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佛經中彌勒成佛的六種時間考證----五十六億年是誤傳
未來佛彌勒何時降生人間?佛經中關於彌勒成佛的時間至少有六種以上的不同說法,現歸納如下。其中第一種說法「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成佛」最為流行,這是時間最遙遠也是最不靠譜的一種說法,因為後面的科學考證表明這種說法是由於古今紀年法的不同以及古人計算錯誤而造成的。而其它五種說法的時間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它們存在的理由。(一)、《菩薩處胎經》:「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三)、《般泥洹經》:「卻後一億四千餘歲,乃當復有彌勒佛耳。」(四)、《賢劫經》:「慈氏如來所生土地….. 佛在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從第九劫釋迦牟尼佛人壽百歲到第十劫彌勒佛人壽八萬四千歲,間隔八百四十萬歲。(五)、《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六)、《長阿含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法華經·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其實六種說法每一種說法都有它們存在的理由,其中前兩種時間的依據是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第三種時間的依據是彌勒佛比釋迦牟尼佛晚九劫成佛,第四種時間的依據是彌勒佛比釋迦牟尼佛晚半劫成佛,第五種時間的依據是過去就有彌勒古佛成佛以及有多位彌勒佛,第六種時間的依據是轉輪聖王也要修成彌勒佛,下面將一一詳細考證。那麼這麼多不同的彌勒成佛時間不矛盾嗎?彌勒到底何時成佛呢?其實大肚彌勒佛的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過去、現在、未來都有彌勒成佛,佛號為彌勒(大慈氏)的佛不止一位,那麼佛經中有多種不同的彌勒成佛時間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菩薩處胎經》:「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
在大乘經典中,彌勒是彌勒菩薩的姓,阿逸多是彌勒菩薩的名。據說彌勒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常修行菩薩道,現住兜率天兜率內院修行、說法,在兜率天壽盡後將下生人間成佛。根據《雜阿含經·861 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間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兜率陀天壽四千歲。」於是《菩薩處胎經》與《賢愚經》等佛經中得出彌勒菩薩將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降生人間,這就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的來歷。可是根據《雜阿含經》真正的去科學計算一下,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400*30*12*4000=5.76 億),這是以現代萬萬為億的記法。如果以千萬為億(古代的記法),就會得到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流傳到後來(佛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經約幾百年之後才正式編撰成書的),就變成了《彌勒上生經》中五十六億年這樣的記載,或者是《菩薩處胎經》與《賢愚經》中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樣的記載。由此可見,佛教界最為流行的「彌勒將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佛」的說法是一種錯誤的說法。這種說法是由於古今紀年法的不同以及古人計算錯誤而造成的。根據上面《雜阿含經》提到的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400*30*12*4000=5.76 億),這是以現代萬萬為億的記法。《定意經》中可能將千誤寫成十了,這樣就有了「彌勒五億七十六萬歲作佛」的說法。如果依據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來換算成人間的時間,第二種說法《定意經》的時間比第一種《菩薩處胎經》要更加準確一些,更有道理。
(三)、《般泥洹經》:「卻後一億四千餘歲,乃當復有彌勒佛耳。」根據《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釋迦回憶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也就是說彌勒佛比釋迦牟尼佛晚九劫成佛,這裡的九劫是賢劫中的九小劫。一小劫是多少年?佛教中的一個大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中劫,賢劫是大劫中的住劫,賢劫有二十小劫,而一小劫包含一個增劫和一個減劫。增劫由人壽最短十歲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共八百四十萬年;減劫再由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共八百四十萬年。所以一小劫約一千六百八十萬歲,九小劫即一億四千萬歲。所以《般泥洹經》說:「卻後一億四千餘歲,乃當復有彌勒佛耳。」可見這種說法也有道理。
(四)、《賢劫經》:「慈氏如來所生土地….. 佛在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從第九劫釋迦牟尼佛人壽百歲到第十劫彌勒佛人壽八萬四千歲,間隔八百四十萬歲。
