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頭鎮:津榆古驛換新顏(圖)

2020-12-21 搜狐網
文 張德治 李悅 金福 攝影 張德治

  西堤頭鎮位於北辰區最東部,東鄰寧河,北接武清,南至東麗,總面積為88.83平方公裡。鎮中心距市中心20公裡,距北京120公裡,距天津機場15公裡,距天津港40公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5國道(津榆公路)、楊北公路、九園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津薊高速公路等主幹道途經該鎮,郎園引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汙河、金鐘河、豐產河等等大小河流蜿蜒而過。全鎮現下轄東堤頭、西堤頭、劉快莊、蘆新河、霍莊子等10個村,常住人口35000餘人,流動人口15000餘人,包括漢、回、滿、壯4個民族。

  西堤頭鎮為渤海沉積平原,居衝積平原和濱海平原交錯地帶,大約形成於距今三千年至四千年之間。據史料記載,境內的東堤頭村、西堤頭村村址為海岸線防海水侵入的灣堤,故西堤頭鎮由西堤頭村而得名。2001年北辰區霍莊子鎮與西堤頭鎮合併,其管轄的蘆新河、姚莊子、霍莊子、趙莊子等7個村正式歸屬於西堤頭鎮。

  鎮境內的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具備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歷史上,農業經濟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與蔬菜種植面積較小。傳統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青蘿蔔、大白菜、西紅柿等。由於河渠與大海同步潮起潮落,天然漁業資源豐富,主要有:鯉魚、鱔魚、梭魚、銀魚、紫蟹等60多個品種,因此,歷史上當地人以捕撈天然漁業資源為主。

  該鎮自古以來水陸交通都比較便捷,當地居民多以漕運為生機。民國時期,僅西堤頭村就有船舶近百艘,因此商賈舟楫雲集,來往客商絡繹不絕。由於歷史的變遷,西堤頭村中的街道成為通往盛京(瀋陽)的古驛路,因此,該鎮還被稱之為「津榆古驛」。

  現在,勤勞智慧的西堤頭人正在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土地資源、優惠的產業政策等優勢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農業基礎設施蓬勃開展,先後完成了2個萬畝低產田改造工程,2007年投資150多萬元對5個重點泵站進行了修繕,為糧棉生產取得好收成提供了堅實保障。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促農增收,去年投資100萬元建成姚莊子500畝蔬菜基地,今年投資3000萬元再建設1500畝蔬菜大棚,使全鎮蔬菜大棚達到4500畝。特色農業成為新亮點,萬隆特種珍禽養殖的孔雀、正東果樹種植基地種植的鮮棗、霍莊子村生產的糯玉米等特色農產品吸引各地客商前來觀光採購。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面積共計1.1萬畝,形成了億達水產養殖、盛世水產銷售、滕特名優特淡水養殖等為龍頭的水產養殖格局。據統計,2007年工商業企業達到500餘家,以機械、冶金、服裝、製鞋、餐飲、汽車等10餘個行業為主。長榮布鞋、斯必得服裝、新星獸藥等老字號企業多年來為全鎮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去年落戶該鎮的投資10億元的天重江天重型機械、世界500強德國凱萊、二塑四維、桐盛達鋼絞線等一批新項目,又為該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依託6.03平方公裡經濟功能區,按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新要求,西堤頭鎮正在如駿馬般奔騰。不久的將來,一座經濟發達、環境優美、適宜居住、安居樂業的現代化新城必會崛起於北辰區的東部。

