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龐大帝國汶萊,如何淪落成東南亞的彈丸之地?

2021-02-07 國家人文歷史


在東南亞破碎的島嶼生態鏈上,有一個略顯「精緻」的小國——汶萊。


這個小國位於東南亞加裡曼丹島的西北部,人口不過百萬,國土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個可憐的小國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但在14世紀至16世紀時,古汶萊卻曾藉助華人的幫助,統治著整個加裡曼丹島及菲律賓中南部,建立起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龐大帝國。


汶萊所在的加裡曼丹島,現在被三個國家瓜分,而汶萊是三國中最小的,也是島外再無其他領土的國家


那麼,汶萊是如何衰敗至此?曾經的「汶萊帝國」為何會從一個龐然大物淪落成袖珍小國呢?



汶萊所在的加裡曼丹島很早就有土著民族聚居。由於當地雨林物產豐盛,在小國寡民的時代,這座島嶼毫不費力地養育了諸多島民,更吸引著其他島嶼的居民前來。逐漸地,加裡曼丹島北部便形成了一個由馬來人為主體的酋長制國家。這個國家被中國史家稱為「渤泥國」(早期稱「婆利」,後亦稱「勃泥」或「浡泥」)。由於距離中國較近,汶萊的發展深受中國的影響。公元502年,古汶萊統治者就派遣使者前往中國,拜見南朝梁國皇帝。公元616年,渤泥國王及其王子甚至親赴中國,拜訪隋王朝。舊唐書曾言渤泥:「其王戴花形如皮弁,裝以真珠瓔珞,身坐金床。侍女有金花寶縷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行則駕象,鳴金擊鼓吹蠡為樂。」此時的渤泥可謂富有,但實際上,對於那時的汶萊來說,東南亞群島可謂強敵環伺。公元9世紀至14世紀,整整五百年的時光,汶萊相繼被位於東南亞蘇門答臘島東南部貿易走廊地區的室利佛逝王國,以及崛起於爪哇的麻喏巴歇王國(中國史稱「滿者伯夷」)侵佔統治佔領,淪為其附屬國。到13世紀末,隨著西亞與印度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來到東方。東南亞地區的勢力平衡再一次被打破,馬六甲地區憑藉貿易樞紐地位,迅速崛起,並在15世紀初成為東南亞的霸主,弱小的汶萊隨之又換了主人。馬六甲蘇丹王朝不僅以武力統治了汶萊,更大力推廣伊斯蘭文化,也是在這一階段,古汶萊逐漸穆斯林化。「成也馬六甲,敗也馬六甲」。馬六甲王朝興盛不久就因為王室腐敗內鬥而陷入混亂,大批商人被迫出逃,他們中許多人選擇逃入同樣處於貿易樞紐位置的汶萊。靠著這些商人帶來的財富和海運航線,汶萊蘇丹改革內政,大力發展貿易,重新恢復了獨立地位。雖然迎來新生,但此時的汶萊卻面臨一個更危險的敵人。菲律賓中南部的蘇祿國覬覦汶萊獨特地理位置優勢,意欲將其吞併。面對強鄰,汶萊只能不斷退讓以求自保。但幸運的是,一個強援正從海洋對岸漂洋而來。汶萊北方,此時的中國正值明朝初期。一位因驅逐倭寇有功,而被朱元璋賜名「黃森屏」的大將,受命出使和探索「婆羅洲」(即加裡曼丹島)。這位明朝軍官帶領追隨者一路漂洋過海,卻在加裡曼丹島東部的一條入海河口登陸發生了船難,不少人因此折斷了手臂,此河即是後來的「基納巴唐岸河」。

稍作休整,黃森屏帶領同胞就地發展。由於他們掌握著更先進的農耕和鍛造技術,這支華人隊伍很快就發展成為加裡曼丹島東部的一股強大力量。出於祖輩間的友好交流以及對自身處境考慮,汶萊國王選擇主動與黃森屏聯姻結盟,希望能與華人共同抗擊強敵蘇祿。盟誓之後,實力大增的汶萊國很快就在與蘇祿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優勢,而靠著黃森屏的出身,這個新生的汶萊國還獲得了來自明朝的認可和支持。自此,小國汶萊在華人的幫助下不斷發展壯大,終於在16世紀早期徹底佔據了整個加裡曼丹島,更將勢力範圍擴張至菲律賓中南部一帶。此時的汶萊,已經是一個盤踞在東南亞核心地域的龐然大物。在封建時代,國土面積和國民數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汶萊的國力。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汶萊仍然能從逆境中崛起,不得不歸功於汶萊國民的頑強和對時機的把握。但汶萊的「盛世」並沒能持續多久,很快,將迎來了遠方的貪婪豺狼。
15世紀至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是歐洲殖民者的瘋狂時代。在東南亞,控制著東西方海運走廊的馬六甲,成為殖民者的首要目標。1511年,最早興起的葡萄牙殖民者攻破了馬六甲城,徹底控制了這座關鍵海峽。

