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糧油不如賣醬油的賺錢?金龍魚市值趕超不了海天味業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從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麵世,到2020年上市,益海嘉裡用了30年,把「金龍魚」送向「龍門」。 

  2020年10月15日,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金龍魚(300999.SZ)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市值超過3000億元,在A股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海天味業(603288.SH)並成為創業板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 

  目前「金龍魚」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廚房食品知名品牌,產品陳列在全國各大超市。但是對於其投資者來講,品牌知名度並不能成為估值水平的主要參考,而且也無法用品牌價值去對企業估值。 

  上市首日,金龍魚收盤價較25.7元的發行價上漲117.9%,市值達到3036億元,交易次日金龍魚便低開12.5%,最終以跌幅12.48%收盤。價格波動是市場行為,金龍魚的價值也是市場給出的,但市場行為有時非理性,站在未來來看,金龍魚究竟值多少錢?目前給的市值合理嗎? 

  事實上,已經有投資者將金龍魚和海天味業進行估值比較,海天味業作為調味品行業龍頭,同樣有著較高的品牌知名度,而且與金龍魚同樣處於烹飪快消品領域。海天味業目前市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動態市盈率達到83倍。 

  如果將海天味業的估值作為參考,金龍魚股價還有一倍的空間。事實上,儘管兩家龍頭企業均處於廚房食品領域,但由於兩者所處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不同、市場門檻不同以及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金龍魚的估值並不能對比海天味業,而且市值也不能與海天味業比肩。 

  一個在成長期 一個在成熟期 

  海天味業是2014年上市的,上市6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15.36%,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22.2%。從海天味業歷史業績增速來看,其發展階段明顯是處於成長期。在業績連續穩定增長的背景下,海天味業上市以來股價上漲了18倍之多。 

  事實上,海天味業在穩定增長基礎上,行業龍頭溢價明顯。2014年,海天味業市盈率在23倍上下,業績逐年增長,從2017年開始,估值水平提升。2017-2019年,市盈率分別在38.9倍、41.27倍、53.65倍上下。 

  2020年前半年,海天味業營收同比增長14.12%,淨利潤同比增長18.33%。疫情之下的業績增長,更能顯出海天味業的成長韌勁,因此估值水平再次大幅提升。 

  從2011年至今,海天味業營收利潤已經連續增長10年,儘管如此,海天味業依然處於成長階段。2019年我國調味品行業營收3000億元,海天味業市場佔有率在15%上下,未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反觀金龍魚,最近三年營收、利潤增速放緩。2017-2019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2.94%、10.82%、2.2%,同期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18.88%、4.42%、0.85%。而2020年上半年,金龍魚營收同比增長10.53%、淨利潤同比增長99.57%,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與非洲豬瘟影響減弱導致公司飼料原料銷售增加以及新冠疫情導致的小包裝產品銷售增加有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同時也可以看出金龍魚的利潤增長不夠穩定,淨利潤變動受到到多種因素影響,由於營收規模和利潤差距太大,金龍魚利潤波動非常敏感。 

  除此之外,金龍魚目前廚房食品是其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廚房食品營收佔比63.71%,貢獻利潤70.63%;飼料原料和油脂科技產品收入佔比35.7%,貢獻利潤比例27.17%。廚房食品包括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調味品等,其中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米、包裝麵粉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19年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38.4%、18.4%、26.7%。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年,金龍魚在食用油、包裝米和包裝面市場份額保持穩定,而且三個市場近三年複合增長率分別只有4.55%、1.92%、2.32%。行業、公司增長無力疊加市場佔有率提升困難,很難證明金龍魚還在成長之中。 

  市場進入門檻較低 產品盈利能力弱 

  金龍魚的核心產品中,除了植物食用油門檻較高之外,包裝米、包裝面以及飼料原料的門檻均較低。 

  儘管最近幾年,金龍魚廚房食品毛利率在小幅提升,但是都是在13%以下,飼料原料產品毛利率在9%以下。2016-2019年,產品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1.07%、8.42%、10.21%和11.4%。 

  市場進入門檻低就意味著市場競爭充分,產品盈利能力較弱,最近4年,金龍魚淨利潤只有0.64%、3.5%、3.3%、3.26%。 

  行業門檻低也還意味著市場集中度提升較難,金龍魚在門檻較高的食用植物油領域已經佔據38.4%的市場份額,在包裝面和包裝米的市場佔有分別達到26.7%、18.4%已經不容易。 

  對比海天味業,2019年海天味業營收198億元,其中醬油營收116.29億元,佔比58.74%,貢獻利潤67.82%。海天醬油一直都是海天味業的核心產品,同樣作為知名品牌,海天醬油的盈利能力遠高金龍魚。 

  海天醬油的毛利率近幾年都是在45%以上,第二、第三大收入的海天蠔油和調味醬毛利率也在35%以上。而且海天味業綜合毛利率從2011年的35.9%提升至2019年的45.44%,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這表明海天味業的產品盈利能力增強、品牌溢價能力也在提高。 