相關焦點

  • 六小齡童藝術館在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開館落成
    「六小齡童藝術館」在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開館落成。「六小齡童藝術館」在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開館落成。開館儀式由北辰區西堤頭鎮鎮長張富國主持。為了更好地貫徹習習近平文藝思想的方針政策,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夢。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政府與上海六小齡童文化傳播工作室、德謙國際文化交流(天津)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在天津建立了六小齡童藝術館天津館項目。
  • 神榆、公母榆……看看赤峰各地的古榆
    「公榆樹」(第一張圖上)傳說樹齡680年,樹高9米,胸圍450釐米,冠幅7米*6米,樹冠似展翅雄鷹;「母榆樹」(第一張圖下、第二張圖)傳說樹齡500年,樹高8.5米,胸圍300釐米,冠幅7米*6米,樹幹基部龐大,如女人之小腹。相傳很久以前的一對夫妻逃難到此,見此地土地平坦肥沃,樹木茂盛,無道路與外界相連,可謂世外桃源。
  • 北辰區西堤頭鎮東趙莊村入選!
    北辰區西堤頭鎮東趙莊村入選!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位於天津市北辰區東北部,與寧河區、武清區接壤,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辛口鎮第六埠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力推廣「重走長徵路」旅遊項目,依託大清河故道、古河堤、稻田、荷塘、柳林、渠塘的天然條件對紅色鄉村遊進行重點打造,改版升級紅色體驗項目。
  • 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編輯:王楠 程英美◆來源:掌上天津◆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近日,天津有11個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它們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那麼,這些村究竟有什麼特別能夠登上這份「國家級榜單」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01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西堤頭鎮舉辦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講座
    近日,北辰區西堤頭鎮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邀請區委黨校教研室副主任、高級講師胡豔霞作專題輔導。 來源:西堤頭鎮 值班編輯:臧芮萱
  • 古榆、白塔和寺廟
    離奈曼旗大沁他拉鎮10公裡處的章古臺村,矗立著一棵老榆樹。2007年的7月,通遼市人民政府對這棵樹曾進行過鑑定,認定此樹已有210年的樹齡。它高9.5米,樹幹直徑為118.8釐米,為國家級保護的稀奇古榆樹。不知有多少遊客參觀過這棵古榆。
  • 名峰古驛讓您的生活慢下來
    橋驛鎮老街經過修繕和改造後,已顯古樸風韻。  陳豔 供圖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群雄 實習生 董韌)登上名峰古驛的橋頭驛館俯瞰,整治一新的生態青石河環繞著望城區橋驛鎮老街,遠處的黑麋峰、河流、屋舍盡收眼底,遙想1600多年以前,沙河悠悠、暮鼓晨鐘、馬號嘶鳴;遙望官樓煙火
  • 名峰古驛迎賓客
    近年來,橋驛鎮圍繞「打造名峰古驛品牌,建設生態旅遊名鎮」的目標,在將山上景區做靚的同時,對山下集鎮進行提質:建設省級示範性移民安置小區鴻家隆,建成省級標準的公辦童心幼兒園,完成教師街立面改造,實現橋驛老街100天主路面通車,引進長沙城北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完善的區域性農副產品集散交易中心落戶……  一系列「與群眾成為朋友」、「以發展促穩定」的組合拳,使橋驛經濟社會面貌日新月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晚報記者走進西堤頭鎮趙莊子村:負債窮村莊...