此時葡萄牙的國力尚弱,相對於直接徵服東南亞各國,葡萄牙人更樂於與汶萊等當地大國進行貿易,一邊廉價收購香料,一邊收取高額的過路費,以此賺取經濟利益。因此這段時光對汶萊來說還算好過。但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隨著西班牙這個新興強國也開始投入到殖民冒險之中。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攻打菲律賓,靠著堅船利炮,於1571年從汶萊手中奪走了馬尼拉,又在1578年奪走了原本被汶萊徵服的蘇祿國。這是「汶萊帝國」的第一次慘敗。面對西班牙人咄咄逼人的進攻之勢,落後的汶萊軍隊節節敗退,後來,一場瘟疫擊退了西班牙殖民軍,方令其有了喘息之機。幸運地是,汶萊很快迎來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九世蘇丹穆罕默德·哈桑。他對內整頓軍政,對外堅定抗擊西班牙入侵者,甚至一度奪回了被佔領的蘇祿。雖然經過穆罕默德的努力,汶萊最終沒有被西班牙人擊潰,但馬尼拉和蘇祿等地貿易控制權的喪失,令汶萊的貿易中心地位開始下滑,經濟利益嚴重受損。然而,汶萊帝國的崩潰實際上源自於內部。自九世蘇丹之後,汶萊王室的成員為了能在王位繼承中佔據優勢,不惜挑起內亂,甚至出賣國家利益,將貪婪的殖民者引為外援。直到1852年,大約兩百年的時光裡,接連不斷的內亂直接造成了汶萊的日漸衰弱。17世紀,荷蘭殖民者為了掠奪香料資源,趁汶萊內亂,一舉將盛產香料的加裡曼丹南部收入囊中。「汶萊帝國」在幾次軟弱無力的反抗之後,不得不退守加裡曼丹島北岸,希望能守住祖宗留下的最後一片土地。但汶萊帝國真正的毀滅者已然到來。18世紀六七十年代,經光榮革命後崛起的英國,實力已遠超西班牙、荷蘭等國,並開始入侵東南亞。1762年,英國殖民者從汶萊蘇丹手中獲得了在巴朗奔岡島建立貿易據點的權利。這看似溫和的開場背後,其實是英國人在等待一個時機。19世紀初,由於國力衰落,汶萊對加裡曼丹島西北部的砂拉越州的掌控力也隨之下滑,這個汶萊國內最大的州,主要由以馬來人為主的數個半獨立部落管理。到19世紀20年代,砂拉越的古晉地區發現了銻礦,這種珍貴的礦產令汶萊蘇丹極為重視,特地派遣手下親信開採管理。隨著銻礦產量不斷提升,汶萊蘇丹在此地的稅收比例也逐年走高。這導致當地桀驁不馴的部落領袖極為不滿,隨後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叛亂活動。汶萊蘇丹慌忙之中派遣大臣穆達·哈西姆平定叛亂。但哈西姆深知,已經日落西山的汶萊,若是只靠本國勢力,這一趟平叛之旅顯然是有去無回。因此,經過「有心之人」的引薦,代表英國軍方的退伍探險家詹姆斯·布魯克成為哈西姆尋求外援的不二人選。但哈西姆怎麼也沒想到,此舉竟是引狼入室,進而徹底覆滅了汶萊帝國。在英國先進槍炮的幫助下,砂拉越州的叛亂很快被平定,作為報酬,哈西姆任命布魯克為砂拉越州的省都。但很快,汶萊蘇丹不甘心將資源豐富的砂拉越拱手讓人,便於1843年反悔。布魯克藉機帶著英國殖民軍大舉進攻汶萊,甚至洗劫了汶萊首都,並逼迫蘇丹承認他的省都地位不僅終身,而且可以世襲。與此同時,英國在1846年又從汶萊蘇丹手中割讓了富藏煤礦的納閩島,並於1847年與汶萊籤訂《英國-汶萊友好通商條約》,獲得了自由出入汶萊港口的權利。1846年12月,汶萊蘇丹與英國代表團籤署《納閩條約》走投無路的汶萊蘇丹為了制衡英國,不得已於1850年,與新興的美國殖民者締結了同樣的條約,更將國內的另一大州——沙巴州短暫地租借給美國人。但很可惜,美國人在沙巴州經營不善,這份租借權在幾次交易之後又回到了英商阿爾弗雷德·登特手中。汶萊蘇丹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登特在沙巴州建立起英國北婆羅洲公司,隨即開始與西部的布魯克,一東一西,共同侵蝕汶萊所剩不多的領土。在之後的幾十年裡,英國殖民者通過挑撥當地部落反叛、武力威脅、低價贖買等手段,不斷擴張自己統治區域,接連將穆卡、巴蘭等地收入囊中。1888年,汶萊蘇丹被迫上訴英國,尋求庇護,以防徹底滅國。同年,《英國汶萊條約》籤訂,英國人不僅令砂拉越與沙巴獨立,更奪走了汶萊的外交權利,甚至連蘇丹地位的繼承也需要得到英國政府的首肯。但厄運並沒有放過汶萊,或許是為了報復汶萊的反抗,1884年,在汶萊的林夢地區發生反對中央稅收的暴亂之後,砂拉越的布魯克即強行吞併林夢的大部分地區,並最終於1904年,徹底佔據了整片林夢領地。

