屬於中國品牌的國產食用油巨頭的崛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