根據《賢劫經》彌勒「佛在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及《彌勒上生經宗要》「第九劫中釋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劫中彌勒佛出世。」釋迦牟尼佛在賢劫第九小劫的末期(人壽百歲),彌勒佛在賢劫第十小劫的中期(人壽八萬四千歲),比釋迦牟尼佛晚一個增劫(即半個小劫)出世,即彌勒約八百四十萬年後作佛。這種說法也有道理。前四種說法都提到彌勒佛出世時人壽最大,為八萬四千歲。八萬四千是印度人表示很多、無量的一種比喻和泛指。《彌勒處胎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我以右脅生,汝彌勒從頂生。如我壽百歲,彌勒壽八萬四千歲」,按照印度的種姓制度,釋迦族所屬的剎帝利種姓來源都是脅生的,彌勒從頂生是比喻彌勒佛的來源極高。釋迦牟尼佛的實際壽命並不是一百歲而是八十一歲,「如我壽百歲」已經表明這是一種比喻,那麼「彌勒壽八萬四千歲」實際上是比喻彌勒佛的法力與威德遠遠超過釋迦牟尼佛,而並不是說彌勒佛在人間的壽命就一定是八萬四千歲。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比喻,因為佛法法理是不能說的太明白的,需要人自己去悟的。
(五)、《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根據《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時彼國中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即便信伏為佛弟子,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此功德願於未來過算數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這段經文表明,無量劫以前已有一位佛號為彌勒的古佛,他有一個弟子叫一切智光明,這個弟子也發願未來成佛,佛號也是彌勒。一切智光明後來又做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還是姓彌勒,名字為阿逸多,將於五十六億萬歲後於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成佛(根據第一種說法的科學考證,五十六億年的時間是錯誤的)。《中阿含經(卷 13).王相應品.說本經》提到 「世尊告曰:阿逸多,汝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王,號名曰螺,為轉輪王。」這樣一來,由於彌勒可以就是阿逸多,因此,未來佛彌勒也可以就是轉輪聖王了。由此可知一個天機,彌勒(大慈氏)像人的姓氏一樣只是一種佛號,佛號為彌勒的佛有很多位。比如不同的彌勒佛就有:彌勒古佛、大肚彌勒佛、轉輪聖王彌勒佛、阿逸多彌勒佛。只是因為釋迦牟尼佛講經之後口耳相傳幾百年後人們才將佛經正式編纂成書,再加上後世的羅漢、菩薩們不能完全理解釋迦佛在如來佛那個層次中講的話,佛經中很多處已經不是釋迦佛的原話了,人們在佛經編撰過程中把不同的彌勒佛混淆成了一位彌勒佛,這樣才造成很多佛經自相矛盾。「彌勒佛有很多位」這種說法可以合理的解釋為什麼佛經中有多種不同的彌勒成佛時間。
(六)、《長阿含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法華經·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長阿含經》 「如來時時出世」與上面第五種說法彌勒有很多位以及大肚彌勒佛的偈語是互相吻合的。一千多年前的布袋和尚的偈語「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雖然是一軀,分身百千億」、「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也已經暗示了彌勒佛不止一位,歷史上有很多人修成了彌勒佛,只不過過去大多不被人認識罷了。雖然佛教徒的觀念中彌勒佛就只有一位,但是在民間人們已經普遍承認布袋和尚修成了大肚彌勒佛,所以各大寺廟一進門就能看見天王殿中供奉的大肚彌勒佛像。在單獨供奉的各種佛像坐像中,彌勒佛像和其他的佛像有個顯著的區別,其他的佛像大多都是雙腳盤坐的結跏趺坐姿勢,而彌勒佛像大多都是像四川樂山彌勒大佛那樣雙腳垂坐的善跏趺坐姿勢。這種彌勒佛像實際上象徵著入世修行的覺者。而在佛家預言中,轉輪聖王就是入世修行的覺者。在古印度,佛教歷史中和「吠陀本集」都有預言:人中有兩個偉大的覺者降世——佛陀和轉輪聖王,前者出家成佛,後者在家成佛;而釋迦牟尼佛陀又預言未來彌勒佛將住世傳法度人。也就是說轉輪聖王未來將以彌勒佛的形象度人。轉輪聖王是眾王之王、眾王之尊,福通人天、德通人天、力通人天、智慧與般若相應,與釋迦牟尼佛最大的一個區別是,轉輪聖王是帶領眾生在家修煉,明心見性,不脫離世緣,即可以不出家而修煉,在家成佛。轉輪聖王在未來成佛,即為彌勒佛,轉輪聖王既然是眾王之王,他度的人修成的果位都很高。《法華經·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預言了佛曆三千年時代金輪王即轉輪聖王如來出世。優曇花為梵語,意為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一九九七年七月,韓國一家寺院的方丈在金銅如來坐像上發現二十四朵優曇花。二零零五年初(佛曆三千零三十二年),人們在韓國順天市的須彌山禪院裡的菩薩像上,發現了十朵優曇花。之後,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陸續出現這種祥瑞之花。須彌山禪院的高僧欣然肯定:轉輪聖王正在人間正法。也就是說轉輪聖王彌勒佛將於佛曆三千年時代出世。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總結一下佛經中關於彌勒成佛的六種時間說法,除了第一種說法「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成佛」是誤傳之外,其它五種時間都是有根據、有道理的。這些時間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一個天機——「彌勒(大慈氏)只是一種佛號,彌勒佛不止一位」。「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彌勒佛出世」這些天機告誡人們,佛法修煉者不要執著於時間表象與外在形式,不要因為執著於阿逸多彌勒的成佛時間(億萬年後)就輕易否定一千多年前就已到來的大肚彌勒佛以及佛曆三千年時代到來的轉輪聖王彌勒佛!佛法無邊,普度眾生;珍惜佛緣,就在此生!