20世紀初,汶萊沿海地區發現了諸多儲量巨大、品質極高的石油礦藏。如此巨大的利益令英國政府分外眼紅,1905年,英國政府甚至專門派遣官員管理汶萊石油產區,砂拉越與沙巴對於汶萊領地的侵蝕也被英國政府叫停。藉此,汶萊總算保留下最後一片領土。1941年4月,日本入侵汶萊的八個月前,汶萊的第27世蘇丹艾哈邁德·塔朱丁但好景不長,二戰爆發後,太平洋地區的局勢日漸不穩,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也盯上了汶萊的石油資源。1941年12月,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僅八天,日本侵略者就大舉入侵婆羅洲,一周之後,汶萊隨即被日本人侵佔。但日本人看上的只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隨後,日本人在汶萊進行了破壞性開發和利用,甚至在敗亡前夕,放火燒山,點燃油井。二戰結束時,汶萊的國內經濟千瘡百孔,幾乎遭到了徹底破壞。1950年開始重建的汶萊鎮(現名斯裡巴加灣市,汶萊首都)實際上,16世紀以來,汶萊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一樣,經歷著歐洲殖民者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壓迫。1945年9月,日本戰敗之後,英軍再次佔領了汶萊全境。只是此時,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損失,英國等傳統殖民強國已經日趨衰落,對殖民地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各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隨之興起。1945年,位於汶萊南部的印度尼西亞率先宣布脫離荷蘭而獨立,這大大刺激了汶萊人民,在一番鬥爭之後,英國殖民當局被迫將民政權力交還給汶萊當局。此後,在反抗勢力不斷高漲的情況下,1959年,《汶萊憲法》頒布,英國政府被迫承認汶萊的自治權,撤銷了駐紮官,僅保留了國防、外交、治安維護等重要權利。眼看汶萊要徹底脫離英國的掌控,英國政府開始為脫手之後謀劃布局。為了防止南部新興的印度尼西亞幹涉北部原英國統治區的利益,英國政府迫切需要一個相對強力的、受英國控制的政治體對抗印度尼西亞。因此,英國政府計劃將馬來西亞、新加坡、砂拉越、巴沙以及汶萊等多個小國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受英國政府控制的大馬來西亞聯邦。這一提案受到了汶萊人民的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汶萊不願與貌合神離的其他地區共享自家的石油資源。因此,1962年,汶萊人民掀起了一場武裝起義,雖然這場起義很快就被實力強大、武器先進的英軍平定,自此之後,汶萊的反抗活動就再沒有停止過。1971年,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英國與汶萊再次籤約,僅保留外交和部分國防權力外。到1984年1月1日,英國徹底承認汶萊的獨立地位,放棄了一切不應有的殖民權力。自16世紀起,歷經三百多年的殖民侵略慘痛歷史之後,汶萊終於獲得了珍貴的獨立,但此時的汶萊,僅剩下5765平方公裡。獨立之後,依靠石油產業的巨額利潤,汶萊對國民的福利政策十分優厚,不僅實行完全免費的教育和醫療保健,甚至連公民出國留學的費用也由國家承擔。小國汶萊,迎來了另一個層面的重新崛起。經公眾號「讀懂本星球」(微信ID:PNXQ69)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汶萊曾經作為帝國,在東南亞是強大的存在,後來為何落魄了?
    汶萊的獨立是它發展的轉折點,也是它成為龐大帝國的基礎。獨立後的汶萊開始利用它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商業,由於馬六甲海峽是世界貿易的重要中轉中心,所以很多貨物都要從此經過,附近的汶萊地區也得益於此。汶萊國家經濟實力增強後,便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張。
  • 吳尊的家鄉汶萊,為何會從昌盛的大帝國萎縮成現在的彈丸之地?
    吳尊的家鄉汶萊,為何會從昌盛的大帝國萎縮成現在的彈丸之地?汶萊地處東南亞,而東南亞北接中國,往西借信風能前往印度和阿拉伯,又特產昂貴的香料,這可是做生意得天獨厚的地方。馬六甲帝國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東西方做著生意,強盛一時。
  • 汶萊如此彈丸之地,卻還被馬來西亞攔腰截斷
    東南亞有個國家叫汶萊。在地圖上,如果不仔細看還真不好找。而即便是如此彈丸之地,國家還被馬來西亞分成了兩半,東西兩部分均處於馬來西亞的"領土包圍"。需要坐船繞過馬來西亞領海,才能到達東部的這個淡布隆自然保護區,深入熱帶雨林中。汶萊歷史悠久,與中國也早有交流,甚至在北宋時期還有使節前來。
