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獲獎!港珠澳大橋榮獲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傑出結構獎
近期,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公布了獲得及入圍2020年IABSE傑出結構大獎的橋梁名單。來自中國的港珠澳大橋成功榮獲2020年IABSE傑出結構大獎。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橋、島、隧跨海工程。大橋設計兼顧了橋梁美學、環境保護、工程行業標準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為滿足工程質量和施工工期要求,大橋大量使用的預製構件。同時,大橋在施工過程中還大量應用了創新技術。港珠澳大橋的成功落成,極大的改善了周邊城市群交通狀況,加速大灣區經濟發展。
詳情請登錄:
https://iabse.org/Bulletin/Press-Releases/OSTRA2020
02
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跨江貓道即將完工
7月29日,宜昌市伍家崗長江大橋貓道已經連接長江南北兩岸,施工人員正在對建成的施工貓道進行收尾施工。貓道建成後,大橋將在8月轉入主纜索股架設施工。伍家崗長江大橋為主跨1160米懸索橋,一跨過江,雙向六車道,建設裡程約2.8公裡,橋寬31.5米。(來源:央廣網)
03
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首個連續梁順利合龍
7月29日凌晨5點,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首個連續梁——跨聯十一路連續梁順利合龍,為跨海大橋後續架梁、橋面系等上部施工奠定了基礎,也標誌跨海大橋由以樁基等下部結構施工為主轉入架梁等上部施工階段。
湄洲灣跨海大橋是新建福廈高鐵莆田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連接城廂區靈川鎮青山村和泉州市泉港區,總長約14.7公裡,海域部分長10公裡。此次合龍的跨聯十一路連續梁位於青山村,採用「70米+125米+125米+70米」雙跨形式布置,全長390米。(來源:湄洲日報)
04
中老昆萬鐵路木乃河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
7月29日,經過3小時的澆築,中(國)老(撾)昆(明)萬(象)鐵路木乃河雙線特大橋主橋墩連續梁邊跨合龍,大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至此,中老鐵路玉溪至磨憨段橋梁工程已完成90%,為全線明年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木乃河雙線特大橋位於普洱市,全長1173米,共24個墩臺,最高墩達67米,2次跨越213國道、1次跨越昆(明)磨(憨)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很大。綜合考慮成本、地形、美觀等因素,木乃河雙線特大橋1至17孔採用節段箱梁拼裝的施工工法。連續梁施工段全長224米,是木乃河特大橋施工的又一難點。根據工期要求和現場條件,施工單位不斷優化配重方案,確保了邊跨不平衡段的正常澆築。同時,建設者採取模板側面開孔側模安裝附著式震動器等施工措施,保障了大橋的順利合龍。
據了解,木乃河特大橋主橋墩連續梁邊跨順利合龍後,下一步大橋將開展橋梁上部防水層、擋砟牆、聲屏障等附屬設施的施工,力爭在今年9月份完成所有附屬工程建設,為後續鋪軌施工提供保障。(來源:雲南日報)
05
鄂州黃岡第二過江通道開建
7月27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EHTZ-1標段項目中標單位已公布,預示著項目建設即將進入加速推進階段。
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及接線)地處黃岡市和鄂州市交界處,上距鄂黃大橋約6.5公裡,下距鄂東長江大橋約22公裡,北岸為黃岡市黃州區,南岸為鄂州市燕磯鎮,是鄂州、黃岡兩市的城市快速路的過江橋梁工程,同時作為大廣高速的複線工程,擬將黃岡側的大廣高速與鄂州側的武鄂高速相連。
3月底,交通運輸部以交水函﹝2020﹞230號文正式批覆了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通航論證。交通運輸部批覆明確,綜合考慮相關規劃及兩岸接線等因素,在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前提下,同意採用推薦的巴河西橋位。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為25.4米,最低通航水位為7.61米,設計通航淨高為25.4米,橋跨布置方案主跨為1650米,滿足通航要求。
按照要求,該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29億元,建設周期為4年半,收費期為30年,建成後將串接起鄂州和黃岡的沿江發展軸,成為鄂城至黃岡中心城區的快速直達通道。(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