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與小昭:來者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處終

2020-12-14 墨顏說歷史

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身上最大的優點,那便是對生命有著敬畏之心。小昭當初只是一個人人視而不見的奴婢,而且易容後的外貌十分不堪,在和張無忌素不相識的情況下,張無忌也對她出手相救。張無忌雖然是中庸之人,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沒缺點的英雄是神人,是可望不可即。有缺點的英雄才顯得更有真性情,才顯得更可愛。張無忌的的本色便是善良,儘管很多時候他的善良顯得優柔寡斷,顯得有些愚昧。他對生命有著淳樸自然的尊重和熱望,不管對誰,都懷揣著一副菩薩心腸。曾經有人問善良和聰明哪個更重要,有個回答特別好:善良更重要,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張無忌與小昭

張無忌與小昭初次相遇的時候,小昭身體是殘疾的,腳上鎖著腳鐐,行動不便,張無忌心生憐憫,決定救她、保護她,沒有任何雜七雜八的功利的想法,完全是出於本心。將心比心,真誠待人的人,也終將得到別人真誠的對待,善良的無忌最終俘獲了小昭的芳心,她說:「我的性命是你救的。」從此小昭的便為了張無忌放棄了自己,眼裡是無忌,心裡是無忌,生活裡全是無忌。人生至少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擁有,甚至不求對方愛自己,只求在最美好的年華裡遇到彼此。

小昭

儘管小昭剛出場時,五官慘不忍睹,身形不忍直視,但是金庸先生忽然筆鋒一轉,原來小昭真實的模樣原來是這般美麗:肌膚若白雪,雙眼有星辰,挺鼻若懸膽。初讀時,我的心中又驚又喜;再讀時,我心中又憐又憫,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把自己整得人不人、鬼不鬼?我一直覺得,小昭和《鹿鼎記》中的雙兒有著幾分相似,一樣的溫柔,一樣的聰明,一樣的善解人意,一樣的在愛的人面前無怨無悔的付出。只不過與雙兒相比,小昭的身世更複雜一些,際遇更加坎坷一些。她帶著一肚子的秘密,去給楊不悔當丫頭,她心若明鏡,聰明似雪,不過她後來給張無忌當丫頭,是心甘情願、不帶有任何目的。自古深情留得住,我不信什麼套路,只願世間人能夠多一些真心和誠意,少用一些套路,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小昭

小昭對張無忌的喜歡,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懷,發自內心的的去愛,毫不矯揉造作。有的人的愛是佔有,更有甚者,是偏執到一種地步:得不到寧願毀滅掉。而小昭的愛,不是佔有,而是無怨無悔的付出,甘願屈於人後,「峨眉派的周姑娘,汝陽王府的郡主娘娘,將來不知還有多少」,其實只要小昭自私那麼一點點,能夠霸道那麼一點點,那麼張無忌最後和她在一起,也不是不無可能的。不過小昭要的也很少,只求能陪在張無忌的身邊。直到最後小昭的離開,張無忌忘乎所以,將小昭緊緊擁抱在懷裡,吻了又吻,小昭的嘴唇低落上眼淚,甜蜜與苦澀交匯著,張無忌不再理智,他這麼做,帶給小昭的只是痛苦的回憶。來者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處終,人們只有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曾經真的在乎過。