  儘管金龍魚、海天味業的收入一個是千億級別、一個是百億級別,但是由於盈利能力的不同,導致利潤水平相同。2019年金龍魚營收達到1707億元,淨利潤只有55.64億元,而海天味業同期營收僅有198億元,但是淨利潤卻同樣達到了53.56億元。

  海天味業比金龍魚更穩健 

  都是知名品牌,都是烹飪使用快消品,而且生產、銷售模式都一樣,海天味業的各項財務指標都要比金龍魚好得多。 

  首先,同樣作為知名品牌,海天味業回款能力要比金龍魚強太多。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從歷史報表來看。金龍魚每年都有50億以上的應收款,佔營收比例在3%以上。而海天味業每年應收款只有兩百多萬,可以忽略不計。要知道,金龍魚每年的淨利潤只有50多億,應收款的佔用對公司現金流有很大的影響。 

  同理,金龍魚近四年,每年帳上都有近30億元的預付款,而海天味業只有不到2000萬,兩者上遊都是供應充分的市場,海天味業對上遊的議價能力要比金龍魚強。 

  除此之外,海天味業應付款項和預收款項合集高達30億元以上,2019年更是高達54億元,而海天味業2019年的營業成本只有108億元,也就是說海天味業依靠自身的議價能力,充分利用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資金滿足自身經營,提高資金效率。 

  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海天味業每年經營活動淨現金遠超其實現的淨利潤,營收質量很高,也因此可以手握百億現金而無短期借款,資產負債多年維持在30%上下;而金龍魚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大多數年份都不及淨利潤而且不穩定,營收質量較差,因此其運營中還要藉助短期借款,短期借款高達80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0%左右。 

  事實上,金龍魚和海天味業生產模式上都是自產,因此資產較重。比較而言,金龍魚營收規模是海天味業的八倍之多,資產也比海天味業重的多,規模擴張對金龍魚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營收質量和對上下遊資金的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的資金壓力大小,從而對公司擴張和資本運作產生一定影響。 

  從各項指標上,都可以看出海天味業就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而金龍魚卻已經步入暮年,如果金龍魚早幾年上市,或許成長空間比海天味業還大。 

  來源:英才雜誌 姚利磊

(責任編輯:韓藝嘉)

