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遷線路車間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西高村,矗立在村旁的大山名叫葫蘆山。它與其他大山連接在一起,組成了連綿巍峨的泰沂山脈。大山使村民通往外界的腳步異常艱難,在公路沒有建成前,他們走出村莊、走到鎮上、走進城裡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火車。
西高村有一座四等站——源遷站,每天有一趟綠皮小火車往返這裡。村民們從車站搭乘火車去鎮上、城裡,再搭乘火車從城裡、鎮上回家。山裡的氣息攪動了鎮上、城裡的空氣,鎮上、城裡的氣象也帶動了山裡的發展。
源遷站所處的鐵道線叫辛泰線,全長184公裡,穿越泰沂山脈,將山東淄博與泰安連接在一起。泰沂山脈山高溝深林密,鐵道線不是在兩山夾峙的窄縫間穿行,就是在橋梁上、涵洞中、隧道裡通過。隧道所處的區段山勢蜿蜒、溝谷交錯,常有山洪暴發,除了養護隧道、線路、信號設備的鐵路職工,很少有人步行到那裡。
每天,有30餘趟貨車和1趟客車從辛泰線通過。貨車通過時,陽光在山頭閃耀,風笛鳴響,一條長龍迤邐而來,白雲飄浮,山林搖動,氣勢很是壯觀。客車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行速度最慢的列車——7053/7054次列車。它往返於淄博與泰安之間,平均時速30多公裡,全程票價11.5元,最便宜的票價為1元。綠皮小火車是人們對這趟列車的俗稱。從1974年至今,這趟車一直保持著最初的綠色。
沿線車站大部分位於村莊附近。通過時,村民們便停下手中的活計,凝神靜聽火車通過的聲音,那不僅是火車的聲音,而且是山外的聲音、世界的聲音。夜幕時分,山風吹拂,一月高懸,車站的燈光亮起來,沿著鐵道線綿延伸展,如同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大山裡。
村民們背著鴨蛋、煎餅、地瓜等,到集市、城鎮售賣,再購買生活日用品返回山裡。列車因此多了一個名字——莊戶列車。
時光的腳步不斷前進,小火車的身影並沒有遠去,反而有了更新更好的變化:辛泰線實施了電氣化改造;牽引小火車的機車由內燃機車更換為電力機車;2020年,列車又升級為空調列車。濟南至淄博的K8279/8280次快速列車與小火車接續開行,濟南的旅客可購買聯程票,當天即可體驗「鄉情慢車」沿途的山野風光。
小火車的變化還要緣於泰沂山脈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齊文化遺產。柏樹村、西石村、齊山風景區、齊長城遺址等優美古村落、特色小鎮以及觀光勝地分布在辛泰鐵路沿線。小火車像一條絲帶將它們串在一起,優惠的票價、優質的服務和慢優勢,吸引了源源不斷的遊客。
隨遊客一同到來的,是無限的商機。村民們開發鄉村旅遊、開辦農家樂飯莊,將土雞蛋、蔬菜、小米、散養的笨雞等農產品擺在車站外面,小火車來了,車站便成了市場。
多年前,筆者到泰沂山脈深處採訪一家三代養路工人。祖孫三人分別在淄博工務段源遷線路車間下轄的3個養路工區工作。採訪時,爺爺已退休,一直住在辛泰鐵路旁邊的老房子裡。老人家養護了一輩子鐵路,退休了也不願離開。每天吃完飯,爺爺就在鐵道線附近轉悠。碰上孩子上線路玩耍,便及時阻攔,並進行一番安全宣傳;看到職工幹活就送點水,幫看工具……累的時候,爺爺就找個地方坐下來,歇歇腳,想一想在口頭上班的兒子和在南博山上班的孫子。
兒子的家在老房子對面的山坡上,一座紅瓦白牆的農舍,門前種著一棵柳樹。初春時節,柳條生出鵝黃的嫩芽。遠遠望去,像罩了一層薄霧。口頭離這裡有20多公裡的山路,兒子經常忙得整月不歸家。以前這裡沒有電話,家裡有什麼事,都是託巡道工一站一站地捎話。有一天,兒子回了趟家,夜晚時分天降暴雨。掛念著管轄的線路,兒子穿上雨衣就衝進雨中。他在山路中艱難穿行,回到工區,立刻投入巡檢當中……想著這些,爺爺的眼睛溼漉漉的。
從爺爺住的老房子旁搭乘小火車,沿著駛往泰安的方向就會到達南博山站。到了車站,一下火車,青龍山、筆架山迎面而來,兩山秀奇,古木覆蓋,深秋時節,滿山紅葉,美不勝收。上瓦泉村就在南博山站旁,過去,村民們靠天吃飯。小火車的到來,讓村民的生活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口頭、北牟、西桐古3個車站間群峰雄峙,山高谷深,是辛泰線的隧道密集區段。口頭隧道全長1228米,是全線最長的隧道。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鐵路職工來到這裡,巡查線路、檢查供電設備、進行更換道砟施工。
冬天,泰沂山脈覆蓋在冰天雪地之中,舉目四望,天地、大山、樹木一片蒼茫,鐵路職工常常要踩著積雪,翻越山頭,走進隧道,敲下從隧道頂部懸掛下來的冰柱。敲冰結束,走出隧道,眼前的道路上,不見一個行人的腳印。
北牟至西桐古僅8公裡,卻分布著5座隧道,山勢的險峻可見一斑。鐵道線穿山而過,北牟站就建在大彎道的懸崖上。行車室內,車站工作人員在辦理接發列車、排列信號。多年前,這個行車室就建在半山腰上。晚上,一燈如豆,訴說著大山深處的孤寂。北牟站是辛泰線24個小站中交通最不便利的車站,進來的山路蜿蜒曲折,一到下雨下雪便被封路。
西桐古站的站舍前,屹立著3棵法國梧桐樹,它們是建站時鐵路職工種下的。小站的年頭有多長,樹的年齡就有多長。清風裡、烈日下、明月中,它們像士兵一樣,並排站在一起,看著小站忙忙碌碌。
採訪結束,祖孫三人在老房子門口和我們告別。夕陽掛在他們身後,金黃色的光芒灑滿全身。一列貨車從大山的拐角處駛來,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火車的尾巴和他們的身影疊在一起。看著眼前的景象,兩個詞從我腦海裡跳了出來——道釘!堅守!
來源:《人民鐵道》報、濟南鐵路
文字:郝煒華
編輯: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