小昭與張無忌

以史為: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希望大家要及時珍惜心中所愛,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真的不容易,遇到真心為自己付出的人也真的不容易,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本篇文章是百家號獨家發布,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還原金庸小說真相:張無忌與波斯明教進中土
    摩尼教創始人摩尼的畫像環球在線消息:《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五章《舉火燎天何煌煌》中寫道:楊逍案頭有一本《明教流傳中土記》,「張無忌翻開書來,但見小楷恭錄,事事旁徵博引。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佔了相當的篇幅,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係。那麼,真實的明教到底什麼樣呢?·公元3世紀創立,教徒全部吃素摩尼教產生於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創立。
  •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試問哪個男人不愛小昭?
    常年「飾演」丫鬟的小昭讓她的「本我」身份受到強烈的壓抑,這種壓抑久而久之延伸到她的感情領域。最終,「離去的船兒漸行漸遠,天高海闊知何處,不知何時再相見」,小昭的愛並沒有換來張無忌對自己的挽留。她明明如此痴情,卻偏偏懂得何為取捨,何為放手。
  • 三十個春秋已然悄然而逝,悲兮?樂兮?
    不知不覺間三十個春秋已然悄然而逝,悲兮?樂兮?贊兮?嘆兮……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經歷承受很多。經歷,不是滄桑是沉甸;承受,不是苦難是歷練。在滄桑中領悟,在歷練中成熟,迎一袖風,綻一樹香,靜品淡藏。趟過歲月冷暖,感知生命厚重,一筆落墨,苦過,甜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才是人生。
  •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仙之人兮列如麻
    1.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2.若乃足縈虹蜺,目耀日月。連軒沓拖,揮霍翕忽。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裡飛雪。邈彼北荒,將窮南圖。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塊視三山,杯觀五湖。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
  • 悲兮愁,哀兮憂!
    雲霧會兮日冥晦,飄風起兮揚塵埃。  走鬯罔兮乍東西,欲竄伏兮其焉如?  念靈閨兮隩重深,原竭節兮隔無由。  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志勤劬。  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終朝。  憂不暇兮寢食,吒增嘆兮如雷。憫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眾多兮阿媚,靡兮成俗。  貪枉兮黨比,貞良兮煢獨。
  • 八首暗戀詩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先秦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賞析:滿腔相思意,奈何君不知,好不容易才將愛意說出口,可惜你是淺情之人,無法懂得我心中的愛意。3.
  • 《九章·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發郢都而去閭兮,荒忽其焉極?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 《詩經》中的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
    國風 · 王風 · 採葛無名氏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出這首詩共三章,每章三句,短小精悍,膾炙人口。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他情人的思念。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用這種誇張之詞形容他對情人的殷切思念,實是情至之語。同時本體「一日」,喻體「三秋」,對比鮮明,也有力地增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紀念屈原古詩五十首
    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笑矣乎,笑矣乎。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 小昭後來怎麼樣了?她給張無忌正了名 還送來一些禮物 加一封情書
    歷來沒有得到多少愛與關懷的小昭,突然看到有人如此誠心實意的對待自己時,其心裡的感激之情可想而知。雖然她並非真正的下人,但是她現在以一下人的身份都能得到張無忌的如此呵護,這讓她的感激之情又深了幾分。也許從那一刻起,她的心就已完全被張無忌勾走了。
  • 【古木】山有木兮木有枝,嶺北古木君不知
    苦櫧樹為常綠喬木,春來花滿枝頭,秋後果實滿枝,灑落的種子,是純綠色的物品。它十分眷戀土地,不管在何處安家,從不計較環境條件的優與劣,憑著自己的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精神,將自己的每一個家鄉裝扮得盡善盡美,使自己的生存環境處於協調和諧之中。
  • 為什麼小昭最後離開張無忌,選擇做波斯明教總教教主?
    聖女必為處子之身,有聖潔神話之意,如聖女破身則需受火刑之苦身死,又有以火淨化靈魂升天之意。倚天屠龍記後期小昭即為聖女,那麼此處有一問,以當時中土明教的實力再加張無忌神功在身加持即使不回歸波斯和波斯總教為小昭和其母黛綺絲自由之身討價還價大力斡旋也未嘗不可一試,為何小昭仍會別離所愛張無忌回歸波斯繼任明教總教教主之位呢?
  • 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何處去
    出家所為何來?據說是為了一大事因緣,那就是要「了生死」。在家修行,其終極目的也是要「了生死」。生死是一件事,有生即有死,有死方有生,「了」即是了斷之意。生死流轉,循環不已,是為輪迴。人在輪迴之中,縱不墮入惡趣,生、老、病、死這四苦煎熬亦無樂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輪迴,證無生法忍。出家不過是一個手段,習靜也不過是一個手段。
  • 婆兮印象
    七年前的一個巧合,再次與婆兮結緣。重返2000年剛剛參加工作時的首戰之地——婆兮,嘗試著人生新的挑戰。
  • 小昭回波斯之前,張無忌對她做了這件事,讓她更加痛苦
    而張無忌呢,他也保護不了小昭,只能眼睜睜看著她漂洋過海,遠渡重洋。在小昭已經決定回波斯總教當教主之後,小昭最後一次給張無忌更衣,其中的無可奈何之情,看得人心酸不已。小昭眼含熱淚,依依不捨,而這個時候的張無忌,又幹了一件很讓人覺得不爽的事情:「在她櫻唇上深深印了一吻。」此處畫面請大家自行想像。
  •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 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 折芳馨兮遺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