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獲悉,為了更好地搶救、保護革命史料和文物,切實做好中共黨史文物徵集工作,中央蘇區(廣東)歷史博物館、廣東梅州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建領導小組發出公告,向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公開徵集有關黨史資料和文物。
據了解,所徵集史料和文物地域範圍為廣東11個原中央蘇區縣,包括梅州市大埔縣、平遠縣、興寧市、梅縣區、梅江區、蕉嶺縣、五華縣、豐順縣,韶關南雄市,潮州市饒平縣,河源市龍川縣。所徵集史料和文物時間範圍為中國共產黨創立(1921年7月)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這一時間段。
徵集內容包括實物資料和檔案文獻。其中,實物資料指與廣東11個原中央蘇區縣有關的,能夠反映上述時間範圍內黨組織建設、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的文物,包括地圖、牌匾、碑刻、宣傳品、旗幟、會標、票據、契約、生活用品、武器刀具、醫療器械、交通運輸工具等。
此外,還包括具有史料價值的重要人物、革命烈士、知名人士的實物資料,如工作筆記、日記、書籍、領導題詞、手稿、回憶錄、調查報告、照片、錄音、有關文件的摘抄和複印件,以及各種有歷史價值的個人遺物(如軍服、肩章、臂章、立功獎狀、獎章、證書及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生活、生產用品)等。
檔案文獻類包括涉及廣東11個原中央蘇區縣黨史的重要文件、文字材料、講話、題詞、留言、籤名、電報、書信、布告、照片、圖表、圖片、回憶錄、紀念文集、紀念冊、報紙、刊物、檔案及反映重要事件的專題資料。
公告提出,資料提供者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所提供的史料必須準確、真實、可靠。凡屬個人收藏的物件、史料,經協商無償捐贈的,均辦理捐贈手續,頒發榮譽證書,並在藏品展示適當位置永久標註捐贈人信息。對於不願將史料和文物原件面世的收藏者,在徵得本人同意,複製後歸還原件。
對於一些極具歷史價值的史料和文物,可以自願有償轉讓,由專家進行文物鑑定和價格審定,按合理價格協商進行收購。對於珍貴的歷史文物,暫不願意出讓但願意參加展出的,可與主辦方籤訂協議,採取寄存館藏的方式,代為展示和妥善保管,並出具寄存證明。凡確能知曉並提供相關重要文物線索者,經確認並獲得後,將給予提供線索者適當獎勵並頒發榮譽證書。
【記者】汪祥波
【通訊員】張麗紅
【作者】 汪祥波
【來源】 黨史精讀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