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五、各種彌勒佛像隱藏的天機大解密
各種彌勒佛像隱藏著什麼天機?下面將一一解密,望有緣人得知。
雍和宮大雄寶殿內的豎三世佛——中間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其左側為過去佛燃燈佛、其右側為未來佛彌勒佛,象徵佛法無邊,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佛像頭部的小光圈象徵佛的智慧,佛像背後的大光圈象徵佛圓滿後的天國世界,每個如來佛是他圓滿後天國世界的法王。燃燈佛與彌勒佛做的手印是「轉法輪印」(說法印),這個手印與轉輪聖王有直接的聯繫。佛經記載轉輪聖王曾經是燃燈佛——定光如來(見大寶積經卷九中,釋迦牟尼佛向寂意菩薩說:「欲想了解當時轉輪聖王勇郡,就是過去的定光如來。當時一千位太子,就是此賢劫中一千佛。從俱留孫佛開始,到樓至佛。」),此外也有佛家預言轉輪聖王將成為彌勒佛。彌勒何時成佛?可以參考「佛經中彌勒成佛的六種時間考證——五十六億年是誤傳」,佛經中關於彌勒成佛的時間至少有六種以上的不同說法: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五億七十六萬年後、一億四千萬年後、八百四十萬年後、億萬年前、佛曆三千年時代,也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有不同的彌勒成佛。彌勒(大慈氏)只是一種佛號,彌勒佛不止一位。人們通常所說的未來佛彌勒佛只是其中的阿逸多彌勒佛,他曾經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逸多彌勒菩薩,他將於億萬年後成佛,而與我們本期人類真正有著直接關係的是轉輪聖王彌勒佛,佛家預言佛曆三千年時代優曇花開的時候象徵著轉輪聖王如來出世。一千多年前布袋和尚修成了大肚彌勒佛。布袋和尚的偈語「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雖然是一軀,分身百千億」、「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也已經暗示了彌勒佛不止一位,歷史上有很多人修成了彌勒佛,只不過過去大多不被人認識罷了。比如不同的彌勒佛就有:彌勒古佛、大肚彌勒佛、轉輪聖王彌勒佛、阿逸多彌勒佛。在單獨供奉的各種佛像坐像中,彌勒佛像和其他的佛像有個顯著的區別,其他的佛像大多都是雙腳盤坐的結跏趺坐姿勢——打坐像,而彌勒佛像大多都是像四川樂山彌勒大佛那樣雙腳垂坐的善跏趺坐姿勢——倚坐像。這種彌勒佛像實際上象徵著入世修行的覺者。而在佛家預言中,轉輪聖王就是入世修行的覺者。在古印度,佛教歷史中和「吠陀本集」都有預言:人中有兩個偉大的覺者降世──佛陀和轉輪聖王,前者出家成佛,後者在家成佛;而釋迦牟尼佛陀又預言未來彌勒佛將住世傳法度人。也就是說轉輪聖王未來將以彌勒佛的形象度人。轉輪聖王是眾王之王、眾王之尊,福通人天、德通人天、力通人天、智慧與般若相應,與釋迦牟尼佛最大的一個區別是,轉輪聖王是帶領眾生在家修煉,明心見性,不脫離世緣,即可以不出家而修煉,在家成佛。轉輪聖王在未來成佛,即為彌勒佛,轉輪聖王既然是眾王之王,他度的人修成的果位都很高。詳見「佛家中的轉輪聖王、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出世預言」。大自然本身有很多天造地設的神像,比如四川樂山彌勒大佛實際上是坐落在一個更大的天然臥佛的心臟部位上,體現了心中有佛、即心是佛的天機。現在有很多所謂的信佛者,只知道去做外在的修行、向外求,燒香拜佛,捐錢建廟,要佛保佑升官發財等等,卻不知道去做內在的修心、向內找。要佛保佑升官發財這些本身就是很強的執著心,是很強的自私心,還有貪心、色心、名利心、顯示心、妒嫉心、爭鬥心、歡喜心等等各種執著心都得逐漸去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修佛,去掉了心中的各種魔性,才會達到即心是佛的覺悟境界!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拉卜楞寺大金瓦殿中央供奉的彌勒大佛,佛的雙手在胸前做著手勢表明彌勒佛在向世間轉法輪!在彌勒佛像的正前下方安放著一尊釋迦牟尼佛的小銅像,實際上這是一個以釋迦牟尼佛為參照來烘託彌勒佛(轉輪聖王)之偉大的絕妙設計。讓瞻仰者領悟其間的深刻寓意:第一,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在前而彌勒佛在後,所以當年稱前者為「現在佛」、稱後者為「未來佛」;第二,彌勒佛(轉輪聖王)層次之高、法力之大遠非釋迦牟尼佛可比!(這也許就是該寺把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殿堂稱小金瓦殿、而將彌勒佛殿稱為大金瓦殿的道理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彌勒佛像的下半身半蹲半起而呈準備行走的姿勢(遺憾的是這一重要玄機被用黃布遮蓋),導遊說這諭示著彌勒佛即將帶著法輪向人間下行。