相關焦點

  • 金龍魚市值超「醬油界的茅臺」,還能遊多遠?
    目前,金龍魚的市值位居創業板第二位,超過海天味業的6437億,後者被喻為是「醬油界的茅臺」。金龍魚自上市以來持續大漲,累計漲幅達150%,區間振幅更是達到254%。金龍魚如何變神魚?未來空間還有多大?金龍魚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從市佔率看,金龍魚旗下米麵油產品市場佔有率均為國內第一。
  • 賣醬油的,真的這麼賺錢?
    機構抱團消費類股票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消費品行業的賺錢模式很容易看的懂,賣榨菜的就是賣榨菜賺錢,賣酒的就是賣酒賺錢,套路少;另一方面消費品行業深入人們的生活,大多數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即便是不提高銷量,靠通脹也能取得穩定的利潤增長,過去十年投資房地產其實就是這個邏輯,抗通脹。
  • 「賣石油的不如賣醬油的」?「海天」何以一步登天?
    原創 粵商君 天下粵商截至8月19日收盤,海天味業(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價再創新高,漲幅至3.47%,總市值達到5308.82億元,超越了中石化和恆瑞醫藥,升至A股第12位,直逼中芯國際。
  • A股醬油故事:賣醬油的市值為何能超過賣石油的?
    作為一個對醬油消費有著粘性需求的國家,中國醬油市場的廣闊也造就了多家行業巨頭。 根據廣發證券研報,2010年到2020年十年,國內市值翻了5倍以上的個股中,調味品領域的有6支,分別為海天味業、千禾味業、頤海國際、中炬高新、恆順醋業和涪陵榨菜。
  •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海天味業5000億市值還能撐多久?
    截至8月21日收盤,賣醬油的海天味業市值已達5362億元,比賣石油的中石化高了約400億元,超過做房地產的萬科約2100億元。靠著「一瓶醬油」,上市僅不到7年的時間,股價漲了12倍有餘,突破160元,海天味業的發展讓投資者為之驚嘆。因其市值已不斷逼近貴州茅臺和五糧液,業內甚至戲稱:「小小的一瓶醬油喝出了酒的感覺。」
  • 首日市值超2600億,金龍魚或是下一個茅臺?
    10月15日,金龍魚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上市,開盤大漲90.51%至48.96元/股,市值一度突破2600億元,隨後震蕩回落,尾盤再度拉升,一度大漲140%。截至今日收盤,金龍魚大漲118%,報收56元/股,換手率高達71%,成交額超112億元,市值突破3000億元,位居創業板市值第三位。
  • 金龍魚每一分盈利都很艱難:成本與售價形成兩面夾擊
    賣油的金龍魚,為什麼不如賣醬油的海天賺錢   吳曉波頻  我們熟悉的這家食用油公司剛登陸資本市場,就以2650億元的市值躋身創業板市值前三。  公司全稱為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  但是,金龍魚這家公司有著一個十分明顯的矛盾:攤子鋪很大卻不賺錢。  2019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1707億元,淨利潤54億元,淨利率不到3.2%。
  •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海天味業市值超中石化
    海天味業市值突破5000億,超越中國石化)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賣調味品的海天味業,昨天市值超越了石油巨頭中國石化。
  • 為何萬科和恆大市值不如海天醬油和海底撈?
    文/李光鬥幾塊錢一瓶的醬油打敗了幾萬塊一平的房子?這不是痴心妄想,是真實的現實。「賣醬油」的海天味業市值勝出萬科後,「做火鍋」的海底撈也超恆大。今年8月29日,海天味業市值初次反超萬科27億元,8月30日差距進一步拉大了200多億。
  •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據媒體報導,作為餐飲業的翹楚,海天味業昨日的市值竟然超越石油巨頭中石化,不禁引發人們對醬油強過石油的感慨
  • 海天味業「賣醬油」市值達3380億元,排名A股17位超格力、萬科
    3月31日收盤,海天味業(603288,股吧)漲停,報價125.17元/股,市值達3380億元,超過格力、萬科等,位於A股第17位。其3月25日公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16.22%;淨利潤53.53億元,同比增22.64%。此外,海天味業擬每10股轉增2股並派現10.8元。
  • 金龍魚上市在即:營收抵兩個茅臺 下一個海天?
    9月28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金龍魚」)公布IPO網上申購情況及中籤率公告,進入創業板掛牌交易倒計時。這個即將上市的糧油巨擘,能如「魚」得「海」嗎?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 一瓶醬油"幹翻"中石化!海天味業又火了:5300億市值,超過萬科+保利!
    萬科+保利不及海天市值賣房比不過賣醬油受益於此,調味品概念指數今日漲幅居前,截至收盤漲0.96%,其中佳隆股份、安記食品漲停,千禾味業、恆順醋業、涪陵榨菜等跟漲。從市值來看,海天味業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與其他上市公司差距巨大。
  • 5300億市值海天味業又火了:一瓶醬油「幹翻」中石化 超過萬科+保利
    萬科+保利不及海天市值賣房比不過賣醬油受益於此,調味品概念指數今日漲幅居前,截至收盤漲0.96%,其中佳隆股份、安記食品漲停,千禾味業、恆順醋業、涪陵榨菜等跟漲。從市值來看,海天味業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與其他上市公司差距巨大。安琪酵母、涪陵榨菜、華寶股份、百潤股份的市值均超300億元,千禾味業、恆順醋業市值分別為279.52億元、250.75億元。
  • 恆順醋業難成海天味業!業績不及海天一成,市值相差3000億
    來源:市界作者 | 市界 可楊 編輯 | 朗明 與醬油巨頭海天味業近200億的營收相比,食醋巨頭恆順醋業18億的營收成績似乎並不理想。截至4月20日收盤,恆順醋業報收19.21元/股,總市值151億,相比之下,總市值反超房地產龍頭萬科的醬油巨頭海天味業是恆順醋業的22倍有餘,總市值已達3382億。同時,從業績方面比較,2019年醬油界巨頭海天味業營收198億,淨利潤53.53億,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恆順醋業均不及海天味業一成。
  • 糧油賽道「頭部效應」初顯 金龍魚「價值」或有待發現
    他們認為,從重要性角度來說,糧油行業比醬油、榨菜等行業更加重要;從提價空間來說,則不如後兩者。但一旦取得渠道、品牌的頭部地位,這樣的龍頭可能就具備了長期溢價的條件。   @阿貴龍門客棧:對金龍魚現有的主要業務米麵糧油進行對比,調味品行業的毛利率和淨利率要高得多,金龍魚布局醬油行業具備渠道等多重優勢
  •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2020年8月19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A股醬油界的「茅五」之爭 海天味業最大的對手是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見習記者 姚露 北京報導賣醬油起家的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絕不是個「打醬油」的存在,近日,海天味業總市值跨過3000億元大關,超過了A股包括萬科在內的各單一上市地產企業的市值。
  • 「醬油茅臺」市值瞬間蒸發1373億!撐不滿半月,海天味業神話再遇劫
    多地消費者曝出,海天旗下醬油產品疑似出現活蛆,而此類事件在2017年已有發生。對此,海天味業董秘張欣稱,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該言論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是消費者自己儲存不當所致,也有網友表示,為何單單是海天醬油出現活蛆,而別家醬油就沒出現此類情況?受此影響,海天味業市值剛剛突破6500億就迎來大跌。
  • 金龍魚即將創業板上市,它會是海天醬油的最大敵人?
    雖然我們都吃過金龍魚的食用油或者大米,麵條,但是我們有沒有想到下面這些問題的答案:1,米麵油這些消費品為什麼和其他消費品的生意模式相差那麼大,米麵油不賺錢,而別的很多消費品卻很賺錢?2,全世界農產品巨頭壟斷程度那麼高,金龍魚母公司短短幾十年,就成為全球農產品七巨頭之一,如何做到的?3,為什麼金龍魚開始進軍醬油,特別是對海天味業可能威脅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