  • 號稱東南亞的杜拜!面積比上海還小的汶萊到底是多有錢?
    汶萊算不上一個非常富的國家,同為東南亞國家的新加坡要比汶萊富多了汶萊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地處加裡曼丹島北部沿岸,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比上海小一些,只有馬來西亞一個鄰國。在歷史上汶萊曾經在明朝時稱霸加裡曼丹島東北部,但後來隨著英國人的入侵,汶萊喪失了大量的主權,淪為英國的附庸。不過由於汶萊國王比較恭順,英國人並沒有徹底滅掉汶萊王室。到二戰後英國人準備撤出東南亞,英屬馬來亞殖民地試圖建立一個大馬來西亞,汶萊也在馬來西亞政府的受邀之列。
  • 遊覽 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
    海灘屬於帝國酒店私有,但是非住客也可以過去玩。風景很美。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東南亞 汶萊 首都 斯裡巴加灣 帝國酒店海灘
  • 地緣政治:汶萊是怎麼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的?
    這整個」婆羅洲帝國「時期,真可以說是汶萊人最值得驕傲的時刻了;也是在這段時間,浡泥國稱號改為了「大汶萊帝國」,史稱「汶萊」。地圖作坊曾經的大汶萊帝國在這種情況下被迫把勢力縮回了原來的北岸,希望能苟住自己的祖輩之地。
  • 東南亞旅行目的地:汶萊
    ,舊亦稱婆羅乃,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奧馬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 / theworldtravelguy.com斯裡巴加灣還有一座著名的清真寺,叫做奧馬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位於市中心一座人工湖邊,擁有精心設計維護的花園,是一座規模龐大、獨具風格的清真寺
  • 悶聲發大財的東南亞小國汶萊,人口不多,人均GDP卻非常的高
    我們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是要麼國家很窮,要麼發展一般,曾經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亞洲四小虎,馬來西亞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四國,輝煌不再,而被視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經濟也在走下坡路;在東南亞這個地區,不僅國家之間頻繁差距明顯,例如新加坡與緬甸、柬埔寨,一個是發達國家,另外兩個可是聯合國公認的最不發達國家,而許多國家國內貧富差距也極為明顯。
  • 在我國幫助下崛起的汶萊帝國,如今為什麼變成了彈丸之地?
    婆羅洲(加裡曼丹島)以及菲律賓西南部地區的汶萊帝國。堂堂汶萊帝國為何淪落至此?因為我國明朝各方面技術都遙遙領先與東南亞諸國,所以很快黃森屏的部隊,就在婆羅洲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所以汶萊跟黃森屏部隊成了盟友。
  • 汶萊曾是東南亞大國,為何在不長的時間裡,失去九成以上領土
    如果從地圖上看,和我國遠隔南海相望的汶萊,是個並不起眼的小國。它不僅面積狹小,只有5765平公方裡,還被馬來西亞的林夢地區完全隔斷,一分為二。其實在歷史上,汶萊也曾經是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其疆域包括今天菲律賓南部,以及砂拉越和沙巴,整個加裡曼丹島幾乎都是汶萊的領地,面積相當於現在的幾十倍還要多。
  • 石油致富的汶萊,為什麼它從一個偉大的帝國淪落為一個袖珍國?
    亞洲有五個袖珍國家:汶萊,新加坡,馬爾地夫,巴林和賽普勒斯。汶萊獨立後,土地縮小為一個小國。我不禁要問,為什麼汶萊從一個強大的帝國縮到今天?讓我們看看!汶萊是一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佔該國GDP的50%。 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位居第二。
  • 號稱東南亞的杜拜!面積比上海還小的汶萊到底是多有錢?
    汶萊算不上一個非常富的國家,同為東南亞國家的新加坡要比汶萊富多了汶萊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地處加裡曼丹島北部沿岸,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比上海小一些,只有馬來西亞一個鄰國。在歷史上汶萊曾經在明朝時稱霸加裡曼丹島東北部,但後來隨著英國人的入侵,汶萊喪失了大量的主權,淪為英國的附庸。不過由於汶萊國王比較恭順,英國人並沒有徹底滅掉汶萊王室。到二戰後英國人準備撤出東南亞,英屬馬來亞殖民地試圖建立一個大馬來西亞,汶萊也在馬來西亞政府的受邀之列。