唐卡中的彌勒,其傳統坐相頗為特別。他並不像其他跏趺而坐的佛陀形相,而是像現代人般坐在椅上的。這正是表示他將馬上站起來救度眾生,隨時準備下降人間利益眾生。彌勒的雙手作說法印,表示他將大轉法輪,是轉輪聖王下世。兩朵花的花心中分別託著一個法輪及一個水瓶,法輪表示轉輪聖王彌勒將會於人間說法,水瓶表示他在人間出世的時代特徵——水瓶座時代。彌勒之手印及法輪表示他將開示正法。佛家預言佛曆三千年時代優曇花開的時候象徵著轉輪聖王如來出世,《長阿含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法華經·文 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二零零五年初(佛曆三千零三十二年),人們在韓國順天市的須彌山禪院裡的菩薩像上,發現了十朵優曇花。之後,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陸續出現這種祥瑞之花。須彌山禪院的高僧欣然肯定:轉輪聖王正在人間正法。也就是說轉輪聖王彌勒佛將於佛曆三千年時代出世,而佛曆三千年時代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公元兩千年時代,也正好進入了西方星象學中的水瓶座時代。西方聖經也預言了我們這個時代有萬王之王救世主出世。同一時代不可能有兩個萬王之王,由此可見,佛家預言中的轉輪聖王彌勒佛也就是基督教預言中的萬王之王彌賽亞。中國民間保留有一個彌勒的造型,一尊笑哈哈佛像,在身體周圍有十八個小孩子玩耍,各具形態,稱為十八子彌勒。十八子彌勒佛像,十八子是個字謎——「李」字。民間傳說「彌勒佛姓李」,這個傳說伴隨著彌勒佛的形像一直流傳到今天。在《格庵遺錄》預言中,提到「天上雲中王」「萬乘天子王之王」「彌勒世尊」(轉輪聖王)的前世是「長安大道鄭(正)道令」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的大唐盛世,是世界的中心,萬國來朝。唐太宗有個稱號叫「天可汗」,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 萬王之王,是各國各民族的「天可汗」,是當時天下的共主。《格庵遺錄》中也預言了彌勒出世的時間,「三千之運釋迦預言,當末下生彌勒佛」、「釋迦之運三千年,彌勒出世鄭(正)氏運」,同樣也是預言佛曆三千年時代轉輪聖王彌勒佛出世。
天機不可盡洩,有緣人自會悟之。佛法無邊,普度眾生;珍惜佛緣,就在此生!六、觀音菩薩和彌勒佛名號隱藏的天機——神定期要更換
觀音菩薩和彌勒佛(菩薩)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兩尊神,彌勒和觀音的意思分別是大慈和大悲,直到最近彌勒和觀音這個名字裡面隱藏的天機才被揭示出來,那就是彌勒和觀音只是佛菩薩的稱號,歷史上有很多人修成了彌勒佛或者觀音菩薩,而且是定期要更換。還有就是彌勒佛成佛的時間一直都被佛教徒誤解了。《楞嚴經》認為過去曾經有佛,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為其弟子,故也稱「觀世音」。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都是屬於大菩薩,「我們看到這些大菩薩都遠遠超過了一般佛的層次,甚至於比如來都高。」《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講觀音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修行成為正覺,號為「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就承認自己是觀音的弟子。《觀音三昧經》中記載:「佛祖釋迦牟尼說過,觀音在我之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由於觀音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因她以救苦救難為己任,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從《楞嚴經》的描述可知,觀世音度的一個弟子,也修成了觀世音菩薩,其實就是替換了原來的觀世音。民間傳說的三十三觀音有:楊柳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藍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巖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阿麼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哈蜊觀音、六時觀音、普悲觀音、馬郎婦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還有傳說慈航道人、妙善公主、志公禪師等修成了觀音菩薩。