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農場的朋友,有的知道在什麼性質的土地上做什麼事,有的就打擦邊球,更有乾脆厲害的,不管土地什麼性質就是建項目。
我建議大家,在做農場前一定要了解土地性質,別等著農場都建完了,發現屬於違規用地,那您虧的可就大發了!
基於土地使用問題,小探馬搜集了所有和土地相關的政策文件,提出用地的3個誤區和3條用地的建議。
1
常見的用地誤區
1、佔用基本農田
如果拿基本農田去做非農建設,那妥妥的就是挨整的對象。《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是這麼規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佔用。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佔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徵收土地的,必須經國務院批准。」
看到沒,想動用基本農田,得經國務院批准,這門檻那不是一般高,所以,選址時請務必避開基本農田。
2、把設施用地當建設用地
有人說了,我去國土查了,我這塊地不是基本農田呀,也批了設施用地了,不照樣被拆了嗎?坑就坑在這個「設施用地」上了。
2014年國土資源部發布了一個127號文件,雖然說文件中是有規定:「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原則上控制在項目用地規模5%以內,但最多不超過10畝;規模化畜禽養殖的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原則上控制在項目用地規模7%以內(其中,規模化養牛、養羊的附屬設施用地規模比例控制在10%以內),但最多不超過15畝;」。
文件同時還規定了設施用地的使用範圍:
1、工廠化作物栽培中有鋼架結構的玻璃或PC板連棟溫室用地等; 2、規模化養殖中畜禽舍(含場區內通道)、畜禽有機物處置等生產設施及綠化隔離帶用地;3、水產養殖池塘、工廠化養殖池和進排水渠道等水產養殖的生產設施用地;4、育種育苗場所、簡易的生產看護房(單層,小於15平方米)用地等。」
1、設施農業生產中必需配套的檢驗檢疫監測、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等技術設施以及必要管理用房用地;2、設施農業生產中必需配套的畜禽養殖糞便、汙水等廢棄物收集、存儲、處理等環保設施用地,生物質(有機)肥料生產設施用地;3、設施農業生產中所必需的設備、原料、農產品臨時存儲、分揀包裝場所用地,符合「農村道路」規定的場內道路等用地。」
配套設施用地是指由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包括:晾曬場、糧食烘乾設施、糧食和農資臨時存放場所、大型農機具臨時存放場所等用地。」
並明確指出:
「嚴禁隨意擴大設施農用地範圍,以下用地必須依法依規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經營性糧食存儲、加工和農機農資存放、維修場所;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度假場所、各類莊園、酒莊、農家樂;以及各類農業園區中涉及建設永久性餐飲、住宿、會議、大型停車場、工廠化農產品加工、展銷等用地。」
也就是說,設施用地仍然是按農地來管理的,並不等同於建設用地。而不管是基本農田還是一般耕地,「農地非農」都是被打擊的對象。
3、有指標沒手續
這一類最可惜,因為政府已經批給項目建地指標了,甚至還給了特別低的價格。只是企業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經過正常的招拍掛流程,沒有手續。所以說,這一類項目最可惜。
2
休閒農業該往哪裡放?
那麼問題來了,基本農田也不讓幹,一般耕地也是諸多限制,一些青山綠水的地方迫於環保的壓力也不讓做,那休閒農業究竟該往哪裡做?
1、往村裡放
在拆違過程中,像西安的袁家村、河南郝堂村村、成都明月村等等,這些在村子裡做的休閒項目都沒有被拆。
再回顧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全文沒有出現「休閒農業」這4個字,而是被「鄉村旅遊和休閒遊」取代。
所以,大膽猜想,國家是不希望老闆們圈一塊地自己悶聲發大財,而是希望您到村莊裡去,和農民綁在一起搞事情,您吃肉的時候也給農民們來點湯。
2018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對利用閒置農房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研究出臺消防、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便利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管理辦法。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所以,往村裡搞,目前來看是一條安全的路。
2、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裡搞
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一般是比較大的項目,少則幾億,多則幾十億、幾百億的項目。所以,他們和政府有對話的機會,可以協調出一些建設用地指標。
可是,這麼大的項目一般會採用「平臺+招商」的形式開展,業主搭建好平臺,做好規劃,要來指標,但是裡面的子項目如親子、民宿、餐飲、酒店、採摘等等往往需要招商,通過合作的方式開展。
這時,我們有運營能力的老闆可以去這些大項目裡當一塊磚,做其中的一個自己擅長的業態。
3、放有建地指標的農田裡放
從過去的一些經驗看,一些千萬級的項目是有可能從政府那裡協調出一些建設用地指標的。或者有一些國營農場,本身就有建設用地指標,可以通過直接向農場或市縣政府承包。農田部分做大環境,建設用地指標來做餐飲、住宿、遊樂等板塊。
稻田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看你拿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種家、種業、種逍遙。
【天之道】
一方舍、三畝田、四季更迭。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事之道】
以識為主,以才為輔;
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人之道】
為人處事,處事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