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梁寧 記者譚利婭】7月6日,哈薩克斯坦將慶祝首都阿斯塔納市成立20周年。哈薩克斯坦是「一帶一路」上的關鍵國家,同樣是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斯塔納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因此,此次周年紀念活動對中國來說也十分值得關注。
毫不誇張地說,在哈薩克人眼裡,與阿斯塔納有關的每一次活動都具有特別意義。該國首都的誕生歷史,不僅被學校和各種機構研究,還成為了電影、雜誌問卷調查以及詩歌作品的題材。
阿斯塔納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首都。如今,許多人仍認為將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納是權宜之計。阿斯塔納市曾是哈薩克斯坦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城市之一。然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氣候問題得以解決。哈薩克斯坦政府建立了首都綠化帶,將整個城市包圍在綠化帶中,冬天不再像以往一樣寒冷。
當然,阿斯塔納的魅力遠不止於此。20年內,在空曠的草原上生長起一個現代化大都市,這也許得益於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的決定。根據哈薩克斯坦領導人的計劃,新的大都市將成為哈薩克斯坦的象徵,並旨在向世界展示一個現代化的年輕國家。這項任務可以說是野心勃勃,20年後的今天,數字和事實說明了一切。
去年,阿斯塔納舉辦了世博會,這也是蘇聯解體後該地域內首次舉辦該活動。其主題為綠色科技的發展,這一主題表明,哈薩克斯坦人在其城市發展中積極執行這些原則,實現經濟現代化。這一原則的運用不僅僅局限在阿斯塔納市,阿斯塔納作為引進新事物的跳板,將新體驗傳播到全國各地。
就像阿斯塔納市長阿斯耶特·伊謝克舍夫所說,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阿斯塔納將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城市,看到哈薩克斯坦的整體變革,尤其是首都的變化,你會開始相信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阿斯塔納已經能夠收回所有投資於建設的基金,其數字超過2萬億堅戈,即60多億美元。顯而易見,阿斯塔納是哈薩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隨著新資本的到來,建築業的經濟、生產有了新的動力。隨後根據多米諾骨牌效應將繼續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阿斯塔納仍在建造中。與此同時,政府正試圖最大限度地從昂貴的項目中剝離預算,以吸引投資者。
哈薩克斯坦政府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如下:26年來,哈薩克斯坦吸引了約30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這是中亞國家投資總流入量的70%以上。最大的投資者是中國、荷蘭、美國、瑞士、法國、英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比利時和加拿大。大約200億美元投資落在阿斯塔納。值得一提的是,吸引投資者到該國投資本是一項全國性任務。
國家及首都政府計劃讓阿斯塔納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世博會之後,這是另一項全球性的任務,但幾乎已經完成。幾天前,他們在阿斯塔納宣布,金融中心阿斯塔納已經註冊了13家公司,20家正在申請。在國際金融公司的計劃中,截至今年年底,將有100家公司參與這項工作。
中國積極參與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AIX)的建立,該交易所以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IFAC)為基礎。上海證券交易所是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的戰略合作夥伴和股東(25%)。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代表和其他國際公司一起,已在國際金融中心註冊。
2018年6月8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北京會見中國商界人士時說道:「2017年,我們成功舉辦了世博會,中國公司積極參與,我們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國際金融中心阿斯塔納將在這些設施所在地開始運作,其法律地位由憲法規定,工作語言是英語,遵守英國法律,享有獨立仲裁權。國際金融中心成員享有50年的稅務優惠和簡化的貨幣、籤證以及法律機制,這裡是該地區唯一一個以英國法律為基礎的工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