《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收錄在《大正藏》卷3,頁 457~459。本經一方面說到彌勒的「本事」(過去事),另一方面則預言了未來彌勒的成佛。在「本事」方面,說到過去有一亂世,國名勝花敷,「國王淫荒,彗星橫流,連雨不止,洪水暴漲」。那時有一佛,名叫彌勒,「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一切」,所說的經典名叫「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海」。那時,有一個「大婆羅門」, 名叫一切智光明,皈依了彌勒佛,一心誦持這部佛經並發願未來也要成佛,名字也叫彌勒佛。因為恰好是亂世,一切智光明只好「端坐」,「不得乞食,經歷七日」。森林裡有五百隻白兔,其中一隻母兔王和她的兒子,為了救助一切智光明,所以自殺了,希望屍體留給一切智光明食用。但是,一切智光明不忍吃這兩隻兔子的屍肉,於是「入白光明慈三昧」,燃火自殺而死。釋迦說,一切智光明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白兔王就是釋迦自己。至於預言彌勒成佛的事,僅簡單幾句:「我涅盤後五十六億萬歲,當於穰佉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從上面這部經書中可以看到,彌勒佛是有很多的。過去有一個彌勒古佛,他有一個徒弟叫「一切智光明」,這個徒弟將來也要成佛,名字也叫彌勒佛。而且這個「一 切智光明」現在又是釋迦佛的徒弟姓彌勒,叫「阿逸多」,將在釋迦涅槃五十六億萬歲之後成為彌勒佛。這個「五十六億萬歲」並不是釋迦的原話,而是將天上的時間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得到的,有人專門計算過,應該是五億六千萬年。現在的佛教徒以訛傳訛,認定未來佛彌勒佛只有五十六億年後才會出現,別的都是假的。其實他們是混淆了「阿逸多」彌勒佛和別的彌勒佛,比如還有「轉輪聖王」彌勒佛,釋迦牟尼曾多次提到過未來佛,說末法時轉輪聖王(金輪王)將下世為彌勒佛,救度眾生。因大福德力故,其時感得優曇花盛開。而現在就是佛教的末法時期,就在最近幾年,優曇花在世界各地盛開。歷史上記載,布袋和尚契此也曾修成彌勒佛。據《宋高僧傳》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人,又號長汀子,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 帶行乞遊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言語無常,隨處坐臥,與人言吉兇頗為應驗,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溼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為驗」。因他總是負著一個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他常在人前把布袋裡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地傾倒地上,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他坐化於明州嶽林寺一塊磐石之上,圓寂前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由此,後人便認作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此後,江浙一帶逐漸按布袋和尚的樣子,塑成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安置於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一種皆大歡喜的感覺。彌勒和觀音只是佛號,為什麼要定期更換神佛呢?因為彌勒和觀音等神佛要度三界內的人就得靠近三界,可是時間又不能太長了,不然的話,他們會被三界汙染得回不去了,所以定期要更換。他們會度一個人上來接替佛位,當下一個人修成了彌勒佛或者觀音菩薩時,其形象、威德和慈悲、神的法力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上一屆的彌勒佛或者觀音菩薩將被更換,他們就可以遠離三界了。所以歷史上有很多人修成了彌勒佛與觀音菩薩等佛(菩薩)果位,只不過過去大多不為人所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