    為了儘快摘掉這頂壓在村民頭上的「窮帽子」,2002年,西堤頭鎮黨委通過民意調查和慎重考慮,決定動員村裡靠水產養殖、奶牛養殖和飼料加工富裕起來的致富帶頭人趙紹軍回村「主持工作」。2003年,在1200多名村民熱烈的掌聲中,眾望所歸的趙紹軍全票當選趙莊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成為了村裡的「一肩挑」,這一「挑」就是整整17年。
  • 古韻新顏「倉亭津」
    記者站在村口望去,一座巍峨的牌坊迎面矗立,「倉亭津」三個金色大字遒勁有力;紅瓦黃牆的二層小別墅連片林立,在陽光的映照下分外美麗;鳥兒從果園中飛出,從村莊上空掠過……  「當年,曹操在此打敗袁紹,倉亭津因此名揚天下。」前倉村黨支部書記張目松指著眼前的一座三國鐵騎雕塑,感慨地向記者講起前倉村故事。
  • 遷安一民辦幼兒園接送車與津山線火車機車發生剮蹭(圖)
    11月17日16時左右,遷安市一輛幼兒園接送車穿過津山線馬鋪營至沙河驛鎮站間一無人看守道口處時,與一輛火車機車發生剮蹭。圖為微博網友「@唐山拍客」發布的現場圖片。    河北新聞網11月18日訊(見習記者張巖 記者冀曉航)針對網友關於「津山鐵路唐山遷安段一處道口,一輛校車被火車橫推出去50餘米」的爆料,記者今天從遷安市委宣傳部了解到,11月17日16時左右,遷安市沙河驛鎮星悅幼兒園接送幼兒的車輛在沙河驛鎮紅廟子村西側由南向北正常行駛,穿過津山線馬鋪營至沙河驛鎮站間一無人看守道口處時,與一輛火車機車發生剮蹭
  • 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甩掉「窮帽子」 吃上「生態飯」
    一個外村人,很難想像到,這裡就是曾經頂了30多年貧困村的帽子的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如今依託豐富的水資源、歷史悠久的漁文化和健康水產示範基地等資源優勢,將傳統漁業與休閒旅遊業進行深度融合,形成「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趙莊子村模式。
  • 這個鄉村「顏值」高——古浪縣黑松驛鎮黑松驛村掠影
    原標題:這個鄉村「顏值」高  ——古浪縣黑松驛鎮黑松驛村掠影
  • 津門首驛成投資重地
    本報訊(記者陳忠權)武清區河西務鎮多措並舉抓好招商引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今年1至5月份該鎮實現招商引資5.7億元,完成全年任務190%。津門首驛成為了國內外客商投資重地。  為搞好招商引資,該鎮實現完善產業區基礎設施建設。
  • 天水清水縣梁山村:脫貧路上舊貌換新顏(圖)
    原標題:清水縣梁山村:脫貧路上舊貌換新顏(圖)  【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  (資料圖梁山村舊貌)
  • 麗水網丨萬年古邑換新顏
    壺鎮乃處州三大盆地之一,其居中,環顧皆山,盆地之狀,一壺之鎮誠然鎮中一水蜿蜒而過,其源於磐安大盤山脈。初其水惡,現名好溪。或千餘年之鎮治乎?乃鎮東,蒼嶺古道,直通東海。販夫走卒,鹽魚物產,每往返停靠歇息之所......自古以來,便是貿易重地。至於商賈雲集,街巷繁華,自然孕育出燦爛之文化。富貴遺蹟九進廳,文化靈魂雙眼井,慈孝遺址賢母橋。人文古事,紅色紀念,美麗鄉村,不一而足。
  • 湖北也有茶馬古道哦,茶店子鎮的古驛茶店了解一下
    古驛茶店 心靈驛站文/黃啟美久聞古驛茶店大名,今日終於得以一睹芳容.行走在依山而建的青石板驛道上,驛道兩旁「古驛茶店」彩旗在薄薄的霧氣中若隱若現、高高飄揚,在微風中獵獵作響。瞬時仿佛走進了人間仙境,又仿佛進入了時間隧道,真的好像有一種穿越古今、穿越時空的感覺。
  • 你好,這裡是橋驛!
    橋驛鎮位於長沙市北郊是長沙通往湘陰、汨羅、嶽陽的咽喉之地鎮域總面積103平方公裡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8萬人千年古驛近年來,歷經還原改造橋頭古驛已形成青磚、白牆、灰瓦為主風格的古韻街區以及地標性建築橋頭驛館、古驛商街、飲馬井遺址等人文景觀的千年古鎮紅色沃土
  • 萬年古邑換新顏!聯豐與你共同見證
    聯豐村千年古鎮煥新顏鎮中一水蜿蜒而過,起源於磐安大盤山脈。初其水惡,現名好溪。或千餘年之鎮治乎?乃鎮東,蒼嶺古道,直通東海。販夫走卒,鹽魚物產,每往返停靠歇息之所......自古以來,便是貿易重地。至於商賈雲集,街巷繁華,自然孕育出燦爛之文化。富貴遺蹟九進廳,文化靈魂雙眼井,慈孝遺址賢母橋。人文古事,紅色紀念,美麗鄉村,不一而足。
  • 環衛考評回訪晉江永和鎮 旦厝村「舊貌換新顏」
    喜的是,之前一直原地踏步的環衛「低等生」旦厝村終於「舊貌換新顏」,整改有了明顯的成效;憂的是,力爭村房前屋後多扣分「重災區」,不僅主幹道保潔不到位,衛生死角更是頻頻現身。­  走進旦厝村,主幹道上乾淨整潔,兩側垃圾桶擺放規整,原先發黑髮臭的水溝經過大動作「整容」變得清爽許多,與之前回訪的「髒亂差」場面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