  • 汶萊為什麼從一個大帝國變成一個袖珍國家?
    同時,我不禁想問,為什麼汶萊會從一個強大的大帝國萎縮到今天這個樣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汶萊這個國家。理想國度汶萊汶萊,經過了解才知道什麼叫做富得流油,並且確實是因為流油才富起來的,只不過人家流的是石油,汶萊的主要支柱經濟就是石油和天然氣,甚至佔到了整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的50%,在東南亞地區也僅次於印度尼西亞
  • 「東南亞石油小王國」——汶萊簡介
    「東南亞石油小王國」——汶萊簡介  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沙撈越州接壤並被分隔成互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全國有四大河流:汶萊河、都東河、馬來奕河及淡布隆河。擁有「東南亞石油小王國」的美譽,境內3/4土地為雨林覆蓋,自然景觀優美。
  • 為什麼汶萊會從一個大帝國萎縮成為今天的樣子呢?
    汶萊全稱汶萊達魯薩蘭國,擁有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加上絕佳地基位置,要他們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汶萊國福利:其一、汶萊國王是最有錢的人之一,資產不遜色於中東各國王室。其二、汶萊是個伊斯蘭教國家,禁菸禁酒,想在汶萊喝酒抽菸是個不太可能事情。其三、2018年人均GDP達到:31628美元,教育、醫療免費,每年還會給國民分紅,房價便宜,物價不高,這要汶萊是世界上福利最好國家之一。其四、汶萊全國沒有KTV、酒吧等娛樂場所。
  • 東南亞美麗富裕的石油小國-汶萊
    汶萊是一個有著高度國際化的東南亞主權國家。汶萊的面積約為5765平方公裡,人口僅有40多萬,雖然人口數量還沒有我國的一個縣城多,但是它的人口密度相當高。汶萊自從1984年獨立後,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金融大國」。
  • 汶萊(東南亞國家之十一)
    Darussalam;爪夷文:نڬارا بروني دارالسلام),也譯作汶萊和平之國,簡稱汶萊或汶萊,舊亦稱婆羅乃,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他曾經在518年派遣使者去中國,並送了地毯給皇帝。在523年,他也派使者去了其他國家。在隋代,汶萊國王Hu Lu Na Po和他的家人,即Chiari Ya Ka在616年,他們也派了使者去中國。唐朝時,汶萊國王被認為是很有錢的,在貞觀年間(669年),曾派遣很多使者去中國。宋朝年間,一個據載叫Hiang Ta的國王,他擁有過百隻船,還有一些士兵。
  • 東南亞的超級富國,汶萊只有40多萬人,一月工資多少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和工資水平的故事,例如越南、泰國、新加坡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汶萊。汶萊是東南亞的小國,經濟總量並不算高,甚至還不如我國大部分地級市。但是請注意,汶萊全國只有40多萬人,人均經濟是我國的3倍左右。
  • 錢多人少的汶萊:東南亞杜拜,富裕程度堪比新加坡,未來卻不樂觀
    我們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是要麼國家很窮,要麼發展一般,曾經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亞洲四小虎,馬來西亞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四國,輝煌不再,而被視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經濟也在走下坡路;在東南亞這個地區,不僅國家之間頻繁差距明顯,例如新加坡與緬甸、柬埔寨,一個是發達國家,另外兩個可是聯合國公認的最不發達國家,而許多國家國內貧富差距也極為明顯
  • 航拍東南亞,新加坡汶萊越南(14圖)
    汶萊很富裕,人均GDP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圖為汶萊的首都。汶萊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是馬來西亞的國中國,且其兩塊領土並不相連。汶萊面積5765平方公裡,約為上海的九成大小,人口只有約42萬。1979年,蘇聯海軍進駐金蘭灣,無償租用25年,2004年撤軍。