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身上最大的優點,那便是對生命有著敬畏之心。小昭當初只是一個人人視而不見的奴婢,而且易容後的外貌十分不堪,在和張無忌素不相識的情況下,張無忌也對她出手相救。張無忌雖然是中庸之人,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沒缺點的英雄是神人,是可望不可即。有缺點的英雄才顯得更有真性情,才顯得更可愛。張無忌的的本色便是善良,儘管很多時候他的善良顯得優柔寡斷,顯得有些愚昧。他對生命有著淳樸自然的尊重和熱望,不管對誰,都懷揣著一副菩薩心腸。曾經有人問善良和聰明哪個更重要,有個回答特別好:善良更重要,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張無忌與小昭初次相遇的時候,小昭身體是殘疾的,腳上鎖著腳鐐,行動不便,張無忌心生憐憫,決定救她、保護她,沒有任何雜七雜八的功利的想法,完全是出於本心。將心比心,真誠待人的人,也終將得到別人真誠的對待,善良的無忌最終俘獲了小昭的芳心,她說:「我的性命是你救的。」從此小昭的便為了張無忌放棄了自己,眼裡是無忌,心裡是無忌,生活裡全是無忌。人生至少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擁有,甚至不求對方愛自己,只求在最美好的年華裡遇到彼此。

儘管小昭剛出場時,五官慘不忍睹,身形不忍直視,但是金庸先生忽然筆鋒一轉,原來小昭真實的模樣原來是這般美麗:肌膚若白雪,雙眼有星辰,挺鼻若懸膽。初讀時,我的心中又驚又喜;再讀時,我心中又憐又憫,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把自己整得人不人、鬼不鬼?我一直覺得,小昭和《鹿鼎記》中的雙兒有著幾分相似,一樣的溫柔,一樣的聰明,一樣的善解人意,一樣的在愛的人面前無怨無悔的付出。只不過與雙兒相比,小昭的身世更複雜一些,際遇更加坎坷一些。她帶著一肚子的秘密,去給楊不悔當丫頭,她心若明鏡,聰明似雪,不過她後來給張無忌當丫頭,是心甘情願、不帶有任何目的。自古深情留得住,我不信什麼套路,只願世間人能夠多一些真心和誠意,少用一些套路,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小昭對張無忌的喜歡,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懷,發自內心的的去愛,毫不矯揉造作。有的人的愛是佔有,更有甚者,是偏執到一種地步:得不到寧願毀滅掉。而小昭的愛,不是佔有,而是無怨無悔的付出,甘願屈於人後,「峨眉派的周姑娘,汝陽王府的郡主娘娘,將來不知還有多少」,其實只要小昭自私那麼一點點,能夠霸道那麼一點點,那麼張無忌最後和她在一起,也不是不無可能的。不過小昭要的也很少,只求能陪在張無忌的身邊。直到最後小昭的離開,張無忌忘乎所以,將小昭緊緊擁抱在懷裡,吻了又吻,小昭的嘴唇低落上眼淚,甜蜜與苦澀交匯著,張無忌不再理智,他這麼做,帶給小昭的只是痛苦的回憶。來者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處終,人們只有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曾經真的在乎過。

以史為: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希望大家要及時珍惜心中所愛,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真的不容易,遇到真心為自己付出的人也真的不容易,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本篇文章是百家號獨家發布,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